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哈-塔克马 Akhal-Teke
一直到最近以前,除了前苏联以外的人并不太认识这非常漂亮、极度优雅,而且多才多艺的阿克哈-塔克马。这个非常独特品种的马,有很好的速度、极佳的耐力、自由的步伐,聪明、很容易训练,在牠的家乡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原苏联共和国之一,1991年独立)非常的受到重视。现在,牠在土库曼斯坦与邻居俄罗斯以外的地区也非常受欢迎。阿克哈-塔克马可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品种之一,牠和牠的伙伴中亚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大自然孕育出非凡的体能与敏感的性格。阿克哈-塔克马的血统影响了许多现代马的品种,然而几世纪以来这独一无二的特色仍然保留在牠纯正的血统里。
有关阿克哈-塔克马起源的英文数据非常的少,这些为数很少的英文数据并不太可靠。其中关于牠的起源,有些资料说牠产于俄罗斯,其实不然。也有人将他归类在温血马,其实它应该和阿拉伯马(Arabian)与英国纯血马(Thoroughbred)一样是热血马,而且更古老的阿克哈-塔克马对温血马的影响应该更大。
阿克哈-塔克马是唯一保留古老的土库曼马(Turkmene)纯正血统的后裔,这延续祖先香火的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字。马沙盖特马(Massaget)、巴底亚马(Parthian)、尼西马(Nisean)、波斯马(Persian)、土库曼马(Turkmene)、最后叫做阿克哈-塔克马。在土库曼斯坦南方挖掘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马骨骸,就有类似的高大完美的骨骼。三千年前在需要快速度的战场上,就有用到和现在的阿克哈-塔克马样子非常接近的战马。「阿克哈-塔克」这个名字只能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阿克哈(Akhal)是一条长长的绿洲,躺在Kopet Dag Mountains的山脚下(这里曾是古代波斯帝国的一部分,现在是土库曼斯坦),塔克(Teke)是个游牧民族的称呼,在他们入侵土库曼游牧民族占领了这片绿洲之后,骑了好几个世纪的土库曼马。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工业革命之后的机械化,使得马的用途转为休闲骑乘与运动,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地理因素深远的造就了阿克哈-塔克马这个独特的品种。战争、侵略、贸易等来来去去的人潮与马潮遍布于中亚的历史,但却往往绕过阿克哈绿洲。西边有里海(Caspian Sea),南边有山,北边有沙漠,是塔克族人的天然屏障,也造就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马的稳定基因。多沙的Kara Kum沙漠涵盖土库曼斯坦90%的面积,变化多端的气候,酷热与酷寒,使得他演化成世界上最坚忍、最有耐力的马之一。此外,一般马对青草的需求量很大,而这里一年之中只有几个月长得出青草,土库曼马学会如何只靠少量的食物配给生存。平常用大麦、苜蓿喂养,有时只吃混有羊脂的谷物,小马出生两个月后就断奶。
在许多亚洲文化中都有对马的膜拜仪式,这也是好战的土库曼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一匹好马对牠的骑手而言是生死攸关的。阿克哈-塔克马的马主都会以拥有一匹好马为荣,视牠们为家族的一份子,在牠的颈部与胸部挂满装饰,天冷时帮牠盖毛毯,常常亲自用手喂牠。直到今天,阿克哈-塔克马往往会和牠的主人紧密的结合。还有,牠通常对于对待牠的方式非常的敏感,牠对和善的训练反应很好,但对粗暴对待牠的人会非常的倔强与怨恨。
土库曼马大约在五百年前被带到俄罗斯,这使得罗斯人也通晓阿克哈-塔克马。最初这些马被叫做Argamaks,那是一个突厥语(Turkic)的单字,是指高大、精致、有价值的亚洲马。近代阿克哈-塔克马的培育始于1880年代,俄国并吞土库曼斯坦之后,在土库曼斯坦的首都阿什喀巴德(Ashkhabad)附近,赞助成立第一个正式的阿克哈-塔克马育马场,名叫查卡斯皮斯基(Zakaspiisky)。当时,这个育马场网罗了所有最好血统的马,其中著名的种公马Boinou(1885-1908),现在几乎所有阿克哈-塔克马都有牠的血缘。俄国军方对阿克哈-塔克马的高度兴趣,短暂的帮助牠避免和传统的土库曼生活方式一起崩解。俄国人为了改良品种,让牠更高大,引进英国纯血马(Thoroughbred),拉拉杂杂的做了许多实验,终究于在众所皆知的1935年阿什喀巴德-莫斯科耐力赛中被证明失败。
阿克哈-塔克马和许多苏联的马品种一样命运多舛。战争与内战的压力、饥荒加上食物配给不当,当军方对阿克哈-塔克马不再感兴趣时,阿克哈-塔克马的数量巨幅的减少,基因的差异性也跟着减少。社会经济由依赖马转型成依赖机器,使得阿克哈-塔克马更没有地位。在大部分的苏联共产时期,政府集中管理资源,禁止个人拥有马。苏联的阿克哈-塔克马育马场和所有其它国营的农业单位一样,无法幸免于管理不当的灾难。例如,在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年代,许多很有价值的育种马都被不经选择的送进屠宰场。
阿克哈-塔克马的未来系于牠在耐力赛、马场马术与越野赛显著的成就。过去十多年来的自由经济体制下,许多私人的育种行动已在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美国与西欧国家中展开,但这却是件利弊参半的事。由于阿克哈-塔克马独特的状况,使得牠在家乡以外的地区不容易繁殖成功。此外,私人拥有马与无法管理的种马交易,会对阿克哈-塔克马的基因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然是个未定数。
现在阿克哈-塔克马有一位强势而且口才很好的守护者,名叫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她是全俄育马研究所(All-Russian Institute of Horsebreeding, VNIIK) 的著名学者,也是全世界首趋一指的育种专家。她对培育阿克哈-塔克马的警觉与贡献,以及建立品种培育标准,是坚决正直的典范。

--------------------------------------------------------------------------------
外型特征
阿克哈-塔克马的外型独树一格,跟所有主流的外型非常不同,其它品种的马都不具有这种特色。用文字来描述牠会是干,瘦、直、高、结实。
头 长而精致的头,轮廓分明,很有贵族气派,常常有一个大而平的前额。眼睛大且富有表情,有时呈杏仁状。耳朵的位置比较开,狭长、高耸,对周围的声音与动作很警觉,机警的转动着。鼻梁很直,鼻孔很引人注目。
颈与鬐甲 长而直的脖子在肩膀上高举着,鬐甲相当的突出。
胸与身体 胸部狭窄,身体长且结实,肌肉的线条清晰,平顺的紧包着骨骼。
腿与脚 腿非常苗条,肌腱的形状明显,长而有弹性的脚,整个看起来实在是太长了。
皮毛与鬣毛 皮毛很细致,鬣毛与尾毛像丝一样的闪亮。
毛色 有许多种颜色,通常为骝色、灰色、栗色、淡褐色、淡黄色、黑色也有。而被认为最有价值的颜色是像蜂蜜般的金黄褐色,有金属的光泽,非常罕见。
身高 虽然身高不高,不过看起来好像不只。在1981年的血统登记簿上纪录的身高平均约157公分,到了1993年时统计190匹马后发现平均身高变成159公分,从各个国家的平均身高来看西欧国家的平均比较高,美国的平均比较矮,因为多半最为耐力赛用。
现代的阿克哈-塔克马在育种之后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最典型的类型,非常接近以上的描述;第二种比较小,有比较好的速度,看起来比较趋近于纯血马;第三种比较粗重,有很好的耐力。

--------------------------------------------------------------------------------
显赫的成就
阿克哈-塔克马的血统影响了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品种。英国纯血马的三匹起源马中的 Byerly Turk就是阿克哈-塔克马。有些专家认为阿克哈-塔克马对阿拉伯马有某种程度的影响,为了支持这种说法,特别去考证叙利亚的阿拉伯马。在十九世纪初有名的种公马Turkmen-Atti被用来为德国的特雷克纳马(Trakehner)引入新血统。阿克哈-塔克马的血统也是顿河马(Don)和布琼尼马(Budyonny)的血统中重要的成分。
阿克哈-塔克马最著名的是牠在耐力赛惊人的表现,在1935年总距离达4330公里的阿什喀巴德-莫斯科耐力赛中,骑兵队展现了牠的能耐。二十八位选手骑着纯种的阿克哈-塔克马、盎格鲁-塔克混种马与其它品种的马参赛,穿越各种完全不同的地形长途跋涉,其中包括几次在Kara Kum沙漠的烈日下三天360公里竞赛。从沙漠严酷但至少是牠们熟悉的沙漠,接着经过蚊虫聚集的沼泽区,走过满地粗糙石头的地区,再在大雨之中穿越浓密的森林,八十四天之后到达莫斯科。在到达的时候,纯种的阿克哈-塔克马,尤其是名叫Arab和Alsakar的两匹马,明显的比盎格鲁-塔克混种马与其它品种的马的状况好许多。阿克哈-塔克马的耐力与韧性在此呈现出令人佩服的证明。
Arab这匹马后来继续在越野赛与障碍赛中展现牠的天赋,同时也成为优秀的种公马。牠的儿子Absent在八岁时(对马场马术马而言算是稚嫩的年龄)就参加1960年的罗马奥运,在Sergei Filatov的骑乘下以惊人的82.4%高分拿下金牌。接着Absent和Filatov又在1964年的东京奥运拿到铜牌,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由Ivan Kalita骑乘拿到苏联的团体金牌。
阿克哈-塔克马也常常被用在国家的礼物。例如在1956年赫鲁晓夫就曾经送给伊莉萨白女皇一匹叫Melekush的闪亮金黄色种公马。这还有个小插曲,那就是英国的马夫以为马身上涂了什么东西,那闪亮的颜色看起来很不自然,想要把它洗掉,结果Melekush却是越洗越闪亮。还有,最近土库曼斯坦的总统Saparmurad Niyazov也曾经送阿克哈-塔克马给俄罗斯、英国与法国。
美国的第一匹阿克哈-塔克种公马Senetir是Phil与Margot Chase在1978年在俄罗斯的拍卖会买的,随后被运到维吉尼亚州。他们两位热衷于阿克哈-塔克马,并长期的在美国推广。Senetir在1999年去世时还在有名的马术运动杂志「The Chronicle of the Horse」上刊登讣闻。
培育机构
从很早开始阿克哈-塔克马就被饲主以小群或单独养在家里附近,这不同于大部分的品种在以前都是以一大群养在开阔的场地。在这种可控制的条件下,很早就开始了选择性的育种,只是育种的纪录都是以口相传,没有正式的血统登记簿。最早的血统记录文件是从1885年Boinou出生时开始,那是因为这匹马实在太特别了,在那时还是常常有可追朔四代的口头纪录。在1941年出版的第一个中亚马血统登记簿上,纪录有287匹阿克哈-塔克种公马与468匹母马。到了1975年出版第五版时,阿克哈-塔克马被认定为独立的品种,而不再继续记录于中亚马的血统登记簿上。
从1973年开始,阿克哈-塔克马的血统登记就由知名的学者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接手,在1994年时记录有220匹公马与1156匹母马,到了1997年时有290匹公马与1164匹母马。
目前在俄罗斯培育最好的阿克哈-塔克马的地方是斯塔夫罗普农场(Stavropol Farm, Russia, 356321 Stavropolsky Area, Aleksandrov Region, Navokavkazsky Prospect),在土库曼斯坦则是阿克哈-尤特农场(Akhal-Yurt Farm, Turkmenistan, 744000 Ashkhabad, Makhtumkuli Prospect, 90-5)拥有最高的评价。
目前世界上有几个机构在支持阿克哈-塔克马的培育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国际阿克哈-塔克马育种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khal-Teke Horse Breeding, MAAK)。协会成立于1995年,由已独立的土库曼斯坦的总统Saparmurad Niyazov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是全俄育马研究所VNIIK的Tatyana Nikolaevna Ryabova。协会的宗旨是增进阿克哈-塔克马爱好者的交流,保护并改良品种。自1998年开始,俄罗斯的阿克哈-塔克马育种协会(Association for Akhal-Teke Horse Breeding, AATK)在莫斯科举办阿克哈-塔克马竞赛,包含马场马术、耐力赛与三日越野赛,从2000年起也加入障碍赛。
阿克哈-塔克马的血统登记目前是由国际阿克哈-塔克马育种协会MAAK委托全俄育马研究所VNIIK办理。要在这里登记血统,必需提供血液样本以确定血统。国际育种协会MAAK的育种选择中心(Center of Breeding and Selection)负责发给血统文件,并提供育种的建议。全俄育马研究所VNIIK负责核发从所有属于前苏联国家出口阿克哈-塔克马的护照。
美国阿克哈-塔克马协会(The Akhal-Tek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TAA, 21314 129th Avenue, SE, Snohomish, WA 98296-7843)成立于1983年,负责美国的两种血统纪录,一个是纯种的阿克哈-塔克马,另一个是混血马。

--------------------------------------------------------------------------------
相关网站
有最多英文信息的瑞典网站
Akhal-Teke Network
http://www.akhalteke.org/
俄罗斯阿克哈-塔克马育种协会 (阿克哈-塔克马的世界)
Association for Akhal-Teke Horse Breeding, AATK(Akhal-Teke World)
http://www.akhal-teke.ru/
美国阿克哈 - 塔克马协会
Akhal-Tek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TAA)
http://www.akhalteke.us/
位于美国德州的阿克哈 - 塔克马场
Akhal Texas
http://www.akhaltexas.com/
柏布马 Barb or Berber
柏布马的家乡在古时候北非的巴巴利(Barbary)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吉利亚、利比亚、突尼西亚。现今在阿尔吉利亚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与摩洛哥皇室都有很大的繁殖场。当地边远山区与沙漠的游牧民族(Tuareg)也应该还有饲养许多柏布马类型的马。
柏布马是另一种古老的东方马品种,几世纪以来对各种马的品种产生巨大的影响,帮助培育出今天世界上许多成功品种。和阿拉伯马(Arab)一样,牠在马的品种培育上占有不容否认的重要地位,然而他却较不为人知,不像阿拉伯马那么出名。柏布马最初被带到欧洲时,常常被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马,因为北非的居民也是回教徒,也说阿拉伯语。
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国纯血马(Thoroughbred)的祖先之一「Godolphin Arabian」,其实牠是一匹柏布马。牠是摩洛哥苏丹送给法国国王的礼物,但是法国人并没有发现牠的价值。当有名的育种专家葛多芬大公(Load Godolphin)发现牠、将他带到英国之前,牠在巴黎被当做拉车的马。在比较新的文献中,已将牠的名字已改成「Godolphin Barb」。这个故事已被玛格莉特.亨利(Marguerite Henry)写成小说「风之王」,并荣获1949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金牌奖,好莱坞也拍成同名电影。

--------------------------------------------------------------------------------
特质
柏布马以强壮、耐力超强、速度快、反应快出名。尤其是在用牠来培育与改善其它品种时,这些特质更显得重要。牠不如阿拉伯马那么活泼、漂亮,动作也不够轻快、流畅。有些动物学家认为柏布马起源于史前的欧洲血统,而不是亚洲血统,大家还在辩论牠算不算东方马类别。人们总是拿牠和阿拉伯马比较,认为他不像阿拉伯马,性格也不如阿拉伯马那么温柔亲切。一样的是强壮,能吃苦耐劳,使得照顾牠的工作很容易。
外型特征
柏布马的外型算是轻型的沙漠马。颈部长度中等,弓弯、强壮。腿精致但强壮且长。跟所有的沙漠马一样,蹄子非常硬。鬃毛与尾毛比阿拉伯马浓密。
头 头长而狭窄,耳朵长度中等,鼻梁有点凸起,眼睛看起来很英勇的样子,鼻孔的位置较低。
毛色 真正的柏布马为灰色、黑色、栗色、骝色、与深骝色、深棕色。混有阿拉伯马血统的才有其它颜色。
身高 从148公分到160公分。

--------------------------------------------------------------------------------
现状
在以前柏布马被认为是上等的战马,现在则是很好的骑乘用马,有时也用于赛马。可惜的是,牠在家乡以外的地区,没有得到牠应该有的名声。
由于柏布马原产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好,纯种柏布马的数量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7年在阿尔及利亚成立世界柏布马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of the Barb Horse, Organisation Mondiale du Cheval Barbe, OMCB)。成员为几个柏布马的原产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西亚,以及一些欧洲的育种协会。但不幸由于阿尔及利亚复杂的政治情势,该组织自九十年代起就几乎停止运作了。

安达卢西亚马 Andalusian
安达卢西亚马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纯正的马种之一。安达卢西亚马和牠同血缘的兄弟,如卢西塔诺马(Lusitano)、卡尔修西安马(Carthusian)、阿特莱尔马(Alter Real)、卡斯提连马(Castilian)、埃克斯特伦曼纽马(Extremeno)、以及札帕特罗马(Zapatero)等等一样,所拥有的外型,与伊比利亚半岛(Iberian Peninsula, 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半岛)史前洞穴图样中的马儿几乎如出一辄,因为牠们都是索雷亚马(Sorraia)的后裔,通称为伊比利亚马(Iberian)。索雷亚马是原始马,曾经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风行的马种,现在仍可发现牠的踪迹。
在西班牙南部所发现的这些洞穴图画,约是公元前两万年至三万年之间的作品。大多数的专家都认为,这些雕刻出来的图样,应该是在这么长的时间中,由占领西班牙的不同民族所完成的。因此,这段时间内伊比利亚半岛的马,也受到包括法国塞尔特民族(Celts)、北非迦太基民族(Carthaginians)、罗马民族、德国的部落民族如摩尔人(Moors)等等的影响。不过,到了十五世纪之前,安达卢西亚马则反倒能够影响其它不同种的马,尤其是牠拥有世界上顶级战马的头衔,使牠可以化身为许多历史上伟大战马的名字。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早在公元前三四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骑乘伊比利亚马了。后来无论是腓尼基人(Phoenicians)于公元前两千年左右,或是希腊人于公元前一千年侵略此处,都认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这些骑兵造成了极恐怖的威胁,而伊比利亚马也成为当时所向披靡的战马。不仅荷马(Homer)在他公元前一千一百年左右完成的作品「伊利亚德」(Iliad)中提到了这些伊比利亚马,著名的希腊骑兵将领赞诺芬(Xenophon) 也以「有天份的伊比利亚马」对这些在公元前四百五十年左右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的马儿作出高度的评价。到了公元前218-201年间的第二次腓尼基战役(Second Punic War)中,汉尼拔(Hannibal)数度击退入侵的罗马人,所选用的也是伊比利亚骑兵团。伊比利亚马的军事用途历久不坠,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在1066年的哈斯汀之役(Battle of Hastings)中,自始至终都骑乘着伊比利亚马。而伊比利亚马虽然顶着「顶级战马」的头衔,牠们与人们之间的互信与亲近的特质,更是广为人知。
伊比利亚半岛在历史上不断地被不同民族入侵,这些民族也带来不同种的马儿,使伊比利亚马杂交的渊源,约可追溯至公元前711年摩尔族入侵的时代,当时交配的主要对象就是一些东方品种的马儿。半岛上的国界疆土不断地重新划分,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时间有了不同的名字,而马儿的名字也不断地变化,不过追究到底,这些可能都是同一种马儿。譬如在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之前,整个半岛的人几乎都被称作安达卢西亚人,因此这儿的马儿也叫做安达卢西亚马。至于卢西塔诺马的名称来源,则是源自葡萄牙的罗马名称卢西塔尼亚。
伊比利亚半岛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份,也是当时培育马儿相当著名的一个地区,诸如阿拉伯马(Arabian)、柏布马(Barb)、和其它东方马(Oriental)都相继来到此处。当时这儿的传统西班牙或伊比利亚品种的马,都还保有诸如头部位置较高且有凸起的轮廓、结实强壮的体魄、行动机敏、骄傲却又温和等等特色。
身为战马,安达卢西亚马拥有各种优异的结构品质,以应骑在背上的武士各种调遣策骑所需,著名的西班牙英雄艾尔席德(El Cid)的坐骑巴比耶卡(Babieca)就是安达卢西亚马。而持久力以及可爱亲切的气质,也是安达卢西亚马的重要特色。
伊比利亚马除了担任战马之外,后来也担任「欧洲的皇马」,出现在每一个皇室大殿中,尔后,包括奥地利、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纷纷成立骑术学院,在这些优秀高级的骑术学院当中,伊比利亚马因为具备了丰沛的前进气势以及极度灵巧的特质,因此成为这些学院的最爱。纽卡索公爵(The Duke of Newcastle)在1667年,就曾经如此描述安达卢西亚马:牠是世界上最高贵的马儿,没有其它的马儿可以比牠再更美丽了,牠有最好的气概,勇敢又温驯,牠有最骄傲最棒的快步,跑步时也最高傲最高尚,而牠也是最可爱最文雅的马儿,是奏着凯歌的国王最好的选择。安达卢西亚马是创立世界驰名的维也纳西班牙马术学校(Spanish Riding School in Vienna)的利皮札马(Lipizzaner)的基础,牠的影响不仅及于大部分德国温血马的发展,包括爱尔兰的康尼麻拉马(Connemara)、英国的克利夫兰骝马(Cleveland Bay),甚至新世界的许多品种,像是美国奎特马(Quarter Horse)、秘鲁的巴苏马(Paso),都可以看到牠的影响力。
安达卢西亚马的系统性培育规模,在十五世纪至十八世纪达到高峰,但为了要让安达卢西亚马更高更重,开始加强与重型种马的交配,这却使得安达卢西亚马原本珍贵的爆发力以及驯良温和的天性差点泯灭无存,而牠结实的结构以及引以为傲的机敏性,也因此受到污染。到了拿破仑时代,大部分顶尖的安达卢西亚马,都被拿破仑及其手下将领夺取了,以致于安达卢西亚马当时差点面临绝种的危机,所幸,在卡斯提耶欧(Casstello)、赫雷斯(Jerez)、塞维亚(Ceville)等几处的卡尔特(Carthusian)教会教士,自十五世纪以来都经常培育着最优良纯正的安达卢西亚马,使得安达卢西亚马当中的一些优秀品种仍得以保存至今,因此近代最优良的马儿,多半也都是源自这些卡尔特教士所饲养的马匹。
现今的安达卢西亚马仍是世界上主要品种的马儿,对其他的品种也是影响深远。在西班牙则是拥有极尊贵的地位,尤其是在安达卢西亚这个古西班牙的心脏地带的赫雷斯(Jerez de la Frontera)、塞维亚(Seville)、与哥多华(Cordoba)这几个城镇。后来,安达卢西亚马随着西班牙征服者登陆美洲,进而将影响力传递到美洲马,以及许多欧洲马的品种。

--------------------------------------------------------------------------------
特质
具备骄傲与勇敢的气概,以及驯良与易与人亲近的气质,这就是安达卢西亚马的特色,因此安达卢西亚马不仅是西班牙小孩最惯常骑乘的马匹,也是在各种表演与游行场合中,能够同时展现爆发力与翩翩风范的马儿。
外型特征
近代的安达卢西亚马看起来轻盈些,腿也比较长,但是还是有那种古老高贵的气质。安达卢西亚马以极具特色的行动著称,不仅在西班牙益受欢迎,牠的魅力早已风行全球。
头与颈 贵族式的长相,有力而覆盖浓密鬃毛的项部,是安达卢西亚马外观上的特色。颈部天生拥有良好的弧度,因此在做收缩动作时,头部的角度显得轻松又自然。
耳与眼 中长型的耳朵极富表情,大大的眼睛,看来又骄傲又温和,非常有魅力。
颈 颈部拱起,肌肉发展良好,与鬐甲连接良好。
轮廓与鼻孔 有直而凸起的侧面轮廓是牠的主要特征;鼻孔可以完全张开。
胸与肩 宽广深厚的胸部,加上后倾的肩部,因而可支撑高挺的颈项。
背 直而短的强健背部,看来相当结实平衡。
后驱 后驱肌肉发达,强健有力。
腿 腿型优雅而强健,胫骨较短。
皮毛 浓密的皮毛,夏天短,冬天,尤其在冷一点的国家,就会稍长。
鬃毛与尾毛 浓密茂盛,且经常呈波浪卷曲式的鬃毛与尾毛,是安达卢西亚马的一大特色,也是安达卢西亚马因而珍贵的原因,古时候的人,还会让马儿的鬃毛与尾毛拖到地上。
毛色 百分之八十的安达卢西亚马是灰色,百分之十五是骝色、百分之五是黑色、淡褐色或淡黄色。其实在早期时牠有各种颜色,甚至还有斑点的。
身高 在153公分到164公分之间,大部分约在154公分。

--------------------------------------------------------------------------------
现状
一个国家如果对自家所自豪的马儿多所礼遇保护,那么这个国家应该很难再去外国寻找同一马种中的其它优秀马匹,然另一方面,安达卢西亚马已经逐渐散布到其它国家,譬如英国就有一些,美国的数量则更多。
从身体结构与力量这两个条件来评估,安达卢西亚马足堪成为优异的障碍马,另一方面,这种精力旺盛的运动型马儿,由于能够展现优美的步伐,因此也是进阶级马场马术的不二之选。安达卢西亚马除了能够成为马车以及一般骑乘所需的最佳伴侣之外,牠们也非常适合展览表演,而且不论有没有备鞍都能表演。
安达卢西亚马现在主要用来展示表演,或是出现在斗牛的场合中。斗牛场合的马儿需要极高的条件才能胜任,而安达卢西亚马同时具备灵巧度以及力度,当然是担任这个要角的理想选择,此外,安达卢西亚马儿的风采,也会为斗牛场注入古典高尚的气质。

--------------------------------------------------------------------------------
相关网站
国际安达卢西亚马与卢西塔诺马协会
International Andalusian Lusitano Horse Association
http://www.ialha.org/
皇家安达卢西亚马术学校艺术基金会
Royal Andalusian School of Equestrian Art Foundation
Fundacion Real Escuela Andaluza Del Arte Ecuestre
http://www.realescuela.org/
Andalusian Cooperative
http://www.theandalusian.com/
Andalusian Webring
http://www.andalusians.com/
Al Andalus - Oline Andalusian Resource
http://www.al-andalus.com/
征服者 – 西班牙马杂志
Conquistador - The World of Spanish Horses
http://www.conquistador.com/
卢西塔诺马 Lusitano
伊比利半岛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早在公元前二万五千年或甚至更早,卢西塔诺马的祖先,索雷亚马(Sorraia)就出现了,在伊比利半岛上的远古洞穴图画中描绘了二万年前许多马的图像,以及与马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文化,而且在那里也发现了一些以骨头作成的小工具,这些工具的主要用途是以马的鬃毛来制作绳索。一般都认为,索雷亚马是由伊比利半岛上的Proto Draft Horses(西欧的Equus Caballus),以及古代北非或中东的种马杂交产生的品种。
如果再往前推算,马儿最原始的祖先,应该是一种小型的草食哺乳类动物,这个前脚四趾、后脚三趾的始新世时代始祖马(Eohippus),发现于五千万年前的美西地区;始祖马不断的演进,就变成了现代的马。这些马儿从美国穿越阿拉斯加与西伯利亚的陆地交界,进入亚洲,再从亚洲散布到欧洲与非洲。然而,当西班牙人发现美洲这片新大陆的时候,马儿却已经在美洲绝种约八千年之久了!
索雷亚马在伊比利半岛南部,也就是现今葡萄牙的亚伦堤荷(Alentejo)、以及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地区,孤独地居住了数百万年,著名的葡萄牙历史学家Ruy d’Andrade先生指出,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四千年)时,当地部落就已经懂得在战争中使用马匹了。到了公元前三千年,来自北非的伊比利族群占据了这个半岛,因此半岛也以此族群名称命名。
随着腓尼基人以及塞尔特人相继来到此处,马匹的往来频率遽增,来自中东的利比亚、埃及、以及叙利亚等品种的马匹,也开始出现在伊比利半岛上。到了公元前八百年希腊人首度踏上这块土地时,塞尔特人以及伊比利人已经合组成塞尔特伊比利亚人(Celtiberians);根据Sylvia Loch女士的说法,塞尔特伊比利亚人的马匹,即为现代许多知名的马匹品种的祖先。
自此,越来越多的伊比利或塞尔特伊比利亚的马匹或骑士,逐渐出现在希腊与罗马的文献纪录中,诸如荷马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的伊利亚特,或是希腊的著名骑兵将领赞诺芬(Xenophon),对伊比利马匹以及骑士的天份都大表赞佩,赞诺芬在公元前三百七十年前的书中,对于伊比利佣兵的马术技巧极度推崇,这些伊比利佣兵参与了伯罗奔尼撒战役(Peloponnesian wars),也为斯巴达人战胜了雅典。马匹的使用也勾勒了新的战争型态,一次一次战争开始与停止的攻防轮回,变得更加迅速,而骑马的兴起,更是带动了马衔马蹬等的需求,以及对于强健马匹的渴求。
迦太基以及罗马人的侵略,更凸显了伊比利马与马术的重要性,因为罗马人已经开始采用伊比利亚人的骑术,并且在他们攻克的伊比利地区之后,开始兴建马匹养育场,以便源源不断地供给骑兵队的需求,完成罗马帝国大业。Arsenio Raposo Cordeiro在他的书中Cavalo Lusitano o filho do vento中写到,伊比利人与马儿结合的形象,可能是人首马身(Centaurs)这个发生在泰古斯河山谷传奇故事的灵感来源,当时人们还相信这儿的母马是风的子孙,所以才能使这些后裔继承了如风般的速度。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当时由西哥德人统治的伊比利半岛,之后回教徒统治的区域虽然时大时小,不过整体而言,直到十五世纪末,伊比利半岛都还是回教徒的势力范围。如果以政治版图的角度来分析,这次是个阿拉伯势力的入侵,但入侵者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其实是回教的传播。当时带领侵略行动的,是一位名叫Tariq ibn Ziyad的回教柏柏尔族人,当时他带领一万两千名萨拉逊人(多半是来自阿尔及利亚以及摩洛哥的柏柏尔族人) ,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随从的还包括一些他们家乡的柏柏马,虽然文献当中无法得知当时这批远征的马匹一共有多少匹,但从艰困的交通管道来判断,能来的马儿应该有限,然而许多团里的骑兵,反而在伊比利半岛南部获得了许多优秀的马匹。Sylvia Loch女士指出:『现在我们几乎可以断言,柏布马(或柏柏马)其实也是古代索雷亚马的一支后裔,索雷亚马在史前时代,就已经遍布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深入到北非,因此伊比利马才应该是柏布马的祖先,这个结论的确与现在一般的想法恰恰相反,因此,如果说得更精确一点,随着回教徒的入侵,柏布血统又重新植入伊比利马儿体内了。
姑且不论谁是谁的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次的血统交流,对彼此都带来好处,同时也为这两个品种创造了许多共通性,直至今日,现代的柏布马都与伊比利马以及南美的克里奥尔马(Criollo),均长得极为神似,而西班牙与葡萄牙在长期与回教民族抗战的过程中,也使得当地马儿与马术的演进,都逐渐变成战争导向了。
这些优异的战马也随着西班牙征服者踏上美国土地,同时并将骑术散布到美国,进而影响了南美洲的马术文化。到了十七世纪,这些伊比利战马,当时称作Jennet,已经不光是驰骋沙场而已,牠们开始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以及奥地利等地的骑术学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邻国相较,葡萄牙对传统马术文化似乎向来都较为着迷,这点从他们许多先进的文化,以及他们能创造一套历久弥新的马术传统而得以窥见,而当西线无战事的时候,葡萄牙的贵族们总是会以骑马斗牛,或是高级骑术等表演为乐。

--------------------------------------------------------------------------------
特质
卢西塔诺马也是一种结合尊傲、温和、伶俐、并拥有绝佳平衡感的马儿,而且也是本性最勇敢,最有服从天性的马儿。
外型特征
头 头部轮廓有点外凸,圆润的线条在较为尖细的口鼻处收尾。
眼与耳 耳朵为适度的长度,线条精致,很敏捷;眼如杏,明亮而深邃的眼睛,看似往往处于警戒状态。
鼻孔 鼻孔外张且灵活。
颈 颈项高而结实,发育良好。
腿与脚 腿的上半部长得非常结实强健,使得圆而硬的脚看起来相对较小。
毛色 比较常见的包括灰色、棕色、红棕色、以及栗色。
身高 大约在152到163公分之间。
--------------------------------------------------------------------------------
现状
对于现代的葡萄牙来说,卢西塔诺马的培育以及挑选目的,最主要都是因应斗牛场上的表现,也因为有这层考虑,卢西塔诺马才得以因为维持着那种古典伊比利战马的特色,而亘古以来傲视全球。Sylvia Loch曾经描述:『看看牠们吧,牠们以优雅如鹰般的线条刻画出一张长脸,脸上不能说是美丽,但尽是贵族般的高尚气质,从正面看过去,牠们强有力的肩颈,让牠们显得非常端庄,牠们的臀部不大,但腰部非常强健宽广,牠们的脚踝瘦长而结实,让你可以感到牠旺盛的前进动力与弹性,由于第二段腿骨发育地非常好,加上牠们拥有较长的胫骨与骹骨,使牠们的曲张力极强。此外,由于牠们具备了斗牛场上所需的特质,因此效能极高的卢西塔诺马,也非常擅长于运动项目,或是粗重的劳力工作及一般娱乐性骑乘。
在葡萄牙,斗牛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要将牛斗死。但因为斗牛士必须全程坐在马背上,如果马儿受伤,对斗牛士来说则会是最大的耻辱。经过辛苦训练的马儿,具备了极佳的灵活度,兼具勇气与高尚的气质,因而得以成为众人所赞赏的对象,牠们则以生气勃勃、乐意配合的温驯情绪回报人们。
卢西塔诺马通常都会接受高级骑术的训练,晚熟又长寿的卢西塔诺马,往往到了三岁半之后才能开始接受调教训练,如果是要准备训练成斗牛马,则不会加以去势,因为人们认为去势的马可能会比较欠缺勇气、敏感度、以及面对斗牛时所需的兴趣与活力。
一年一度的葡萄牙Golega全国马节,是个相当有看头的节庆表演,除了因为有传统gineta骑术表演,有古典的欧洲高级骑术表演,另外一个就是有卢西塔诺这种最具有巴洛克式古典美的马匹的训练表演。

--------------------------------------------------------------------------------
相关网站
国际安达卢西亚马与卢西塔诺马协会
International Andalusian Lusitano Horse Association
http://www.ialha.org/
葡萄牙Golega全国马节
National Horse Fair (Feira Nacional do Cavalo) – Golega – Portugal
http://www.horsefairlusitano.org/
利皮扎马 Lipizzaner (Lipizzan)
除了阿拉伯马(Arabian)与纯血马(Thoroughbred)之外,利皮扎马也许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马。牠的名声来自于奥地利维也纳的西班牙马术学校,而西班牙马术学校名字的来源,并不是因为它建立于西班牙,也不是它提倡西班牙骑术,只是因为利皮扎马的祖先来自于西班牙。利皮扎马是近四百年来所出现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种,这个优异的品种,不仅流露出美丽高贵的气质,而且还难能可贵地兼具了勇敢、气力、能力、温驯的脾气、以及聪明的智慧。
利皮扎马是在1580年随着Archduke Charles II兴建Lipica马场而出现的,当时他是以最优秀的进口西班牙马(Spanish horses),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与卢西塔诺马(Lusitano)、柏布马(Barbs)、与当地的卡斯特马(Karst) ,培育出利皮扎马这个品种。卡斯特马是一种白色体格较小,成长发育较晚,但又异常强壮的马,很多人以为利皮扎马高昂的步伐是承袭于西班牙马,事实上卡斯特马才是赋予这项特色的始者。
1700年代后期拿破仑战争时期,这些马儿曾经三度搬迁,拿破仑也曾占有这群马儿,并将他的阿拉伯种马Vesir拿来培育利皮扎马,1807年到1856年这段期间,则分别有七只阿拉伯种马加入培育利皮扎马的行列,分别为Siglavy、Tadmor、Gazlan、Saydan、Samson、Hadudi、Benazet,而1792年到1815年之间,也有经由克莱卓别马(Kladruby)所培育出的利皮扎马而衍生出Maestoso 以及Favory这两个子裔,直到1880年之前,Lipizza马场共有341匹利皮扎马,而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的种马当中,只有Siglavy、 Neapolotano、Maestoso、Favory、Pluto、Conversano等六匹还保有利皮扎马的纯正血统,后来Tulipan、 Incitato也分别在克罗埃西亚以及匈牙利繁衍出利皮扎马后代。
1916年之前,利皮扎马场仍然是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财产,但数百年以来的战争冲突,也影响了这个利皮扎马的繁衍,因为只要有战事威胁到这个马场,这些马儿就会被迁移,而每次迁移中,势必就会有几匹马得要送人或是卖给其它马场,因此一些小型的利皮扎马场陆续出现,这些小型的马场主要分部于奥地利境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马移居到维也纳附近的籁森堡(Laxenburg),幼马则迁往另一个王室马场Kladrub,然而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解成数个共和国,每个共和国也都分别继承了原有王朝的财产,在这当中,利皮扎马场当时仅存的208匹成马,被分为三组,最大的一组(109匹)给了意大利,主要是因为这是利皮扎马场的所在地,同时这儿的周遭环境也较为人称许,至于那些幼马,在1913年到1915年之间,还是都待在捷克境内的Kladrub,1919年,奥地利拥有了其它利皮扎的成马,并且也拥有了西班牙骑术学校,因此在第一次大战之后,培育利皮扎马的主要成员国家便包括了意大利、捷克、以及奥地利,后来匈牙利、罗马尼亚、以及南斯拉夫等国也都加入培育行列。
1943年,由于德国统帅下令将这些利皮扎马由奥地利、意大利、以及南斯拉夫,迁往捷克的Hostau,使得利皮扎马面临绝种的威胁,所幸在西班牙骑术学校校长Alois Podhajsky奔走下获得保全,然而这儿的骑术表演也一直等到1955年才重新恢复,而利皮扎马也在1945年,因美军总指挥巴顿将军的一句承诺而保留一条生路,让这些马儿重回到奥地利的土地上。
如今,即使利皮扎马不仅只会出现在原本的奥匈帝国境内了,然而目前全球的纯种利皮扎马仍不到3000匹,每一年也只有微量的幼马出生,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稀有的品种,为了维护利皮扎马纯正的血统,培育的过程中得要花费极大的心力和照顾,因此现在也有许多教育训练课程,目的在于催生更多的志工加入传统培育的工作。
二十世纪末,利皮扎马已经证实是在马场马术以及障碍马术竞赛场上的佼佼者,当然利皮扎马仍然是古典马术的骑士们最终极的梦想,而对一般马术的训练,包括娱乐性的骑乘训练来说,利皮扎马也是相当适合的,利皮扎马的马主以及培育者也都非常投入利皮扎马的培育工作,除了因为这个品种的稀有性、文化的重要性、诸多浪漫的历史渊源之外,当然还包括利皮扎马天生的聪颖、古典美、以及利皮扎马行进律动当中那种优异的协调性。

--------------------------------------------------------------------------------
品种特色
利皮扎马并不高,最高的大概只有163公分,但牠们高昂的步伐、结实的身材、有力而具弹性的动作,会让利皮扎马看起来比实际的身材还要大得多。利皮扎马是一种晚熟而长寿的马,许多都可以活到35岁或是更老,不过牠们一出生通常就已经能够展现高贵优雅的气质。利皮扎马刚出生时是黑色或是红棕色,直到五岁至八岁时会慢慢”白化” ,事实上利皮扎马皮肤应该是灰色的,只是皮肤上掩盖了一层白色的毛发,然而只要皮肤沾湿或是身上出现了疤痕,就可以看出马儿的原色。利皮扎马通常要到七岁甚至接近十岁左右,才会真正发育到成熟的体格尺寸,如果和一般纯血马(Thoroughbred)相比,同样是一岁的利皮扎马,会比其它纯血马看起来小很多。
通常来说,利皮扎马在八个月左右,会经历牠们一生当中最尴尬的一段丑小鸭的岁月,而且这个丑小鸭的样子会维持到三岁左右,在这段尴尬的期间内,这匹可怜的小马很难得到族群的认同,因为牠看起来就像是个正在换毛的驴子一样。其实在奥地利,这些年轻的利皮扎马是要送到阿尔卑斯山的,这样就不会让观光客看到,然后,到了三岁再把牠们送下山,三岁之后,利皮扎马就会恢复牠们出生时的高贵气质,随后这种优雅的气质会快速地散发,并且伴随终老。
利皮扎马在围场常常都是一付头垂垂又迟钝的姿态,但只要一出场或有人蹬上马背,利皮扎马可以立刻随着头扬颈曲、鼻孔激烈地收缩、以及透过足肢蹬在地上那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与天生的优雅,而展现出活泼热烈的情绪,但如果这时有人带着温柔的言语靠近,牠却可瞬间变成一匹温驯又文雅的马儿,牠不仅能展现服从的特质,还能透露着一种体贴又想讨人喜欢的心意,却又无损于牠桀傲之风。
利皮扎马骨骼强健有力,且不容易觉跛瘸,即使快速转换周遭环境或饮食,牠们都能适应地非常好,也就是这种随和的天性与适应力,让养育牠们的工作可以变得很容易,而且也是因为这些特性,让利皮扎马可以或在欧洲各地到处行军打仗,或在各地藏匿,还可以活到超过三十岁。
骑在利皮扎马背上是一种愉悦的经验,牠们的背宽广柔软,步伐活泼,有力的后腿让牠们天生拥有超高的平衡感,牠们有浑然天成的韵律感,骑士在马背上,用不着做什么规律的调整动作,马儿就会自动作出准确而稳定的节奏,总之,马鞍在背时,牠们总是极其安静又稳定的。
利皮扎马的种马相当地温驯又好控制,事实上,这些种马比母马更容易控制,骑士一旦获取了这些种马的尊敬,牠们一生都会知道要尊敬你,但母马就会因为有点夸张的母性使然,有时候牠还会把自己当作是你的老子,这时你最好还是提醒牠一下较好。
利皮扎马不是那种容易害羞胆怯的马,但那些让牠们害怕的事物,其它的马儿却不见得会害怕,这点是颇奇怪的,不过当利皮扎马处于惊慌状态时,其实你并不会感觉牠正在害怕或在颤抖,牠的背部也不会突然凹空,让骑士突然腾空而无处可坐,这时利皮扎马其实反而会出现收缩的动作-后脚跨在身体下方,背部拢抬,使得坐在马鞍上的骑士能够坐得更为安稳,同时牠的颈项会曲起,强迫骑士进行收缰,脚上也开始踩着振奋且勇猛有力的原地踏步的动作(在原地以规律性的节奏大力踏步) ,就像一个绷紧了的弹簧,只待主人一声令下,立刻腾入空中,这时如果骑士稍微松一点点缰,原地踏步的动作便会伸展成为正步的动作(移动踏步的慢板) ,这是牠们作来相当轻松自然的动作,利皮扎马可以让一个初学者在某个时刻当中,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经验老到又受人景仰的马术大师。
对利皮扎马来说,不管是否面对一个完全没经验的骑手,只要有人对牠很尊重,牠就会全心地去作好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老是存着”这不过就是一匹马”的任性心态,爱吓马时就吓马,想爱马时就爱马,那么利皮扎马也会让他尝尽苦头。如果牠们真的感到害怕,或牠们心中的正义感遭到残忍的欺凌,牠们绝对不会退缩,反而会注视着对手的眼睛,以”王者”之尊准备迎战-这是牠们四百年前之所以诞生的目的。
混血的利皮扎马数目,登记有案的已经多达150匹以上了,这些混血利皮扎马的马主,目前也在考虑建立一个自己的登记系统。不管是在欧洲、美国、或墨西哥,不同品种的交配模式近来已经越来越流行。利皮扎马在墨西哥和一些美国地区,会用来和夸特马交配,以便培育出优异的西部牛仔马,如果是和纯血马交配,应可培养出一匹优异的三日赛马匹,如果拿利皮扎马和阿拉伯马交配,主要应该是想要交配出一匹同时拥有阿拉伯马外观、体格又比较重型的马儿。利皮扎马总是可以让自己身上优异的品质,诸如智能、温驯的脾气、以及强健的体魄(当然还有颜色)等等,传承给后代,至于长寿的特质是否也可以在混种交配时由子孙继承,这点还有待观察。利皮扎马的美名不仅只是因为越来越多人主动去了解牠们之后才会广为流传,当利皮扎马被当成是一个优良的交配基础品种,培育出出色的温血赛马-未来也可能有美国温血小型马之后,牠势必会是越来越抢手的品种。
利皮扎马擅长于马场马术,尤其是高级的马场马术,几乎所有的利皮扎马都能做出优异的高级马场马术的动作,诸如原地踏步、正步、以及跑步定后肢回旋等等,这种优异的水准对于一般其它品种的马儿来说,可说是是望尘莫及的,然而对利皮扎马来说,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训练
训练利皮扎马时,必须小心选择训练师。这样一种聪明又具备辨认能力的马儿,所需要的训练师,一定要是能尊重牠,能够有自由的弹性,还能够懂得针对不同的马匹采取个别指导的训练的人。奥地利的西班牙骑术学校前校长Alois Podjasky曾说:『如果不懂得因材施教,那么骑马只能成为一种技艺的运动,而无法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了。』
有许多动作像是双脚站立等,都是利皮扎马刚出生没几天就会的动作,但这些本能的动作却会随着成长而消退,训练者得要知道不能心急,必须要等到基础训练做完了之后,再慢慢引导牠们做这些本能的动作,要不然如果训练师要做一个勒马后退的动作,可能一个不留神,居然会做成双脚站立的动作了。
在进行利皮扎马的骑乘训练时,刚开始都要花一大段时间认真地做好伸长跨步的动作,让马儿的头能够长长地下垂,接触到马衔,因为如果训练时要要求利皮扎马做出”游行马”的动作,往往会让牠们的脖子在还没长长之前就先出现结实的肌肉,那么等到牠们长大了,这个部位就会失去弹性,这种常识的运用对种马的训练来说尤其重要。
此外,不管是在进行有鞍训练还是无鞍训练,训练师如果确信利皮扎马已经清楚训练师所下的指令,那么千万要记得,这个指令只能下一次,如果一次之后没有看到利皮扎马迅速或服从的反应,那么训练师就必须施以适当的戒律,譬如可以在适当的位置给牠扎实的一鞭,因为利皮扎马和纯血马恰好相反,利皮扎马对马鞭没什么感觉,所以要记得,这一鞭必须要是迅速而有力,而且不能把马鞭当成责备的工具,要不然利皮扎马就会对马鞭变得非常鲁钝(其实这是因为牠忍痛以及吃苦耐劳的天性使然) ,当然,这个时候要期待马鞭能产生辅助的效果,更是难上加难了。
利皮扎马有很高的学习能量,牠们可以在一堂训练课程中学习许多不同的事项,而不会感到烦躁,也不会影响牠们的学习欲望,不过如果没有事先的安排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刚开始的训练一定得慢慢地来,一定要等到训练师与马儿之间关系建立好,也能相互沟通才行。由于利皮扎马太好训练,学习能力又快又好,而且又非常服从,所以训练利皮扎马的训练师常常会被马界的人批评对马儿太过”揠苗助长” ,这种评语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很少马儿能够像利皮扎马这般,生理与心理的精力都这么地充沛,学习速度这么快,这些马儿的确有很难以想象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著名动作
除了现代马场马术中常见的动作,像飞快换脚(Flying Change)、跑步定后肢回旋(Pirouetee)、原地踏步(Piaffe)、正步(Passage)等之外,利皮扎马还有最著名的地面腾越步(Airs Above the Ground),这包刮:
Levade 以后肢站立于地面,身体成45度角向前倾斜,这需要惊人的力气与平衡才办得到。
Courbette 以后肢直立于地面,前肢举在胸前,以两个后肢一起连续跳跃。
Capriole 马飞跃在空中,前肢收在身体下方,在最高点时后肢向后踢。
Croupade 类似Capriole,但是在最高点时前肢与后肢都收在身体下方。
您可在以下网站看到这些动作的影片: The World Famous Lipizzaner Stallions http://www.lipizzaner.com/Airs_Above_the_Ground.asp

--------------------------------------------------------------------------------
特质
利皮扎马的正字标记就是牠温和却又重视荣誉的尊傲气质,自动自发且智勇双全的利皮扎马拥有充沛的活力,灵巧度和平衡感也是一流。
外型特征
利皮扎马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古代伊比利马的现代结构线条,还能够清楚地在利皮扎马身上看到,而由于牠拥有绝佳的力气以及肌肉组织,使牠们无论在操作繁复的马场马术项目,或是一般粗重的拖曳工作时,做来都得心应手。而各项特色都能均衡表现的优异性质,更是利皮扎马之所以能成为高级骑术马的重要原因。
头 头部长而高贵,中等长度的耳朵为竖直警觉的状态,大眼睛相当富有表情。
颈与肩 壮硕而斜度优美的肩膀上,烘托着一个强健的曲颈。
轮廓 贵族式的凸起轮廓,看得出来是受到柏布马与伊比利亚马的影响。
鼻 鼻孔外张且灵活。
肩与背 肩颈通常低而宽广,背部很长,虽然有些会稍微下凹,但整体形状优美而强壮。
腰 腰部结实宽广。
臀与尾 臀部结实圆润,肌肉发达,强健有力,连结至尾部。
腿与脚 腿非常强健,脚看来相对较小但仍非常有力。
毛色 其实几近全灰,幼马出生时是黑色的,但会随着成长而转白,根据传统,红棕色的小马会饲养于西班牙骑术学校,以彰显利皮扎马与过去历史的连结,不过黑色、褐色、青菊色的小马也不少。
身高 大约在152到163公分之间,有些也会比较高。

--------------------------------------------------------------------------------
现状
维也纳的西班牙骑术学校所开放的训练课程或是表演课程,热门程度之高,往往是一票难求,而这里用来训练高级骑术的马匹,几乎清一色都是利皮扎马;此外,利皮扎马也像牠的血缘亲戚如安达卢西亚马、卢西塔诺马一样,总是竞技场上最受欢迎的马种。
利皮扎马也是优异的马车马匹,匈牙利常常运用利皮扎马这方面的特质,有时候,利皮扎马也会用来当作一般拖曳马。
利皮扎马是一种晚熟的马儿,要等牠们约七八岁之后,牠们的心智比较成熟,也才比较能训练牠们作一些粗重的工作,而要训练牠们具备高级的骑术技艺,大概也需要七年左右的时间,还好牠们是长寿型的马,即便是二十多岁的壮年种马,往往都还能有顶尖的表现。

--------------------------------------------------------------------------------
相关网站
维也纳西班牙马术学校
Spanish Riding School in Vienna
http://www.spanische-reitschule.com/
利皮扎马博物馆
Lipizzaner Museum
http://www.lipizzaner.at/
The World Famous Lipizzaner Stallions
http://www.lipizzaner.at/index2.html
纯血马 Thoroughbred
纯血马这个名词代表所有由三匹创始公马Darley Arabian、Godolphin Arabian与Byerly Turk所繁衍的马。这三匹马各以其马主的姓和牠的品种命名:Thomas Darley、Lord Godolphin与Robert Byerly上尉。牠们是在大约十七世纪时由地中海与中东地区被带到英国,进而培育出更强壮与晚熟的本地马,成为一种可以背负重量又跑得很快很远的马,也因此迅速的发展出一种贵族运动-赛马。
三百年来有计划的选择性育种,培育出最好的公马与最好的母马,在跑道上证明了牠的优势。完整与诚实的育种纪录是选择性育种成功的关键,然而早期纯血马的育种纪录去很不完整,有时还会做假。直到James Weatherby靠他个人的研究,以及一些私人保存的族谱纪录的协助,才出版第一本的血统登记簿General Stud Book。在他于1791去世时,登记有案的387母马每一匹都可追朔到Eclipse - Darley Arabian的直系子孙;Matchem - Godolphin Arabian的孙子;或是Herod - Byerly Turk的后代。这本血统登记簿到目前在英国仍然由Weatherby and Sons公司与英国赛马骑师俱乐部(English Jockey Club)继续出版。
不久之后赛马也快速的在北美大陆蔓延开来,跟着而来的就是需要一本像General Stud Book一样的血统登记簿来登记美国纯血马的血统。有一位住在肯德基的Col. Sanders D. Bruce,他花了几乎一辈子的时间研究美国纯血马的族谱,在1873年出版美国纯血马血统登记簿第一册,他紧紧跟随英国General Stud Book的作法,到1896年这项工作由美国赛马骑师俱乐部(The Jockey Club)接管时共出版了六册。完整与诚实的美国纯血马血统登记簿是北美赛马运动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些公正且不被质疑的纪录,今天的赛马运动根本无法存在,更别说藉此来评量数百年来改善纯血马品种的成果。
当美国赛马骑师俱乐部出版第一册血统登记簿时,大约有3,000匹马,到了1986年时已有51,000匹。俱乐部依靠计算机科技来管理这数量庞大的登记数据,直到今天该俱乐部拥有全世界最精密的计算机作业之一,它的数据库里的主要族谱档案中有超过三百万匹马的名字,其中最早可追朔到1800年后期。这个系统同时也处理北美的纯血马每天赛马的成绩,更接收全球几个主要赛马运动国家所传来的马匹登记与竞赛成绩电子数据,包刮英国、爱尔兰、法国、澳洲、日本等国家。
从1977年起完整与诚实的血统登记簿又推一大步,俱乐部引近医学技术,启动了日后变成大规模的血液检验计划。从1970年代后期到2000年,每一匹在美国纯血马血统登记簿登记的小马,以及牠的父母,都要接受血液检验,以确认牠的出身。更近一步的从2001出生的小马开始,改用母马的鬣毛做DNA检验以取代血液检验,更将确认出身的准确度从97%推高到99.9%。
虽然纪录显示在1665年时于纽约的长岛就有赛马,但是一直以来都将引进纯血马赛马归功于马里兰州州长Samuel Ogle,他于1745年时首先在安那波理斯(马里兰州首府)将纯血马赛马改制成像英国一样的型态。日后纯血马赛马在美国不断的发展,从东岸到西岸到整个美国,到今天纯血马赛马在美国的份量远远超过世界其它各国,美国纯血马的血统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血统。


--------------------------------------------------------------------------------
三匹创始公马
虽然纯血马来自英国,但牠的基因其实是阿伯马。三匹创始公马Darley Arabian、Godolphin Arabian与Byerly Turk与英国当地的短距离赛马 (应该是Scottish Galloways马) 交配,生出第一批的纯血马。
Byerly Turk
在土耳其与匈牙利的战争中,Byerley上尉在步达(Buda)的围城战中从土耳其人(Turks)手中抓到一匹,Byerley上尉将这匹马带到英国,成为纯血马的三匹创始公马之一,之后就以Byerly Turks的名字建立牠后来的历史。一般认为,在1690年英国爱尔兰著名的波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Boyne)中Byerley上尉曾经骑着牠参战。虽然牠的名字中有土耳其,但牠应该是阿拉伯马。牠虽然是纯血马的三匹创始公马之一,建立纯血马的一系,但是牠自己并没有与太多的母马交配,反而是牠的后代生于1758年的Herod,成为伟大的公马。
Darley Arabian
第二匹被输入到英国的创始公马是Darley Arabian。牠于1700年出生,Thomas Darley在1704年于叙利亚的Aleppo买到牠。牠被带到英国的约克郡之后,曾和许多母马交配,其中最成功的是和Betty Leeds交配,先后生下两匹小公马Flying Childers与Bartlet’s Childers。之后Childers的曾孙、Darley Arabian的后代Eclipse赢得 “Eclipse第一,其余免谈” 的封号。就对纯血马的血统影响而言,Darley Arabian是三匹创始公马中最重要的一匹。
Godolphin Arabian
最后一匹来到到英国的创始公马是Godolphin Arabian。牠在也门出生,后来被带到叙利亚,然后到突尼斯,之后被当成礼物送给法国国王。有一个故事说牠在巴黎沦落到成为拖水车的马,有一位叫Edward Coke 的英国人很欣赏这批拖车马,并买下牠、带牠到英国。在日后有一些考证发现牠其实是一匹柏布马(Barb),而不是阿拉伯马,因此有些文件已将牠改名为 Godolphin Barb。Godolphin伯爵二世买下他之后,让牠和一些母马交配。其中和母马Roxana交配生下的Lath,成为英国在Flying Childers之后最伟大的赛马。另外这两匹马交配生下的公马Cade,再生下的Matchem繁衍出Godolphin Arabian的血统。到了1850年时,有评论说:“Godolphin Arabian的血统在全英国每一个马场都有”。

--------------------------------------------------------------------------------
创始公马的后代
别忘记了这些创始公马其实是东方马,牠们所生的子女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纯血马,才是这个品种的祖先。创始公马是纯血马血统的最开始,但是需要好几代才能产生能将纯血马出色的特质传递下去的马。在1660年到1750年之间,有超过200匹的东方马进口到英国,却只有这三匹马的子嗣对这伟大的品种有所贡献。
Herod
Byerley Turk的后代中帮牠确立创始公马的地位的是1758年出生的Herod。牠是乔治国王二世(King George II)的第三个儿子Cumberland公爵所拥有的,公爵在英格兰的新市与德国的汉诺威都是有名的育马家。虽然Herod自己并不是很出色的赛马,但是确是出色的父亲,牠的子女对欧洲与美国的纯血马发展都非常重要,像是Diomed - 1780年第一届艾普森大赛(Epsom Derby)的冠军、Sir Archie、Flying Dutchman与Epinard等。
Eclipse
1764年时发生一次日蚀,之后这个天文现象成了一匹纯血马明星的名字,Eclipse。牠也是Cumberland公爵繁殖的马,牠在1769年五岁时开始参加竞赛,在牠第一次参加艾普森大赛时,在牠跑完全程之后就从有名的评论员Denis O’Kelly口中得到 “Eclipse第一,其余免谈” 的美名。牠一共赢得十八场胜利,从来没被马鞭或马刺伺候过。停止比赛后在繁殖场也非常出色,牠的儿子Pot-80-O’s将牠的影响传到美国,Eclipse的子嗣名单中出色的马简直是数不完,这也是创始公马Darley Arabian这条线大过于另两条的原因。
Matchem
大多数的赛马都以速度著称,但速度往往随伴着坏脾气,有时甚至是神经质。1748年出生的Matchem是Godolphin Arabian的孙子,而除了速度之外他更传给牠的子孙很好的性格。当人们拿Darley Arabian的孙子Snap来和温和的Matchem比较时说:『Snap是速度而Matchem是真诚与开朗』。在Matchem的子嗣之中,不难发现许多沉着稳重但又具有速度的马。Matchem的影响虽然不及于他的同僚那么宽广,但牠的后代对美国纯血马的影响却非常重要。牠的主人的儿子Edward Fenwick在1755年移民到南加州时,带了十匹Matchem的子孙到美国,其中一匹Matchem的儿子Brutus曾在南加州的赛马称霸一段时间。

--------------------------------------------------------------------------------
外型特征
现代纯血马的平均高度大约162公分,比三百年前这个品种刚开始时的平均142公分高出许多。但是 “平均” 这个字是关键,每次讨论有关于完美的纯血马的体型标准时,就会有一个冠军来打破这个标准。其实最好的体形标准应该要看这身体被要求做什么,四条苗条的腿要支撑超过450公斤的身体重量,还要以时速五、六十公里的速度跑上一段很远的距离,还要有力气与柔软度来变换步伐,来应付多变的跑道状况。然而,机械与工程的理论可以用来测量身上每一个部位的角度与尺寸,但却无法测量纯血马最重要的特质 – 勇气、果断与意志力。
头 纯血马有一个笔直、优美的头部。
眼 眼睛很大,有一个吸引人的眼神。
耳 中等到稍长的耳朵,位置良好,机动,展现着机警的态度。当在赛马时耳朵通常会向后平贴。
鼻孔 鼻孔可以张得很开,以呼吸最大量的空气,这个特点对于以速度取胜的品种很重要。
肩与鬐甲 鬐甲比较高;肩膀大而有肌肉。
胸 胸部大而圆,以容纳大的心与肺。
后驱 后驱强壮、有肌肉,从臀部到后膝关节是驱动力的来源。
腿 腿很精致但也强壮。
蹄 蹄应该要很牢靠,但是有些常常会有太扁平、脚跟太低或是骨头太弱等问题。
皮毛 纯血马是热血马,夏天时皮毛细致、柔软光洁,冬天时会长一点、厚一点。
毛色 棕色、骝色、栗色、灰色等单一颜色,有时也会有黑色。腿上和头上会有白色的标识,但身体上不会有。
身高 大多在154公分到165公分之间。

--------------------------------------------------------------------------------
现状
原来只是有钱人娱乐消遣的运动项目,演变成有高度经济影响力的亿万元世界级产业。光是授权费用与彩金税收,纯血马赛马每年就帮政府创造五亿美元的收益,但这相对于育马产业与赛马相关事项对都市与乡村的整体经济贡献而言,简直不足为道。例如以最近的估计,整个赛马产业对纽约州的经济贡献每年就约有18亿美元。
在1980年代中期,由于受到欧洲与中东赛马爱好者的影响,新生的小马术量异常的增加。光是1986年一年当中,就有51,293匹。整个80年代的总产量,比70年代多了65%。但是到了1995年之后开始出现无法避免的调整,产量逐年降低,这样的调整来自于各个马场都想控制成长。然而纯血马笃定是世界上最亮丽的马,不只是牠在跑道上的速度与距离,牠也是一般大众很喜欢的选择,牠在障碍赛、三日赛与马球都有不错的表现。同时纯血马也常常被用来改善其它品种或创造新品种,三百年来纯血马的关键就是非凡的速度与耐力。

--------------------------------------------------------------------------------
相关网站
美国赛马骑师俱乐部 (但其实是纯血马育种与赛马促进机构)
The Jockey Club
http://www.jockeyclub.com/
美国全国纯血马赛马协会
National Thoroughbred Racing Association (NTRA)
http://www.ntra.com/
美国纯血马马主与育种协会
(American) Thoroughbred Owners and Breeders Association (TOBA)
http://www.toba.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