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upershuke 于 2012-10-23 00:38 编辑
$ D, p/ p" ?$ P& V* z9 m# J6 ?, @6 m" p9 R- a& A
就自己看的前面一部分说下看法。4 P/ C" l+ @. B
少年,前五段除了描述黑暗之外,敢写些光明的吗?你要无视坛子无良人士的摧残,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当然,道路也是曲折的。说回来,重制版明显有进步,相对而言流畅不少,还是拿前五段说事,如果不是我这样喜欢精简到位的风格,前五段也不错,层层铺进,我的问题是,有没必要如此密集描述--虽然也只是六句?或者打散,适合的时候穿插进去是不是更恰当?换个角度思考,对普通场景的一个特征投入这样的描述,那之后的经典场景是不是要占据一大片?
5 P7 g. G9 B% M0 P7 X- `3 i
* M; }) @$ E+ P& _. W接下来描述猪脚,在没任何情节的情况下,对猪脚进行了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赤果果的描述,也是个写作问题吧。构思时肯定会想很多,落到笔下就要问下自己:“这些描述确实有必要吗?“,是的话,那么接下来再思考,是一口气展示还是穿插进去?又或者草蛇灰线,让读者自己去寻思?这不好一概而论,或者换位思考,以读者的角度来审视效果可能会不错。. F+ e Z% o" B2 C$ {" G
- N- z& K2 q2 A, t+ |2 o/ e) Q
还有一个我也在纠结的问题,就是注重语法,承接之间,“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经管即使”这类词用的有些多,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是清晰了,但蛮影响阅读感受的。我的想法是,构思时不能放弃逻辑,落笔的时候尽量用散笔,有困难地方,尽量只用一半,有“虽然”,就不要“但。”想象下电影,镜头没画外音告知我们,此处情景是转折,彼此行为是因果,但我们自然明白;再想下日常生活,有人讲话时会这样注重表明前后句的关系吗?相关的还有一点,句式不必主谓宾皆备,讲究灵动为好。具体的话,还是多看多学吧,共勉。& L4 a2 ^" r9 f8 t3 i, |9 g' P
6 N) }. K- U" ~5 R以上都是基于个人阅读风格的观点,仅供参考。4 w3 i. z! M! E
/ _8 q! f! ?- H/ s f# `
-----------------------------
' Q: r2 _ |! S' b' }; r/ B一句话,只要画一幅他的画像插进字典里,人们就不需要“普通”这个词的文字解释了。普通到典型的猪脚,有些悲催吧,但这种说明挺不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