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游之歌1 ――索那尔军人之墓。
猎风肃肃,阿德兰修用手牢固着斗篷,另一只手挡在眼前遮住风沙。鬼晓得为什么会有一股突如其来的怪风。这里可不是风沙地带。“我到过一个地方,神秘的像寓言,抽象得像梦境。”――多年以后,吟游诗人仍然对这次旅行记忆犹新。
地方由一位老者指引。理由是为了答谢在酒馆里听到的传奇,他发誓阿德兰修是他见过最棒的吟游诗人之一。虽然推辞再三,但他的执著勾起了诗人的行动。事实上老人也不太记得路了,在路上他托着下巴,支支吾吾地回忆着、嗫嚅着,每到岔路口两人行走的速度便放得更慢,好让他犹豫、判断、骂自己的记性。老者的表情越艰难,目的地也就变得越僻远、越离奇。
那地方,竟是一座坟场。
阿德兰修有些遗憾,他臆测了许多种假设,但并不在包括眼前。坟,见得太多了,甚至无数次他也几乎长眠地下。
修推测这里是游荡者的安息之所。漂泊者们葬身他乡已经够委屈的了,哪能不尽量把坟地弄得气派一点?但是,这个坟地好生奇特,门面狭小,黑色的旧铁栏萎萎缩缩,冷冷清清不见一个人影。
老人枯槁的手引出一个方向,缓缓诉说。“这是索那尔军人的墓。”
阿德兰修大感意外,索那尔离这何其遥远,它的军队又如何同这片萨鲁瑞安的土地扯上关系?老者似乎是这里的向导与解密员,微微一笑,走在前面。诗人深吸了口气,踏入这疑惑。
他看到一个矮小的方尖碑,上书:“纳骨一万余体”。再来不及作出反应之前,老人又指着不远处密密麻麻,犹如繁星般的石板。“每一个石板都代表着战争中死去的人――女人或者孩子。”
那次战争阿德兰修略知晓,索那尔王朝对威内斯的侵略之战。最后索那尔王朝落败,但为什么尸骨会长埋于这么僻远的地方?
用不着再多说话,阿德兰修确实被震动了。人的生命,能排列得这样紧缩,挤压得这样局促么?而且,这又是一些什么样的生命啊。一个一度把威内斯搅得晕乎、混沌的民族,将自己的媚艳和残暴挥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然后又在这里划下一个悲剧的句号。多少倩笑和呐喊,多少脂粉和鲜血,终于都暗哑了,凝结了,凝结成一个角落,凝结成一种躲避,躲避着人群,躲避着历史,只怀抱着茂草和鸟鸣,怀抱着羞愧和罪名,不声不响,也不愿让人靠近。
诗人不能不把脚步放轻,怕踩着什么。脚下,密密层层的万千灵魂间,该隐埋着几堆索那尔史,几堆威内斯史,几堆风流史,几堆侵略史。每一堆都太艰深,于是只好由艰深归于宁静,像一个避世隐居、满脸皱纹的老人,已经不愿再哼一声。
索那尔王朝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哪怕在死后依然无法超脱。军曹、兵长、伍长、乃至准尉级的仕官,皆立个人木碑。一根根细长的木桩紧紧地排着,其中稍稍高出周围的是准尉。少尉以上均立石碑,到了高级军衔,则立大理石碑。
让开这所有的群体,独个儿远远地坐东面西的,则是统帅之墓。这座墓,傲气十足,俯瞰着自己的数万属下。
这些还不足以引发诗人过多的感慨,老人低沉的声音响起,阿德兰修再次沉默了。――这些墓,竟都是由索那尔王朝的战俘筑成。深邃的思绪仿佛领他回到了若干年前,那一幕幕故事近在眼前。
索那尔王朝的战俘白天在威内斯军队的监视下作苦工,到了夜晚空下来,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谋。他们决定,元帅的墓碑必须用纳邦德尔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为这座石山上曾发生过索那尔和威内斯联军的激战,好多石块就侵染了索那尔军人的鲜血。他们要悄悄派出几个目睹当年激战的人去,确定当年索那尔军流血最多的地方,再从哪里开采巨石,躲过人们耳目,拼死长途运来。
这些战俘开始行动了。他们正儿八经的向看守他们的威内斯军官提出申请,说想自己动手修建战俘营的宿舍,需要到外面去采伐、搬运一些木料石料。同时,他们又搜集身边带着的小玩意儿来笼络威内斯军及其家属。威内斯军同意了他们的申请,结果他们开始大规模的采运石料,不仅为他们的军官,而且为战死的军人筑坟。纳邦德尔那方染血的巨石完全不像修宿舍的材料,只能在星夜秘密偷运。
这一切竟然都是战败国的俘虏们偷偷做成的,实在让人吃惊。
可以想象一群战俘在黑夜偷运染血巨石来作元帅墓碑的艰苦行程。山道上,椰林下,低声的呼号,受过伤的肩膀,勒入肌肉的麻绳,摇晃的脚步,警觉的耳朵,尤其是月光下,那一双双不肯认输服罪的眼睛……
如果你不小心走进了这个地方,在这些墓碑间巡唆一遍,你就会领受到人类精神中极其可怖的一个部分,阴气森森。这里上下有序,排列整齐,傲骨嶙峋,好像还在期待某种指令。
这是一种精神,超越了一切正义或者邪恶,公平或者偏袒,赞美或者鞭笞。一座座的墓碑折射出心灵的撼动。吟游诗人竟完全表达不出。这是一种需要身临才能体悟的感官。
归路上,又刮起怪怪的风沙。诗人最后回望一眼,坟地从他的瞳孔刻入心底。这无人问津的阴冷所在,隐匿于闹市,终沉淀成宁静。民族、历史既在这里定格,又在这里混沌。甜酸苦辣的滋味,弥漫于树丛,弥漫于草地。
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思考。比如为什么盛极一时的索那尔军人死后安葬之地会是离战斗双方都遥远的这里?是因为某个惊人的阴谋被识破?还是退军中在萨鲁瑞安遭到毁灭性的一役?抑或他们本就不在这,而是由于种种巧合或难以说出的理由移坟于此?
这里像一则寓言,对今天早已不叫做索那尔的国度,于躺在萨鲁瑞安的怀抱里,在预示着什么呢?
――吟游诗人.阿德兰修. 被时间所磨灭的历史,谁又在乎对与错。
只有那英雄的传说被人们所吟唱。
期待楼主的下个作品 ^^ 了解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悲壮历史,楼主加油! 向楼主学习
成为合格的吟游诗人 不知道怎么说~精神太伟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