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名为“Brockes参议员”号,1911年建于汉堡HC & Son Stülcken船厂,是无动力帆船。长期作为易北3号灯船,后来担任后备船到1977年。 1979年转卖给德国的一个私人。1985年,荷兰人赶在拆毁前买下了这艘船。从1986年开始,在荷兰进行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辛改造,几乎是完全重建。1994年成为一艘三桅训练帆船,拥有14个客舱,55个床位。
原名“18号灯船”(Fyrskib nr. XVIII),1902年在丹麦的欧登塞(Odense)建造,长33.6米,宽6.4米。1959年安装了一台210马力柴油机。1980年退役出售给私人机构,改装为三桅帆船“大熊”号。现在全长50米,船体长37.5米,宽7米,吃水4米,总吨位169吨,航速记录(最大/平均):6.8 / 5.8节。大部分时间在欧洲活动,有时也越洋前往加勒比海,有一段时间还作过训练帆船。
本是丹麦1918年建造的橡木“内燃机灯船3号” (Motorfyrskib No. III ),长20.4米,宽5.6米。1974年出售给德国人,最初用作水上住宅,后来几经转手,一度差点成为水上餐馆,最终被改造为一艘豪华的双桅纵帆船。改造后长度增加到21.5米,桅杆高25米,风帆面积400平方米,注册总吨88.2吨,装一台190马力柴油机。9间客舱均自带淋浴和卫生间,供应冷热水,一共可容纳22名客人。
原是丹麦1920年建成的“内燃机灯船4号”(Motorfyrskib nr. IV),与那艘 Donna Wood 号是姊妹船。船体用橡木制成,长20.4米,宽5.6米,风帆面积313平方米。1970年退役后以“蛙”(Rana)号的名字出售。1974年从哥本哈根被拖往齐斯泰兹(Thisted),安装了一台1957年生产的120马力旧发动机。结果她在返航的路上就搁浅了,抢救出来之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直到1976年,一群年轻人买下了她,拖到海松(Haderslev)进行修复后,用来出海钓鱼娱乐。
还有一艘丹麦的1895年用橡木造的“16号灯船”(Fyrskib nr. XVI),70年代退役后改装为三桅帆船,加装了柴油机,改名“小熊”(Lille Bjørn)号。据说后来某次横渡大西洋,有一天船长写新的航海日志时没有翻页,导致日期少算了一天。直到船在加勒比某海岛附近触礁那天,杯具的船长还以为自己距离海岸仍有一天的航程……于是船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