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486|回复: 3

[转贴] 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罗斯”(RUS)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6 09:19:4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6-6 09:29 编辑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企业副总设计师布留哈诺夫在俄《工业》周刊发表文章说,俄目前正积极准备研发新一代载人飞船。

  文章介绍说,俄新一代载人飞船系统由基本型飞船及其变型体飞船组成。其中,基本型飞船将主要用于为轨道站提供服务,包括与地面进行人员、货物运输及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船使用等。而变型体飞船将用于解决专业化太空任务,包括绕月飞行、对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进行维护及修理、进行长期太空试验等。

  按照俄此前宣布的计划,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设计草图将于2010年中期提出,到2018年研制完成。俄将于2015年在阿穆尔地区的“东方”发射场进行首次不载人发射,2018年进行首次载人发射,到2020年,俄所有载人航天项目都将转移至该发射场。

  据布留哈诺夫介绍,新一代飞船中的基本型飞船可同时携带6名宇航员及500公斤货物,其返回舱外形为圆锥形,直径将达到4.4米,远远超过目前使用的“联盟-TMA”飞船返回舱直径。

  为提高着陆准确性,基本型飞船返回舱将不再采用减速降落伞,而是完全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减速,实现返回舱软着陆,因此该返回舱可多次使用。此外,返回舱外壳材料还将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和碳纤维,能将返回舱重量减轻约20%至30%,同时其使用寿命将大大增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6 09:22:59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载人航天项目主管克拉斯诺夫透露说,俄罗斯将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名称暂定为“罗斯”,它将不仅用于近地轨道飞行,还将用于月球开发。

    克拉斯诺夫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这种新式载人飞船将能够同时把6名宇航员送至地球低轨道,或者把4名宇航员送至近月轨道。同时,飞船返回地面时货物装载能力也将有所加强,将能够携带500公斤的货物,而目前的俄“联盟”载人飞船返航时仅能携带250公斤的货物。

    俄“能源”火箭航天企业总裁兼总设计师维塔利·洛波塔在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将采纳俄罗斯各大航天企业的最新科技,其外观将于2010年底对外公布。他透露说新飞船外观与美国正在研制当中的下一代载人航天器“奥赖恩”类似。

    谈到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问题,克拉斯诺夫表示,俄计划建造新轨道空间站替换退役后的国际空间站。他介绍说,新的轨道站将同国际空间站一样成为科学试验基地,此外它还将扮演“太空飞船组装车间”的角色,为星际旅行及探月做准备。

    克拉斯诺夫此前曾表示,俄航天署已经就建造新轨道空间站问题制定出相应规划。不过他强调,该计划尚处于讨论阶段,并未获得政府的批准。他并未说明俄罗斯是否计划与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建造新轨道空间站。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6 09:24:24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研制新一代载人飞船的火箭动力着陆系统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签发了总价值约3700万美元的两份合同,开始设计能将宇航员送往月球的下一代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俄罗斯新一代飞船“未来载人运输系统”(PPTS)的一个标准特征是它的着陆系统。
  
  新飞船着陆系统设计演进
  
  未来俄罗斯载人任务将在俄罗斯境内降落,而飞船将只能飞越俄罗斯南部,下降模块需要大量机动力。同时,严格的研发期限和有限的资金不足以支持创新方案。
  
  按照2008年的设想,在返回地球的三个小时中,“先进机组运输系统”(ACTS)将进行离轨发动机点火,从而把速度降低至130米/秒。飞船随后丢弃服务舱,其将在大气层中焚毁;乘员舱将开始40分钟的再入过程,凭借软着陆固体推进发动机降落地面。飞船装有可回收着陆架,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以及12台固体推进着陆发动机。这使其不仅可以确保安全返回地面,还可能使用同一乘员舱执行多种航天任务。飞船将在海拔600-800米处进行发动机点火,垂直下降后,将在距地面30米处开始执行精确着陆。
  
  俄罗斯工程师在长期的需求矛盾与折中获得了这种不同寻常的结构。2007年,俄罗斯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在远东地区建设新发射场,希望结束俄罗斯依靠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的局面。这一发射场位于与拜科努尔几乎相同的纬度位置,这个重要的轨道机械参数决定了火箭的运载能力。
  
  但是,这一决策使得如果使用传统的再入方式,只给返回的太空舱留下进入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狭窄通路。因此俄罗斯工程师不得不改进飞船的机动性,以使飞船能够引导自身进入半径仅为2千米的圆形着陆区域,而不是借助风力通过降落伞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广袤的土地上。考虑到俄罗斯政府在2018年就要为新飞船的第一次载人任务做好准备,诸如飞行器形状和可展机翼“变压器”等基本方案被认为太过昂贵且具有风险。最终,利用火箭实现乘员舱着陆的方案胜出。
  
  2009年3月,俄罗斯航天局在PPTS系统需求中,将对PPTS系统着陆半径的需求“放宽”到10千米,但仍指示工业界继续研究高精确着陆的各种备选方式。航天局的需求要求:乘员舱必须具备从轨道或在轨道动力飞行期间紧急返回地面的能力,以及在所有季节在任何无准备的陆地或海域着陆的能力。紧急逃逸和着陆能力在任务的每个阶段都要具备,并需要提供乘员生存能力,直到救援队和医疗队抵达。
  
  2009年4月12日,俄新社引用未具名的航天官员的话称:新飞船将利用火箭动力着陆,使用环保发动机,可能使用酒精燃料。虽然这可能反映了研发周期中不确定的备选建议,固体发动机似乎仍然被认为是飞船最可行的着陆系统。
  
  在此期间,报告显示更可能采用一种更适合PPTS系统的新固体推进着陆发动机结构。不使用12台具有独立喷嘴的发动机,而使用多个喷嘴进行固体推进,这显然可以在下降期间便于推力控制。与喷嘴相连的控制装置将允许调节发动机的推力向量,而固体发动机主体仍将位于相对于飞船主体的固定位置。因此,操纵着陆模块精确着陆将成为可能。据说这种设计基于俄罗斯现有的硬件基础,从而确保了着陆系统研发的低风险和低成本。
  
  火箭着陆备选方案
  
  作为备选方案,能源火箭宇航集团(RKK Energia)代表还提出了考虑新飞船以海上溅落的方式代替俄罗斯载人航天项目最初就使用的陆地着陆方式。海上降落将由营救和恢复舰艇支持,假如从Vostochny发射场发射时出现事故,太平洋上的营救和恢复舰艇还可以向乘员提供紧急服务。但是这项提议仍未能消减对高精度动力式着陆的需求,原因是从Vostochny发射场发射的最初阶段,飞船将飞越俄罗斯远东的森林,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飞船还需要有限的降落区域。
  
  另外还有一套用于紧急情况的降落伞方案作为备选。但由于降落伞着陆的重量限制,必须将再入载具分为4.5吨的乘员舱部分和底部推进部分。包含降落伞在内的着陆装置包预计重250千克。考虑到发动机软着陆可能出现问题,推进部分将被丢弃,乘员舱将利用降落伞着陆。这种方法从2009年4月开始受到重视,但怀疑者称研发者最终还将回到传统的着陆方式上。
  
    春季启动PPTS 研发时,RKK Energia公司总裁声称,除了与美国“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在外形上相似外,俄罗斯飞船将具有独特的特征反映俄罗斯的特点。这清楚地暗示了新飞船将使用火箭着陆而不是降落伞着陆。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6-6 09:41:35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新一代载人飞船(PPTS)——“罗斯”(RUS)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萨鲁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5-5-6 05:06 , Processed in 0.02441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