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论一下,日本人是怎么退化的?(含精彩回复)
国内从互联网早期,就有神化日本的各种真相文
把日本人描述的多么可怕,多么深谋远虑,多么坚强刚毅
事实上,日本人从明治维新以来,尤其从日俄战争以后,确实一度是非常可怕的对手、
虽然领导层NC,但是下级军官,普通士兵都非常厉害。神风特攻成了专用名词。
二战后,日本发展经济,同样表现除了强大的战斗力。到80年代,日本货横扫世界,创造了奇迹。
转眼到了21世纪,大和魂没有了,一群食草男,宅男成了日本文化的符号。这次救灾简直就是笑话。勇士是50个老头?
疑问,日本人是怎么用了一两代人就退化到如此程度的?
唱着拔刀队白刃冲锋的日本人哪去了?
喊着板载在交叉火力中猪突的日本人哪去了?
驾驶飞机做神风特攻的日本人哪去了?
商业失败,剖腹以谢天下的日本人哪去了?
是麦克阿瑟阉割了日本人精神?还是商业文化腐蚀了日本人的精神?难道是动漫和AV、游戏迷失了日本人的精神?
永远不沉的雪风 发表时间: 2011-3-17 23:56:42 编辑 留言
欧塔库文化。
造成人类眼球可视范围从三次元调整为二次元。
欧塔库的世界里,没有灾难,只有水手服、软妹子与膝上袜。
所谓只要有卫生纸与电脑就能活下去的一代。
这就是平成时代的青少年。
贾志国 发表时间: 2011-3-18 0:09:35 编辑 留言
大和魂没有了,他们变成一个文雅,怯弱,男的连对发财和追求漂亮异性都没兴趣,女的只追求性快感和时尚的民族,这是好事啊,LZ不要再操心了。
bluecloud 发表时间: 2011-3-18 1:08:15 编辑 留言
两代人,只需要两代人
西方各国从雄心万丈的近代民族国家转型为“逆民族主义”的民粹社会,实际上也都是只用了两代人的时间。
对老欧洲来说,1918年是个分水岭。
在一战开打以前,各国的社会多么狗血啊、、、民众有近代产业工人的纪律和忍耐力,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为法兰西而战……为大不列颠而战……为德意志而战……为意大利而战……为沙皇而战。于是就去战了。等几百万人变成战壕泥水里发臭的尸体时,欧洲人民终于醒悟了,什么为法兰西而战,我们只是被代表法兰西的大资本家们利用而战……为德意志的荣克和财阀而战。麻痹,老子上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在其中也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
于是在1919年,欧洲国家民族主义的招牌突然就跨了下来。所以列宁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就是这个意思。近代民族主义那一套,在欧洲不灵了。
民众不再相信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欧洲的社会思潮就出现了两个岔路。一部分人转信共产主义了,诞生了苏俄然后是苏联,德国1918革命也是其中的一个短暂插曲。不过信共产主义并且最后成功的还是少,更多的人信了酱油主义,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关我鸟事。我只要面包和牛奶,我要行游加薪,我要行游反战,我不相信政府,因为政府说的一切都是谎言。
于是1918年之后,1939年之前的这一代人,就第一次荣获了“垮掉的一代”的荣誉。而三十年代西欧绥靖主义的盛行,也是在“逆民族主义”的社会中的无奈之举。你想打德国?人民会反战行游的。第一代开始垮了。二战是回光返照的年代,这一代人在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一些铁血,但战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又出现了一代“垮掉”的。两代人,欧洲的狗血社会彻底完蛋。
但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中,有两个特例。一是德国。德国民族主义1918年的时候不灵了,但后来象肿瘤突变一样,融合了国家社会主义,法西斯,种族主义,变成了一个扩张的怪胎。
二是日本。在日本,民族主义的招牌没有跨。因为日本在一战中顺风顺水,没什么令人心碎的伤亡,民众感觉良好(虽然也出现了米骚动这样一些不和谐的小插曲),但一战打得是意犹未尽,于是日本人民雄心万丈地接着二战去了。然后就输了。日本的“逆民族主义”的过程,是在战后用两代人的时间来慢慢完成的。第一代人被剥夺了“战”的概念,改为“为日本的崛起而奋斗”,东京奥运会就是这一代人心态的典型代表。第二代人发现日本的概念也模糊了。于是变成了“为个人的崛起而奋斗”,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bluecloud 发表时间: 2011-3-18 1:23:59 编辑 留言
继续:
近代民族主义那一套在欧洲不灵的时候,世界上还发生了另外一个事情,教科书上写的是“第三世界民族主义的兴起”。中国、印度带头,广大亚非拉人民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近代民族国家。
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虽然已经进入了“逆民族主义”时期,但都早早实现了工业化,都比较富。虽然国民都在打酱油,但是我可以用钱砸到新闻媒体上,慢慢的,一点一点地丑化对手,以换取议会给一个勉强同意宣战的理由嘛。虽然国民不愿意打仗了,但我可以用钱砸死敌国嘛。在逆民族主义的时代,政治就只能这么玩。
一个国家最杯具的是什么?就是它穷了100多年,被人打了100多年,社会还没有变成近代民族国家。(1949年前的中国啊)
一个国家最最杯具的是什么?就是当它的国民开始进入“逆民族主义”的时候,国家还没有工业化。(现在北非闹腾的那些国家啊)
朴芬庆 发表时间: 2011-3-18 2:11:28 编辑 留言
国民性这东西,正如普世价值、永恒的人性,其实都是很善变的。
鲁迅先生就深入讨论过:到底是林黛玉的香汗还是焦大的臭汗才是永恒的人性?
中国从民族性的一盘散沙、麻木不仁、伸着脑袋挨宰(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到了毛时代的“人定胜天”意气风发,在抢险救灾时候、抗美援越战场上一边战斗一边叨叨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来自我激励,也就是四、五年时间。1945年共产党的影响还是一隅,到了1950年抗美援朝第一、二次战役,就出现了大批的董存瑞、马特洛索夫式的烈士,可见人性转变有多快。
yzhang00c 发表时间: 2011-3-18 8:31:53 编辑 留言
LS分析得完全不正确,这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
传统的儒家文化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这不是马列价值观,战前日本,韩国和港台都是这个价值观.西方相反,个人利益至高无上.这显然不利于国家,所以他们有另一个严格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法规必须严格遵守,义务必须无条件履行.
这在很多方面体现得很明显,比如中国军队口号是让祖国放心,为国尽忠,甚至于武侠小说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俄国被蒙古人统治时代,也接受了这一价值观.
西方相应的是CALL OF DUTY,义务在召唤,英格兰期待诸位履行义务(纳尔迅),我们在此忠于职责,粉身碎骨(温泉关300).courage勇气,duty义务,honour荣誉(西点军校).军人的天职是执行命令.
日本的现象,是因为他们老一辈都是儒家文化价值观,但是新一辈接受了西方个人利益至上,却没有接受义务不可推脱.文化融合时非常常见的现象.
所以日本的表现很容易理解,西方不要求没有义务的平民冒险,你可以当英雄,但不强求.所以核电站的员工没必要自愿.但是duty不可侵犯又没被接受,所以自卫队可以抗命.
说的很有道理
另外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利于你说的儒家价值观的形成
平均主义,生活资料配给制度,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在这个制度下,国家是你一切生产生活资料的保障,集体的利益直接关系到你个人的利益
所谓的家国一体,所以,在这个制度下,才会有这么多卖命的人。
看纪录片
第一代苏联留学生,国家为用几百个几千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供给他们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个人不用出一分钱,而换来的是这些人在苏联期间拼命学习,回国后为国家贡献几十年。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francishao1 发表时间: 2011-3-18 9:15:14 编辑 留言
你们是不是太乐观了些?
或者说太极端了些?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最挫的时候
民族的最底层依然没有失去那种勃勃的生机
只不过被上层的腐败堕落给掩盖了
我们看到的日本,也是通过媒体之口转述出来的日本
真正的情况如何,没有实体的调查研究是没有发言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