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赛德纳发探测器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来看看这颗行星有多大左下是赛德纳,Pluto是冥王星,包括下面的地球都是实际比例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7-4 18:05 编辑
难点就是离地球太远了,不过这才有挑战
左上最外的橙色轨道是木星
右上最外的紫色轨道是冥王星,注意赛德纳现在的位置
右下的红色轨道就赛德纳的
左下是奥尔特云,离我们太远了
它的轨道周期是10500年至12000年,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是2075年至2076年,在2114年时它将是离太阳最远的已知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有人说太远不可能,其实不然
这张图是1972-1977年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2号,先驱者10号、11号)在2007年4月时的位置,都已经过了冥王星,所以只要早做准备,让探测器在2075年环绕赛德纳也是可能的 第一张图左上Eris是阋神星,它的倾角有44度
阋神星的远日点是97.56AU,赛德纳的近日点是76.156 AU 搞这种级别的深空探测工程,一定要有中间运力型乃至巨型火箭才行的,这样深空探测器也许只有2000至5000KG重量(卡西尼飞船级别),但在脱离地球轨道时却要使用上土星五火箭级别的J2巨型低温上面级。目的就是要象新地平线探测器那样尽可能获得尽可能高的“初始飞行速度”;而只使初始速度不高,但如果要持续使用电力推进器,其所带的巨型电力推进器也一样要使用很多的燃料,持续工作几十年才能够同样达到极高的飞行速度。总之,飞船的体积与重量也注定不能够小。
要尽量压缩探测的时间周期(最好能够在30年内抵达目标星球),最好初始时速就达到50千米/秒甚至100千米/秒以上。
这就是超高速度深空探测器概念思维。
这样探测飞船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标星球进行探测。否则如果飞船要持续飞行40,50多年才能够抵达目标星球。当它抵达目标星球时,地球上研制这些飞船的科学家与作出研制决定的政治家们都死得七七八八了。这种事情估计没有多少科学家与政治家有兴趣搞的。
事实上美国的旅行者飞船本身就是个例外,原先可是谁都不曾会想到这些飞船的“命”能够活得这么长的。但要探测赛德纳之类极度遥远星球,如果一开始就要计划飞行50多年光阴才能够抵达目标,估计就没有多少科学家与政治家有兴趣上马搞了。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7-4 18:19 编辑
在未来二十年的NASA外星球探测计划中,火星取样返回工程是最重要的了(计划花费100亿美元,NASA与ESA联手进行),但要搞这一工程,没有中间运力型与巨型火箭完全无解。
因此,只使美国不搞载人登月工程,中间运力型以上级别的火箭无论什么样都是要研制的了。
当然有了中间运力型火箭在手,无论是赛德纳还是火星重型无人探测车工程(东风卡车级别),乃至“木星冰月潜艇”工程都是可以“想一想”了。目前已确定火星取样返回和木星-欧罗巴轨道器是未来20年的旗舰级任务,金星的旗舰级任务距离最终确定尚早,取样返回是只是选项之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