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802|回复: 5

[转贴] ESA和JAXA星际探测项目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16:43: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16 17:06 编辑

ESA-欧空局:


1986  乔托号  哈雷彗星任务 成功


2003  火星快车 火星任务   成功


2004   罗塞塔号 Wirtanen彗星 正在进行


2004  惠更斯  土卫六任务   成功


2005  金星快车  金星任务  成功


2007 SMART-1  月球任务    成功




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1986  彗星号  哈雷彗星任务 成功


1990   羽衣号  月球任务  失败


2003  希望号  火星任务  失败


2005  隼鸟号   丝川小行星  成功


2008  月亮女神 月球任务 成功


2010  拂晓号 金星任务 正在进行



说明:

1986年 欧空局的“乔托号”是以近距离在距“哈雷彗星”彗核500公里进行探测 日本的彗星号则是在25万公里以外

同一探测任务 火星 金星 日本的进度都在欧空局之后

至于“隼鸟”和“罗塞塔” 两者的任务技术难度  “罗塞塔”远在“隼鸟”之上。
总结:都比中国厉害!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16:45:05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星际探测方面,不要说美俄就是欧日也将我国甩在后面.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16:48:55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金星探测器成功升空 飞4亿公里今年底到达-


日本H2A火箭搭载日本金星探测器“拂晓”号在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当地时间7点25分,在360公里的预定高度,“拂晓”号分离成功。

同时,与“拂晓”共同搭载的世界首个太阳帆飞行器“伊卡洛斯”号,以及5座实验机也全部被送入到了预定的轨道。因为两者叠加后的形状酷似漂浮的风筝,被日本国民亲切地称为“星际风筝”。

这是日本首次成功发射金星探测器,“拂晓”号将一边绕太阳运行,一边靠近金星轨道。经过4亿公里的航行后,将于12月7日达到金星轨道。
 与地球距离最近的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地表温度高达400度。

“拂晓”号此行的目标是解释金星之谜和预测地球异常气候。据专家分析,“拂晓号也会有助于解决地球变暖等一系列课题。”
  
而同船的“伊卡洛斯”号将依靠太阳能行进,这项技能若能成功,日后将运用到探测木星的计划上。

  日本距离上次发射行星探测器已经相隔12年,上一次的火星探测器“期望”号,因为故障原因未能沿着火星轨道运转而中止。此次“拂晓”号的开发费为146亿日元。

  1962年,美国最早向金星发射了探测器“水手2号”。

1970年,苏联发射的“金星7号”,成为世界上首个着陆金星表面的探测器。

而如今,日本是第三个依靠本国技术独自成功发射金星探测器的国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16:52:13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帆飞行器“伊卡洛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17:00:3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16 17:03 编辑

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漫游7年顺利返地球-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能采集了月球以外星体岩石碎片的太空探测器——日本的隼鸟号,13日晚结束七年的太空之旅,顺利返回地球。

  科学家希望,这个小型探测器会从遥远的小行星,带回来太阳系形成初期留下的原始沙石样本,让人类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据了解,隼鸟号在靠近地球时与装有小行星沙石的密封舱分离,其主体在冲入大气层时将被烧为灰烬,密封舱则降落在澳洲南部沙漠的伍梅拉军事限制区。

  体积有如汽车 采集小行星岩石碎片

  体积和普通汽车差不多大的隼鸟号是在2003年发射升空,2005年它在地球与火星之间、距离地球三亿公里的丝川(Itokawa)小行星登陆,并相信成功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

  它也探测到丝川小行星表面被许多岩石覆盖,估计这个小行星早在“数千万年到数亿万年前”形成,在太阳系最原始阶段就从一个原始天体分离而出。

  三年前,隼鸟号开始了回归地球之旅。这趟历时七年、飞行长达50亿公里的太空之旅备受关注,因为这是人类史上首次将月球以外的天体岩石样本带回地球,首次实行地球与小行星之间的往返行程。

  2001年,美国宇航局探测器也曾登上小行星“爱神”(Eros),但是没能将所采集到的样本带回来。

  几次生死攸关 最终化险为夷

  隼鸟号原本应该在三年前回返地球,但由于它途中发生一系列的技术故障,包括发动机、姿态控制装置和电池都曾发生故障,几次面临生死攸关,但最终化险为夷。

  不过由于它在小行星着陆时,收集丝川表面弹起的岩石碎片的过程一度出现问题,日本科学家至今仍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是否真采集到岩石样本。

  按照计划,隼鸟号在日本时间昨晚8时左右分离密封舱,三个多小时后,机身与密封舱分别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冲入大气层。

  机身预料会在返航过程中燃烧殆尽,经过耐热处理、面积相等于一个篮球大小的密封舱,则会在距离地面10公里处启动降落伞,在澳洲沙漠降陆。

  国际科学家小组聚集在伍梅拉军事限制区等候密封舱隼鸟号密封舱回返地球,密封舱会启动信号显示其具体降落位置。

  科学家预料会在天亮后乘坐直升机回收密封舱,然后把它送回日本进一步化验。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16 20:01:0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16 20:02 编辑

中日航天大比拼--3:6中国落后3分


中日宇航竞赛最新比分3:6   日本一天内连超两分当地时间2010年5月21日6点58分(北京时间5时58分),载有日本首个金星探测器“晓”号的H2A火箭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顺利发射升空。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6月13日降落成功。

对日本来说,这次发射同时开创了两项里程碑式的宇航技术:第一是行星探索,第二是作为深空航行关键技术的太阳帆。目前,日本在宇航主要技术领域已经取得相当大成就,这与日本多年来持续性投入和技术积累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和日本现在已是亚洲宇航技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中国在多项领域仍存在空白,而日本相对来说技术领域更加全面,仅在载人航天方面不如中国。

对比中日两国的最新宇航技术进展,以几个主要领域来说:

第一,日本的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目前是超过中国的,H-2A和H-2B的低轨道发射能力、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能力都超过中国最大的几款火箭。中国正在研制的长征5号,未来将在性能上全面超过日本的H-2系列,但最快要在2015年才能实现。(中日此项得分0:1)

第二,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要超过日本,中国已成功发射了多艘“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并实现了宇航员的太空出舱。而日本虽然借助美国航天飞机令本国宇航员上过太空,自身也进行过宇航员的技术培训,但本国的载人发射能力仍是空白。(中日此项得分1:0)

第三,中国在飞船设计领域也超过日本,飞船不仅仅在于能够载人进行太空,也在于运输能力和返回能力。日本2009年曾成功发射HTV-1无人货运飞船,而且飞船运载能力也超过“神舟”,但无人飞船毕竟在返回能力、载人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不属于完整的太空飞船概念。(中日此项得分0.75:0.25)

第四,中国和日本在空间站技术方面都已经起步。日本的“希望”号实验舱虽然成功应用于国际空间站,但缺少独立性和自行发射的事实。中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天宫一号”已经投入制造,并且将在各项领域超过日本,但成功发射还需要一年,因此实际应用还是空白。(中日此项得分0.25:0.75)

第五,中日在应用卫星领域各有所长。日本在通信卫星、环境卫星、海洋观测卫星等方面有着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在导航卫星等方面占据优势。(中日此项得分0.5:0.5)

第六,中日两国月球探测器的探月行动都已经获得圆满成功。日本虽然在探月经验上比中国更丰富,但两国实际水平并没有太大差距。此后,中日两国后续的探月行动还将继续展开。(中日此项得分0.5:0.5)

第七,中日两国在行星探索领域都开始实际行动。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需要搭载俄罗斯探测器前往火星,而且需要到2011年10月才能进行发射。日本方面的“晓”号金星探测器,于2010年5月21日成功依靠本国火箭发射升空,一下子就在该领域超越了中国。(中日此项得分0:1)

第八,太阳帆是未来深空探索的关键性技术,美国和日本都开始这方面的探索,由于美国第一个太阳帆失败,日本则有望首先突破这项技术。中国在这方面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技术实现仍需大量时日。未来向其他行星甚至更深远太空进发,太阳帆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中日此项得分0:1)
第九,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6月13日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亚,星际探测中国又输一分,估计10年内中国无法达到同类成就。(中日:0:1)

综上所述,围绕中日两国的宇航技术竞赛,日本在2010年5月21日一天内,同时在两大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双方对比从平局一下变为了3:6。暂时的落后并不会迟滞中国未来的进步,中国未来5-10年内,有望在运载火箭、空间站技术方面反超日本,但其他领域仍需进一步努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6-19 01:44 , Processed in 0.02316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