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污名的良将--安森巴哈
这是我发表的战研糸第二次论文,以安森巴哈为研究对象.因为安森巴哈此人物在书中只出场不到十次.故,我对安森巴哈的研究有些片面.希望在阅读之后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同仁与我进行探讨.在阅读完银英一书后,我对安森巴哈这一个名字再也不会忘记.是他,让吉尔菲艾斯实践了自已对安妮罗杰的承诺,带给了我无比的惋惜.是他,让我最欣赏的人,在书中完成了存在的使命,再也没有出现.所以,我对安森巴哈一直没有抱有好感.有的时候,我甚致于暗恨田中,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人出现在书中,让所有人都心碎.等到把<<银英>>再读几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之后.反又认为安森巴哈并不是那么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了.其实,平心而论,安森巴哈是一位优秀的将官,忠诚,聪明,冷静,正直,谨慎,深得部下的拥护.只不过他的一生,毁在了腐败的高登巴姆王朝手中,毁在了无知的布朗胥百克公爵手中.
说他忠诚,是因为在奥夫雷沙对布朗胥百克公爵进行袭击时,他冲了出来,为布朗胥百克公爵挡了一击,并击杀了奥夫雷沙.防止了他再度袭击布朗胥百克公爵.即使在布朗胥百克公爵死后,安森巴哈也没有忘记他对布朗胥百克公爵的承诺,以必死的决心,放弃了一个作军人的荣誉,以一个把主君的尸体当作礼物来呈送,并要求投降的卑劣男子的身份晋见了小莱,并对莱茵哈特发动了暗袭.这一切的种种都说明了他对布朗胥百克公爵的忠诚心不会逊于吉尔菲艾斯对莱茵哈特的忠诚心(要是莱茵哈特被人做掉了,小吉恐怕也会不择手段,不计牺牲的为莱茵哈特报仇).不过,对于他的忠诚,我认为是不值的.正如菲尔纳所讲的那样"谈到忠诚心,我认为它是针对那些能够理解其价值为何的人而设的。如果效忠于一个不能知人善任的主君,等于是将宝石丢进污泥中,事实上对社会来说,也是一大损失!"而布朗胥百克公爵就是这样的主君,他只要求属下付出,却从不为属下着想,即使像安森巴哈这样的心腹也因一够逆耳忠言就投入大牢,这样的人凭什么可以得到安森巴哈的忠诚心.在这点上,我认为安森巴哈就像岳飞一样,是愚忠,明知主公是"白痴"却还要一味的奉献自已的忠诚,为了白痴的主公抛头颅.洒热血都再所不惜.
说他聪明,是因为以深思熟虑而闻名的安森巴哈准将在布朗胥百克公爵逃出奥丁上所使用的计谋可以看出他思虑的周详.他利用贵族常常举办各种园游会的习惯,命人到处宣扬将举办园游会,款待皇帝,并四处散发招待券,使莱茵哈特放松对布朗胥百克公爵的警惕.在举办园游会的前一天夜里,带领布朗胥百克公爵逃出奥丁.在莱茵哈特使用反间计将奥夫雷沙释放回秃鹰要塞时,安森巴哈就以经将莱茵哈特的计谋识破,只是因为对布朗胥百克公爵的愚忠,才仍然将一位反小莱的先锋致于死地.从安森巴哈在为布朗胥百克公爵复仇的行动中,也处处体现出了他过人的头脑.安森巴哈知道,作为一名战败的将领,是不可能一定见到莱茵哈特的.只有让莱茵哈特见他-----那就是利用小莱急于见到布朗胥百克公爵尸体的心理,假意要求投降,并将布朗胥百克公爵的尸体当作礼物来呈送.只有这样,他才能得到莱茵哈特的接见,才能接近莱茵哈特,进行刺杀.这样精密的计划,这样周全的思考难道不能使这颗聪明的头脑的主人-------安森巴哈比只知"向前.向前,再向前"的毕典菲尔特和"石器时代的勇者"奥夫沙雷等纯粹的武将更应该得到读者的理解和尊敬吗?
说他冷静,是因为在对莱茵哈特的刺杀行动中,并不是只有智慧就能够成功的.整个刺杀行动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外有小莱全副武装的卫兵,内有多个充满了智慧与力量的名将,其中不乏搏击高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稍有沉不住气,就可能露出马脚,导致整个行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安森巴哈不但能面不改色,面无表情的走到莱茵哈特面前,行了一个礼,再从尸体中取出武器进行刺杀,且能在被坎普制住的时候,从容的自杀.这样的作风不能说安森巴哈没冷静,沉着.这正是奥夫沙雷等帝国贵族联盟的将领所不具备的.就是这些缺点导致联盟军队的极速崩溃.贵族联盟有安森巴哈这样的人材而不能用,其败亡实乃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说他正直,是因为安森巴哈为布朗胥百克公爵仕事了这么多年,已经官拜准将了,对布朗胥百克公爵有着比别从更多的了解.正这种情况下,当布朗胥百克公爵决心对威斯塔特进行核子攻击时,安森巴哈还不会察言观色,顺风使舵,却冒着被处决的风险对布朗胥百克公爵进谏,以至于被打入大牢.不可说他不正直了.不过安森巴哈的正直在帝国贵族联盟中不但不是一个优点,反而是一个大大缺点.如果不将他下狱,恐怕他的发言会让人以扰乱军心为由,将他处决了吧.
说他谨慎,是因为这样一段对话:
"你就是在连典贝尔克要塞中奋战不懈的奥夫雷沙一级上将吗? "
这位刻意询问的人,就是布朗胥百克公爵的心腹----安森巴哈准将。
"混帐! 你认不出来吗? "
"只是要确认一下而已。好了,盟主已经在等着要见您了! 这边请。"
在奥汀,作为一殿之臣,安森巴哈是不可能不认识脸上有着显著特征的奥夫沙雷的,那再问一遍的理由何在呢?为了确认一下.这说明了安森巴哈在工作上的谨慎态度.不因工作对象是一个熟人而简化工作程序.换了一个人,谁还会问这么一个不需要答案的问题,我想毕典菲尔特肯定是不会有这一问的.
说他得到部下的拥护,是从这一点看出来的:当安森巴哈因为忠言逆耳而受到牢狱之灾时,他的部下将他解救出来.在布朗胥百克公爵的势力中将被布朗胥百克公爵特意关押的"犯人"释放出来是要被处决的,而安森巴哈的部下甘冒此险,可见对安森巴哈之拥护了.要是布朗胥百克公爵被关押了,我相信除了安森巴哈这个"大笨蛋"之外,是不会有人去救他的.毕竟以布朗胥百克公爵这种人,是不会有多少个安森巴哈这样智勇双全的忠臣的.
像安森巴哈这样集忠诚,聪明,冷静,正直,谨慎,深得部下的拥护于一身的将领,就算称不上一位名将也可以称的上是一位良将吧.只可惜一步踏错,选择错了主君,不但终其一生不曾有机会施展抱负,一展才华,在死后也要背负上暗杀者的污名.不知有机会让他重头来过是,他是不是还会继续效忠布朗胥百克公爵呢?不管怎样,大家要记住这一句话:
"谈到忠诚心,我认为它是针对那些能够理解其价值为何的人而设的。如果效忠于一个不能知人善任的主君,等于是将宝石丢进污泥中,事实上对社会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
安森巴哈,果系良将?
近日重温旧文,看至李好坏兄所作《背负污名的良将——安森巴哈》一文,颇有想法,在唱反调的青春鼓舞下,于是写出来供大家一骂。
安森巴哈,果系良将?
忠诚,聪明,冷静,正直,谨慎。这是李兄在文中提出的安的诸优点。个人认为,这其中的某些些并不能称为他的优点,甚至是他的缺陷。
忠诚。不可否认,他对主君布朗胥百克是忠诚,无论是直言敢谏,或是为其报仇而进行的刺杀。但是李兄自己也说,安的忠诚是不值得的,是愚忠。而这忠诚,也正造就了安森巴哈的悲剧。我不否认忠诚是一种美德,但是这样的忠诚,也正是安森巴哈悲剧的起源,换言之,就是愚昧。
聪明。对于门阀贵族,安森巴哈早已知道他们是人心所背,也亲眼见证(并憎恨)贵族残暴而贪婪的本性。他知道门阀贵族已经是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是行将被历史埋葬的旧势力。然而他却死抱着所谓“忠诚”,为了实践自己的“忠诚”刺杀代表人民的莱因哈特。为一己之名(准确说,他知道刺杀行动会使他背负污名,因此我认为他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正义感”和“誓言”),置人民利益不顾,求小义而舍大义。虽然在他的历次行动中,均表现出周详缜密的计划组织能力,但是始终无法改变立场的安森巴哈,何谈聪明?
“这样精密的计划,这样周全的思考难道不能使这颗聪明的头脑的主人-------安森巴哈比只知"向前.向前,再向前"的毕典菲尔特和"石器时代的勇者"奥夫沙雷等纯粹的武将更应该得到读者的理解和尊敬吗?”
能有这样精密的计划,周全的思考,聪明的头脑,却始终无法对贵族军有实质上的贡献。要说聪明,又从何说起?
此外,记得有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提出进言的技巧,帕耶特大作《从拉普的死看谏言的技巧》中亦提出过。自古伴君如伴虎,尤其是这样的暴君。而安森巴哈却不知死活地直截了当地反对。这不能不能说是一个失误。
冷静。对莱的刺杀行动他确实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冷静——可惜,是站在了历史的阴暗面。
正直。和忠诚一样,不可否认安森巴哈的正直,但是也和忠诚一样,同样构成了他的悲剧。,“不过安森巴哈的正直在帝国贵族联盟中不但不是一个优点,反而是一个大大缺点。如果不将他下狱,恐怕他的发言会让人以扰乱军心为由,将他处决了吧。”李兄如是说。
谨慎。谨慎微小者,大概不会做出不计后果的举动(不是指刺杀),亦不会落人口实把柄。在轰炸威斯塔朗特事件中,安森巴哈冒死直谏,又冒冒失失发出“把自己手脚砍掉的人如何能站起来”的感慨——而且还传到布朗胥百克耳朵里。没有被当场处死,已经要感谢奥丁大神的保佑了。
综上,个人认为,这五个优点,也许对于个人来说,的确是优点,但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却是背面的效果。
最后想到一个人。藤堂高虎,一共五次倒戈叛变,但是却每次都加工资,为什么?因为他能敏锐地感觉到人心所向,于是顺应潮流。所谓良禽择木,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真是良将,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应该选择代表人民的莱因哈特一方。即使无法在一开始就选择好自己的道路,在战争结束后,也是有很多路可以走:
1, 投降,加入对方。 (法伦海特)
2, 投降,保存实力以图日后再起。(这个……关羽……汗)
3, 逃亡。(梅尔卡兹)
4, 自裁(算是一条路吗?逃)。
而安森巴哈,选择的是最不明智的一条。
伊谢尔伦的那个懒鬼说:“阴谋和刺杀是永远无法推动历史前进的。”
悲啊!安森巴哈,污名背了,可真的能算是良将吗?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8-14 13:12 编辑
http://img5.tianya.cn/photo/2007/12/17/6093549_1101701.jpg
安森巴哈准将 银英里有两位准将最有名,一位就是击毙了红发提督吉尔菲艾斯的安森巴哈准将,另一位就是号称同盟提督杀手,杨威利克星的霍克准将. http://pic.yupoo.com/hz85376072/ALJWDPag/UMdaP.jpg
霍克准将 霍克的搅基鬼畜脸 汗顏………只知楊威利
不知安森巴哈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8-14 13:17 编辑
http://laiba.tianya.cn/laiba/images/6301/09491560620716956217/A/1/l.jpg
安森巴哈准将与霍克准将在银英里都起到改变历史的作用,没有安森巴哈准将,同盟会死得更快,没有霍克准将,同盟不会死得那么快.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8-14 15:01 编辑
莱因哈特走的道路是帝王的道路,政治,阴谋是要伴随一生的。
以帝王的谋略,威斯塔朗特事件,尚书的建议完全没有错。
然后吉尔菲尔斯以他的死,牢牢的将莱因哈特订在了有罪的十字架上。
莱因哈特就认为他是真的错了,然后愧疚了一辈子。
吉尔菲尔斯的死,安妮罗杰的隐居,莱因哈特唯二信赖的人都离开了他,我认为从那时起,维持他不崩溃的神经已经细到极致了。
然而他一直紧闭着心门,再也没有其他人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了。
25岁的帝王,死在病床上。
熊熊燃烧的火,燃尽了整个宇宙,黄金狮子到最后,却是一团只剩余热的灰。
叹气~~~~~~~~
同盟这边,杨提督,代表了东方智慧。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坚持,能不出面就不出面,几乎所有的大事,他都是被部下推到前台来领导。
他唯一坚持的,也许就是“民主的存在”吧。
即使民主被人利用而比君主专制还要坏,它也有存在的必要。
还好有尤利安,在提督去世后能坚持提督的主张
最后的君主立宪,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田中杀人魔,杀人一点都不心慈手软,不管是帝国还是同盟。
小吉第二部就挂了 提督第三部,金银妖瞳第四部挂的
如果说小莱算得上是有志者事竟成的典范,那么杨就是赶鸭子上架的模板;究竟是时事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事,在这2个人身上,依旧是无解的迷题。但是,他们各自的出发点已经决定他们在战场上的位置,小莱主动进攻,杨被动防守。充满进取心的小莱在小吉离开后仍然停不下脚步,杨呢,如果不是被敌人或者部下所逼迫,绝对成不了现在的司令官。
正如卡介伦学长的提醒,他并不是荒野中遗世独立的人,身上背负着许多人的责任,身处如此内忧外患,就算为了大家,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可惜,在这一点上,杨的主动性固然不足,身不由己处更是比比皆是,想不被动都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