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楼主: 火焰寒冰

[水区原创] 国产小说中的BUG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4 23:04:42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海战也是在三维空间进行的,水面有战舰,水下有潜艇,空中有战机。而且无论战舰,潜艇,战机都是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现代海战包含了反舰战,反潜战,防空战,反导战,电子战,信息战等方方面面,已经不是18,19世纪海战的样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4 23: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6-14 23:30 编辑

从哲学角度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来太空战目前无法用实践来检验。从军事角度看,未来太空战与现实各国军方设想的在近地轨道空间进行的反卫星战有很大差异,目前不具有参考意义。总而言之,关于未来太空战没有标准答案,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科幻小说里关于未来太空战的描写,其实怎么写都可以。因为在现实中根本就构不成问题。再说明白点,在科幻小说里那些太空舰队想摆什么阵型都可以,管你什么一字阵,人字阵,蜂窝阵,还是其它什么阵,都无所谓。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类最后的希望

冒险者

火焰寒冰 发表于 2009-6-15 08:28:11 |显示全部楼层
CK75843同志肯定没看过三体2,否则就一定会明白我的意思。阁下说未来太空战与现在潜艇战有相似之处,实在滑稽的可以,要知道在海里是有上下之别的,在太空中那是上那是下,潜艇主要用于打隐蔽偷袭战,在太空中打偷袭战那速度可好似要很快的。战争讲究迂回作战,攻击敌人侧翼,潜艇的侧翼只有左右(跑到潜艇的上方或下方都是愚蠢的行为,毕竟潜艇的潜水能力是有限的),太空中作战搞不好就有一队舰队从你的头顶攻过来了。阁下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摆蜂巢型那我就来告诉你,冷兵器时代人类在二维地面上作战需要集中兵力在一条线上,实际上是摆了一个一维的战线。热兵器时代海洋作战,既有潜艇水下作战,又有舰艇海面作战,也有飞机空中作战,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蜂巢型,这实际上就是在三维战场上摆了一个二维防御面,单单一个潜艇战就想和太空战平起平坐太YY了吧,未来太空战的战术绝对是对人类智商的极大考验
舍我其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5 08:51:4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6-15 09:13 编辑

现在海战是在三维战场进行,潜艇战也是在三维战场进行。作为潜艇不仅要面对敌方的潜艇,还要面对敌方的水面战舰,空中的反潜飞机。至于未来太空战并不是在三维战场,而是在四维战场进行了,你所设想的蜂窝阵能不能适应四维战场还是个问题。三维空间还是有上下左右前后之分的。而四维空间是没有所谓上下左右前后之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5 09:07:1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6-15 11:48 编辑

在太空里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所有的星体都在运动。以卫星为例,现有的卫星为了在太空中确定自身运行轨道是否正确,要实时对地球定向,对太阳定向,还要对星空中某些特别选定的星体定向,如果该卫星要执行探月任务,还要对目标月球定向。之所以这么麻烦就是因为太空是四维空间,是没有所谓上下左右前后之分的,航天器只能对星体定向,以确定自身的运行轨道。在太空里无法建立绝对参照系,只能建立相对参照系。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类最后的希望

冒险者

火焰寒冰 发表于 2009-6-15 22:19:24 |显示全部楼层
阁下对宇宙常识的了解程度,我实在不敢恭维。我们生存的宇宙是三维的,这个东西还要我给阁下讲清楚吗?虽然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但有长宽高别,数学上叫做XYZ轴,用球面几何定义位置就是东经、西经、再加个半径。跟着别人赶时髦是没用的,现在到处都在说我们生活在四维时空中,但请注意最后这一维是时间,很多科学家也说四维时空说法是为了研究方便,对于某些说生活在四维空间中的生物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时间什么的说法,尚没有一个科学家保证说正确,既是说时间并不是空间的一维。
虽然很想给阁下普及一下这些常识,但很抱歉,我没有太多时间。希望阁下认真读一下我的主题帖,好好思量一下我要说的内容,再来这里发些有建设性的回复。
舍我其谁

使用道具 举报

人类最后的希望

冒险者

火焰寒冰 发表于 2009-6-15 22:23:22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没有设想什么蜂巢型的战场阵型,在宇宙这么宽广的空间中,宇宙飞船必须采用最节省能源,也最安全的运输方式。而蜂巢型很明显优于直线型。
舍我其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5 22:41:3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6-15 22:47 编辑

在宇宙空间里根本就没有上下左右前后之分,再说明白点,在太空里无所谓上下前后左右。不要将你在地球的感受套用到宇宙空间。在宇宙空间作战,根本不用考虑阵型,也不用摆什么阵型。什么蜂窝型,直线型都用不着,在太空里航天器要考虑的是自身的运行轨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5 23:13:19 |显示全部楼层
太空战
  太空战是指利用天基武器系统,以争夺制天权为目的的作战行动,是以地球的外层空间为战场所进行的攻与防的作战。它既包括作战双方天基武器系统之间的格斗,也包括天基武器系统对地面和空中目标的打击以及从地面对天基系统发动的攻击。其目的就是剥夺对方对太空的使用权。  天战--------随着军用航天技术的日益成熟,世界一些军事强国竞相将军事触角伸向太空,使太空成为继陆、海、空三维战场后的又一个崭新的战场。一种以宇宙空间为主要战场,以军用航天器为主要作战力量,以夺取空间控制权为主要目的的新的作战样式. 空天战场特征,是研究空天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空天兵器、制定空天战略、组建空天部队的客观基础和理论依据。这是本世纪军事理论变革的重要问题之一。
  空天战场的基本特征是:无接缝性、无边缘性、无静止性、无确定性。
  无接缝性 是指大气层、近地空间、深层空间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系统,其间不具有任何明显的分界面。人类战争的历史,造就了如今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这些军种主要是根据其作战的自然领域而划分的。在未来战争中,先进的中远程导弹弹道最高点可达数十至数百公里,在这种高度实施拦截,应属防天。但是,多弹头分导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其弹头又可以用超高速巡航导弹的方式机动飞向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拦截,又应属于防空。可见,由于空天之间的无接缝性,防空与防天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不仅如此,由于既可在大气层利用空气动力飞行,又可跃升到近地空间作惯性运动的空天飞行器的研制开发,以及利用航空器作为作战平台发射航天器,已在技术上日臻完善和付诸实用,航空与航天之间更变得很难分割。
  无边缘性 从理论上是指空天战场遍及整个宇宙空间。因为目前的研究成果证明宇宙是无穷尽的,所以空天战场是无边缘的。它的范围将随着人类空间科技的发展而延伸。托夫勒指出:“谁控制了环地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月球,谁就控制了环地球太空。”俄罗斯军事理论家则明确地把目前的空天战场,分为近地空间战区和月球空间战区。英国的大数学家罗素预言:“当月球,也许还有火星和金星,能够被用来作为发动攻击的基地时,预料毁灭的能力将有突然的增进。”发达国家在深层空间的竞争一直十分激烈。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近年欧洲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至于更远的空间,美国30多年前发射的探测器,现在已接近太阳系的边缘,估计再过7-21年即可飞出太阳系。为了提高飞行器在空天战场的运动速度,目前正在研究核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在飞行器动力装置中的应用,估计今后会大大缩短飞行器在空天战场上的飞行时间。如果宇宙中真的像霍金所设想的存在“虫洞”(或称蠕虫洞)的话,则飞行器通过“虫洞”的运动,将变得无法想像,空天战场更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时空战场。无静止性 是指空天战场中的所有飞行器,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必须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因为在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为了取得在空天战场的优势,不少军事理论家又对1764年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研究的“地——月系统”的五个天平动点(L1-L5)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L4和L5,这两点都处在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上,L4在月球前面,L5在月球后面。它们与月球、地球分别构成两个动态等边三角形,是地——月系统的两个动能和势能均为最小值的奇点。因此,在拉格朗日平衡点L4、 L5上,或围绕L4、L5建设宇宙城(太空堡垒),节省能源,稳定性好。难怪托夫勒又指出:“谁控制了L4和L5,谁就控制了地球——月球体系。”空天战场的无静止性,决定了空天战必须是彻头彻尾的运动战或超运动战。毛泽东认为,所谓运动战,就是“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当然,也不排除“运动性的防御”。因此,为了获得进攻或防御的优势,空天战中的飞行器,必须具有良好的变轨和机动能力。
  无确定性 主要是指飞行器、星体等在空天战场中的运动,从力学角度上来看,属于多体运动,其运动规律可以用确定性方程描述,但是其解却可能是不确定的,即可能出现混沌态。此外,从更深的层面上分析,构成空天战场的各种物质及其运动规律,如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各种场、各种粒子等等,都很难确定。更不要说星体、星系的生成、演化、爆炸、塌坍、毁灭的过程了。就连地球大气层中的气象变化,大气的运动,也都具有不确定性。现代混沌理论最早的实例,就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计算大气运动方程时所得出的不确定解。从天体力学理论知道,二体运动问题,不仅可以用确定性方程表示,而且必然具有确定性的解。三体以上的运动则虽然能用确定性方程来表述,但可能不具有确定性的解。例如,一个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在地球与月球之间运动,地球和月球对它都有引力作用,当它处于两个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位置时,其运动是不确定性的。未来最基本的空战也是三体运动,即攻击机、目标机和空——空导弹。星体(包括人造卫星或飞船)之间的运动就更复杂了,属于多体运动。太阳系就是一个十体运动系统。星体的轨道,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的摄动。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空天战中应建立一条原则,即:在攻击过程中必须将多体问题转化为多个二体问题,以避免多体运动的不确定性。目前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攻击器在接近目标时,具有自寻的功能(如利用红外技术),使攻击过程后段变成自寻的攻击器与目标的二体运动。另一个是采用“零飞行时间”的攻击器(如利用强激光束),由于攻击器的运动时间勿需考虑,整个攻击过程中,只是发射平台与目标的二体运动。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6-15 23:48:05 |显示全部楼层
行星际飞行器运动理论
  
  
  在行星际空间飞行的人造天体称为行星际飞行器﹐包括飞向和绕过行星的飞船﹑击中行星(硬著陆和软著陆)的火箭和行星的人造卫星等。行星际飞行器的运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地球﹑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下的限制性多体问题。利用作用范围可以把它简化为几个受摄二体问题。行星际飞行器的运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它除了受地球的引力(包括地球形状摄动)作用以外﹐还受地球大气的阻力和月球﹑太阳引力的作用。它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轨道接近于双曲线。这一阶段的飞行时间很短。从离开地球作用范围之后到进入目标行星的作用范围之前──过渡阶段。主要研究飞行器的日心运动﹐飞行器在太阳(有时还考虑某些行星)的引力作用下﹐相对于太阳的运动轨道基本上是一个椭圆。这一阶段飞行时间最长﹐是飞行器运动的主要阶段。进入目标行星的作用范围之后。这时飞行器在目标行星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运动﹐它相对于目标行星的运动轨道接近于一条双曲线。如果要使飞行器成为行星的人造卫星或者在行星表面上软著陆﹐则需要利用制动火箭使飞行器减速。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也很短。
  有些飞行器是同时飞往几个行星的﹐例如“先驱者”11号﹑“水手” 10号和“航行者”2号等。这些飞行器的运动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当进入“过路”行星的作用范围时必须考虑这些行星的引力作用﹐直到完全脱离它们的作用范围为止﹐对于需要回收的行星际飞行器﹐它的返回轨道也经历上述几个阶段﹐只是过程相反﹐即把目标行星当作出发行星﹐把地球当作目标行星。
  行星际飞行器的运动主要是在轨道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轨道设计十分重要。最节省能量的过渡轨道是日心椭圆轨道﹐它在近日点和远日点上分别与相应的两个行星的运动轨道相切﹐故又称双切轨道。这种过渡轨道是霍曼在1925年首先提出的﹐也称霍曼轨道。沿著双切轨道运动的飞行器从地球到目标行星的飞行时间﹐是这个椭圆运动周期,各个行星的平均轨道半径﹐求出从地球沿双切轨道向行星发射飞行器的速度V 和飞行时间△t
  为了便于修正轨道和节省燃料﹐在空间飞行中还设计一种驻留轨道﹐它们是围绕著地球和目标行星飞行的卫星轨道
  行星的运动轨道不是圆形﹐而基本上是一个椭圆﹐它们的轨道也并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行星际飞行器的运动实际上将更为复杂些。目前都用天体力学数值方法计算它们的轨道。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5-11 15:51 , Processed in 0.026006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