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2001|回复: 2

突然到来的死亡----伊旺·高尼夫之死随想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8-24 12:38:27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shshd

本文献给伊旺·高尼夫和饭团葵  

银英之中有众多的死,如果要给每个死亡都配上一个关键字,那我配给同盟军击坠王伊旺·高尼夫之死的关键字,就是“突然”。

吉尔菲艾斯死时,我没觉得突然,因为早在威斯塔朗特的上空升起蘑菇云的那一刻,我就已经看到了结局。

杨死的时候,我也没觉得突然,因为《魔术师,一去不回》的标题已经泄露了一切,而我,偏偏是个不懂保留幻想的人。

而那个淡金色头发的年轻人不同。毫无征兆的死亡,留给我无可回避的突然。

理性早已了解飞行员是穿梭于死神怀抱间的职业,感性的体认却始终并不清晰。也曾看过二战空战的历史,但我看历史从来都有“两手准备”,也因而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觉得意外或突然。

而小说毕竟不同,至少第一次看,我是把它当成进行中的历史来看的。

于是直至看到高尼夫的死亡,震惊之余,我的感性与理性才在不知不觉间重合了。

后来,我写同人,写“骑士挽歌”,写帝国军的王尔古雷飞行员,但内心对于飞行员,特别是王牌飞行员那卑微而又光荣,悲哀而又豪迈,无常而又无畏的生命的清晰感受,却最初来自于伊旺·高尼夫的死亡。

我写的是杀死他的人,纪念的却是他诠释过的一种人生。

那时候我还没看过外传,还不知道他和波布兰间的那些毒舌,但也正因如此,当时那种“突然”的感觉才会一直铭记,清晰至今。

----以为他的故事才刚开始,谁知面对的却已是结局。

那个总是安静地捧着一本填字书,在字符的纵横间挥过了尘世喧嚣的年轻人,真的就这样去了么?

那个每一次都驾驶着爱机,在炮火的纵横间挥写着智与勇的华彩篇章的出色战士,真的就这样去了么?

那个无论在战场上还是战场外,都已经让人习惯了和是战友也是损友的波布兰一同存在的温和却不无趣的友人,真的就这样去了么?

那个不管说什么,总是一种学生一样认真的口气,认真地讨论着现实,认真地发表着毒舌,善良却不懦弱的青年,真的就这样去了么?

他的字谜书,他的斗嘴与斗技的友人和对手,他所关心的身边的人,还有还在等待他们的伊谢尔伦,真的就这样丢下了么?

我知道这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提出的时候就已注定了答案。

只有他的斯巴达尼恩是一直陪着他的,或许那也是一早便已注定的也说不定。

银英中的死亡,但凡是有名有姓,而又说过几句话的人物,大都是让人看到了过程的----无论是长是短。这过程,给了人准备面对那最后一刻的缓冲时间,也给人了形形色色的死亡记忆。

而高尼夫的死,却是没有过程的。人们只在事后听说他的战斗机被巡航舰击中,没有准备的时间,也不知道事发的经过。

但就因为不知道过程,所以更记得乍闻结果时突然。别的死亡可以从过程中去提取关键字,而他的死亡,关键字就是“突然”。


银英中的人有各式各样的嗜好:杨威利的红茶,先寇布、波布兰的美女、罗严塔尔甩掉的女朋友、伯伦希尔舰长爱唱的怪歌。。。。。。

但最让我摸不透的嗜好,却高尼夫的填字游戏。

我不能清楚地解读出,这样的嗜好,究竟包含了怎样一种含义。

但若问我对这一嗜好的联想,我想到的是“注定的答案”。

在还没有填进最后一个字之前,答案其实已经无可更改了。

甚至,是在远远早于填到倒数第二个字的时候。

甚至,是在填下第一个字的时候。

甚至,是在填字人还没开始这个游戏的时候。

它让我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的结局,那本书正是以书中人物破译出一本羊皮手稿----也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字谜游戏作为结局的。这破译者知道了原来这本手稿所预言的正是他们家族过去和未来的历史,然而那已经毫无意义,因为,

“还没有译到最后一行,他就明白自己已经再也不会跨出这个房间了。因为这座镜子城在奥雷良诺·巴比洛尼亚译读出全本羊皮书的时刻,将被飓风刮走,并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完全消失。这手稿上所写的事情过去不曾,将来也永远不会重复,因为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这段话,不禁又令我想起田中芳树在一次访谈中对银英历史走向发表的看法:

“如果大家来个思考实验,就会发现让故事自然发展下去,胜利最终也是属於新帝国的。专制国家与民主主义相反,一旦在上位者变动,国家就会出现剧变,绝不需经过特别过程或手续。假设专制政权那边一开始便成功脱皮,但民主制度那边却脱皮失败,那麽世局会变成怎样,只要细心想想,就会知道无论如何胜利都是属於帝国的。”

二者之间,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如果套用《百年孤独》的话来总结田中芳树的意旨,那就是,“面对着一开始便成功脱皮的强大专制政权,一种脱皮失败的民主政治过去不曾、将来也不会得到最终胜利,因为一个大多数国民都怠于思考、放弃了自己的责任的民主国家,决不会有第二次重生的机会。”

这就是同盟无可避免的灭亡了。巴米利恩,高尼夫和他的战友赢了战斗,却输掉了战争,因为在作者看来,后者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那么,高尼夫那消逝在巴米利恩的炮火纷飞间的年轻生命又算什么呢?

还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奖金的颁奖典礼上,他发表的却是一段和小说结尾截然相反的,然而却又寓意深远的预言:

“我坚信,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解释说,“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只要处于孤独中的人们团结起来,他的预言就一定会实现。

而我们看到,同盟灭亡了,又有了艾尔·法西,艾尔·法西投降了,又诞生了“八月新政府”。杨威利之后有尤利安,尤利安的身后,不知名的少年正凝视着他手中的火种。

如果仍然套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话,或许可以有这样的总结:

“只要亚雷·海尼森所倡导的“自由·自主·自律·自尊”的火种能够传递下去,在民众中间生根、发芽,一个真正能够体现人们对于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渴望的民主主义国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但愿这火种的延续,能告慰死去的英灵。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8-24 12:44:36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赠高尼夫同志

使用道具 举报

guixiong 发表于 2009-8-24 19:02:44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像麦克斯斯特林,属于那种平常安静,活动起来就难以想象的家伙。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4-29 05:05 , Processed in 0.02602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