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7686|回复: 20

C系重型坦克WZ-111大曝光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3 08:56:42 |显示全部楼层
WZ-111重型坦克将在国服独家登陆,外服将无法感受到它的强大威力,C系59式坦克和62式坦克之后,红色铁流又将滚滚而来。WZ-111正面采用类似IS-3的箭镞状驾驶室,卵形炮塔拥有很完美的跳弹外形;122毫米的主炮赋予其强大的火力;负重轮比IS-3增加了一对达到7对,增加履带长度减小对地面压强,所以机动性也不容小觑。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陆军最新型的59式中型坦克只是苏联T-54A坦克的许可组装产品,重型坦克只有200辆苏式IS-2型坦克。为彻底改变坦克装备落后的现状,提高军队作战实力,中国领导人在1959-1960年间计划同时研制和量产三种坦克,分别替代62式轻型坦克、59式中型坦克和IS-2式重型坦克,其中WZ-111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重型坦克。  由于种种原因,WZ-111重型坦克最终没有完成研制,但现在通过现代科技,它在《坦克世界》获得了重生!广大玩家将第一次感受到中国重型坦克的强大战斗力。WZ111的电台用的是S系MT的9RM型,该电台在现在的通信距离就是600米。
  点评:从数据上看C系重坦果然不负众望,事实就放在了大家的面前。机动性紧跟F系AMX 50 100。WZ-111的装甲防护也非常优异,其良好的避弹设计,车体正面装甲厚度13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度200毫米。大口径主炮的161-268的穿深更是强悍。美中不足的只有视野——只有370米,不过WZ-111可以凭借优异的机动性,跟随中坦一起抢点卡位,歼灭对方中坦,撕开敌方防线,进行大纵深穿插。
  现在的坦克世界里C系已经拥有了59式中型坦克和62式轻型坦克,WZ-111的出现填补了C系重型坦克的空白,使得C系拥有一套完整的轻中重型系列。对于一直支持C系的玩家,WZ-111会给你带来全新的体验,不要犹豫开上它到战场上去厮杀吧!让它成为你手中的神盾利剑,让敌人恐惧和颤抖吧!

点评

解放军万岁!  发表于 2012-3-23 14:00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3 09:00: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2-3-23 15:27 编辑



WZ-111重型坦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3 09:04:15 |显示全部楼层
WZ-111测试数据与其他8级重坦的对比列表:

ST战争学院的同学对官方给出的数据进行了修正(kasatk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萨斯琳娜

求索者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giauque0 发表于 2012-3-23 09:04:41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还在想汉斯为什么消失了...  果然最近也在征战坦克世界么?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晨雾-领唱者

领主

群星的庇护-白羊座 王者徽记 长老徽记 英雄徽记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7217210868 发表于 2012-3-23 09:45:53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成功进了三机房了- -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3 10: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2-3-23 15:32 编辑

如果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则重型坦克就是陆战之王中的”巨无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重型坦克尽展风采的战争舞台。交战中,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苏联的KV-1、IS-2(”斯大林”2)重型坦克等,在欧洲战场威风凛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战后,重型坦克也得到适度发展,苏联先后发展了IS-3到IS-8等八九种型号的重型坦克;美国也发展了M103等重型坦克。面对强敌重型坦克的严重威胁,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擂响了重型坦克研制的战鼓,并试制出我国惟一一辆重型坦克样车。

你有我有全都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坦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登上战争舞台开始,坦克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把与作战对象的坦克相抗衡作为坦克发展的基本目标。二战中,苏德双方坦克的优势是此消彼长:苏军推出T-34中型坦克,德军就以“黑豹”中型坦克对阵;德军装备“虎”式重型坦克,苏军就立即着手研制和装备性能更优异的IS-2重型坦克相抗衡。坦克发展的这一基本原则,也对刚刚起步不久的我国坦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也把与主要作战对象的坦克相抗衡,作为我国坦克发展的重要目标。套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就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基于这种理念,我国自1958年自行研制和生产出59式中型坦克以后,就把重型坦克的研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时,解放军总部机关认为,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与强敌重型坦克相抗衡,“我军除了应装备大量的轻型和中型坦克以外,也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重型坦克,用以对付敌人的坦克兵团或执行其他突击任务”。同时总部机关认为,重型坦克是当时装甲装备体系中的重要配套装备,为完善我军装甲装备结构,重型坦克应当尽早着手研制。
  1960年10月19日,国防科工委下达了重型坦克设计任务书,产品代号为WZ111,装甲兵技术部也于1960年12月24日对重型坦克发展的有关问题做了补充规定。之后便开始了WZ111重型坦克的研究论证工作。1963年5月,国防科工委重新颁发《WZ111重型坦克设计技术任务书》,1964年6月10日,装甲兵科研院也下达了《WZ111重型坦克研究任务书(战术技术性能要求)初稿》,进一步明确了重型坦克的战术技术指标,同时提出,我国重型坦克要“赶苏超美”,性能要优子苏联的IS-2、T-10M重型坦克和美国的M60坦克。
  说起苏联的IS-2和T-10M重型坦克以及美国的M60坦克,许多读者可能耳熟能详。IS-2重型坦克是二战后期苏联为抗衡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而研制的最优秀的重型坦克。该车于1943年研制成功,随后装备部队,生产总量达2250辆。该车战斗全重达46.25吨,主要武器为1门122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28发,穿甲弹1000米距离上垂直穿深达160毫米均质钢装甲,完全能够击穿当时德国的“黑豹”中型坦克和“虎”式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其战技性能与“虎王”坦克旗鼓相当,而重量却比“虎王”轻了20吨,产量为“虎王”的4倍以上。战场上,IS-2重型坦克则被苏军称为“胜利”坦克,它作为苏军坦克兵的中坚力量,在1944年以后的对德大反攻中,所向披靡,威震敌胆,成为德军装甲部队望而生畏的对手(德军统帅部曾指示德军坦克应避免与其进行正面交战,尽量采取设伏或在有掩蔽物的地形上对其射击),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苏军近卫红旗坦克团-利沃夫独立重型坦克团炮长M.A.马祖林,创造了单车击毁、击伤敌“虎”式坦克21辆的辉煌战绩。我国于1950年11月和1955年3月分别从苏联购买了两批共82辆IS-2重型坦克,并主要装备坦克师属坦克团、独立坦克团的重型坦克连,每连6辆。1951年11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第1团重型坦克连的2辆IS-2重型坦克,在朝鲜马良山反击战中,以猛烈的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402号车荣立集体二等功。这是我军坦克部队装备的IS-2重型坦克首次参战。
  T-10M重型坦克,是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重型坦克,原定名为IS-8重型坦克,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实行“非斯大林化”,该坦克被改称为T-10重型坦克。该车战斗全重52吨,乘员4人,装1门55倍口径的122毫米坦克炮,1挺14.5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4.5毫米高射机枪,炮弹基数为30发。装有包括光学测距仪和火炮双向稳定器在内的简易火控系统,采用当时先进的焊接车体,其车首装甲厚度达120毫米,炮塔前装甲厚度达200毫米。该车装1台750马力的V2K型柴油发动机,坦克最大速度4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50千米。研制成功后苏联共生产了8000辆,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重型坦克。使用这种重型坦克的国家还有埃及、叙利亚、越南和一些“华约”组织的国家。
美国于二战后也先后研制了多种重型坦克,如T-29、T-30、T-34重型坦克,以及于1956年研制成功的M103重型坦克等。但是,美国于1956年开始研制的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M60主战坦克的战技性能已经全面超过了M103等重型坦克,导致重型坦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M60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2吨(比M103重型坦克轻6吨多),装1门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该炮是北约标准火炮,其威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有效射程内,使用穿甲弹可击穿455毫米的均质钢装甲,远高于M103重型坦克120毫米线膛坦克炮的威力(发射穿甲弹时,在命中角30度、射击距离为914米的情况下,可击穿221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破甲弹的破甲厚度可达330毫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详细情报,我国科研人员把赶超国外先进重型坦克作为基本目标,展开了我国重型坦克的研制会战。从1963年10月开始,WZ111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科研人员以《WZ111重型坦克研究任务书初稿》为依据,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初步方案。同时,承担火炮设计任务的科研单位,也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地研制大口径坦克炮。为早日使我国自行研制的重型坦克驰骋于反侵略的战场,广大科研人员夜以继日,顽强奋战,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科研计划,于1965年试制出1辆试验样车。
  WZ111重型坦克试验样车装配成功后,科研人员立即着手对样车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试车工作。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样车的结构和性能,解决理论分析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原地启动、30千米行驶等综合性试验,以及发动机辅助系统性能试验,前离合器功用试验,各种路面条件下各档直接分离转向的可能性试验,各种路面条件下高、低速分离转向半径值及其变化情况试验,分离转向后车辆恢复直线行驶时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试验,高速直接分离转向时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试验,直驶和越野行驶试验,转动惯量的测定等。通过试验,进一步考核样车所装配的部件性能,并初步考核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及传动和操纵装置的性能,为样车的改进创造有利条件。
  WZ111重型坦克试验样车研制成功并进行试车以后,科研人员正准备转入下一阶段攻关时,总部机关和国防工业部门根据主战坦克即将取代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的发展趋势,及时对我国坦克发展规划进行了重大调整,决定不再发展重型坦克,因此,WZ111重型坦克的改进和定型工程就此结束。现在,我国研制的这辆惟一的重型坦克样车停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博物馆(位于北京昌平阳坊镇),成为我国发展重型坦克的历史见证。尽管我国重型坦克的研制无果而终,但是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却为我国研制其他新型坦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WZ111重型坦克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战斗全重:44-46吨
  乘员:4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车长(炮向前):10.625米)   车宽:3.5米  车高:2.497米(至炮塔顶)
  单位功率:12-12.5千瓦/吨  单位压力:71.9-75.1千帕
  最大速度:50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400千米
  主要武器:122毫米线膛坦克炮
  辅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机枪、7.62毫米并列机枪  弹药基数:122毫米坦克炮弹32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弹500发,7.62毫米机枪弹2500发
  装甲类型:炮塔(钢铸造装甲),车体(钢铸造装甲和装甲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3 10: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2-3-23 15:43 编辑

据俄罗斯军事评论网1月18日报道,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陆军最新型的59式中型坦克只是苏联T-54坦克的许可组装产品,重型坦克也好不到哪儿去,当时只有200辆苏式IS-2“约瑟夫-斯大林”型坦克。为彻底更新装甲坦克库,提高军队作战实力,中国领导人在1959-1960年间计划同时研制和量产3种坦克,分别替代62式轻型坦克、59式中型坦克和IS-2式重型坦克,其中WZ-111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重型坦克。  俄媒称,中国工程师在研制重型坦克方面并没有执意研发革命性的全新产品,而是尽可能地多借鉴和利用苏联技术。在开始研制WZ-111新式重型坦克时,中国广泛使用IS-2坦克部件和组件。而在坦克布局上,同样没有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保留IS-2的原貌。当然,WZ-111坦克根据中国军方的新要求,在结构布局、武器装备、车载设备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适当变化和改进。作为这种借鉴加创新研制方法的成果,WZ-111重型坦克的外形既像苏联定型的IS-2,又像新型T-10。在技术方面,中苏重型坦克同样也有某些相似之处。WZ-111坦克车体由轧制装甲钢板焊接铸造而成,正面部分从上到下的装甲钢板厚度分别为60、120、130毫米。装甲炮塔前部钢板厚200毫米,后部厚80毫米,顶甲板厚25毫米,有两个舱口。
  俄媒称,中国设计师在研制WZ-111重型坦克时虽然没有单纯模仿苏联IS-2坦克,而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了新内容,做出了许多改变,但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唯一重型坦克的武器装备及其大部分结构同样不是从零开始的。它沿用了在苏联D-25T坦克炮基础上研制而成的122毫米线膛炮。装弹器也仿制了苏联坦克样品,没有明显变化。除了主炮外,WZ-111还配备两挺56式机枪,其中一挺是12.7毫米高射机枪,另外一挺是与坦克炮并列的7.62毫米机枪。
  在结构布局方面,中国WZ-111重型坦克的动力传动室与当时的多数坦克一样,位于后部。它采用12缸520马力柴油发动机,可能是苏联V-11发动机的仿制品。就是这种选择最终对WZ-111总体项目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中国坦克传动装置几乎一成不变地模仿了IS-2坦克。行走部分由7个负重轮、3个托带轮组成,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WZ-111坦克有4名乘员,驾驶员工作位置在坦克前部正中间,另外3人全在炮塔内。瞄准手在坦克炮左侧,可使用伸缩式瞄准仪,能通过带机械和手动传动档的游星齿轮转动机制旋转炮塔。炮塔电传装置还配备有车长指挥系统,能在车长按下专门按钮后使主炮向车长观瞄镜方向转动。
  俄媒称,1960年中国制造出了首辆WZ-111重型坦克试验样品。但是这辆坦克没有炮塔,取而代之的是重量与炮塔相同的平板驾驶室。对于中国重型坦克为何没有炮塔的原因,有着许多各不相同的说法,其中一个观点相对较为真实可信。它认为,主要是因为坦克线膛炮炮尾部分尺寸太大,很难使炮塔内部和战斗室以应有的形式有效结合为一个整体。因此当WZ-111重型坦克行走部分已经开始试验之时,炮塔还在研制之中。应当说,这种炮塔最后也未能研制成功。不过,中国WZ-111重型坦克即便是只使用模拟炮塔,其整体性能也并不逊于苏联IS-2坦克。中国坦克全重49吨,公路行驶速度35公里/小时,崎岖地形行程150公里。不过,中国坦克使用520马力发动机,这在60年代中期很少见,结果导致其功率因数仅为10.4马力/吨,比苏联T-10重型坦克15马力/吨的相应指标低了许多。中国WZ-111重型坦克的第三个缺陷是车体问题,尽管它与IS-2车体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当时中国产品的生产质量较低,致使WZ-111装甲车体的强度没能达到最初计划的标准。中方也曾努力提高坦克车体强度,同时进行其他结构上的补充和改进,但是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俄媒称,直到1964年,WZ-111重型坦克仍未能得到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标准人机工程学炮塔和强度相当的装甲车体,因此中国军事领导人被迫决定停止重型坦克研制项目。相比之下,在中国最初计划同时研制和量产的3种坦克中,只有在59式坦克基础上研制而成的69式中型坦克获得成功,得以批量生产。应当说,当时WZ-111重型坦克项目的研制前景不是很好,即便拥有了新型发动机和炮塔,也未必能够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坦克。因为到了60年代中期,世界军事大国主战坦克概念就已经新鲜出炉。中国自主研制生产的唯一重型坦克WZ-111,使用金字塔状驾驶室,如今正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展览,成为中国第一辆也是最后一辆国产重型坦克。

使用道具 举报

温蒂妮

神选者

神选者徽记 守护者徽记 求索者徽记 冒险者徽记 旅行者徽记 光之洗礼

风中之诗 发表于 2012-3-24 14:28:17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更喜欢单兵作战装备。

使用道具 举报

见习观察员

冒险者

光之洗礼

GhostCore 发表于 2012-3-25 08:37:01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个赤果果的圈钱工具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2-3-25 18:58:54 |显示全部楼层

IS-1重型坦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5-4-30 17:08 , Processed in 0.02558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