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783|回复: 4

中世纪反重骑兵战术探讨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8-4-19 17:33:55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前,我在落星之门看到一篇关于亡灵战争的文章,其中涉及到反重骑兵战术的问题,深有感触,现在谈一下我个人对于反重骑兵战术的理解.我认为单靠单一兵种是很难克制重骑兵的.

克雷西会战只是个特例,如果双方是在平原地区交战的话,那英军的损失就绝不会只有两百人,而法军的损失将会小得多,重骑兵的冲击对于步兵来说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反重骑兵战术必须是多兵种的协同作战,而不是单靠某一兵种来解决.事实上只有火枪才能真正威胁到重骑兵的存在,这里不考虑火枪的存在.


具体战术如下:一是必须利用有利地形作为掩护,诸如森林,河流,沼泽等.此举重在限制重骑兵的冲锋方向.

二是在己方阵地前方设置反骑兵地障以及陷阱.此举重在迟滞重骑兵的冲锋速度.

三是在步兵阵地两翼配置轻骑兵,从两翼夹攻重骑兵.轻骑兵应利用机动性强的优点,用弓箭射杀重骑兵的战马.此举重在扰乱重骑兵的冲锋阵型,尽量使其陷入混乱.

四是在步兵阵地正面配置长枪兵,此举不仅重在阻挡重骑士的冲锋,更重要的是掩护远程兵种.

五是在长枪兵后方配置由长弓兵,重弩,投石兵组成的远程兵种,此举重在射杀骑士以及他们的战马,其中,长弓兵负责射杀骑士,重弩负责射杀重骑兵的战马,投石兵负责用投石器将那些骑士打落战马.



六是在弓弩手后方配置剑盾兵,专门负责砍杀那些落马的骑士.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8-4-19 17:47:01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重骑兵的优点就在于利用其冲击力来突破步兵阵地,所以单靠长枪兵是很难阻挡的.必须多兵种协同.

使用道具 举报

xurenj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xurenjing 发表于 2008-4-19 17:57:56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当年岳飞的 钩子 就挺不错的嘛

使用道具 举报

吉尔 该用户已被删除
吉尔 发表于 2008-4-19 18:02:17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论坛里面搬过来的

重装甲骑兵就是装甲具有承受一定攻击的能力,通过冲锋产生的速度、动量对敌人阵地制造压制性的突破,主要用途是冲毁敌人阵形,打击敌人士气的超级骑兵、人肉坦克——在冷兵器时代,稳固的阵形是确保胜利的基础,高昂的士气是取胜的关键,一旦破坏了敌人的心理平衡和组织基础,就相当于获得了胜利,所以,重装甲骑兵曾经是一个最昂贵最重要也最荣耀的兵种。
一般来说装甲材质的厚度、韧性、强度和覆盖面积都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保证骑士能够承受一般的砍杀和弓箭杀伤。足够的厚度和面积就造成了巨大的重量,也就牺牲了机动性。蒙古轻骑兵面对人数众多以重装甲骑兵为骨干的西欧骑士团的时候所得到的胜利,就是依靠机动性获得的。
西欧中世纪的重装甲骑兵,装甲坚固,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这种装备很显然不利于近身搏斗——眼睛视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这种制造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冲锋,掉过头来再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
中国出现重骑兵的时间也是与西欧相仿的南北朝时期,人称铁浮屠。不仅人有人甲,连战马也全副披挂,一个骑兵就好像是一座高大的战神雕像,当他们推进的时候,就好像钢铁的城墙迎面压来。后来金人效仿制造了锁子马,几个重装甲骑兵用铁索连成一个作战单位,更增加了作战单位的稳定性,但是由于进一步丧失了本来就不多的机动性,最终导致了失败——甚至是败给了南宋的轻装步兵。
重装甲骑兵的装甲很重,西欧比较极端的时代,如果一个骑士从马上摔下来,凭自己的力量根本是站不起来的。中国和中国周边的国家,重装甲骑兵的装甲基本上还是普通披挂装甲的延伸,倒还是可以凭自己勉强的站立。
重装甲骑兵的战马只用来战斗,平常行军以及负载其他战斗和生活用具要靠扈从和其他马匹。一个骑士如果没有两名以上的扈从就会感到生存的不便,连上下马、换马、穿盔甲都不能顺利完成。
重装甲骑兵的骑士本身也只用于战斗。由于这个兵种极为昂贵,一个兵相当于十个以上的步兵或者三四个普通骑兵,很少有君主愿意独自负担这个军队的建设及维持费用。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贵族子弟组建骑士团,平时这些游手好闲的贵族子弟以及更加游手好闲的富裕流浪汉冒险家们在各种名目的骑士训练营进行训练和比赛,战时按照阶级组成各种名目的骑士团,所有费用自理、扈从自带、装备自备,国家只提供必要的粮食,但是酒肉之类一般也要自己准备。这些有钱的骑士们吃肉喝酒,有的是体力,当然战斗力也强。不过他们也绝对不是冤大头,战争胜利之后的战利品归各自的骑士团所有,国王不会插手。比较极端的时候,就连攻下来的城堡都被视为私产,拒绝国王的重新分配。
重装甲骑兵在行军的时候一般不会装甲,一方面是骑士自己受不了,另一方面是尽量的爱惜战马,以便能够在冲锋的时候获得最好的效果,也是为了在冲锋结束后能够还有足够的马力逃回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重装甲骑兵几乎无法进行奔袭,对于突发的遭遇战也缺乏反应时间。
用重装甲骑兵进行奔袭,在距离和地形上面是有一定天然限制的——不能快跑,否则战马会完蛋;不能太远,否则人和马一起累死;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根本不可能多带粮食的骑兵会很快饥渴失去战斗力;不能上山道、进湿地、进沙漠、进森林、攻堡垒……还能干什么?只有偷袭。
他们总是需要慢慢的披挂、慢慢的上马、慢慢的排队——注意,由于动量太大,难以及时的刹车,没有良好队形的重装甲骑兵会发生严重的互相践踏。如果在他们没有着装还处在行军状态的时候进行攻击,他们只有和扈从们一起轻装逃走,能起到的也就是没什么组织的轻骑兵的作用,而且比一般的轻骑兵更加混乱。
重装甲骑兵根本是一个功能非常单一的兵种,除了冲锋的辉煌之外,其他的时候都是脆弱的。所以,重装甲骑兵除了自己带有充当步兵和轻骑兵作用的扈从以外,还需要相当数量的其他兵种加以配合,基本不能独立完成一项综合的作战任务——比如战役。
当一支贵族组成的重装甲骑兵在辎重车队的运载下,在重步兵(正规军、雇佣军、自由农、商人子弟、士族、军户等)、轻步兵(奴隶、学徒、农奴、家奴、弱小民族、协从国军队等)的保护下,在弓箭手(正规军、工匠、自由农、猎人、受雇用的游牧民等)的掩护下,在轻骑兵(正规军、雇佣军、边疆守备队、贫穷贵族子弟、流浪汉、冒险家等)的远距离侦察保障下,终于抵达战场的时候,大家应该已经和他们一样气喘吁吁了。
他们驱赶着其他兵种快速的建立长矛和盾牌(有的是那种用车运载的3米高的巨型盾牌)的外圈阵地、辎重车围成一圈的内圈阵地,并用弓箭手射住阵脚,用长矛步兵(重步兵)顶住敌人的第一波骚扰进攻。然后,才开始慢慢的装甲、上马、排队。这个时候,大量的轻骑兵必须不断的对敌人进行接触攻击,或者至少是佯装攻击,否则敌人如果从容的布置好自己的防御体系,比如绊马索、连射的重型弩炮、鹿角刺和拒马坑,那对于重装甲骑兵来说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惨重损失。
当一切准备齐全,侦察的将领要明确的判断什么样的位置有利于冲锋——并不是所有的敌人阵地都可以进攻,准备的森严的、士兵冷静的、有足够长矛和弩箭的、已经看起来动了土的、有牢固的木栅栏的、同样有重装甲骑兵的……最终,重装甲骑兵要冲击的是敌人的薄弱部分,整个阵地的一个薄弱部分被冲垮了,敌人的末日也就快了。
重装甲骑兵排列的队形一般是横队,各个横队之间要保持数十个马身,以保证后面的马不会因为无法停住而发生“追尾”。这样一来,要是想铺开5000重装甲骑兵,就需要很大的战场面积。如果攻击面也就是敌人的薄弱部分长度为500米,那么就是200名骑士一个横队,一共25队,这个方阵就要500mX1200m的面积,这种冲锋如果没有足够的重步兵和轻骑兵掩护,侧翼就会变成敌人的重装甲骑兵的进攻目标。
重装甲骑兵基本上是一击必杀的,冲锋一次之后,必须用很大的回旋半径才能反过来进行掉头的冲锋。在运动过程中,减慢速度就是自杀,保持速度就要有很大的转弯半径,如果遇到敌人阵地内的各种对付骑兵的障碍物,就会被冲散队形。一旦有个别的重装甲骑兵被步兵围住,就会很容易的被宰杀或俘虏。
重装甲骑兵是不能用来追击的,他们的战马只能用来冲刺,超过一定的距离就会失去体力,他们的动量大不能灵活的转向,视野小容易遭到伏击,不够灵活不能适应肉搏和俘虏敌人。
一般的弓箭是无法伤害重装甲骑兵的,但是,“强弓”、弩箭、英国长弓使用重箭头、炮弩、投矛器等等重型的发射武器还是能够造成损害的,而且也很少有足够坚固的精钢装甲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如果弓箭手拼命不躲开的话)抵挡普通的弓箭。
一般臂力的砍杀不会对重装甲造成大的破坏,但是装甲接缝和连接部分会有一定的遭受攻击破损的几率;很大力量或者借助重量回旋攻击的狼牙棒、铁棒、铁褡裢、铁锤、重斧头、重剑、镗、槊、鞭、锏等重量武器就可以比较有效的打击重装甲骑士的头部和胸部——攻击头部使之晕眩、攻击胸部使之窒息,其他部位基本无效。
西欧的重装甲骑兵到火枪出现以后就基本不存在了,中国的重装甲骑兵到了唐朝就基本绝迹,宋朝的时候还曾经嚣张过,但是被岳飞很轻松的用最简单的步兵散兵战术和障碍类武器搞定了。
重装甲骑兵的互相攻击简直就是灾难。除了互相冲锋,恐怕就没有什么其他的作战方式了。冲过去,再冲回来,人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双方精疲力竭才鸣金收兵,很难产生决定性的战果。如果有一支哪怕只有很少的步兵配合,设立粗陋的阵地,恐怕对方也要多少处于下风了。
蒙古人的轻骑兵面对看起来非常强大和威猛的西欧骑士团们,采用了远距离用弓箭骚扰,并故意暴露弱点的骚扰战术,等到重装甲骑兵气喘吁吁的冲上来,他们一哄而散;对方只要重新列队,他们又过来远远的射箭。重装甲骑兵本身并不装备弓箭,一旦他们冲上去,他们的后阵——扈从、弓箭手、步兵们就都暴露在蒙古人的重骑兵攻击下(蒙古人的重骑兵只不过是装备比较厚重,但也基本上是皮甲和重要部位的少量的钢质甲片,基本上和欧洲的轻骑兵或者上马步兵是一个防护档次)。
随着唐朝期间的不断对外扩张和内战,轻骑兵,尤其是贫穷游牧民族的轻骑兵渐渐的显露出大集团运动作战的明显优势——是的,轻骑兵可以单兵种完成综合任务,重骑兵则不可以。面对轻骑兵和渐渐成熟的步兵方阵战术(中国有名的“阵法”),重骑兵越来越成为仪仗用具,退出了中国的战场。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08-4-19 18:10:30 |显示全部楼层
重骑兵与轻骑兵交战只会陷入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了的境地.基本上,重骑兵是用来对付步兵的.等到步兵装备了火枪,重骑兵就玩完了. 火枪手只要采取三段射战术,别说是重骑兵就是轻骑兵也要小心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5-5-2 18:37 , Processed in 0.0271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