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5724|回复: 11

太阳系之最(以目前已知的数据为准)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0:39: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0:49 编辑

太阳系内最大的断层地形---火星 水手大峡谷 (长度3000公里 最宽处600公里 深度8公里)

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火星 奥林帕斯火山 (底部直径600公里 火山口直径80公里 深3公里)

太阳系内最高的火山---火星 奥林帕斯火山 (顶峰高26公里,平均高度22公里)

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木卫三 (直径5262公里)

太阳系内最大的磁场--- 太阳磁场

太阳系内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木星 (63颗已知卫星)

太阳系七大卫星---木卫三(5262公里)土卫六(5150公里)木卫四(4800公里)木卫一(3630公里)月

球(3476公里)木卫二(3140公里)海卫一(2700公里)

太阳系内最大的逆行卫星---海卫一 (海王星俘获的卫星 未来将撞向海王星/解体成海王星光环)



太阳系中最大无定形卫星---土卫七(410公里×260公里×220公里)

太阳系中唯一自东向西自转的行星---金星 (自转周期243 天公转周期224.7天)

自转周期大于公转周期的行星---金星(自转周期243.02天 公转周期224.7天)

火山活动最频繁的星球---金星

lkmax100 发表于 2010-6-30 22:12:36 |显示全部楼层
金星游口号: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太阳确实打西边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28: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3:09 编辑

十大另类之太阳系篇

——阿波罗,唉!地球!地球!地球!月亮立功了,月亮立功了!不要给黑暗邪恶任何机会!
——伟大的太阳系的恒星!它继承了主序星的光荣传统。温暖、光明、和谐在这一刻散布着空间!太阳一个人代表了恒星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它不是一个人在为建立美丽温暖的太阳系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高大雄壮的木星!亲切和蔼的土星!太阳系差不多完成啦!阿波罗知道,他要面对的是全宇宙人的目光和期待。
——完成啦!美丽的太阳系建立啦!太阳系美丽的星星们获得了胜利!阿波罗的努力赢来了安定美满的生活!他们没有倒在冰冷黑暗的空间里。伟大的太阳系!伟大的太阳阿波罗!阿波罗今天生日快乐!太阳系万岁!
  大家看完了这段激情解说后,是不是对太阳系的美丽温暖、安定和谐有了很深的印象呢?如果是的话,那。。。你完全被骗了!!!
太阳系的美丽温暖、安定和谐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的“好邻居们”更不乏奇形古怪、丑态百出、行为失常之辈!在辽阔空洞的太阳系中,充满了狰狞可怕的面孔。一颗颗星星孤孤单单地在黑暗冷漠的空间中象鬼魅般幽浮着。太阳巨大的质量使自己势力范围内的空间严重扭曲着,每个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们都无法逃离这可怕的空间陷阱,被迫在太阳的附近无奈地兜着圈子。它们要么向太空展示着那因愤怒而扭曲着的、丑恶的、古怪的面容;要么静静躺在空间中默默地控诉着无情而不可抗拒的命运,等待着那不可逃避的灭亡。
  什么?你们还是不相信?还是宁愿相信激情解说?我晕!我就来把这帮家伙们的真面目一一揭露!让大家好好认识他们。
  来!“十大另类之太阳系篇”出炉!
第十位:阴影中彷徨游荡的MM
正规名字:Sedna(海神星)
直径:约1800公里(地球的11%)
质量:约500亿亿吨(地球的0.1%)
距离太阳:
  最近:约1000亿公里(地日距离的76倍)
  最远:约14500亿公里(地日距离的975倍)





   这个家伙是在2004年被发现的。发现的时候就知道它离太阳非常的遥远,就象是住在深深的夜空之中,所以后来就以伊努伊特人(Inuit)的一个住在深海中的女神,Sedna,为它命名。从此,它就成为了她:海神MM。
   自从冥王星被发现后,太阳系中就有了“九大行星”。但是,不少人却仍然不满意,认为太阳系中应该有十大行星(基于某种原因,人们似乎对‘十大’很有兴趣,所以我的这篇东西也是‘十大’,汗)。所以一直在努力寻找着冥王星以外的另一大行星。它有一个很神秘的名字:X行星。可是,这神秘的X行星却一直躲避着人们的视线。
  当海神星被发现的时候,人们欢呼雀跃:太阳系终于完美啦!我们有十大啦!可是,欢呼过后,当人们仔细“欣赏”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第十大”的时候,却发现这家伙实在很不争气!真是有点恨石不成星的感觉。因为作为一颗行星,她实在太小了!比系统内的好几颗卫星都要小!如果她也可以被叫作行星的话,那对其它的卫星可太不公平了。
  海神MM可以挤进十大怪排名,是因为我们至今不能一窥其海神真面目。仍然只是一个小光点。她离我们最远的时候,是真正地被抛离在太阳系的边缘部分。在那里,没有任何大型星体(起码现在还没发现有)。只有一些偶尔经过的连尾巴都还没长出来的小彗星。在一大片的空洞阴影中,海神MM就在那里孤独地游荡着。在那里,太阳只是一点小小的光点,与天空中的其它星星没多大的分别,地球更是无处可寻。
  海神MM的游荡是十分彷徨的。有的时候,她不甘心孤零零地待在阴影之中,努力地往太阳系中心挤。她的努力,使她每一万二千年左右,便可以挤进八大行星的附近,能够感受一下太阳光的“温暖”和与其它星球一起漫步的乐趣。
  可是,这段过程只能维持短短的数百年。数百年后,海神MM又必须离开八大行星身边,再次踏上那万年旅程,在黑暗中孤独地游荡。
  海神MM之所以排名第十,倒不是因为她本身有多怪、有多丑。从她那约为两倍于水的平均密度去推测,她应该拥有一个石头的核心和冰封的外壳。而由于太阳系外层空间太大,她与小行星撞击的机会不大,因此可以推测她的表面可能并没有很多的陨石坑,因此相对光滑。她,可能是一个被迫流浪在太阳系边际的不幸运病态冰美人。她能挤身十大,是因为她所“居住”的地方是那么的阴冷可怕。
  那她究竟为什么会在那里游荡呢?很有可能,海神MM本来根本就住在太阳系中心范围不远的地方。在数十亿年之前,有一个比太阳质量要小一点的恒星从太阳系的旁边掠过。这个恒星的引力影响了海神MM的运行轨道,把她硬生生地往自己身边拉。可是,由于这恒星的距离比太阳远而其质量比太阳小,它始终不能把海神强占。从此,她就被放逐到了遥远的边际。
  由于她实在太小,她的表面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三十分之一。她之所以能挤进我的十大,也有基于我对她的同情。但是,她未必就是唯一一位在那里游荡的可怜MM。在观测科技的进步之下,很可能还有别的MM会被发现的。可能最终会发现,其实她并不怎么另类。所以,她只能排在第十位。

第九位:虚在其位的难兄难弟
正规名字:Pluto 和 Charon(冥王星和渡神星)
直径:
冥王星:约2390公里(地球的19%)
渡神星:约1205公里(地球的10%)
质量:
冥王星:约1300亿亿吨(地球的0.2%)
渡神星:约150亿亿吨(地球的0.03%)
距离太阳:
  最近:约44.4亿公里(地日距离的30倍)
  最远:约73.8亿公里(地日距离的49.3倍)





  排名第九位的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对难兄难弟:冥王星和他的卫星,渡神星。
  如果要为冥王星建立纪念碑,碑文将写着:
        冥王星,太阳系中第九大行星,生于1930年,卒于2006年,享年76岁。冥王星,太阳系中第一大矮行星,生于2006年,现年半岁。
      立碑者 孝弟 渡神星
  以上情节当然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冥王星当然不是诞生在“1930年”的。事实上,它的身世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它只是在1930年被发现的。它被发现的过程也挺有趣的,不过这是题外话,容后再表。
  冥王星本身也没有死。但在2006年的八月,太阳系却从九大行星“刷”的一下变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刷”的一下不见了。从这个角度去看,它又的确是死了。
  自从冥王星被发现以来,人们对他作为“一大行星”的资格深信不疑。毕竟当菜鸟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从两张不同时间拍摄同一处天空的黑白照片上发现这个看起来似乎只移动了那么一点点的小黑点,从而推断出这就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的时候,大家都在热切期待着这个行星的到来(在这一点上,它倒是与海神MM很相象)。而由于在当时看来,它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几乎就在太阳系的边际了(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原来太阳系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给了它一个名字,叫“Pluto”,古希腊神话中的掌管死亡的神:冥王。后来又发现,原来在那里的光点还不只是一个家伙,是两个家伙。于是就把另外一个比小冥更小的看成了他的卫星。还以同是古希腊神话中为小冥划渡船的一个偻罗,Charon,为它命名。于是,小冥就成为了我们课本上的第九大行星。而小渡就胡里胡涂地成为了第九大行星的第一大卫星。
    

冥王星的发现过程。两张相隔六天拍摄到的同一天区的照片显示,有一个天体曾经在这段时间中移动。由于离我们越近的物体,在既定的时间段内,看起来移动的范围越大,因此,根据它的移动距离和时间,可以推测出它的大概位置。也因此,可以确定它是太阳系内的天体。

  两兄弟平平安安地过了76个春秋,直到2006年,由于比小冥更加遥远,但同样直接围绕太阳运转的海神MM和乱神星(Eris)相继被发现,才使得小冥的“大行星”资格倍受质疑。终于,在8月份举行的天文学家研讨会中,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正式宣布“刷地不见”了!
  只不过,伟大的初中物理教导我们,宇宙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守恒的。一个冥王星“刷地不见”了,必定有另外一个冥王星“刷地出现”。而这次,冥王星不单“刷地出现”了,它还“刷”地带领着一支全新的队伍出现了。它们就是一个全新的星体级别:矮行星。
  小冥小渡两兄弟之所以能够在“十大”中以“难兄难弟”的头衔排列第九,一来,是他们本来就是老九,嘿嘿;二来,是因为他们从被发现到被降级,体重“越变越轻”、地位日益下降、重要性越来越小,一直多灾多难,实在可怜!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作为大行星,他们俩实在是另类得令人讨厌!
  首先是他们的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称为“公转轨道”。其余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近似的正圆形。一直以来,正圆形都是美的象征。代表着规则、和谐和完美。但是,这俩小子的公转轨道却是一个十分难看的椭圆形!他们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有近74亿公里。而最近的时候,却只有44亿公里。这样晃来晃去的不安分守己,在一众行星大哥中是绝无仅有的。
  其次,就是他们的“成分”。八大行星大哥们要么就象老大哥木星一样,在坚固的固体内核外披着厚厚的气体外衣;要么就象地球一样,是整块的石头包裹着类似金属的内核。但根据小冥和小渡的质量和体积,还有其光谱特点去分析,他们居然大部分是冰!这样的成分,是绝对不够资格成为大行星的。倒是与那些偶尔闯进太阳系里捣乱的坏分子,彗星,的成分十分相象。所以,在这点上,他们令人讨厌之处就是:成分不好!
  最后,唉,小冥也是十分无奈啊!他也是被他的兄弟害的!其余八大行星就没有一位有一个小弟对自己的大哥是那么有威胁性的。与小冥相比,小渡实在太大了!



  冥王星实际上比我们的月亮还要略小一点。而他的卫星渡神星却有超过他一半大。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是围绕着地球转动的。但是,由于小渡的大小与小冥的大小相去不远,他们其实是互相围绕对方转动的。与其说小渡是小冥的卫星,倒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双星系统。他们就象是一个哑铃,在太空中摇摇摆摆地晃悠着。正是这样的组合,使他们失去了挤身大行星行列资格。不过,失去了那里的第九,却成为了“十大”之中的第九,也不错!嘻嘻。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32:4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2:34 编辑

第八位:冰火山逆天者

正规名字:Triton(海王之子,海卫一)
直径:2706公里(地球的21%)
质量:2150亿亿吨(地球的0.4%)
距离太阳:44.4亿公里(日地距离的30倍)





  排名第八位的是一个很不正常的家伙(当然了,正常的也不会在十大之中了),它就是海王星的第一大卫星,海王之子。其实,它在我的排名中排第八是有些委屈了,因为它拥有着太阳系中的多个“独一无二”的。不过,也正是因为能拥有这几个“独一无二”,它才能挤身于十大的行列。
  它是太阳系内唯一一个胆敢倒行逆施的大卫星。说它倒行逆施,是因为它与太阳系内的所有卫星的运转方向完全不一样。就拿我们的月亮来说吧,它围绕地球转动的方向是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的:自东向西,而系内的其它大卫星也一样。但是,海卫一围绕海王星转动的方向是与海王星自转的方向相反的。它这个特点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决定着它究竟是不咱系内的“自己人”。
  根据现在天文界的主流学说,太阳系的前身是一个巨大的恒星。这个恒星在燃料烧尽后被自身的热膨胀炸得粉身碎骨。由于这个恒星本来是旋转的,所以这些粉碎了的“身”和“骨”也保留着旋转的动力和方向。慢慢地,这些碎片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成了太阳和各个星体。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太阳系内的星体都是同一团碎片形成的,因此其转动方向也应该相同。然而,海卫一却偏偏以相反的方向围绕自己的行星转动。从这一点分析,它根本就不是自己人!只不过在太阳系形成后才“远来侵犯”,然后被海王星逮住的!但是,也因为它竟然反方向转,海王星的引力作用将使得它的转动速度越来越慢。有朝一日,它就会掉进海王星的魔掌之中,惨遭撕裂!
  海卫一的“另类”还不只这么些。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上的火山喷射的都是热呼呼的熔岩或矿物,偏偏这海卫一上的“火山”喷射出来的,竟然是冰!而且,这不是普通的冰,而是由液态氮、液态甲烷和水冰混合而成的怪冰。在某些动力机制的驱使下,这些怪冰从“火山口”中直线喷射到近9公里的高度!如果在地球上,那可是一直喷过了珠穆朗玛峰的峰顶!虽然天文学家们现在对于冰火山的成因仍然不甚清楚,但一般都认为,这是由于远处的太阳热量使得海卫一内部温度的升高,从而使这些本来藏在地底的怪冰得以释放。但是这个推测里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读者喜欢冰冷的天气的话,那你到海卫一来是来对了地方了。因为它同时也是全太阳系内最冷的星体(以目前能够准确测量表面温度的天体为准),平均温度为零下235摄氏度!这个温度可是比更加遥远的冥王星的温度还要低!这是由于它的表明反光率非常高,因此把大部分接收到的太阳光反射出去的原因。


海卫一上的地形复杂多变。但是大部分都是拥有高反光率的冰原。这些冰是由冰冻氮、冰冻二氧化碳、冰冻一氧化碳和水冰组成。

  因为拥有这几项太阳系之最,再加上它那叛逆的特性,海卫一被我列进了十大之中的第八位!

 
第七位:好蛋?坏蛋?这是个问题!

正规名字:Europa(凤尼基公主,木卫二)
直径:3121公里(地球的24.5%)
质量:4880亿亿吨(地球的0.8%)
距离太阳:7亿8千万公里(日地距离的5.2倍)
  



  
  凤尼基公主是木星那四个号称“伽利略卫星”中的第二个。虽然木卫二的是以凤尼基民族的公主命名的,但其实她根本就象一个蛋!至于究竟是好蛋,还是坏蛋,这就有待未来的探索为我们找答案了。
  在太阳系中,凤公主绝对是焦点人物。原因很简单,她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着地外生命的地方。啊,是的是的,还有火星。不过,天文学家们已经确定了由于火星上严酷的环境,现在是不可能存在任何高级生物的。即使有生命,也是原始的真菌类,而我们的凤公主则不同!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都离不开液态水。而根据地球生物起源的主流学说,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也是在海洋中首先出现。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过程中,液体水是否在星球上存在,对在这星球上能否找到生物起着指标性作用。
  当两艘旅航者飞船相继把在凤公主附近拍摄到的照片传送回来的时候,学者们就已经隐约地感觉到,公主似乎是水做的。只不过,公主的水,被一层厚厚的冰层覆盖着。科学家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她的表面有着十分奇怪的裂痕。




木卫二表面上充满了奇怪的裂痕,就好象是被敲裂的鸡蛋壳。

  公主的表面十分寒冷,平均温度约为零下160摄氏度。但是由于她在木星身边所处的位置是四个大卫星的第二个,她经常承受着木星引力造成的磨擦(这种引力磨擦在之后的排名中还会看到,那时候将不再象公主一样温柔了),使得她的内部温度达到摄氏零度以上。这就是她的内部存在着液态水的理论基础。而她表面那些长长的裂痕,就象是表面的冰层经过木星引力的拉扯下被撕裂的样子。如果公主表面不只是一层厚冰,而是一个整体的话,是不会产生这样的裂痕的。
  


木卫二上的陨石坑似乎被从下面冒出来的水冰所填满。

  所看到的陨石坑中央部分本来应该是一个深深的凹陷,但是却显示它已经被冰覆盖。对这个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液体水或冰、水混合物从陨石坑底部涌入填满深坑,造成现在这个样子。由撞击时产生的震波造成从坑中心部分一直向外扩展的圆形裂痕也与地球上冰层受到撞击的时候显示出来的情况吻合。这就为科学家提供了间接的数据计算冰层的厚度和冰下可能的水层的深度。公主的地下海洋可比地球的海洋要深多了!在约20公里的冰层外壳下,公主有着100公里深的海洋。相比之下,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近11公里马利安娜海沟,平均海深则是更为可怜的3、4公里。虽然公主比地球小很多,体积只与月亮相仿。但是由于海层比地球厚得多,公主拥有的海水竟然可能是地球的近200倍!原来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海洋竟然是如此渺小!


木卫二表面是十数公里厚的冰层。下面是相信有一百公里深的海洋。接着是与地球相仿的石头内部及金属内核。

  更为重要的是,伽利略探测卫星对公主的探测显示,她的海洋与地球一样,是咸的!如果说地球上海洋是生物的摇篮,那么公主的海洋则应该是生物的现代化育婴室了!虽然在数公里的冰层下没有可以令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阳光,但是,海底生物完全可以利用海底热泉提供的能量进行生息繁衍。在地球漆黑一团的海底里,同样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凭什么公主的海洋里就不行呢?未来对公主的探测将为我们解开这一谜团。我们将发射一艘木卫二降落器。当降落到公主表面的时候,降落器将释放一个钻冰器,利用热力从冰层上融化出一个洞,然后深海探测器就可以象孙悟空一样钻进公主的肚子里。看看究竟是地球上的鱼鲜,还是公主的虾甜!


未来的木卫二探测器将深入海底探测地外生物。

  虽然身为寻找地外高级生命的最佳候选者,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候选者,但是公主在我的排名中仍然只能排在第七位,这是因为这一切都只是臆测。从所有观测到的数据推论,公主确实应该是一个“好蛋”。很可能,只要我们敲开她的外壳,活泼可爱的“小凤凰”就会蹦跳着向地球人打招呼。但是,她也完全有可能是一个“坏蛋”!宇宙中实在存在着太多的未知。天文学家一次又一次的错使我们不敢对任何事情抱有肯定的态度。在神秘的凤究竟是好蛋还是坏蛋仍然是个问题的时候,只能委屈她了。

FYI:凤公主的正规名字 Europa 与欧洲的英文名字 Europe 的来源一模一样,都是以凤尼基人那美丽的公主命名。不知道是哪个家伙的翻译,居然放弃了“凤公主”这样富有诗意而切合实际的名字,而给了她“伊罗巴”、“欧罗巴”那样恶心的名字,真是无语!所以我对这些名字只字不提。偶的排名偶作主!不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37:4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3:00 编辑

第六位:大黑还是小白?……小巨人版

正规名字:Iapetus(小巨灵神星,土卫八)
大小:1472公里(地球的11.5%)
质量:200亿亿吨(地球的0.03%)
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日距离的10倍)



  这就是土卫八的图片。。。哎呀!帖错了,帖错了!汗,这是我放桌面上用来提神的太极图!嗯,这个,那个,嗯。。。其实嘛。。。我也没全错!真正的土卫八的模样与这个图也相差不远!嘻嘻。请看!


旅航者2号于1981年拍摄到的土卫八图片。这个图片经常被用以与中国的太极图相比较。


要注意的是,土卫八上面的黑色不是因为阴影造成的。

  这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居然被称为小巨灵神?真是奇怪!不过,当著名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刚发现它的时候,他可是以路易斯十四之名为他命名,把他叫做“路易斯之星”的(同时还有土星的另外三颗卫星,四颗加起来被称为路易斯之星)!后来慢慢地,天文学家舍弃了“路易斯之星”这样的怪名字,而把这几颗卫星统称为巨灵神卫星(巨灵神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巨人)。现在看来,也不知道是路易斯十四被它抬举了,还是它被路易斯十四抬举了。因为,这家伙的确很怪!
  第一怪是很显而易见的:它的黑白脸。当卡西尼第一次观测它的时候就发现它所发出的光有着明显的变化,而且往往他只能观测到它的一面。卡西尼马上就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土老八是一面黑一面白的!曾经被认为是完美的化身的天体居然会是那么的奇怪,在当时的确令人难以置信。直到现代的旅行者飞船和卡西尼探测器(当然是为了纪念以观测土星及其卫星闻名的卡西尼而命名的)飞抵土八的时候才直接地观测到了它那钟无艳一样的“阴阳脸”。
  太阳系里面,除了太阳自己发光之外,所有其它天体都只会反射太阳光。看上去比较亮的天体,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的能力比较强。天文学家们为各天体的这种本事起了个很不怎么样的名字,叫“反光率”。这个反光率是一个大于0小于1的分数。说穿了,其实不过是天体反射回去的光与接收到的光的比。如果反光率高的话,那这天体看上去就亮;反之,这天体看上去就黑。一般来说,天体的反光率都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土八阴面的反光率只有0.04;而它的阳面的反光率却有0.55。也就是说,它的阴面只把接收到的光反射回去百分之四;而阳面则反射回去百分之五十五!难怪看起来,一边是漆黑一片,而另外一边却明亮如镜!
  或许,与真正的钟无艳不同,土八本身并不阴阳。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说准为什么它的另一面如此之黑。但是,最有可能的是,土老八本来白得很。只不过有一个不知道从何而来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到了它的表面,把一大堆黑乎乎的有机碳分子撒到了小白的表面,把它的一半弄得肮脏不堪。才成了现在这模样。不过,这个推测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土八的表面没有留下任何经历过这样的大型撞击的痕迹。但有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土八黑的一面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反光率相对较高(也就是相对较白)的陨石坑。这对研究土八阴阳的成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这表示着黑的一面,要么十分年轻(是最近才变黑的),所以还没来得及经历宇宙空间中的“世态炎凉”;要么就是它的黑色层深不可测,所以即使受陨石撞击,也撞不出什么花样来。这家伙究竟是大黑,还是小白,只有等日后进一步的探测和研究去解决了。2007年9月,卡西尼飞船会飞到距离土八1200公里远的地方去看个究竟,希望能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土八还有一怪,它居然有一道“万里长城”!


在赤道上有一道巨大的山脊,几乎横跨整个星球,使土卫八看起来很象一个胡桃。

  虽然这道“万里长城”并没有万里长,它只有大约1300公里,但是,它却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了一倍多,有足足20公里(我们那可怜的长城啊)!在这么个小小的星球上,这的确很壮观!如果从山脊顶部往下跳(谁要跳?报名!),因为土八那小得令人看不起的表面引力(地球的四十分之一),要经过近半小时才会与大黑“拥抱”。  
  这万里长城当然与秦始皇无关,但是它的成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最有生命力的一个推测是,当土八还是小P孩的时候,它的表面温度远比现在高,高得使表面的岩石熔化。而且它的自转速度也远比现在快。它现在旋转一周要化79个地球天,而那时候,它的旋转速度可能只有18小时!快速的转动加上它布满融岩的;流质表面使它在自己的肚子上甩出一圈来了。与其它理论相比,这个理论似乎最能解释观测到的现象。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山脊应该更宽才对。而且,为什么不是整个星球被甩扁(土星本身就被自己甩扁了),而只甩出来一圈呢?这就需要当时土八表面的物质状态有足够的流动性,但同时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得到迅速的冷却凝固。这样的模塑机制还没有被发现。
  土八挤身于我的十大中排名第六,不单因为它以上所说的两样。它同时还拥有着好些古怪另类的地方。例如,它的形状既不是球体,又不是椭圆体,而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这在大型卫星(直径超过1000公里)中是绝无仅有的。另外,它围绕土星运转的轨道也与其它卫星有着很明显的差别。它不象其它卫星一样在土星的旁边老实地转动着,而上下晃悠着(它的公转面与土星的赤道呈15度的夹角)。拥有了这些另类,排名第六实在是实至名归!

第五位:满身伤疤的公主

正规名字:Miranda(米兰公主,天卫五)
直径:472公里(地球的3.7%)
质量:6.3亿亿吨(地球的0.001%)
距离太阳:约28.7亿公里(地日距离的19.2倍)




  又是一个可怜的公主MM!不过,与之前的MM不同的是,米兰公主不是真实的人物。她是沙士比亚名剧《暴风传说》(The Tempest)的主人公米兰公爵帕拉斯帕鲁(Prospero, Duke of Milan)那聪明美丽而极富同情心的女儿。当著名荷兰天文学家库帕(Gerard Kuiper,也译作柯伊伯)在遥远的天王星身边发现天卫五后,他就以米兰公主为它命名。大家看看象吗?




  大概不太象。米兰公主有那么丑吗?!“脸”上那些巨大丑陋的伤疤!谁知道呢?或许以前没有。或许,天卫五以前也和米兰公主一样美丽。那么,究竟天卫五后来是怎样变得如此奇丑无比的呢?说起来,除了容貌之外,两位公主还真的颇有相象之处。
  米兰公主在婴儿时就与她的父亲一起被她的叔叔因为阴谋夺权而放逐到了一个小岛上。在小岛上,公主没有任何人类的朋友,从小只能与他父亲那两个妖怪仆人作伴。公主极其聪明,她很小就学会了父亲的法术。这使她得以抵御来自其中一个妖怪的无礼侵犯。与世隔绝的生活使她对人类社会一无所知。她对人类充满了憧憬,天真主观地认为所有人类都是善良美好的。因此,她对人类充满了爱心。一直到成年才有机会与人类接触的她常为所有人类遭遇的悲惨而痛苦落泪。当她知道人类社会中其实充满了争权夺利、尔愚我诈的丑恶的时候,她伤透了心!




  作为最靠近天王星的大卫星(还有好几个比她小很多的小卫星比她更靠近天王星),与米兰公主一样,天卫五“从小”就在那荒凉太空“小岛”上受着天王的“眷顾”。她距离天王星的距离从来没有超过14万公里。在漫漫的太空中,与她作伴的只有她旁边另外一个以公爵那两个妖怪仆人的其中之一命名的小卫星,Ariel(不是意图侵犯她的那个)。
  对于她表面那可怕的地质特征,天文学家的意见基本分成两派。一是外力学说。支持这个学说的人认为,当天卫五形成的时候,她是一个正常、普通的天体。后来受到了大量的陨石的猛烈撞击,使她几经完全解体、重新组合。虽然她有足够的自身引力使她能够在每次重组后都形成球体,但也无可避免地使她的表面形成了现在所观测到的巨型创伤。另外一个学说是内力学说。顾名思义,这个学说为天卫五表明怪异可怕的伤疤提供的解释来自她的内部。由于天卫五距离天王星十分近,只有地球月亮距离的三分之一,而且天王星的质量非常巨大,相当于地球的14.5倍,因此,天王的引力对天卫五的内部影响很大。巨大的引力磨擦使她内部的冰层结构处于半融化状态而向上涌出,当接近表面的时候又重新冻结。非全球性的部分冰层上升和岩石层下降使得天卫五的整体密度分布很不均匀,从而再度增强了这一效应的作用。经过了数十亿年的演变后,她就因为自身原因变成了这个样子。
  米兰公主是美丽善良的,她究竟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呢?究竟是因为那邪恶的妖怪对她企图的侵犯而造成了她肉体上的创伤(外力学说)呢?还是由于她原来对人类的美好憧憬,而后发现人性丑恶后,处于极度的失望和伤心中,从而把心灵的创伤映射到了肉体表面上(内力学说)呢?这就有待日后我们对她的进一步研究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任何再次前往天王星的探索计划。因此,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将仍然是一个谜!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40:0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2:50 编辑

第四位:这个……不是已经被夏侯吞下去了么?!

正规名字:Mimas(小巨灵神星,土卫一)
直径:392公里(地球的3.1%)
质量:3.8亿亿吨(地球的0.0006%)
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日距离的10倍)

  又是小巨灵神星?打错了?没有。与第六位的土卫八一样,土卫一也是希腊神话中一众小巨灵神之中的一个。可是,这个名字改的实在太不及格了!看!小巨灵神有多么的帅!




  帅吧?什么?不帅?!那就完全是阁下审美观的问题了。我是觉得他挺帅,尤其是,当我刚刚才看了以他命名的土卫一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花虽美也要绿叶衬托”这句话原来是对的!那,对不起也要做一次了,大家闭上眼睛,起码也闭上一只眼,看看土卫一的模样吧!




  怎么样?没吓着吧?这哪里是什么星球啊?这分明是夏侯自己拔出来的那颗“父精母血”嘛!瞪得我心里直发毛!
  哈哈,当然了,以上全是我吃饱饭没事干的个人狂想,作不得真。夏侯那颗“父精母血”早已被消化掉,化为乌有了。而这颗可怕的土一则仍然在离土星19万公里处不停打圈游荡。土一的表面上充满了无数的坑坑洞洞。这么小的星体受到了如此密集的陨石轰炸实在是十分少有。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那“巨型”陨石坑!这也是土一能够成为我的十大排名中的第四位的最主要原因。
  老实说,其实这个陨石坑并不算大,它的直径只有130公里。在“大小”方面,它并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奇特之处在于它与土一的比例。它足足有土一直径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同一比例把这个陨石坑放到地球上,那这个坑的直径将超过4000公里!整个中国都可以被舒舒服服地放在坑里面!如果读者对这样的陨石撞击的威力没有什么特别概念的话,那容许我提醒您,现在古生物学家所认为造成6千5百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一次陨石撞击所留下的陨石坑的直径是大约160公里。这只是4000公里的百分之四!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巨型的陨石撞击地球的话,地球还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一个问题了。至于人类嘛。。。去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一边儿灭亡去!
  所幸,这样规模的撞击并没有在地球上发生(起码没有在地球已经繁衍出生物后发生,至于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撞击,关乎着月亮的起源问题,是题外话了)。这个撞击只是发生在了土一身上。事实上,这个巨大的撞击几乎把土一整个撞碎掉!最直接的证据当然来自陨石坑本身。以土一只有每立方厘米1.1克的平均密度分析,它的成分主要是大量的冰与少量的岩石。也就是说,它的结构实在非常的松散。能够造成这样的的陨石坑的撞击物的直径起码有10公里。其撞击力不是一个结构如此松散的土一所能轻易承受的。而另外一个比较间接的证据则来自土一的总体形状。土一虽然小,但是它所拥有的引力也足以使自身收缩成为正球体。但是,旅航者拍摄到的图片却显示他是很明显的“鸡蛋形”。




  对这个现象的最佳解释就是,那一次巨大的撞击其实已经使土一部分解体。然后慢慢地,碎片重新组合。而由于重新组合的时候土一并不是处于流动性强的熔岩状态,所以不能重新还原成原来球体,而变成了现在的鸡蛋形。由此可见,那一次撞击对土一的打击有多大!
  我们没有办法问土一,“你肉体上受了这样重大的打击,对你的精神有没有影响啊?”。当然不是因为他不会回答,他的地形构造和地质成分都充满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问题是,我们听不懂,因为我们还不能亲自到土一的表面去做地形勘测和提取土壤标本。现在我们只有继续倚赖卡西尼对土一的再次造访了。


第三位:火地狱

正规名字:Venus(金星,爱美神,太白,长庚)
直径:12010公里(地球的95%)
质量:49万亿亿吨(地球的85.7%)
距离太阳:约1亿零8百万公里(地日距离的72%)


离地球距离最近的姐妹行星:金星。

  在人类天文史中,大概没有任何一个星球比金星更加给予了人类最大的希望,然后最残酷无情地把这希望狠狠地踏碎了!
  曾几何时,人们想象着在金星美丽耀目的外表下,有着大片葱葱郁郁的热带雨林。穿着古罗马式样休闲服装的金星人懒洋洋地在树下弹琴吟唱,嘻笑玩耍。人们想象着金星人已经发展出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社会体制,令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去访金星,与金星人交上朋友,从他们那里学会高级科,从此以后,这对姐妹星球的人们就一起生活在温暖如春的太阳系中,那该是多么的好啊!
  地球人这样美好的愿望(也十分自私)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狠狠地击碎了!我们发现,如果地狱真的存在,那么地狱肯定就是在金星的表面!
  人们之所以开始的时候会以为金星上存在高级生物,是因为,金星看起来与地球实在太相象了。看看金星的各项数据,无论是直径还是质量,或是星体组成成分,金星都与地球十分接近。更令人鼓舞的,是金星同样有着一个厚厚的大气层。在这一点上,简直就象是地球的孪生妹妹!在当时,判断一个星球是否拥有繁衍生物的能力,主要要看它是否拥有一个有意义的大气层。一个厚度适中的大气层有着很多作用。首先,有了大气层,生物才有空气可以呼吸,无论这些生物呼吸的是不是氧气。其次,有了大气层,星球表面才有大气压力,而只有适当的大气压力,水才能够以液态存在。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则不必多说了。第三,有了大气层,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各种致命辐射才可以被拒之门外。
  很可惜!对于金星来说,可谓成亦大气层,败亦大气层!金星的大气层实在太厚了!由于这个超厚的大气层,金星表面的大气压力是地球表面的90倍!比高压更糟糕的是,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97%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成为温室气体。它有个特性,就是它能让高频率的辐射通过,但是挡住低频率的辐射。当来自太阳能量以光线的形式穿透金星厚厚的云层,加热她的表面后,这些能量转化为低频率的红外线辐射。如果大气层里不是存在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热量是可以逃逸回太空的。但是,由于二氧化碳不让低频率的红外线辐射通过,这些本来应该反射回太空的热量就被迫留在了金星上。事实上,在远古的时候金星同样拥有着与地球相差不远的大气层。而且,在她表面也很可能有着大量的液态水。在那个时候,或许金星真的有生物,甚至是高等文明。然而,因为种种原因,金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也因此,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直到后来达到一个临界点,表面温度高得把水全部煮沸了。全部的水化成蒸汽飞向太空,同时留下了本来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这个情况,叫作“逃逸效应”。就这样,金星表面的水全部流失,剩下来的是一层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而表面温度也达到了摄氏400度,成为太阳系中第二热的非发光星体。
  如果单看金星表面的景况,是看不出原来生存条件是如此恶劣的。


金星表面与地球上很普通的沙漠、高原地形十分相似。

  金星在十大另类中排名第三是因为她很美丽。明亮的光辉是除太阳与月亮之外唯一可以在地球表面造影(就是说一个人单在她的照射下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的天体。古今中外也都有着不少赞颂金星的诗词歌赋。但是,金星的美丽背后却是一个真实的人间火地狱!她的表面不但干枯炎热,而且压力竟然与地球上一公里水深处的压力相等!在这里,如果没有得到压力调和,高强度金属制造的探测器也要被压扁。而没有被压扁的也要在极短时间内被烤焦!但是,最可怕的,还不只这些!
  自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矿藏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已经把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了我们的大气层中。根据一个对地球气候预测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平均温度已经进入一个逐年增加的阶段,气象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全球变暖现象”(Global Warming)。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间接证据证明全球变暖的现象与人类大量排放工业废气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有些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仍然拒绝就这一现象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或许,只是或许,全球变暖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类的行为,而是其它一些暂时仍然未知的因素。但是,大量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绝对会加速把地球推向“逃逸”的边缘。衷心希望和呼吁这个别国家不要再以自身利益为首要选项,而以全人类的福祉为出发点!

PS:写这第三,我不再采用贯穿全文的比较轻松通俗的手法,而是写得相对严肃认真。这是因为,这是一个明显而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能开半点玩笑!如果读者对于我单以金星的表面压力和温度就把她排在了第三名,觉得她并不够另类、不够可怕的话。那么请你想一想,如果金星的现在,就是你、我、他的家园的未来。那么你还会觉得排名第三是太高了么?但愿这个火地狱永远留在我们的隔壁,作为人类的一种警醒,而不要真的降临在地球上。地球上的生物遭不起这份罪!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41:1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30 22:54 编辑

第二位:翻滚的大疥疮

正规名字:Io(河神星,木卫一,艾奥)
直径:3644公里(地球的28.7%)
质量:9千亿亿吨(地球的85.7%)
距离太阳:约8亿公里(地日距离的5.1倍)




  排名第二位的,是最靠近木星的一颗卫星,她被她的发现者伽利略以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首宙斯(也就是木星)的其中一个爱人,艾奥,命名。在神话中,大神宙斯对艾奥一见钟情,狂追不舍,但是艾奥偏偏对他不理不睬。直到后来宙斯用计使艾奥的父亲亲手把她驱逐出家门,放逐到田地上,艾奥才对前来慰问的宙斯心生好感。说穿了,希腊的大神宙斯根本就是一个狡猾的小流氓!哈哈!嗯,扯远了。神话中的艾奥十分美丽,所以才使宙斯对她如痴如醉。木卫一真的把艾奥的美名糟蹋了!要是伽利略能够活到今天,看看他所命名的美丽河神艾奥居然是这模样,不把他马上气死才怪!木卫一更加贴切的名字应该是:翻滚的大疥疮!
  一句话说到底,艾奥很丑!比任何一个同时脸上长满疥疮的麻疯病人还要丑!因为它根本就是一个巨型的大疥疮!在这个巨型大疥疮的上面还长着无数的小疥疮。而每个小疥疮都无时无刻地在爆发着,把疥疮里的“脓血”向四周喷射!这还不只!这些“脓血”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摄氏1700度!我们所看到的,是太阳系中最猛烈、最活跃的火山系统!熔化的硫磺及岩浆可以从各个火山口中一直喷射到300公里的高空中!以至当旅航者一号第一次发送艾奥的图片回来的时候,人们错把一个正在爆发的火山的喷射物当作是背景中的另外一个星体,可见喷射之猛烈!




  艾奥这样频繁猛烈的火山爆发,实际上就相当于她每隔一段时间就象发了疯一样把自己的内脏往外翻一翻。正是如此极端的行为,令艾奥击败众星,攀上第二位的宝座。然而,究竟是什么令她这么疯狂呢?嘿嘿。当一个男人为了得到一个女人,用计迫使她的父亲亲手把她驱逐出家门的时候,这个女人能不疯狂吗?不错!令艾奥疯狂的,的确是尊敬的大神宙斯,他就是木星!
  之前介绍第七位的凤公主的时候,我曾经说过,记住木星的威力。难道真的是已经到手的MM就不需要爱情了吗?大神的引力对艾奥的作用远比对凤公主来得猛烈和粗暴!令情况更加糟糕的是,艾奥在内圈承受着大神巨大引力的内向拉力,与此同时,她也承受着外圈的两颗个大卫星:凤公主(木卫二)和特洛伊王子(木卫三)共同的外向拉扯。这两种方向截然不同的拉扯力不停地搓揉着艾奥,使她的内部组织经历周期性的重组。物质重组的时候产生的强大磨擦产生高温,使岩石熔化,而同时因为引力搓揉,这些岩浆混合着液化硫磺就被迫从四面八方狂喷而出!
  根据伽利略对艾奥的磁场分析,她的中心有一个直径约900公里的金属内核。除此之外,她几乎整个都是熔岩!这使她成为太阳系内除太阳外,表面温度最高的天体。




  由于造成艾奥这种奇特现象的机制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相对稳定的木星和其余两颗大卫星之间的引力“拔河赛”,因此,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她仍然必须要继续承受着成为太阳系中最丑陋的MM的痛苦。不过,纵然艾奥承受着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仍然只能排在第二位。因为她毕竟仍然还是一个正常围绕着木星旋转的正常的卫星。排名第一的另类则大大不同了!


第一位:游荡着等待轮回的星鬼

正规名字:Planet X(X 行星)
直径:?
质量:?
距离太阳: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排名第一的绝对另类!他究竟会是谁呢?难道是它?!




  不是!那。。。难道是它!




  也不是?!那肯定是它们!




  都不是!要说这X行星啊,还得从头说起。
  在1772年,在德国有一个基本上是属于吃饱了撑着的天文学家,叫波德(Johann Elbert Bode,千万不要与发明工程系学生常用的Bode Plot的Hendrik Wade Bode混淆了哦)。话说这个波德有一天无聊得很,于是到处翻书,被他找到了早他几十年的另外一个天文学家泰提阿斯(Johann Daniel Titius)归纳得出的一条“预测行星在太阳系中位置”的公式。于是,剽窃行动正式开始!波德简单地综合了一些个人的观测结果,在只字不提泰提阿斯的情况下发表了该公式。虽然波德在计算天王星轨道上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在这里仍然要BS他一下!
  该公式是这样的(本来我尽量避免引用数学公式,但是,为了对X行星的由来有起码的了解,这个公式还是必须要引用的,还好,公式的导出需要天体物理学基础,但是公式本身则不过是中学生的数学而已)。

  a=0.3X(2^k)+0.4;   k=[-∞]∪整数。

  a:该星体与太阳的距离,单位为“一天文单位”(一天文单位等于太阳和地球间的平局距离)。
  k:包括“负无限”的正整数(就是0,1,2,3...)。

  泰提阿斯提出,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与太阳的距离都依照这个定律。公式中的“k”就显示了该星体的排列顺序。例如,地球是太阳系统中的第三颗行星,那么所使用的“k”值就是第三个,也就是“1”(K的第一个值是-∞,第二个值是0),所以:

  a=0.3X(2^1)+0.4=1;

  正好是一个天文单位。(一天文单位的定义本来就是日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公式成立。)
  这个公式对天体位置的预测当然不止于预测地球的位置。以下是根据这个公式预测的各大行星位置的列表。表中距离单位统一为“天文单位”。

行星名    行星位置    “k”值    公式计算结果    实际距离

水星     1            -∞       0.40            0.39
金星        2            0         0.70            0.72
地球        3            1         1.00            1.00
火星        4            2         1.60            1.52
X              5            3         2.80            X
木星        6            4         5.20            5.20
土星        7            5        10.0             9.54
天王        8            6        19.6            19.2
海王        X            X        X                  30.1
冥王      10            7        38.8            39.4

  在以上的表格中可以看出,除了海王星之外,几乎所有其它的星体的位置都可以被这条公式预测的十分准确!这实在是很惊人的。所以在当时,这条公式相当有权威性。但是,很奇怪的是,在行星位置排第五的却是一片空白,从来没有人在那个位置发现过任何天体。对于波德来说,这无疑十分尴尬。终于,在1801年,意大利天文观测家皮亚士(Giuseppe Piazzi)在距离太阳2.8天文单位的地方发现到了谷神星。当时,大家都如释重负,迷失了的行星终于被发现了,公式的预测数值终于完全正确了(当时海王星还没有被发现)!但是后来在这一位置被发现的天体数量不断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附近被发现的天体数量高达数十个。这在原公式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后来连同海王星的被发现,与公式预测的位置完全不符,使这条“泰提阿斯定律”彻底破产。
  直到现在,在该距离被发现的天体,包括小行星、陨石,甚至是星际碎石在内,共计数以百万。这不禁又使人想起了那一条已经被荒废百年的“泰提阿斯定律”。说不定,公式还是有效的,在那里本来是有一个行星的,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彻底地解体、粉碎!而那些所有存在于该天区的根本不是独立的小天体,而是那行星的残肢碎骨,阴魂不散地永远徘徊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散落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数以百万计的碎石。现在该地区被称为“陨石带”。

  “游荡着等待轮回的星鬼”之所以得以排在第一位,除了它是太阳系内唯一一个完全解体的行星之外,还因为它的身世仍然是个谜。它究竟是一个曾经生存,而后被解体灭亡的星球呢?还是受着木星巨大引力的影响,虽然拥有足够的条件形成一个行星,但却从来没有机会成功的死胎呢?现在科学家比较倾向后者。但是无论它是一个死“人”,还是一个死“胎”,在木星那强大的引力影响下,恐怕这个在太空游荡的星鬼是永远等不到能够投胎轮回的一天的了。它会一直在那里徘徊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中间,不时以那些接近粉碎的残躯轰击着、阻挡着人类派向外太空的探测飞船,甚至偶尔还会向地球扔出一两块碎骨头,似乎在宣示着,虽然它已经死去,但是它的影响力仍然无所不在!六千五百万年前那个使恐龙灭绝的陨石很可能就是它的杰作!这个可怕而可怜的星鬼仍将永远地让我们活见鬼。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30 22:55:21 |显示全部楼层
第零位:天敌

正规名字:Nemesis(天敌)
直径:?(可能是木星直径的两倍)
质量:?(可能为太阳质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小)
距离太阳:50万至100万天文单位(在太阳系的边缘外层)

  什么?!还有第零位?!是的,天敌是一个很可怕的天体!他比第一位的星鬼还要可怕!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否真正存在。在推测中,他的质量只有太阳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一个棕矮星,只发出十分暗淡的光芒。而且,他离我们的距离相当遥远,已经在太阳系之外。这令人类从来没有观测到他,但是却不能因为没有发现而排除他的存在。
  天敌之所以那么可怕,是因为很有可能,太阳是与他共同组成的一个双星系统,他们互相围绕对方运转。这样的双星系统在宇宙中大有人在,并不希奇。虽然在这些已经被发现的双星系统中的行星一般都有着十分变态的轨道,这与太阳系里大部分的行星遵从的正常轨道不符,但也不能排除那只不过是因为天敌质量相对小,而且离太阳远,所以不能对各行星造成任何毁灭性的影响。
  但是,他对行星不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却不代表他不能对在那些星球上生存的生物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喂!看文章的那位,你知道我说的“在星球上生存的生物”是说你吧?
  在推测中,天敌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是两千六百万年。这个数字是根据地球上每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周期敲定的。天敌每两千六百万年一次进入太阳系边缘的一个拥有大量彗星的地带:奥尔特云(Oort Cloud)。而每当他靠近的时候,那里的彗星受到他的引力的骚扰,便会大量的“举家”向太阳系内部冲来。其中有一部分经过太阳后直接从另一边飞出太阳系去。还有一部分围绕着太阳转一圈又飞了回来,成为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彗星。剩下的一部分则与系内的各大行星直接相撞!“轰隆”……地球上的生物完蛋了!
  但是,为什么在最近的几千万年里地球上的生物会平安无事呢?可能性有三个。第一,根本就没有什么天敌,所谓两千六百年的周期完全是牵强附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从我的排名里删除了,照样不会影响我的十大,嘻嘻)第二,他上一次来毁灭地球生物的时候,我们刚好躲过了,那些彗星一个都没砸中我们。虽然这并不太可能,但也是可能性之一。第三,天敌上次造访之后由于某种原因使他的轨道产生了变化,从而延长了他的运转周期。也就是说,咱们现在这命啊,是贷回来滴!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又会象魔王一样忽然出现?嘿,等着瞧吧,朋友!


后记

  在写这个十大另类的时候,我着实很不舍得地淘汰了好几个候选者。例如那与原始地球极为相象的泰坦;那血红的灾星火星(现在MS火星有了别的意思);唯一横躺着运转的天王星等等。我只选择了十个大家可能比较不熟悉,而又比较有发挥联想空间的星球,淘汰了那些大家可能都有耳闻,也已经有了普遍被接受的定位的星球。因此,这个排名未必能够反应真正的事实(当然了,我在文中所提及的全部都是事实),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一种比较通俗的写法另大家能够对天文学产生一点兴趣。如果大家对于我的排名、或文中的任何一些见解有异议的话,请回帖不吝赐教!
  
  最后要说的是,人类最大的恐惧来源于无知。我们现在之所以觉得这些星球很怪异,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仍然维持在地球的狭隘范围,还没能扩展到无边的宇宙空间中。
  谁知道呢?或许日后对宇宙的进一步探测会使我们发现,原来真正的另类存在于太阳系之外!我所列出的这十大另类,其实根本就想邻家小孩一样平常、可爱。只有真正地走出去,才能感受到太阳系确实是人类温暖美丽的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暗影骑士 发表于 2010-7-1 16:41:30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真的很大啊,人何其渺小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落亦珩 发表于 2010-7-1 19:42:43 |显示全部楼层
惊人的资料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5-4-30 17:04 , Processed in 0.02680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