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930|回复: 1

风中之烛——论巴拉特自治政府的倒掉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8-24 10:30:20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马伯庸 在很多的银英后传中,尤里安·敏茨这个人所领导的巴拉特自治特区经常能够奇迹般地再度崛起,重振同盟声威,高举民主大旗,与罗严克拉姆王朝进行对抗。出于对杨与尤里安的喜爱,“让他们幸福”,这是读者们很自然的善良想法,不过却是属于政治浪漫主义的产物。

  正如《三国演义》无法因为“尊刘贬曹”的方针而抹杀邓艾入蜀的史实,《说岳全传》无法因为“捧岳骂秦”的原则而改变风波亭的真相,若以政略方面的常理推之,即使我们是如此喜爱尤里安这个人物,也不得不出这样的结论:巴拉特自治政府必然灭亡。

  巴拉特自治政府的建立,全是因为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浪漫主义所致。莱因哈特感于尤里安在希巴会战的表现而做出这个决定,从政治上考虑并无利益可言。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巴拉特特区是皇帝莱因哈特感性而非理性的产物。而特区政府安身立命的基础和保护伞,则正是这个童话般的御口承诺。

  从帝国方面的眼光来看,巴拉特自治政府的存在是不折不扣的毒瘤。对于新兴的罗严克拉姆王朝来说,稳定战后的国内局势是头等大事。而一贯标榜民主的巴拉特自治特区不仅在理念上与帝国体制相违,而且就实际情况而言,特区政府所宣扬的民主政治对于全宇宙的民主主义分子具有相当的感召力与影响,极易刺激帝国境内——尤其是旧同盟领土民主主义者的活跃,进而使得巴拉特特区演变成为反帝国阴谋的策源地,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威胁到帝国的稳固统治。不管特区政府是不是有胆量这么做,其本身的存在事实上就是一个图腾式的政府,因为它是“宇宙中唯一的一盏民主明灯”。

  所以,不管巴拉特特区支持反抗者的可能性是多么的低,却绝对不会为零,这盏民主之灯的闪烁即使只是星星之火,始终还是帝国政府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只要它存在一天,就是对帝国境内秩序的挑战,若不加压制任由其发展,假以时日,势必会尾大不掉,发展成为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势力,形成燎原之势。这一点,以皇妃希尔德为首的帝国官员们当然了然于胸,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帝国政府对于巴拉特特区抱持的是敌视——起码也是非友善的态度。由此确立的大前提就是:帝国政府的课题将不是如何与巴拉特特区友好相处,而是如何将其消灭。

  对于触及帝国根本利益的威胁,这是很务实的政策选择。只要是比较务实的政治家,都会做出如此的决定————众所周知,皇妃希尔德是典型的务实派,而国务尚书米达麦亚虽然温和,但是那是以“不危及帝国统治”为底线的。

  消灭巴拉特特区的手段有两种,武力的直接占领与政治上的逐渐蚕食。前者从技术上而言毫无问题,巴拉特特区几乎不可能有星系间航行能力的武装舰只,帝国军所能遭遇的抵抗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如此一来,帝国政府势必要背上违背皇帝钦命的“无信”骂名,而且轻易动兵也容易引起社会不稳,所以帝国官员们首先会考虑的,将是第二种途径:政略。

  莱因哈特虽然允诺巴拉特自治区的存在,但却只是一个指明大方向的粗糙承诺,在细节方面存在着很多空白,这将是帝国官员们发挥的余地。最简单的选择就是:表面上承认特区政府的自治地位,却不断地打擦边球,饶开皇帝的承诺,釜底抽薪,对其具体的权力进行逐步的蚕食。特区政府要么坐等逐渐被侵蚀成为帝国的一个行省,要么忍无可忍愤起反抗,接着被帝国的大舰队彻底消灭。换言之,在这种政策面前,特区政府所能选择的,只是灭亡时间的长度罢了。引用鲁宾斯坦对付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用急着把这根线切断,只要削细些就可以了。”

  在具体的政策实施方面,冬蔷薇园勒令是最好的先例:索要巨额数量的款项、要求自治区境内反帝国行为的彻底镇压、司法终审权的归属、帝国驻同盟监督官的政务干涉权、税收的控制、航路监察权、帝国军队的驻留、甚至特区政府官员人选的批准都有可能在帝国政府的要求范围之内。这些与皇帝的诺言并不冲突,但接受这些要求,则意味着独立自主的丧失,而拒绝这些要求,则意味着帝国军师出有名的全面战争。甚至不用等到特区政府的拒绝,只要特区内的民众对帝国的威逼表露出不满的骚动,帝国军就可以以维持治安的名义强行进驻。

  巴拉特特区从建立伊始,就面临着一个无法调和的固有矛盾:对帝国的委曲求全和对民主主义者的管制。一方面特区政府不得不考虑到帝国的外在威胁而有所妥协,一方面又无法对于民主主义者进行暴力压制,甚至有时候还不得不做必要的迎合。希巴会战的起因,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回应海尼森民主主义者的举动。结果,导致的下场是伊谢尔伦军的近乎全灭,如果不是莱因哈特的浪漫主义,尤里安等人将会彻底从宇宙中消失。八月政府时期,这一矛盾已经凸显到了如此程度。同一群人统治的巴拉特自治区也是一样,只要帝国有意识地强调这一矛盾,就会收到极大的效果。

  比如,如果帝国要求在巴拉特特区对于任何反帝国的举动必须予以彻底的排除,或者要求排除特定的危险分子,特区政府就会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身为弱小势力,特区政府是不可以给帝国以侵略的借口;而身为民主政权,又实在无法对社会进行全面性的高压管制——否则巴拉特民主政权的存在将变的毫无意义。很讽刺的是,尤里安所面临的窘境,将与同盟最后一任议长姜·列贝罗捕杀杨时候的处境极其相似,而后者却一直是尤里安所厌恶的人物。继承杨政治洁癖与理想主义的尤里安与必须模仿特留尼西特才能生存的残酷现实中的尤里安,这也是其个人无法调合的矛盾。如果他是特区政府的决策人物,这一矛盾也将深深影响到整个政局的变化。特区政府——无论主事者是不是尤里安——这种两难的矛盾,正是帝国所可能采取的上叙政略所打击的要点。无论特区政府做出哪一种抉择,都将是物理上或者精神上的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而帝国这项政策是如此容易实施,而执行这项政策所需要的成本又极为低廉。以皇妃希尔德的智慧,是不难想到这一点的,而且会毫不犹豫地实行。

  而特区政府能够选择的对抗手段,则几乎没有。军事方面双方的实力对比是象与蚁的程度,根本不具备可比性;经济方面,很难想象消费性格旺盛的海尼森和孤立的巴拉特星系有什么可以影响帝国整体商业运做的……或许特区政府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商业势力,但那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帝国的威逼政策在一年内就可以完全奏效。而缺乏了军事与经济方面的支持,政治方面将恶劣到一塌糊涂的程度,煽动旧同盟领与费沙的不满情绪固然是一枚棋子,可惜没有其他辅助的前提下这将只是乌合之众。除非寄希望于暗杀,否则特区在这场不对称的政治对抗中将毫无胜算。

  综上所叙,特区政府内部本身就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在“巴拉特特区必须灭亡”的大前提下,帝国只要将这一矛盾激化,采取逐渐蚕食的战略,就可以将特区政府逼到绝路之上,而根本没有与之抗衡资本的特区政府,将只能在轰轰烈烈的民主烈士与窝窝囊囊的专制臣民之间做出无可奈何的抉择。

  上面所论述的,虽然只是推测,但都是基于政治常识所推导出的结果,考量的也是可能性最大,利益最高的政策选择。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没有什么突发事件,比如外星人入侵、皇妃以下一干高级官员暴毙,那么巴拉特特区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将是微乎其微。

  所谓的民主明灯,终究只是风中之烛罢了。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9-8-24 10:32:4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09-8-24 10:35 编辑

巴拉特自治区存在的十个理由 作者:shshd
关于巴拉特自治区的续存可能性,一直以来有不少不同见解,我个人认为抛开莱因哈特个人的价值观及他和希尔德在政治见解上的相近不谈,巴拉特自治区的存在对帝国而言利大于弊,且这一点也是帝国高层的共识,因此“一国两制”在新帝国长期保持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以下是莱因哈特,希尔德,米达麦亚,缪拉,帝国内务省,尤里安等的相关看法,我不想去评价它们的正确性,我只想说,他们才是影响巴拉特自治区前途命运的人。

以下是巴拉特自治区存在的十个理由


1 莱因哈特并不是单凭感性做出的允许巴拉特自治区存在的决定,而是在冷静的理性思考下做出的决定。(代表人:尤里安)

引文:

……很明显的,他并无意无限制或毫无原则地认同民主主义的存续。尤里安因此知道了莱因哈特并没有失去身为一个主政者所需要的冷静。  


2 巴拉特自治区的存在及自治权的确实履行关乎莱因哈特皇帝及帝国政府名誉(代表人:莱因哈特及其敕使缪拉)

引文:

“关于承认包括行星海尼森在内的巴拉特星系的内政自治权一事,我方以莱因哈特陛下和帝国政府的名誉保证,这件事将会被确实履行“


3 以信义立国才能向士兵和民众昭示罗严克拉姆王朝的存在意义(代表人:米达麦亚为首的众提督)

引文:

“要靠谋略来立国吗?”   

受到刺激的米达麦亚使尽全身的愤怒加以反驳。   

“只有靠信义才能够立国。至少,如果没有这种意识的话,要用什么向人民和士兵解释新王朝存立的意义在哪里?”

为了保证国家和军队的团结,一个具有敌人性质的存在对帝国而言是必要的。


4 为了保证国家和军队的团结,一个具有敌人性质的存在对帝国而言是必要的。(代表人:希尔德)  

引文:

希尔德接着说道:“国家、组织、团体——怎么称呼都好,要团结人类的集团,有一样绝对必要的事物。

“哦,是什么?”  

“是‘敌人’。””


5 战略上讲,如果要面对许多敌人,他们集中在一起比分散的要方便得多。(代表人:希尔德)

如果没有杨威利这个有着些许特异人格的人存在,同盟军的武力或费沙的经济力也就失去了化合的触媒。然而,若果真如此,帝国军就势必要各个击破每一个蠢蠢欲动的大小势力了。而这种情形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不少麻烦……  


6 自从同盟灭亡以后,部份失去控制的旧同盟军成为新领土的重要犯罪根源。(代表人:罗严塔尔)

“然而罗严塔尔很沉着冷静地上任了……军纪严正,并没有任何由士兵所犯下的凶恶犯罪事件发生。反而是旧同盟军已经失去控制的脱队者犯罪问题较为严重。”   


7 巴拉特地区如果由帝国政府直辖,将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治之地”(代表人:帝国内务省)

“关于把伊谢尔伦要塞归还给帝国军,让巴拉特星系包括行星海尼森在内成为自治领地及享有内政自主权这件事,尤里安和莱因哈特有完全相同的看法。在看到行星海尼森不断有人为的灾祸产生之后,帝国内务省中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个“难治之地””


8 海尼森的重建在精神和物质量方面都任务艰巨,和过去种种反帝国势力拥有伊谢尔伦的外部武力作为依恃的时代不同,在军事和物资方面,帝国对巴拉特实施控制都是比较便宜的。代表人:莱因和特、尤里安)

引文:

“尤里安觉得海尼森也变了,这或许是因为他是透过感伤的眼睛来看这个星球的缘故吧?至少在两年以前,这个行星是支配统治半个宇宙的国家机构中枢,是人力、物力资源集中点,人类社会的要地。最明显的差别是居住及来往于此地的人们的表情一点生气都没有。看来就像毫无怨言地接受现状,蹲踞在颓废的悬崖斜面,安于大帝国边境的地位,随时准备滑落历史的深渊一样…… ”

“向日葵总是向着太阳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情况犹如旧同盟领地的共和主义者们是向日葵,而伊谢尔伦就是太阳……归根结底一句话,鲁宾斯基的蠢动也是依赖伊谢尔伦的武力。”

“承认巴拉特星系的内政自治权已经是莱因哈特极大的让步了,然而,海尼森必须先从在“鲁宾斯基的火祭”事件的损害中再重建起来。和伊谢尔伦要塞比较起来,海尼森的地球条件显然是处于易攻难守的状况,原本海尼森就是一个消费性格较多的星系,所以粮食和其他的必需物品都得从其他的星球输入,而其他的星球又都在帝国的完全支配之下。从军事面来考虑的话,它的条件是极不利的。莱因哈特对尤里安的宽大其实是一把双刃刀,而莱因哈特和尤里安都知道。”  


9 在流血战斗中保持下来的价值观,有时在和平的岁月中反而可能腐蚀掉(代表人:莱因哈特、尤里安)

引文:

从某方面来说,莱因哈特皇帝给了民主和政治一个辛辣的考验。经过战争那么严苛的洗炼而残存下来的价值观,会不会在和平的环境下被腐蚀呢……


10 为了避免领导集团成为一言堂,保留不同的价值观是必要的,而作为与帝国的军事浪漫主义的调和者的角色,与其由一个奥贝斯坦那样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来扮演,不如由一个杨威利那样的民主主义者来扮演。(代表人:希尔德)

引文:   

在一个集团里面,存在着具有不同思考方法的人是必要的。否则这个集团就有化为一言堂或者妄信集团之虞了。奥贝斯坦的存在固然重要,但是,以希尔德的观点来看,她宁愿像杨威利那样的人物来担任这个职务


最后,给出第十一个不算理由的理由——作者田中芳树本人的预测:

“若是尤利安,他的人生方式已经完全决定了,他要努力让帝国迈向开明的方向,哪怕只有一步也好,今后帝国议会会成立,他也可能会担任议长。既然他的将来连这一步都比较清楚了,那么,尤里安的事写到这里也就行了。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4-29 09:00 , Processed in 0.02248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