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7456|回复: 9

[地理与建筑] 北萨鲁地图修改(讨论) [复制链接]

基兰•斯特萨斯

领主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kieran 发表于 2014-4-13 16:07:16 |显示全部楼层

+ s* U/ m8 h- t) ~+ i4 ^: f  ]. y1 _$ Y( e" F) J
/ F! E5 V; w; t& g/ T: T% H, k5 U! E
左图中蓝色线,圈表示修改过的河流,添加的山脉,标号为蓝色表示该地标被修改或是删除。红色线为原图上的陆路线
  @2 f4 c5 O+ u2 Z* l- f, c% j) m. [' h
北萨鲁地貌改动如下:
; `& U& J4 @( y( l1、修改了流出湿地的河流,改为从狼嚎谷出发注入湿地的内河;
0 K! V# \7 O" |- C' N. v' o0 H# I2、删除了逝者之河(11)以及将自阿兰若哨卡向下分支的一段河流改为改为运河;
+ l$ t  G* p& l  H3、修改了北萨鲁南部地貌:在湿地南部添加一条山脉,从山脉发出两条河流,右一条同原地图与发自莱斯森林的河流合流,左一条径直向下通多里尔市,设置山谷,湿地自多里尔市的陆路从此穿过;
) `" v7 `) k9 [" l( K4、希望能将冰原(1)范围缩小至狼嚎山下,以保证北部河流合理性(汛期和冰期),从而保证巨龙之泪的合理性;
# n% @/ `5 u! Q0 \* n5、移动了冰原小丘(8)的位置;) h' r% D! K# {  Y7 v/ M
6、修改了阿兰尼斯和迪洛加之间的陆路;
% J9 R( x* W' {5 X. Y% `. j5 C4 k7 U* s& x4 S7 H+ q/ e! [# S)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水畔听钟七十年,便了却了此生.

光之洗礼

法理斯 发表于 2014-4-13 16:34:22 |显示全部楼层
逝者之河保留着吧?正好会用到这个地名~~

使用道具 举报

艾伯特·索斯

领主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追寻者 发表于 2014-4-13 19:27:09 |显示全部楼层
萨鲁大陆东高西低,东北部是高耸的山系,山脉之间夹杂着的高原和峡谷。在东南方向的莱斯森林一带,埃瑟尼斯山脉的余脉形成了高地和丘陵,因此实际上莱斯森林分成低地森林和丘陵森林。萨鲁的中部是低矮的古老高原,西部是平原和丘陵。

点评

这样的话,河流的流向还是改掉比较好,各处的地形我也会认真记录下来的!  发表于 2014-4-13 19:55

使用道具 举报

基兰•斯特萨斯

领主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kieran 发表于 2014-4-13 19:54:09 |显示全部楼层
法理斯 发表于 2014-4-13 16:34 - P7 p! _, i8 v' j- w0 {5 D6 ^5 K
逝者之河保留着吧?正好会用到这个地名~~

5 K. t& F" z8 W* [/ S逝者之河的位置似乎太牵强了,完全不像自然形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艾伯特·索斯

领主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追寻者 发表于 2014-4-13 19:55:28 |显示全部楼层
* y. O2 h/ q( r' B! O& v! L0 \
地形区和地形区之间一般是由山脉作间隔,流域和流域之间也有分水岭。我修改了一下基兰的地图。" u" ?9 |7 w# k: L9 @

& K6 p% M, e7 p3 x1.建议增加一条山脉,即图中土褐色的线条(其实应该和埃瑟尼斯更平行一点的)。这条山脉和埃瑟尼斯山脉形成了一个口袋阵,袋底就是彩虹河流过的阿若兰河谷,以及阿兰尼斯所在的高原。而且基兰加的山脉走向也应该变一下,改成西北东南走向。( U+ \. ?3 p  ~. f8 d
  k1 [% \0 r' S8 ?% J& R
蓝色线条是修改后的彩虹河,它成为一条几乎纵贯南北的大河,注入费留安海。莱斯森林里的那条河不是入海,而是汇入彩虹河。而且不一定所有河流都往南流,西部可以设计一些向西入海的河流。
5 K, m: k/ M+ l. s6 J( c3 @
# U1 L' i2 b5 o2 S7 ]" ~7 c" Z两个绿色的圆圈是森林,右边是我建议的莱斯森林位置,北接埃瑟尼斯山脉,西接阿兰尼斯高原,东接大海。左边原来也是森林,兽人登陆后被摧毁了,大部分变成了死寂的沼泽,那里的精灵流落到草原上,变成了野精灵,发誓向兽人复仇。还有一小部分留下来,德鲁伊林间晨雾坚守在那里,试图再现自己的家园……
1 {% R+ |  \+ Q  W6 k( I# ]9 W8 s, j) k, N$ X: U4 o
地形区和气候区,狼嚎山以北是冰原,当然是从苔原过渡到冰原的。狼嚎山到土褐色山脉是草原,草原深处可以有戈壁和荒漠。土褐色山脉往南是温带气候,也是主要的农垦区和阔叶林地区。
! a" U! v) G; I/ R' r2 z9 y
8 G/ p5 v. J' S- [
2 @* K! \- l* p
+ |) J) _/ G8 e* p
$ b  z/ D" ^1 L6 S$ {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一起开始下一段冒险旅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法理斯 发表于 2014-4-14 10:49:39 |显示全部楼层
追寻者 发表于 2014-4-13 19:55
- O3 w4 {. B: S地形区和地形区之间一般是由山脉作间隔,流域和流域之间也有分水岭。我修改了一下基兰的地图。
8 L8 f0 J! \4 {" v7 L; ~* q% `" C
  I: }* q2 F& ]7 X0 ^; }: P1.建议 ...

9 W) [& Y- {, \8 Q- P或者彩红河能否又名逝者之河?记得有个帖子里提到过,逝者之河旁曾发生过一场大战,某位著名的将军在此陨落。我觉得这个创意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基兰•斯特萨斯

领主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kieran 发表于 2014-4-14 12:27:07 |显示全部楼层

, q1 {2 h' Y" k- E. B! b7 G/ i- z( s6 A$ ?% Z5 |  [' s
第二版改动如下:
0 h& C( j! U5 Q/ D3 a" m; V1、保留冰原范围缩减至狼嚎山下;/ A( M2 i3 i; }1 S
2、在湿地和狼嚎山之间新添加一道山脉,将湿地河流源放置在此山脉上,山脉(未命名)与狼嚎山之间为草原—戈壁荒漠;
$ O! S% x& U& R/ S+ H, `0 P9 H3 x3、添加狼嚎山下内流河以及内湖(未命名);
. `7 Y, s1 e+ }! h8 M* }( G4、新山脉延伸至新彩红河,交点处为阿兰若哨卡,彩虹河过阿兰若哨卡南段又名逝者之河;) G( c5 l4 j" ~! F. D
5、重新调整了莱斯森林的位置,将莱斯森林北部作为高原,东部新添加一条丘陵;
4 n7 j$ S' Z: L7 n( L' o6、将阿兰尼斯移动至新高原上;0 K  o" \$ s( t6 Q
7、删掉了冰原上的东西向河流,将巨龙之泪移至埃瑟尼斯山脉之中;
; a5 c$ s  {8 y6 @8 I7 O/ L. n8、添加了阿兰若哨卡至迪洛加城的陆路(沿河);
2 i2 l$ E2 k7 E/ r3 E3 i6 t9、添加了纳萨斯坎城至迪洛加城的陆路(直穿长歌平原);
5 z) D' [. X, H7 ]10、修改了湿地至多里尔市的陆路,使其穿过山脉(设有山谷);
- {! F8 n6 r& F0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MH森瑞尼迪伯爵

领主

群星的庇护-双子座 光之洗礼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森瑞尼迪 发表于 2014-4-14 13:11:06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辛苦!向精灵猎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晨雾-领唱者

领主

群星的庇护-白羊座 王者徽记 长老徽记 英雄徽记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7217210868 发表于 2014-4-14 20:23:50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建议修改7楼地图的黄色标号,很难看清楚。私以为湿地还应在靠北一点,多里尔市还应该再靠西一点,其余的没看清0 0

使用道具 举报

艾伯特·索斯

领主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追寻者 发表于 2014-4-15 09:19:32 |显示全部楼层
纳萨斯坎的位置需要移动,当初增加山脉的主要考虑就是为阿兰若哨卡的位置提供一个合理解释。如果兽人主城也在山脉南边的话,阿兰若哨卡完全失去意义了。建议将纳萨斯坎放到狼嚎山和新山脉之间,可以靠西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5-4-30 15:13 , Processed in 0.025756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