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16:23

论亚姆立札会战

为同盟喊冤


谈原著亚姆立札会战中的不合理之处


  说到亚姆立札会战,可能是《银英传》中影响最大的一场会战。这场会战中,同盟损失了大部份兵力,从此一厥不振(虽然后来还遭到了政变这样的打击,但因规模不大,同盟军在政变中只损失了一个舰队,损失要远小于帝国军)。所以,造成莱因哈特在远征同盟时双方的兵力差距竟然如此悬殊,亚姆立札会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同盟军真的输得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可以说打败同盟军的并不是莱因哈特,也不是同盟自己,而是作者田中芳树为剧情需要把失败硬生生地加给同盟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在字里行间透出了太多不合理之处,同盟军在这场会战中输得实在是冤枉。

  看过《银英传》原著的朋友都知道,亚姆立札会战的发起者是同盟军准将安东留·霍克。他在《银英传》中被刻划成一个只会耍嘴皮子无能之辈,以贬低他人为手段来抬高自己的无耻之徒。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军官学校第一名毕业的优等生来说,霍克的无能实在到了令人难以致信的程度。

  通过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霍克的作战计划,只不过是八支舰队进入帝国领土向深处前进,这样就完了。说实话,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简单的作战计划——当然,霍克不可能写得很简单,但实质内容实在看不出多少,完全是打到哪儿算哪儿。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很多,要打好战役,战前的作战计划是十分重要,而且详细的。比如德军在进攻苏联时制订的《巴巴洛沙》计划,它规定了德军在战争中的最终目标,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中每一个师的进攻路线、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期限,整个计划是非常精细且复杂的。另外,作战计划的制定也必须靠整体的脑力劳动,像日本空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中,就是由山本五十六提出构想,以大西陇治郎、源田石、渊田美津雄、黑岛龟田、村田重治等多人合力完成。日军在珍珠港战役中动用的部队不到一万人,而同盟军动用的人数却是三千万,这么庞大的作战计划一个人怎么可能制订得了?对此,霍克不可能不知道。即使霍克狂妄自大,认为自己一个人就能制订计划,那些接收他提案的政客也应该明白这样的作战计划是否行得通。

  更关键的是,霍克的作战计划里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这和一篇文章没有中心思想一样。军官学校第一名的优等生,当然未必会是在战场上的名将,但至少也是个“纸上谈兵”的高手吧!然而无论如何,一个优等生制订的作战计划的战略目标连他自己也讲不清楚,竟然说出“只要以大军长驱直进到帝国领域的内部深处,如此就可让帝国的那些人为之胆寒了!”这样的话。至于同盟军后来在补给上出了问题,他竟然拿不出一点对应的方案——甚至是无用的方案——这实在不像是一个第一名毕业的优等生表现出的样子,只能认为他的第一名是带水份的。不过我想,即使是田中,也没有想过把霍克塑造成一个考试作弊的家伙,所以,关于霍克的无能,实在是无能到了不合理的情况。

  当然,凭霍克一人是不能决定同盟军对帝国的攻侵作战的执行的。最终决定要采取军事行动的是自由行星同盟最高评议会。评议会一共由十一个人组成,投票结果是六票赞成、三票反对、两票弃权通过。这点就又让人不得不疑惑。第一,评议会只有十一个人,就十一个人能决定大事吗?众所周知,现在地球上的民主国家很多,在这些国家中,类似评议会这样的政府机关,无论是议会也好,参议院也好,人民代表大会也好,哪一个没有成百上千的人?而且,这些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也只有十多亿。人口达一百三十亿的自由行星同盟最高评议会只有十一个人,不觉得太过份了吗?如果人多的话,即使依然无法改变出兵的命运,至少战后特留尼西特那种人也不会那么得意了。

  出兵的理由是“根据电脑的预测,如果能在一百天之内取得对帝国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的话,支持率最低将可上升十五个百分点。”不管这台电脑的预测准不准确,到底所谓的“决定性胜利”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把帝国彻底打倒?还是只要对帝国取得战略优势就行了?如果要把帝国彻底打倒,那么要是真能做到这点的话,恐怕支持率就不是上升十五个百分点这么简单了,极有可能支持率会超过百分之九十。但这点能做到吗?当年伊谢尔伦要塞还没建成的时候,同盟花了近百年也没有能够打倒帝国,现在即使攻占了伊谢尔伦要塞,又不能带着要塞去攻打奥丁,难道这时同盟军就能一战成功?所以,这些政客应该明白,即使要打倒帝国,在一百天之内取得对帝国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显然是在蛮干。而如果“决定性胜利”仅仅是要取得对帝国的战略优势,那么杨威利不流一滴血攻下了伊谢尔伦要塞,这么大且现成的胜利难道还不能让满足支持率上升的条件?而且更奇怪的是,这些政客竟然从来没有想到过失利。即使在一开始决定出兵时觉得胜的把握挺大,但到了补给困难,部队几乎无法作战时竟然还在做胜利梦,虽然毫无战果地撤兵会被追究政治责任,但难道他们没想过失利的话他们将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的家伙们竟能取得一个占银河系三分之一人口的国家的政权,真不知是怎么被民众选出来的。

  至于军事方面,同盟军失利的主因就是帝国军的焦土政策。帝国军在撤走前将民众的粮食带走,然后让民众吸干同盟军的补给。老实说,这种战法真的那么有效吗?首先有一点很奇怪,在同盟军向民众征收粮食时与民众产生了冲突。在这里不禁想问田中先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同盟军向民众征收粮食,民众要反抗,而帝国军撤离时带走所有的粮食,民众就乖乖地交出来?这显然不合常理。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说,焦土政策是历史上常用的政策,但焦土政策起决定作用的会战,历史上恐怕没有。作为入侵的一方来说,被占领地的民众拖垮是很少见。孙子也说过:“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也就是说,进入敌国领土作战,粮食给养就应该在敌国补充,因占领地增多而耗干部队的给养实在很没道理。

  退一步来说,即使同盟军号称解放军,他们发给民众食物,但他们占领了行星,行星自然会生产出粮食来补充军需,同盟军的补给应该不少反多。帝国军带走了粮食,但不可能带走土地,带走森林,带走海洋、河流、湖泊,即使同盟军一时征不到食物,但他们同样还可以种地,在非常时期可以种一些生长较快的作物。在相当于公元三十六世纪的宇宙历八世纪末,种植业完全可以发展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收获。如果实在来不及种地,还可以打猎、捕鱼,不应该活不下去,毕竟他们占领的是一个行星。当然,有人会说有些行星的条件比较差,属边境的开发中行星,无法在短期内生产出食物,像这种行星没有战略价值,根本不必去占领。军事上强调对战略要地要寸土必争,对一些非重要的地区并不必专门派兵去占领。同盟军占领了五千万人口的占领区,这些占领区应该能生产出一亿五千万人份的粮食。所以,同盟军只可能在长期征战中觉得疲劳,但决不会挨饿。

  另外,同盟军需要补给,国内也的确派了输送舰队,结果被吉尔菲艾斯全歼。在战争中切断敌方的补给这很正常,但怪就怪在这个输送舰队只有二十六艘护卫舰护航。原著中说,卡介伦曾提出要一百艘来护航,但被驳回了。其实,以同盟军这次出动的兵力,一百艘都显得小家子气。在亚姆立札会战中,同盟军出动了八支舰队共二十万舰艇,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二十万艘有多少是预备兵力。在亚斯提会战中,同盟军三支舰队有四万舰,平均一支舰队一万三千多艘;第十三舰队刚成立时是六千四百艘,相当于半支舰队;兰提马利欧星域会战中同盟军的第一舰队有一万四千六百艘;巴米利恩星域会战中杨舰队为一万六千四百二十艘。所以总地看来,同盟军的编制是一支舰队大约一万五千艘。那么八支舰队兵力应该差不多是十二万艘。这样看来,同盟军的预备舰队至少也能有八万艘。有整整八万艘的预备队,即使派两万艘去护航也不嫌多。同盟军的补给已出现问题,因此至关重要的输送舰队只肯派二十六艘护航,也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最后再谈谈双方的兵力对比。田中先生在《风云篇》中某章写道,莱因哈特在亚姆立札会战中的兵力仅为同盟军的六成,也就是十二万艘。其中攻击第十舰队的黑色枪骑兵,文中就明确地指出比第十舰队数量多,从战况看来,至少也有二万艘。吉尔菲艾斯舰队数量是第十三舰队的四倍,应该是六万艘。坎普担任攻击第十三舰队的任务,能和杨周旋到这个程度,至少说明坎普有和杨差不多的兵力,约一万五千艘。这样的话,米达麦亚、罗严塔尔、瓦列、鲁兹和梅克林格总共就只有二万五千艘,平均下来每人只有五千艘,相当于受他们攻击的第三、第五、第八、第九、第十二舰队的三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同盟军也会被打得惨败?若其中一、两支舰队落败也就算了,五支舰队全打输了,尤其是善战的波罗汀的第十二舰队被打得只剩八艘,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在战斗中,帝国军虽占优势,但也应该有损失。第十舰队与毕典菲尔特舰队在绝对数量上损失相当,这在原文中写得很明白;波罗汀的指挥能力应该不在鲁兹之下,第十二舰队基本上拼光了,鲁兹舰队所剩兵力也不会超过两位数。攻击第五舰队的罗严塔尔也应该没占到什么便宜,毕竟比克古也不是易与之辈,兵力又是对方的三倍;坎普则是吃了不小的亏,纯粹是被杨威利牵着鼻子走。在同盟军集结到亚姆立札的时候,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也就是六万艘(也有可能是全军的一半即十万艘,但如果是十万艘的话,原先的八支舰队就只有二万艘了,但同盟军至少第五、第八和第十三舰队的损伤都不是很大,再加上其它舰队除第十二舰队被全歼以外,都还有些残兵,加起来怎么也不会只有二万艘),再上八万艘的预备兵力还有十四万艘,而帝国军即使毫发无伤也只有十二万艘,更何况他们估计至少也应损失了二万艘。这样双方聚集在亚姆立札的兵力应该是同盟军的十四万比帝国军的十万。但吉尔菲艾斯、瓦列和鲁兹的三万艘作为了别动队,因此在亚姆立札刚打响时帝国军在数量上还只有对方的五成,即使吉尔菲艾斯在同盟军背后点火同盟军也完全应付得过来。所以,帝国军真要想大获全胜,也只能期待奇迹的出现。

  最终,同盟军在那么多不应该输的情况下败北了,而且败得还很惨,损失了七成以上的部队。莱因哈特也以此为将来进攻同盟本土基本上扫清了障碍。不过,这样的战役恐怕只会出现在小说里,如果发生在真实的世界里,恐怕结果就不会这样了吧!所以不要以为莱因哈特在亚姆立札会战表现得如何了得,如果不是田中,他恐怕就不会赢得那么舒服。而田中先生为了主角最后的胜利而使剧情如此地漏洞百出,也只能说是《银英传》中的一点遗憾。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17:27

也论亚姆立札会战




  昨日得闲,翻阅以前的新时代快讯,才发现我和卡介伦中将颇为有缘,不但营运力分别高居九十九和一百,而且生日也只相差五天而已,年份则相同。

  既然如此有缘,那就不妨再对卡兄的另一大作《亚姆立扎会战中的不合理之处》来探讨一下。

  要讨论亚姆立扎会战,首先有一大前提必须清楚:同盟到底出动了多少部队?

  人数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原著中到处都在强调,总共出动了三千万大军,损失了二千万。多处重复,并且互相吻合,因此这个数字是值得信赖的。

  但是舰艇数量呢?

  原著中只有一处提及:莱因哈特大会众将,告诉他们,同盟出动了二十万艘的大军,然后再在后文的其它部分透露他的部下只有敌人的六成,请注意,这是帝国方面的看法;同盟方面,如果我对原著的查阅无误的话,只提到了出动八个舰队,留守两个舰队,并且还提到出动的兵力是同盟总兵力的六成。许多将领,如吴迪阁下,就认为二十万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但事实上,原著从来没有提过此一战的准确数字,而且其它一些资料,如银英四的剧本介绍,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资料设定,都推出了一个另外的数字:九万八千艘。

  最合理的可能性是我们所看的网络版银英把字输错了。(我估计大家查论据时都是用网络版的。)但我手头没有原书,搬家后附近的租书店也没有,希望哪位能够替我肯定或否定这种想法。

  二十万艘明显不可信。八支舰队的总数不会超过十二万艘(我在游戏里特地数过的)。八万艘替补的说法只是一厢情愿,原著中要补充舰只相当困难,不象游戏中那样容易。杨舰队就是以残兵败将为主拼成的,是最好的例子。开始是第四和第六舰队,亚姆立扎前又加上第二舰队,之后再加上第十舰队残部,新兵的补充始终是少数。由于补充船只的困难,银英历次战役都没有替补战舰,即使是“诸神的黄昏”这样的大作战也不例外。

  如果真的出动了二十万艘,按照出动了六成兵力的说法,本土至少还有十万舰艇是毫发无伤的,而且逃回的舰艇也还有六万艘。总计十六万艘的实力,莱因哈特大军如果敢于进攻,肯定会死得很难看。

  算来算去,第一种解释是田中大神自己也晕了头,后来发现太离谱,就在游戏设定等中试图补救;第二种解释是提供情报的费沙有意恐吓帝国,把数字加了一倍。

  按照第二种解释(唯一的问题是莱因哈特居然会真的把同盟多算了一倍),很多问题应该可以解释了。同盟共出动了总兵力的六成,但出动的舰艇数较此比率更高,(否则本土留下的舰艇太多依然是个问题)为九万八千艘,生还者有三万余艘,加上本土舰队,合计应在六万上下。在叛乱中损失了一个舰队,还有四万多或者近五万艘,这个数字和双头蛇之战时同盟的总兵力应大致吻合。

  帝国军有多少兵呢?如果按照二十万艘的六成,那就是十二万艘,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不太大;九万八千艘的六成,是六万艘的战力,那又太少了,按卡兄的计算,打赢不太可能。帝国军的实力本来就强于同盟,莱因哈特手中已有整个帝国宇宙舰队一半的战力,而且重任在肩,应该有权调其它部队来加强已方战力,所以帝国出动的兵力应与同盟相差不会太多,从八万艘到十二万艘应该都有可能。有这样的战力,胜利就完全有可能了。

  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再来说一说,不是为了和卡兄作对,纯粹探讨。(其实,有个人和你作对也不错,至少会热闹一些的。)

  出兵的理由真的是由于电脑么?不,这是障眼法!还记得伊谢尔伦占领之后,鲁宾斯坦说过什么吗?虽然书中并没有明的写出,真正策动这次作战的,是费沙。大多数议员是由受费沙控制的财团之类的支持,这一点应无疑问,所以通过这个决议,也就很正常啦。

  评议会决定这次出兵也是正常的,一点不过分。二战中的美军的重大作战,应该都是由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总统决定的,不关两院的事。大规模的议会并非不存在,但那是立法机构,而评议会是行政机构。当然,如果是决定是否对帝国宣战这样重大的问题,那是应该由两院表决的。

  霍克的确是很白痴的一人,不过(并非为其开脱),银英中的作战计划好像普遍偏于简单,也许是不可知的因素太多吧。我的感觉是,霍克认为一进入帝国就会遇上帝国舰队(事实上米达麦亚就准备这么干的。),然后打完了再制定下一步的计划。结果偏偏大前提就错了。

  至于焦土政策,那着实是太夸张了一些。帝国军不但带走了所有的食物,而且破坏了所有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设施如电厂、农场等(应该没有全部带走的,否则不等同盟来,所有的人就都死光光了。),留下了一片片真正的焦土,否则,就如卡兄所说,不会起作用了。

  但是,首先,这种事做得到吗?有些资料说是由克斯拉来负责实际操作的,在我看来,要如此迅速而且彻底地破坏五千万人的居住地域,任何人都做不到其次,这种事能做吗?大贵族干这种事也罢了,莱因哈特是以平民为后盾的,干这种事,就宣告其政治生命的终结。

  第三,如何收场?要喂这五千万人,还要把毁坏的设施重建,其工程之浩大,胜过同盟补给问题百倍!同盟还有伊谢尔伦这个前进基地,帝国完全要从大后方调动物资。

  写完之后,越看越觉得不象是在探讨,倒象是《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会战》。算了,不管啦。寄出去拉倒!我是奥贝斯坦我怕谁!?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18:33

银英考据
之亚姆立札




  最近心里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自己对银英的想法写下来,凑一个集子,而且还有了一个总的名字,叫《银英考据》。恰好又收到珊娜小姐寄来的之前十八期《新时代快讯》,看见卡介伦提督和奥贝斯坦元帅关于亚姆立札的探讨,觉得有趣,于是就开始写第一个考据——亚姆立札。
  卡介伦提督是先提到亚姆立札的人,而且是以“为同盟报不平”做题目来指出原著中种种不合理之处,我试着归纳了一下,应该是有四点:

  一、同盟决定出兵大举进攻帝国这样的大事竟然是只有几个人组成的评议会敲定的,完全没有民主制度的样子。

  二、如此一场大战略,同盟的一切战略战术布置,居然差不多完全出于一个区区参谋之手(还是个连纸上谈兵都很有问题的超级白痴参谋)。

  三、莱因哈特的“焦土战略”好象不怎么样吗,首先,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居然没有人民反对他就够希奇了,且作战(特别是灭人之国这样的大型作战)本来讲究以战养战,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同盟也应该有方法也应该早做好准备对付“焦土”。

  四、两军的兵力对比数字乱七八糟,帝国居然能用少的兵力把同盟打个连起码的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而自己几乎无损失,也太神话了些。

  奥贝斯坦元帅作为帝国一方,自然要对卡介伦提督的言论加以反驳。不过正如元帅大人自己说的,写到后来,发现这些反驳实际上是大人“自己心目中的亚姆立札”。说白些,也就是田中大神本人其实是糊里糊涂的,而奥贝斯坦元帅根据最后结果在为田中大神圆谎罢了。

  至于我,算一算好象该是帝国这边的才对,所以自然要协助奥贝斯坦元帅为田中圆谎——:-),根据我方大胜的结果塑造一个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

  先看卡介伦提督的疑问,都很有意思,特别是头两点,我认为真是切中了要害,正是田中最糊涂的错误。因为象那个样子,暗箱操作式的决策和胜败全系于某一人之身的特点,不正是专制制度向来最为人诟病的缺点吗?作为实行民主制度的同盟,好象应该是用所谓“众人的合力”推动的,结果却去犯专制式的错误,的确比较奇怪。当然,田中本来的意思也许是说同盟正是因为失去了民主制度的精神,所以才会变成那样,但田中并没有说清楚,而且从整个小说看,同盟依旧是民主制的。如果说同盟为什么会输掉亚姆立札,我的意从同盟的民主制度本身去找原因。

  这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同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治实体呢?我没有用“国家”这个词,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同盟不是“一个国家”。同盟的名字挺有趣的,叫“自由行星同盟”,并非“自由行星国”。印象里似乎田中并没有说明过这个名称的来历,但这样叫给人的感觉是那里所有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构成的一个联盟,或者,即使再进一步,也最多是多个政治实体构成的松散的邦联式“国家”。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我认为并不奇怪,想一想当年刚刚到达这片宇域的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广阔而空旷的宇宙处女地,他们在自由四处开拓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开始是不会自然地形成一个非常统一的国家的,这和帝国这一边,人类已经居住和开发了很久——同时互相斗争了很久——的情形完全不同。所以,同盟一边最开始的时候自然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而已,即使考虑到帝国的威胁,尤其到比较后来,也有形成一个统一国家的需要和认识,但是,这个时候就不能不说民主制度的毛病了。

  要把一个原来并非一个国家的联盟变成一个国家,最幸运的是通过经济发展,内部各势力集团间的利益紧密相连,自发地形成国家。但从田中在银英里的描述看,银河是一个广阔而空旷的银河,人们的生活需要由其所在的本地星系提供也就能自给自足,没有发展到必需整个银河世界内广泛的互通有无。所以靠经济的力量就远远不足,这样,要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必须靠上层建筑的努力,靠各个势力团体中的强者的努力,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专制的力量。

  但是,同盟却是民主制的,而且自始至终同盟恰恰是没有失去它的民主本色。典型的例子是同盟的第一号大害虫优布先生,他却是民主制本身自然的产物,不,应该说是代表民主制本质的产物。

  然后,继续往下说。同盟是民主制的,民主制本来就爱扯皮,如果是一个国家,则意味着内部各集团的利益还是大体上一致的,还能够比较好的协作,而现在我都考据到同盟不是一个国家了,自然内部各集团的根本利益差异更大,那就更是一吵起来不得了。特别是发动一场牵动整个同盟的大战役,要好好协作几乎是不可能。

  所以,从最开始讨论是否要出兵,同盟应该是陷入激烈的争吵。赞成出兵的团体能够,或者说自认为能够通过出兵得到很大利益,不赞成出兵的团体则认为自己的利益会因出兵而受损害,或者认为自己得不到利益,或者即使自己得到一点利益,对头的某些集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利益等等。而后能够出兵自然是前者占了上风,但是,因为民主制的特点,不会说做出了决定以后,就有一个强势的某团体压着大家一起往前冲。相反,如果失败的一方和胜利的一方之间的利益差得太远的话,民主制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来让失败的一方大肆表演一种叫“拖后腿”的古老蹩脚戏剧,而且,往往有用。因为,要毁掉一个事业,自然远比成就一个事业容易百倍。

  我不赞成田中的做法,把亚姆立札的失败归咎于霍克。这个可怜虫,不过是一个位即不高,权亦不重,没背景没后台的小小参谋,毁掉一个如此大的战役的罪太大,他可担当不起,也根本没力量去犯!在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是同盟做了合理军事设计的亚姆立札,是合理军事设计同盟无法实行的亚姆立札,是前方再怎样努力、后方却没完没了地拖后腿的亚姆立札,是一个亿万死在异域的同盟冤魂连该怎样报仇都不知道的亚姆立札——即使猛拖后腿的家伙们,应该也有他们所珍视的正当理由。

  在帝国一方,莱因哈特的“焦土”很自然,我认为面对庞大的来势汹汹的敌人,收缩战线、避敌锋芒、迂回做战及扰乱敌军补给这些,应该算是军事常识而非什么天才的奇策。这个“焦土”实行得究竟是不是非常好呢?我以为不是,莱因哈特也只是能推动他的手下正常地按一般军事要求运做,同时借皇权排除干扰而已。胜败至此已分,一方一片混乱,一方正常行进,如果说莱因哈特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能看透同盟军这支纸老虎,抓住时机对其穷追猛打。

  这时讨论双方的兵力对比意义不是很大,军队混乱了的话,人越多越添乱。如果同盟前线只有一、两支为数不多的舰队,可能大致能够出于较少的派系,彼此也许能合作,至少前线还不太乱,也输得不会太惨。结果却是同盟前线军队众多,这么多军队必然来至各个方面,反而把后方的混乱很容易地就带到了前线来。不能好好合作的伙伴,我想,比厉害的敌人还令人头疼吧。

  最后,若要为“我心目中的亚姆立札”做一个总结,我到想起了以前在《李唐问对》中读到的一幕,原文记不清了,仅按书中说的意思复述如下:

  一日,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李靖论淝水之战,李靖说,淝水之战东晋能以很少的兵力大败来犯的几十万前秦军队,不是因为东晋的宰相谢安有多厉害,是前秦自己内部太糟糕了。

  李世民于是令侍臣把有关的史籍查出来看,看后说——果然如此。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19:41

再论亚姆立札会战




  自从发表了《论亚姆立札会战中不合理之处》(以下简称《论》)一文后,反响之剧烈是我没有想到的,竟然先后有四篇文章出世,对愚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些作品中,有的如《〈论亚姆立札会战中不合理之处〉之反击》(以下简称《反》)语气强烈,大有对我全盘否定的气势;也有的如《银英考据之亚姆立札》(以下简称《考》)语气委婉,似乎是在对愚作中提出的疑问作出解释;更有如《也论亚姆立札》(以下简称《也》)这类看到后来不知是对我肯定还是否定的文章。不管怎么说,我很欢迎大家就《银英》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我也想就这些文章再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要声明,我并不是说亚姆立札会战必须让同盟军大获全胜,杀到奥丁,莱因哈特束手就擒。《银英》是驾空历史小说,不是历史纪实小说,后者的内容是即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而前者则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根据需要安排剧情。但驾空历史小说又有别于其他小说,它必须遵循历史规律,不能出现像《太空堡垒》里那种一艘战舰对抗数千舰战舰而且还能克敌制胜这种情节。我之所以写《论》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田中在亚姆立札会战的处理上有悖于战争规律。

  在这里我要感谢《考》的作者晟· L,他将我的观点归纳成以下四点,我觉得非常合理,也使我写现在这篇文章方便了许多:

  一、同盟决定出兵大举进攻帝国这样的大事竟然是只有几个人组成的评议会敲定的,完全没有民主制度的样子。

  二、如此一场大战略,同盟的一切战略战术布置,居然差不多完全出于一个区区参谋之手(还是个连纸上谈兵都很有问题的超级白痴参谋)。

  三、莱因哈特的“焦土战略”好象不怎么样吗,首先,在实施这一战略时,居然没有人民反对他就够希奇了,且作战(特别是灭人之国这样的大型作战)本来讲究以战养战,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同盟也应该有方法也应该早做好准备对付“焦土”。

  四、两军的兵力对比数字乱七八糟,帝国居然能用少的兵力把同盟打个连起码的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而自己几乎无损失,也太神话了些。

  其中晟· L认为我的前两点切中了要害,而我自己则认为后两点较有说服力,尤其是第三点。 对第一点来说,晟· L那套“同盟并非一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的联盟”的观点很新鲜,不过我对此只能略表赞同,毕竟地球上也出现过“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这样的国家。其它的文章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在这里我不打算再对这个问题再进行讨论,毕竟问任何一个看过《银英》的人亚姆立札会战同盟军输在哪里,没有一个人会说输在评议会制度上。

  对于霍克,不知道是不是在表达上的问题,有些文章把我的观点误认为:既然霍克能拿高分,他就一定可以成为名将。事实上我只是说他连高分都有问题,而且不可能一个人就制定出那么庞大的计划。在这方面我可以说田中对霍克这个人物的塑造是不很成功的。不过我这里也不打算详细讨论这个问题,理由和上个问题一样,没有人认为同盟军是输在霍克身上。

  接下来就是我要详细讨论的,也就是多数人都会得出了同盟军战败的原因——莱因哈特的“焦土”作战。关于“焦土”战术,我在《论》中曾提到过历史上没有哪次战役是“焦土”战术起决定作用的。阿修比的《亚姆立札会战的必然性》(以下简称《必》)中提到了拿破仑在俄罗斯战役中的失败。对于那场战役拿破伦的补给出问题是气候原因还是库图佐夫坚壁清野的战术,战史学家们自然会讨论,我只想说在亚姆立札会战中为什么“焦土”战术会那么有效。其实很简单,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不同于历史上的“焦土”战术。历史上的“焦土”战术只是在撤退时将一切可以让敌人利用的资源全部带走或销毁,但同时也撤走所有人员,没有拿民众来消耗敌军给养的成分。当年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莫斯科已成为彻彻底底的空城,没有留下可用的东西,可也没有留下人来吃法军的东西。不仅不给你给养,而且要进一步消耗你的给养,这就是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的厉害所在。

  但紧接着就是可行性的问题的。最关键是第一步,帝国军必须将民众的粮食全部带走,这一步做不到,那么“焦土”战术只是空谈。对于这一步,我在《论》中就说过,在同盟军征粮的时候民众会反抗,而帝国军征粮的时候民众应该也会反抗。这点我觉得是我在《论》中最无可争议的地方,但即使是这一点,也会有人反对。让我们看看反对者是怎么解释的吧:《考》的观点是帝国军“借助皇权排除干扰”,《反》的观点是“帝国可以用‘不交就枪毙’这样的话威胁,而‘正义’的同盟可以吗?”,这两个观点其实差不多,都是利用专制制度强制征收粮食。其实这种观点很站不住脚,是专制制度就可以随意操纵民众,让他们实行无理的要求吗?那么对中国封建社会制度有重要影响的儒家学派为什么要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吗?只要是专制君主的命令再怎么无理民众都会顺从吗?造反是要杀头的,可历史上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平民、奴隶的起义?专制制度不等于暴力统治,即使是君主的命令也要看合不合理,我想,还有什么能比在战争时代发布“把民众的粮食全部带走,然后撒手不管地将民众扔给敌人”(虽然言词上听起来有些过份,但莱因哈特的命令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儿,毕竟民众是不会去考虑什么战略战术的问题,只会有被遗弃并被往火坑里推的感觉)这种命令更无理,更能激起民众反抗的?后来《反》的作者A.Mage写信说,“设身处地想想,要是你是一个佃户,地主突然拿鞭子要你把粮食全交出来,你又孤立无助(至少没有计划过要反抗),你敢不交吗?”,这在微观上或许是正确的,但在宏观上是站不住脚的。一来,历史上不乏无组织的抵抗,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反抗都有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二来,如果帝国军用暴力的话,五千万人不可能全部乖乖听话,而只要有一个反抗,就会象在炸药桶内迸入一颗火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想不用我解释了吧!

  至于阿修比在《必》中只提到了帝国民众未必会和同盟军合作,后来我写信回他为什么民众不会和给他们粮食的同盟军合作,却又不反抗带走他们粮食的帝国军。他的回答是:“一个民族可以忍受内部的暴政,却极敏感于外部压力是屡见不鲜的。清政府‘湖广填四川’,又何尝见人反抗了?相反中国人民反击外国入侵的精神却是有目共睹。”这句话说得很对,似乎很能说明问题。但仔细想想却又不尽然。这里牵涉到了“民族主义”这个概念。一个民族在受到外族入侵时表现出的凝聚力是惊人的。近代中华民族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抗争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也就是民族主义所起的作用。但是,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如果是同一个民族之间的战争的话,民族主义就不起作用了,民众往往会倾向代表自己阶级或是实行的制度符合自己的阶级利益的一方。举例来说,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民众中奴隶主会支持南方,而奴隶则希望北方胜利,然后他们就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声援南方或是北方。如果同一民族且同一阶级或制度之间的战争,民众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向战国时期秦灭六国,以及三国时期魏灭蜀、晋灭吴,战斗的都是各国的正规军,民众基本上不参与。至于帝国与同盟之间的战争属于哪种性质,我想一般人都可以看出来。同盟人口来源于帝国,因此同盟与帝国之间没有民族上的纠纷,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战争是同一民族不同阶级或制度之间的战争,所以这时的帝国民众应该会选择代表自己阶级或是实行的制度符合自己的阶级利益的一方。我想,这一方民众怎么选也不会选到代表门阀贵族阶级利益且已失尽民心的帝国头上去。

  另外帝国军要带走粮食还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算他们能带走粮食,可是从他们走后到同盟军到达这段时间他们吃什么?不见得每次都在同盟军到达前的几小时内才撤走吧!毕竟那样是很危险的。当然他们可以留下一些粮食,但留多少呢?留多了,“焦土”战术起不了作用,留少了,万一同盟军路上有个耽搁,一颗行星上的民众不免全部饿死。而且,不战而退,又执行这样残忍的命令,民心和军心都会大受影响,到时还没等同盟军挨饿,帝国军的士气已经到降到冰点了。

  最后来还看看莱因哈特使用这样的战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威斯塔朗特事件中他没有阻止贵族军的核子攻击,如果这件事让整个帝国民众知道的话会有什么后果相信大家都能想像。在亚姆立札会战他把民众粮食带走然后又把民众扔给敌人,这种行为和他在威斯塔朗特的行为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一个是出于政治目的,一个出于军事目标,而民众都是受害者。但是威斯塔朗特事件莱因哈特的所作所为还可以瞒得住,而亚姆立札会战中下这种命令的是莱因哈特,这点是绝对瞒不住的。这样的话,莱因哈特在亚姆立札会战中就会失去民心,这样的话,来年的利普休塔特会战他还怎么打?

  所以,要实行莱因哈特这种“焦土”战术,这第一步是极难跨出去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跨出去的。然而即使跨出去了又如何呢?在《论》中我已提到同盟也有解决的办法。但不知为什么,《反》的作者A.Mage和《必》的作者阿修比似乎并没有理解。我已在《论》中强调同盟军可以种在极短时间内收获的作物,可在《反》依然指出“离收获还有几个月”这样的论点。至于何修比,后来我写信重申我的观点,他的反应是“如果同盟军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种到粮食,那么作战就根本不用考虑补给了,这种讨论实际上偏离的方向。”或许真是如此,不应把原著中并未提及的假设当作论据。那么我在《论》中也提到过了可以使用打猎、捕鱼这样的获取食物的方法,《反》中认为使用这种方法取到的食物并不够吃,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同盟军占领了二百多颗行星只有五千万人口,一颗行星上的猎物要养活二万五千人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当然可以把这些行星解释成为贫脊的行星,事实上平均人口只有二万五千人的行星的确不会发达,但如果几万人都养不起的话,那也没有必要去开发了。要知道,地球可是养活了六十多亿人啊!如果帝国军想要把行星所有资源全部销毁,二百多颗行星就凭帝国军这几千万人恐怕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得到的。不过,这些都已经是次要的了。

  总之,莱因哈特居然能想出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主意,实在有碍一代奇才的形象。其实莱因哈特尽出不切实际的主意,像亚斯提会战竟不考虑自己的损失而妄图连续歼灭敌军三支舰队——比杨舰队的连战还厉害——若不是同盟军将领饭桶得难以想像以及莱因哈特直到打第三支舰队才碰上杨的话,他一定会死得很难看;在诸神之黄昏作战一箱情愿地认为杨一定会在伊谢尔伦驻守,事实上如果让杨到兰提马利欧方向迎击莱因哈特,比克古、亚典波罗或梅尔卡兹留守伊谢尔伦的话,非但罗严塔尔别想收复伊谢尔伦——如果凭这三人中任何一个的实力加上伊谢尔伦要塞还挡不住罗严塔尔的话,伊谢尔伦实在称不上是难攻不落——莱因哈特也会陷入空前的大麻烦之中。只是出乎意料地是同盟军方面甚至是杨也没想到这一点,只能说是田中拉了莱因哈特一把。而且莱因哈特战胜的战役中,若非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就是对手能力几近于白痴,真的打硬仗时就不行了。所以说莱因哈特真正在军事上的才干并非高不可攀的,他的可贵之处只是在他做事的魄力以及用人的能力。

  关于实战方面,晟· L帮我总结了,两军的数字实在是太乱了。同盟军总共出动八支舰队竟然会有二十万艘舰艇、三千万人。帝国军兵力只有同盟军六成的部队怎么打也似乎比同盟军多。关于亚姆立札会战的进程,阿修比在《必》中设计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方案,也就是说实战部队差不多,各舰队的分配也平均,我也认为理想的方案应该是这样的,只是如果帝国军再多损失个两万,即同盟军损失九万五千艘,帝国军损失五万艘似乎更合理。毕竟第一回合中田中详写的两场战斗帝国军都没占到便宜,按概率的话没有理由认为其余的战斗都处于一边倒的局势;在第二回合中若吉尔菲艾斯晚一步到的话,恐怕帝国军战线都很难维持了,所以第一回合帝国军损失二万艘,第二回合损失三万艘更合理些。但田中在原著中却极没有必要地让吉尔菲艾斯拥有相当于杨四倍的舰艇,以至于在计算其它舰队数量时发生了大问题。所以说关于兵力对比的问题上,唯一的解释大概就是田中在写作时计算机出了问题。但不管怎样,即然莱因哈特的“焦土”战术根本就不可能实行得起来,那么帝国军在几乎无损失的情况下打得同盟军连国内常备军都很难维持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我想谈谈如果我是田中芳树,我会怎么描写亚姆立札会战。我认为,田中最大的失误在于他让莱因哈特利用民众对付同盟军,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几乎不可能的。在高登巴姆王朝的暴政下,民众早已对政府失去了信心,他们没有发动起义已经是个奇迹了。同盟军被帝国称为边境的叛乱军,恐怕对帝国民众来说他们是起义军,是代表平民反抗政府暴政的军队,至于同盟内部的腐败民众则根本就蒙在鼓里。因此,既然在没有民族纠纷的情况下,同盟军进攻时很有可能会出现帝国国内各地的民众揭先竿而起,打击当地的帝国军,以迎接同盟军的到来。也就是说,这时的民心是朝向同盟军的,哪里会那么合作地将粮食交给帝国军。因此,帝国军要将获胜,不能从民心上动脑筋,只能完全靠军事上的胜利。

  其实,在原著中完全可以看到,同盟军的失利可以说是情报部门几乎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帝国军能够知道同盟军的输送舰队在哪里,知道同盟军的八支舰队在哪里,而同盟军呢?他们连帝国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当吉尔菲艾斯为攻击输送舰队而潜入同盟军的占领区,对此同盟军也一无所觉,这说明了什么?如果同盟军能早些察觉到帝国军的动向,在发现吉尔菲艾斯舰队靠近之际派舰队保护输送舰队;或者保密工作做得好一些,不让帝国军得知输送舰队的位置,那么同盟军的补给也就不会被切断了。否则的话就等于一个瞎子在跟一个明眼人作战,哪有不输的道理?同样的例子也出现在巴米利恩会战时,帝国军对杨舰队的所在也大感头痛,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认杨舰队会在哪个补给基地进行补给。但在亚姆立札会战同盟军的情报为什么会这么差,田中方树却没有提到。我想,如果田中在情报上多下点功夫,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不切实际的“焦土”作战上,再把双方的实际兵力及配置在修改一下,相信小说的说服力会更强一些。

附录:对安所著一文的反论

  安在对焦土作战的实施方面的确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帝国军可以不通知民众而直接把粮食再走确实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过,我还是想要说几句。

  很奇怪,安也不认为同盟是个国家。这也就算了,如果他们认为苏联也不是个国家,你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安认为同盟军出兵案即使搞全民投票十有八九也会通过。我不这么认为。打倒帝国,是同盟的神圣使命,这在同盟建国初期或许如此,但在宇宙历八世纪未恐怕就只有特留尼西特那号人会这么说了。一场战争打了一百五十年——请注意,是一百五十年,不是十年、二十年——恐怕家家户户都有人死于战争,但打了那么久还没有一个结果,按历史规律推测的话,我想更可能的情况是人民的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这时恐怕民众都想和平,而早就把那种什么神圣使命抛到脑后了。就像考大学,如果连续几年都没考上的话,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尽管念大学曾经是他们的梦想。过去主要是帝国军进攻同盟军,同盟要保卫国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不要认为人民会觉得不流血占领伊谢尔伦很容易,毕竟是第七次攻打了——帝国已无法进攻了,正好有一个讲和的机会,民众不可能会放弃,即便要复仇也要先喘口气再说。所以,我认为全民投票不可能通过那种大规模的出兵案。作为民主国家,执政者要想连任,就必须做顺应民心的事,这样才能让民众接受,同盟要出兵是违背人民意愿的,讲和才是众望所归,所以我认为评议会为能够连任而决定出兵是不可思议的。

  民主主义制度比起专制度却实苛刻、麻烦,对执政者的要求很高。在民主国家,民众的观点很简单,执政者能满足民众的要求,民众就会选他;不能,就请他滚蛋。特留尼西特上台后没作过一件实在的事,反而一味地乱来,这种人没有被民众赶下台,也只有小说里会出现。

  安给同盟军想出的办法显然是犯了军事大忌了。《孙子兵法》作战篇讲得很清楚,“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就是说大兵在外作战,每天都要花很多钱,这样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不继。同盟军出兵三千万,更应长驱直入,采用闪电战术,你让他步步为营,恐怕会比原著中写的输得还惨。

  关于焦土作战,我不想再说了。同盟军是在输送舰队被歼后才乱了起来,而即使帝国民众不吃他们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同盟军的补给也会出问题。

  安认为同盟可以得到情报,这就更增加了我的疑惑。情报出了问题,是我能想出的同盟军战败的唯一军事上的因素,同盟军无论是探察对方还是隐蔽自己都没有作好。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可以长驱直入直逼奥丁——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而且不受到抵抗,同盟军要到达奥丁是轻而易举的事——到时帝国军想避而不战都不行,因为同盟军可以放弃海尼森,帝国绝不能放弃皇帝陛下所居住的行星。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可以知道帝国军每支舰队的情况,从而可以围追堵截,绝对不会找不到仗打。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他们也不会夺了那么多人口只有几万人的行星,一旦同盟占领了大都市,我想帝国军也不会那么干脆地把大都市的食物都带走,把生产系统全破坏吧!如果同盟军情报足够,吉尔菲艾斯闯入占领区,他们也不至于一无所知,以至于输送舰队受到攻击时一点防备也没有吧!同样,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输送舰队出动后帝国军根本就无法发现,更别说攻击了。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等帝国军展开反击时却找不到同盟军在哪里,那样还怎么打。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在同盟军逼进帝国军尚未撤走的行星时不让敌人发现,那样的话还怕什么焦土作战?如果同盟军隐蔽工作做好了,帝国军根本无法知道同盟军什么时候达到极限,让他们怎么发动反攻?但结果是什么呢?帝国军对一切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同盟军什么都不知道,那么这样战役当然是帝国军赢了。可以想像,如果同盟军对一切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帝国军却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同盟军还会输?毕竟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如果真能如安所说同盟军在情报上不会那么糟糕,那么我认为同盟军就没有什么理由会输了。

  如果假定双方的情报工作都进行得不错,大家对对手的情况都很了解,那么第一,同盟军输送舰队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歼灭。一旦吉尔菲艾斯闯进来,就会遭到四处涌来的同盟军优势兵力的攻击,至于那些“即使如此吉尔菲艾斯也能对付”这种死要面子的话就不用说了。如果同盟军在物资的输送上不出问题的话,在物资的数量上,一百三十亿亿人要多养活一亿人是不能问题的。这样,双方就在一条起跑线上了。安引用了曹刿(忘了是不是这个字)论战的例子。一鼓作气,再鼓而竭,三鼓而衰,这种论调在齐鲁之战中是会起作用的。但是,齐军在击鼓时,可没有冲上来和鲁军作战,他们在士气旺盛时可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同样的战例,黄忠在定军山刀斩夏侯渊,但那时夏侯渊在山下可呆等了大半天了,他们也没有在士气正高的时候冲上山去。可同盟军不一样,他们占领了很多地方,可以说是占了不少便宜,这反而会另他个士气大振。这在历史上也有过战例,当年蒋介石命令“绝对不抵抗”,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东北三省,好像没见到日军士气低落嘛!因为占了便宜的缘固。

  “得民心者得天下”。帝国当时在民众心目中早已失了民心,这在他们后来在利普休塔特会战和罗严克拉姆王朝成立时极力拥护莱因哈特就可以看出;而同盟的市民依然为自己是个自由的国家的一员而感到自豪,这也可以在后面的情节中看出。另外,帝国军再走了民众的粮食——不管是抢走的还是偷走的——并把该保护的民众扔下了,而同盟军则接收了他们,给他们粮食,谁得民心我想很清楚了。虽然莱因哈特在日后很受人民拥戴,但此时此刻他是代表高登巴姆王朝的门阀贵族的。所在,同盟军在攻打帝国时,帝国民众会做些什么事情,我想在原文中已讲得很清楚了,这完全是根据历史规律推测出来的。

  最后,安认为同盟败在它太民主了。恐怕这句话会被所有民主主义拥护者狂揍。田中笔下的同盟根本可以说不是民主主义了,怎么还会“太民主”?特留尼西特养了一私人军队忧国骑士团殴打政敌,没人敢站出来说话;特留尼西特在同盟军亚姆立札会战惨败、国内反战运动高涨时依然推行主战政策,没人敢站出来说话;特留尼西特收留同盟为了最终打倒而战斗一百五十年的高登巴姆王朝残余分子组成银河帝国正统政府,没人敢站出来说话,这样的国家还能称之为“太民主”?如果同盟真的“太民主”的话,恐怕早就统一了银河系了。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20:54

给卡介伦提督
的回复




  首先,就国家的问题,安不想就其应该如何定义与提督讨论。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苏联的诞生是因为意识形态以及当时两大阵营的局势决定的,一旦意识形态淡薄,当时的局势不复存在,维系一个“苏联”的力量自然也就消失。苏联是一个国家,只是她已经死了。即使以后还会出现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国家,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与之有些传承如此的关系而已。

  不过,提督啊!如果不将同盟与帝国视为一个整体,那么同盟对帝国的大攻略岂不是侵略了吗?那……连仅有的道义上的理由都没有了。不要说帝国还不是侵略同盟这种话,帝国侵略同盟是帝国无理,同样同盟侵略帝国也同样是无理。不要说同盟要与之战斗的只是帝国军队而已,战争就是破坏,战争就是流血,即使流的只是军人的血,那……与那些军人血脉相连,情谊相通的亲朋们会感激涕零吗?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确没错,但是自由行星得的民心只是同盟域的民心而已,而同盟域的民众能代表帝国域的民众了吗?不认同一个人,并不意味着认同此人的敌手,有什么迹象表明他们不是一丘之貉呢?同盟军接收他们,给他们粮食,他们会感激,更甚者会给予同盟军以帮助,但他们能帮助什么呢?情报吗?行政部门都已经辙离,他们会把手中的情报资料留下吗?他们可是有条不紊地辙走的。军方……那位处理得更彻底!只可能留下些谍报人员,不用多,一个住人行星一两个也就可以了,何况也没必要每处都派。谍报人员也不用担心通信会侦破,因为实在不需要频繁的联络,甚至只要向发一次情报就可以了。那就是同盟军到达该星球的舰队番号,及其抚民措施及状况,其他根本也没有太多有必要报告的。人员也不必特别派遣,帝国的百姓可都是要服兵役的,查查户藉档案或退役军人档案,发几条命令就够了。帝国的百姓没有拒绝的能力。况且他们只要不是选择危险的民主共和份子暴露的危险性几乎为零。试想,哪个无民主共和意识的普通百姓在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有必要报告同盟军:“对不起,我是间谍?”

  莱因哈特在同盟对帝国大攻略时的确是代表高登巴姆王朝的门阀贵族,但很不巧,没有迹象表明他是在帝国民众知晓同盟大进攻后才辙走物资的,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在物资辙离之前同盟已经让帝国的民众知晓他们要对帝国采取大进攻来解救他们。而且由于伊谢尔伦要塞的沦陷(帝国方面的观点),帝国方面的防御等事务需要从新调整,大规模的人员与物资调动在当时也不能说很特殊。很遗憾,莱茵哈特并没有留给帝国的民众对抗他的时间和机会,而在同盟军进攻后……战时转移物资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帝国民众的粮食能有多少?即使是农民,有半年存粮也应该说是富足了吧?问题是,帝国的民众丰衣足食吗?一家有一个月的存粮都不多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出有屯积的必要。而只要不是民众私人拥有的物资,怎么处理他们有权过问干涉吗?国有资产民众可以随便取用吗?商人的物资,不用钱的啊?

  即使帝国的民众再痛恨帝国,在没有代表他的军队,行政人员等诸如此类统治者的代表之后,他们最大的善意也就是迎接同盟军的到来了。同盟军还指望他们踊跃报名参军加入到打击万恶腐朽的帝国的行列中去吗?别忘了他们也是厌战的一群。

  安给同盟军想出的办法的确是犯了兵家大忌,但这个大忌并不是由于安想的办法犯的,因为同盟的这次出兵本身就犯了这个大忌。而提督提到了《孙子兵法》的作战篇,不过安不知道提督是有意还是无意,还是觉得不重要,《孙子兵法》的计篇不知提督详细研读过没有?“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于此观之,胜负见矣。”此次同盟大进攻庙算得多抑得少?

  而同盟的大进攻,其预期结果是什么呢?胜利吗?要做到哪个份上才算胜利?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那么其采取的行动是向敌我双方表明已经占领了该地区。同盟占据了帝国的领土,帝国丢失了自己的领土,同盟没有胜利吗?帝国没有失败吗?已经取得了胜利,扩展胜利有困难,但总可以说有撤兵理由了吧!(事实上,采取这样的策略,应该先派遣先遣部队占领敌方的边境星域,也就是敌方靠近伊谢尔伦要塞的小据点之类的,甚至只是在伊谢尔伦回廊那一侧不远的帝国领构筑建筑临时据点。这样子帝国军就不得不攻过来了。谁叫你一开始就所有舰队杀出了呢?连诱饵都不舍得放!!!当然相对的,帝国方面也不见得会那样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不过这样一来,如果不是能至少解放半个帝国,支持率好象没理由上得去呀!胜虽然是胜了,那也只不过好象是例行小战役的样子,很难激发民众热情的!!!)

  虽然同盟与帝国相较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弱势,但是否可以以武力取胜呢?也不是不可以。依照同盟在大进攻中的军队而言,还是可以的。问题选择什么时机。当然如果帝国是在流血帝的时代这样的考虑是多余的,否则如果选择时机不恰当,以弱凌强,结果……除非奇迹天天有。

  当时为什么不是同盟进攻帝国的时机呢?

  其一、伊谢尔伦要塞刚刚失守,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造成帝国军的恐慌,但相应地帝国军也会因此加强己方的防御,而且必须是大改。总不成伊谢尔伦丢了,帝国防务就垮了吧?帝国军因伊谢尔伦要塞的失陷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严阵以待,以防同盟进攻。与有备之敌交战,这……胜算多抑少?而且相对地,伊谢尔伦要塞关于帝国方面的资料也就有相当部分过时了。

  其二、帝国当时的状况相对稳定,佛瑞得李希四世虽然没有很大的作为,但是他保证了帝国政局的在某种程度上的稳定,而且没有恶化。莱因哈特在当时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在当时表现在外的只不过是新贵而已,而且对外没有迹象表明他会篡位。他的出现并没有削弱帝国的实力。而当时直接处理帝国事务的帝国宰相立典拉德侯爵在他的位置上已有十余年并屹立不摇,甚至在之前历任内务、宫内、财务三尚书之时也都未犯下大错,说明他本身的治理能力相当出色。在某个意义也就是说,虽然帝国民众与统治者——帝国贵族的矛盾不可调和,但在当是时并没有被激化。而利普休塔会战和罗严克拉姆王朝的成立时的极力拥护莱茵哈特只能说明帝国的民众要的不是推翻帝制和民主而是要一个好的统治者而已,如此简单。如果当时矛盾就激化至不可调和,那么根本不需要由莱因哈特来推翻高登巴姆王朝,早就有别人出头了。哪里轮得到他这个小年青?

  好奇怪噢!为何,为何没有一位提督们就出兵的时机提出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虽然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但讨论中提出反对意见并不意味着不服从军令呀!是顾忌着什么呢?而杨居然是提出因为对手可能是罗严格拉姆才要慎重考虑,而不是……相对而言乌兰夫提督的提问水平要好得多了。虽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那么同盟要想取得胜利,要选取什么时候呢?那就是帝国政权更迭之时。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仍然是高登巴姆王朝,但新势力与旧势力之间的争斗,必定至少在造成帝国内部的某种混乱,这个时候才是出兵的时机。不过遗憾的是同盟的评议会等不到佛瑞得李希四世死。

  而且要命的是,这次同盟对帝国的进攻,费沙根本就是反对的。同盟的情报……那可是大部分来自费沙的呀!

  对同盟的此次进攻,为何同盟撇开费沙自己行动呢?很大部分是由于同盟内部各势力的争斗吧!大概也是因为某些人对费沙支持特留尼西特而不是自己而作的努力吧!没有费沙的情报,同盟也没有在帝国领的情报网,怎么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当然是,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但帝国军在帝国领内,要建立情报网当然简单得多,即使其运作不很好,比起同盟军来多多少少算是知彼了,知己嘛!罗严克拉姆也没有在这种战略方面估计失误太大。同盟与帝国,怎么可能在一条起跑线上?

  还有就是一鼓作气的问题,什么才叫占便宜呀!占得地方多就是占便宜吗?反倒是占的地方多,同盟军吃亏!就象是原本是拳头的力量,后来就成了手指的了,力量分散了就意味着随时可能遇敌,精神当然放松不下来。弦绷得太紧,当然就容易断掉。这个对于同盟军而言怎么看也不是可喜可贺的。一鼓作气不是己方士气,而是指敌方。一鼓作气,再鼓而竭,三鼓而衰,指的是敌方士气高涨的时候,不是我方与之直接对阵的时机,士气有所低落但还有相当士气的时候,也不是,只有待敌方的士气衰落了,才是我方进攻的机会。这和占便宜有什么关系?

  日军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东北三省,但当是时,他们并不是不了解敌方的去向、兵力大小、位置以及政局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同盟军是与之不同的。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就同盟与帝国双方而言,在此攻守之间,双方在这两点上做得怎么样?(注意,此攻守并非同盟是攻,帝国是守这样简单的解释。)

  还有安说的太民主,仅是字面上的民主,也就是民众自己作自己的主。对于普通个人,这也就够了,但是就治理这个角度而言那就差得太远了。真正的民主需要为他人着想。做一件事不能只考虑到己方能获取何种利益,还要多想想能为他人带来何种利益,还要想到如果事情不成功会造成己方他人的何种损失,如何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等等……只有能够处处为他人着想,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这里不想详细解释。)同盟为帝国的民众想了多少?“太民主”太好听了,是不,那换白一点的吧!太自私了!!!

  还有申明一点,虽然银英是篇很吸引人的小说,但安从来对田中的某某人天才,某某人奇迹等等诸如此类不敢苟同。因为“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战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攻。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21:27

亚姆立札会战
费沙的作用




  关于亚姆立札的讨论好像又开始热烈起来了,我的嘴也又痒了。

  同往常一样,不特别针对某人或某文的观点,不过和卡介伦及安小姐有些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会战的讨论中很少有人提及费沙,我曾有所提及,但也没人注意。实际上,会战从始至终和费沙都脱不了关系。

  在杨取得伊谢尔伦之后,局势偏向于对同盟有利,为恢复对等地位,费沙需要同盟的失败。这一点在书中已经很明确地提到过了。

  同盟是腐败的民主政治,和现代社会类比,其实就是金钱政治。没有大财团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在选取中获胜,而费沙是最大的财团,其它任何财团都不能与之相比。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同盟的大部分政治家是或明或暗的受费沙支持甚至可以说受费沙操纵的。所以,从私的方面,费沙可以通过其代理人推动出征计划;从公,费沙可以通过种种外交手段,例如答应推迟付利息的时间等等来促进作战(以同盟胜利为前提)。总的说来,在公开场合,也就是在官面上,费沙是赞成出征的。如果费沙公开反对出征,同盟根本就没办法出兵,也不敢出兵。

  但是,费沙让同盟出兵就是要让同盟吃败仗的,所以它先就通知了帝国。费沙给帝国报的同盟兵力总数很夸张,差不多所有的网友都认为不对头。这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田中自已弄错了,这没什么可说的,另一种可能就是让帝国出动大军。如果帝国出动了足以对抗二十万战舰的部队(帝国军事实力强于同盟,应该有做到这一点的可能),而同盟只有十万战舰,那帝国的胜利可能就大得多了。实际作战中,怎么看,帝国的人都更多,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在会战开始之后,费沙的主要作用是为帝国提供情报。帝国与同盟长期敌对,相互之间要派遣间谍都有相当的困难,而费沙是中立国,要派间谍容易得多,而且费沙一向是以注重情报而著称的。野战侦察的情报,怎么可能比得上从最高评议长手中直接拿兵力分布图来得可靠。因此两军在情报方面的鲜明对比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这个地步,帝国差不多已经肯定胜利了。优势的兵力,准确的情报,再加上一流的指挥官。坚壁清野战我是不能同意的,实在太离谱。(不是因为要我背黑锅的原因。)而且同盟本身兵力分布就太分散,有点八百里连营的味道。在这里说两句题外话,莱因哈特用兵也有问题。他居然把兵力同样分散开来打!如果他以二比一的兵力,攻击前四个舰队,应该可以做到同盟前锋全灭的。或者攻击后四个舰队,断前锋后路,也是不错的战法。照书中所说:和伍兰夫打,损失大致相当,伍兰夫的战死有偶然性;对波罗汀,如果没有偷袭之类的原因,也不会有太大的便宜;至于和杨斗,那更是纯属挨打。如果同盟在集中兵力后没有再打下去话,同盟的损失就并非致命了。

暗影骑士 发表于 2010-3-24 15:38:13

其实田中真的很主观,他喜欢哪个赢哪个就赢,估计如果换了他写三国演义,刘备肯定统一天下。所以很多不和逻辑的地方的确存在于他的作品,不只银河英雄传而已。

iamgrry 发表于 2010-4-26 14:49:24

我个人感觉银英是一部科幻小说。

但是小说就是小说,不是历史传记或者演艺——毕竟类似的事情还实际发生过,而且还是科幻的,能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几乎都得靠自己的想象和推导,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是肯定的。

整体世界观和世界架构的不足,就需要用小说中人物的个人的魅力来掩盖。所以个人感觉银英中的主要人物是独立存在于小说世界架构之外的人物~,整个世界是为他们服务的。银英更多的看的是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把20万艘空舰换成20万名骑兵也不会影响整个小说要表述的想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亚姆立札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