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1:27:39

论巴米利恩会战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3-24 12:23 编辑

巴米利恩会战作战艺术评




  巴米利恩星域会战是《银河英雄传说》中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会战,这一会战是《银英》中两大用兵天才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杨威利自亚斯提星域会战之后的首次正面交锋,也是两人在各自部队数量相对平等的情况下展开的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战斗的结果是杨占了上风,若非战场外的因素,莱因哈特就成了同盟军的炮灰。这个结果对于杨和莱因哈特两人的用兵才能来说是正常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在这里不想讨论这场会战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只评论一下双方的指挥艺术。

  说这场会战双方的条件是相对平等的,或许有些人会持不同意见。帝国军在兵力上占一定的优势,且只要拖到帝国军其它舰队到来就可以了——事实上缪拉的确在关键时刻赶到了战场——所以时间对帝国军也有利,因此应该是帝国军的条件更优越。的确如此,但不能忽视的是同盟军的战斗力较强,杨舰队的领导班子可谓是银河系里最完美的。虽然在巴米利恩蔷薇骑士连队并没有派上用处,波布兰和高尼夫的空战队也吃了不小的亏,但费雪的舰队运作、卡介伦的营运、菲列特利加对事务的处理、派特里契夫对士气的激励、姆莱的参谋能力、巴格达胥的情报能力等等都使杨的命令能得到很好的贯彻,也能给杨威利作判断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亚典波罗、梅尔卡兹、莫顿、卡尔先、马利诺等人远非阿尔顿林肯、托尔奈森、格留尼曼、布拉希契、卡尔纳普之流能比,尤其亚典波罗和梅尔卡兹也不输于缪拉;另外,尤里安的洞察力也在这场会战中起了很大作用,他看穿的莱因哈特的计策,而奥贝斯坦在战术上并没有给莱因哈特出过什么好的主意,因此尤对杨的作用比奥贝斯坦对莱因哈特的作用至少在这场会战中要大得多。所以,同盟军在这场会战中的人才资源比帝国军要强得多,这也就弥补了在兵力和时间上的劣势。

  这样一来,双方在战术上的表现就非常重要了。而且正是由于莱因哈特在战术上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所以才输掉了这场会战——这里姑且认为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的赢家是同盟军,因为至少在战场上帝国军打输了——莱因哈特在这次作战中的表现是极为失常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莱因哈特在巴米利恩星域会战中所使用的战术。按他的说法就是:“纸虽薄,但只要叠上多层,就能够把酒吸干。”也就是他的这一番话,使得帝国军的诸将多少有些放心地离开莱因哈特,给杨攻击莱因哈特创造了机会。但事实上,这些有能的提督应该发现,莱因哈特的战术是极站不住脚的。

  首先,纸要叠上多层,那就必须要有多层的纸,可以说纸的数量要远多于酒的数量——尽管这两个数量似乎是无法比较的,但实战中这两个数量都比喻的是部队的数量。但莱因哈特的兵力是有限的,也就莱因哈特在会战中布下无穷无尽的防线是不可能的。在战斗中,莱因哈特共布下了二十四道防御壁,一旦有一道防线被击破,组成这道防线的舰艇可以移至后方还组建另一道防线,这看来似乎可以形成无数道防御壁,这样的话,同盟军的兵力肯定会被帝国军消磨掉。但这里疏忽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防线是要靠舰艇布组成的。在同盟军突破帝国军防线的时候,帝国军不可能没有损失,所以每道防移至后方组成的新防线实力肯定要比原来弱,久而久之,帝国军被越打越少,最后必然产生连一道防线都无法组织起来的情况。这样一来,帝国军布下那么多防线,而反分散了兵力,给了同盟军各个击破的好机会。而且,防线一再被突破,也会影响到士气的问题。

  当然,我们不能说莱因哈特的战术是没有价值的,但这种战术用错了地方。纵深防御的战术在历史历次的战役中都表现出很好的作用。这种战例极多,像莫斯科会战,苏军布下了层层防线阻挡德军的进攻,虽然最后苏军胜利不能不说是靠了天气的帮忙,但没有布下那么多防线,而是全军齐上与德军决战的话,莫斯科肯定守不住。(事实上,在莫斯科会战初期,苏军西方面军司令官巴甫洛夫上将就是一次投入大量兵力到前线,被德军在明斯克一带包围全歼,使西方面军损失了四分三的兵力,而巴甫洛夫也被枪决。)所以,纵深防御战术是有它的价值的。但这种战术几乎清一色都是用于陆战,而不是海战,说得更确切一些,这些战役攻方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夺取要地,而不是歼灭敌人,所以只要排除敌人的防御即可,突破防线后不必再和敌人缠斗;而此时守方采用纵深防御的战术正是为了缓解对方的进攻速度,消耗给养,打乱对方计划,可谓是对症下药。而海战不同,海战的主要任务大多都是歼灭敌人——登陆战除外——这就需要和敌人缠斗,而不是突破防线后可以一走了之的。即便是像中途岛这种明显以攻占要地为目标的战役,一旦双方海军相遇,也是不搞掉你誓不罢休。所以海战中,双方都不会轻易分散兵力,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更多的火力投入战斗。令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战中一举成名的著名的 T字形战术就为了将更多的火炮攻入战斗而诞生的。而巴米利恩会战更接近哪种情况,相信谁都能看得出,无论帝国军还是同盟军都不是为了争夺巴米利恩星系。

  当然,如果为了拖时间,莱因哈特的战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他没有将战术贯彻到底,这是他所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当杨布下疑兵时,他竟然会武断地下令出击,以至中了杨的调虎离山之计,险些成为了炮灰。其实,莱因哈特可以完全不理会杨所耍的花招,只是严阵以待敌人的进攻。因为时间对莱因哈特来说是有利的,时间拖得越久,杨的胜算就越少。虽然说莱因哈特所擅长的是进攻,而且他的性格也具有攻击性,但他订下了纵深防御的计划,本来就是作违背他的性格的打算。然 而他贸然地出击,只能说明这次作战他的表现失常之极。

  相对于主帅的失常,缪拉的表现则要好得多,可谓是帝国军在这场会战中唯一表现正常的将领。他赶到战场后,并不是没头没脑的见同盟军就发动猛攻,而是先插入伯伦希尔和同盟军之间,以保护莱因哈特,然后再寻机救出被包围的友军。如果他直接对同盟军的包围圈进行攻击的话,很可能会在同盟军反应过来之前救出友军,但再想救莱因哈特就来不及了。可惜的是,缪拉的到来虽一度把同盟军逼入绝境,但已无法挽回颓势,即使杨不使用那把包围圈让开一角的奇策,帝国军也无法在战场上击败同盟军。因为这时的同盟军士气要远高于帝国军,亚典波罗那句“我们的司令官不应该只因为对方加入了一个舰队就露出疲态认输了,我还想看看‘奇迹的杨’的本领哪!”正表现出同盟军上下依然保待着对司令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而帝国军则已经被打懵了,卡尔纳普的言行表明了他们的军心已产生动摇,而在杨让开包围圈的口子时不是巩固阵地,把口子开得更大,而是不顾一切地冲进或是涌出,又证实了士兵们方寸已乱。所以即使缪拉还有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也无法力挽狂澜了。若非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袭击海尼森,莱因哈特必死无疑。

  杨的表现当然要比莱因哈特好些,否则也就赢不了对方。杨在这次会战中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刚才所说的将包围圈让出一角的奇策,这一步棋几乎将缪拉舰队一举击碎,使同盟军再一次将伯伦希尔纳入射程之内。另一个闪光点就是在会战初期他巧妙地利用了托尔奈森的急躁所产生的混乱——莱因哈特和杨同样都命令部下在一定范围内照个人布署应该,同盟军没有出现混乱而帝国军出现了,也正说明同盟军战斗力要强于帝国军——使同盟军在会战初期就取得了一定的优势。战果虽不大,但给双方士兵心理上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兰提马利欧星域会战中帝国军也趁同盟军重编队形的混乱之际发动猛攻而扭转了劣势,但难度绝对没有杨在巴米利恩的行动大。一来在兰提马利欧帝国军在数量占着绝对优势,而在巴米利恩同盟军则没有这种优势;二来同盟军当时是队形已全部混乱了,而且重新编队也需要花一定时间,而在巴米利恩帝国军只是局部混乱,时间也只有片刻而已;第三,即使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帝国军在兰提马利欧依然让同盟军重新组织起了防线,而如果杨在巴米利恩能拥有上述帝国军在兰提巴利欧的两大优势中的一个,恐怕巴米利恩星域会战在第一天就会结束。可以说,仅这两个闪光点就能说明杨的战术素养在莱因哈特之上了。

  然而除此以来,杨在这场会战中取得的战果与其说是他的魔术师般的战术,不如说是莱因哈特的失误双手奉送的。杨在重整阵容后采取了快攻的作战方法,从打倒莱因哈特的战略目的上来说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可以使同盟军迅速地冲到伯伦希尔面前,将莱因哈特轰得粉碎。但是在莱因哈特的纵深防御之下,虽然最终杨依然能够全歼帝国军的二十四道防线,到时恐怕帝国军大部队也已赶到巴米利恩,因此带采取突破战术就会对同盟军不利。所以在尤里安看穿了莱因哈特的战术后杨改变战术也是正确的。

  但杨所改变的战术却让人不敢苟同。这时对同盟军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时间,杨必须速战速决,趁帝国军大队人马到来之前打倒莱因哈特,才能达到他的战略目的。因此,他此时仍应采取攻势,只不过是将突破战改成歼灭战。莱因哈特将兵力分成了二十四道防线,杨如果只是突破敌阵向前进攻,正会像原著中所说,被突破的帝国军就会回到后方组织起新的防线,这样的话虽不至于达到防线没完没了那么夸张,也够杨突破一阵子的了。而如果杨在一开始就把每一道防线的帝国军彻底歼灭的话,那么就不会再有新防线的产生,等二十四道防线全解决了,莱因哈特也束手就擒了。或许有人会说,等二十四道防线全被杨歼灭的话,时间也已来不及了。其实仔细想一下的话,莱因哈特在亚斯提攻击同盟军第四舰队时,双方数量比不到二比一,且同盟军的第二、六舰队此时都已在亚斯提,莱因哈特依然能在第二、六舰队到达之前击溃第四舰队,那么,在巴米利恩杨舰队对于每道帝国军防线的兵力比是二十四比一,歼灭对方如同掐死只蚂蚁一样,又花得了多少时间?

  然而,杨却是命令全军后撤,布下疑阵让莱因哈特上勾。前面已经说了,莱因哈特如果不管杨所耍的花招,依然采取即定方针等候同盟军前来攻击,这样杨的战术反而浪费了极其宝贵的时间。而且,莱因哈特的这次轻易出击,对战役的最终结果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若不是这一步,帝国军绝不会输。所以说,正是莱因哈特的低级失误,造就了杨在巴米利恩的辉煌。

  即便到了这步,胜利的天平还没完全倒向杨这边。因为这时让莱因哈特棘手的时,杨分兵两路,到底哪路是主力,哪路是疑兵。最终,莱因哈特还是将疑兵当作了主力,这不能不说是杨的运气。如果莱因哈特当时没有猜错,向同盟军真正的主力发起猛攻的话,究竟是谁会赢还很难说。杨的战术的成功所需的两样最为重要的因素——莱因哈特会改守势为攻势以及莱因哈特的主攻方向是同盟军的疑兵——都不能不说是运气始然,靠这种撞大运的作战方法让人们不得不怀疑杨以前所取得的胜利到底是杨真有才华还是靠的运气?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24:21

银英考据
之巴米利恩





  又是看到了卡介伦提督的文章所以想写巴米利恩,希望以后不要变成习惯了才好。不过这次不是特别要反驳卡介伦提督什么,只是,提督大人讲的是巴米利恩一役中的战术问题,所以,我厚着脸皮来说说那一战中的战略问题吧。

  一开始……搞不好有点不恭,那个,就是莱因哈特虽然有战神的名头,杨虽然一幅战略家的模样,可惜他们归根到底只有一个舰队司令官的水准而已,才把这么一场灭国大战(且双方都还是大国)搞成了两只舰队的小把戏。

  先说莱因哈特,他本来是很有利的一方,当时他处的地位可以说是典型的以强凌弱。 同盟方面,照田中的描写,几乎没有什么力量与之抗衡,所有的,只是杨的十三舰队。那样一支舰队,说老实话,也只能打游记战而已,游记战固然有它的用处和最后取胜的契机(这一点在后面说杨的时候再谈),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莱因哈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个优势是杨无法应付的。站在这样一个以强凌弱的立场上,正确的做法眼前就有例子吗!就是象俄罗斯打车臣那样,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点点把敌人压垮,这样才是似慢实快,有战略素养的大军统帅的做法。决不是莫名其妙用全军主帅做饵,把赌注压在消灭一个游记队上。另外,莱因哈特的兵力部署也一塌糊涂,从书中写到的,他除了后来为了和杨对决而把兵力分开之外,之前一直基本上把所有兵力集中在一起,包括分兵进攻伊谢尔伦的罗严塔尔部队,进入同盟后就和莱因哈特合兵一处了。我最早刚到“不落的黄金狮子旗”时也有说过一点,现在想更详细的说说。集中兵力固然是重要的胜利条件。不过一个战场或一个据点上到底能或需要集中多少兵力,应该是有限度的吧。如果集中的兵力太少了会失败,那么集中兵力太多也是不行的啊。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补给,一个地方集中太多人,想也想得到吃饭是令人头疼的,而相同的兵力,如果分散到比较广大的区域,更能够依靠当地的生产,要解决自然方便。还有,过多的部队集中在一起,再好的指挥官,也很容易出现混乱的。这些也都还罢了,重要的是你把怎么多人全拉在一起,他们发挥的战略作用就很有限了。以莱因哈特的立场而言,他不是要打赢某一个战斗,他要做的事是灭亡同盟!是要用手中的庞大兵力去灭亡一个同样庞大的国家!他不是一个什么小岛国的君主,他要灭的也不是另一个小国,他指挥的更不是单单一支舰队。这样大规模的作战,所谓分兵合击应该是一件必然的事吧,至少我看到的是历史上中国在春秋战国以后,每一次大规模战役,能成功的都是多路人马并进的,特别是以强攻弱的时候。在我的想象中,到这种规模的战役,应该是莱因哈特的兵象水银泻地一样,分成一股股,向同盟漫延过去。莱因哈特正确的做法是把自己放在安全的地方,保持整体的胜利而不是孜孜于寻求某一战某几战的胜败。

  我记得以前也有看过一种说法,说莱因哈特与杨的一战是莱因哈特所谓的武人的什么什么使然,但是,皇皇一国之君竟是个武夫,堂堂大军首领所有的只是一个舰队指挥官的灵魂,不是很悲哀?!莱因哈特过去嘲笑旧帝国的贵族们打着无意义无战略只考虑某一战输赢的愚蠢战争,那么,他自己在巴米利恩的时候呢?不过莱因哈特后来据说是改变了这种愚蠢的做法和想法,可惜田中大神语焉不详。

  又:不知道银英里的舰队到底是什么,从舰队个数和级别而言,应该类似现代的集团方面军,从书中关于舰队做战的描述来看,却和一个军一个师差不多,以至于虽然说着人不少,但总觉得打得小气。还有,即使是元帅了,指挥一个舰队,感觉上象师长之类角色,完全没有集团军司令独当一面的眼界和气概,如果莱因哈特要分兵合击的话,应该让能独当一面的人做指挥,如果说找不到,我想决不是未来的人才有问题,只可能是首领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人才。

  再说杨。杨是打游击战的,游击战能够胜利的根本是什么呢?机动、灵活、熟悉地理、高明的战术当然都很重要,但是这些还不能算是战略根本。若说游击战,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国家就是从游击战中成长出来的,算是很有经验吧。记得前段时间看中央电视台放的国庆贺片,就写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三十万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军这边只有一两万人,最后是胡无功而反,被迫从陕北撤出,其实就是失败了,当时解放军打的就是游击战。但是,胡的失败,与其说是在陕北战场上的失败,不如说是陕北以外的因素导致他失败的。是因为当时解放军在陕北以外的战场有长足发展,最后使解放军赢得胜利。如果解放军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这么一支部队,即使再机动灵活战术高,终有一天会撑不下去的。也就是说,游击战真正胜利的根本,在于能够利用形势不断壮大发展自己。游击队,只有在不停的发展壮大,能够和敌人大军硬碰硬打硬仗以后,才能成“王”,否则,仅靠那么一支所谓的很有作战力的兵团啊,终究是只能做“寇”,落到失败的命运的,特别是你的对手是一个真正的大国政权。莱因哈特,在正常的情况下,是率领一支真正的大军来灭亡同盟的。虽然说莱因哈特头脑不清醒,巴米利恩时把战略问题降低到战术层次上。但在一开始,杨怎能知道莱因哈特这么昏头?他的反应,既然尤里安认为杨是该坐上作战统合长位置的战略家,竟然冒出“只能用战术上的胜利来救同盟”的话——这是战略家的作为?!

  杨拒绝了同盟民众组成的义勇军,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他认为义勇军没有战斗力,参加战争只会碍事。那他这些正规军我不知道从那里来的,也许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总之看来不是从同盟民众中来的。当然义勇军在开始的时候战力弱,但绝对应该是很有用的。是,这些义勇军一开始未必打很漂亮的仗,但杨作为一个合格的战略家,也是同样不应该把每一个战斗看到那么重的地步。杨应该组织起来的,是一个遍布全同盟的反侵略绵延大战,结果呢,他做了什么?把民众抛到一边,率领一只“精英舰队”去搞所谓的“战术上的胜利”?!简直就是一幅活脱脱好莱坞孤胆英雄的嘴脸,虽然他多半会嘲笑那种人。

  杨自认做喜欢民主的人,他的民主却是更本不相信民众的力量,一面叫着要民众自觉自信自强,做自己的主人。一方面说“保卫国家是职业军人的事,你们别管”,不是一种养宠物的心态吗?表面上是很喜欢是为了他们安全,其实却把民众摈弃在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抉择外,不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这和利用民众的政客比起来,未必然真的强到那里去吧。

  又:杨有一个观点,国家存亡无所谓,制度存不存在才重要,即制度是目的,国家是手段。可我记得政治课上告诉我们,一个制度好不好,不在于它听上去美不美妙,重要的是它是否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好象国家才是目的,而制度只是手段吧。国家的实际情况是现实,制度是一种理想,以理想来限定现实的杨是否算是落入了空想家的悲剧?很奇怪杨从来没有特别提过同盟现实的国情,总说的是“民主制应该要好一些”。那究竟怎么好呢,听上去更好?如果照杨的逻辑,共产主义这个制度应该很不错啊,在中国没行通是中国这个国家不对,应该把这个国家给干掉了?!或者说,原始共产主义也很平等,为什么被奴隶制这么残酷的制度代替?

ck7543 发表于 2010-3-24 12:25:32

从巴米利恩会战
说开去




  “巴米利恩”,如果作为冒牌语言学家勉强对同盟语进行研究,在没看到原文只凭读音推想的情况下,应该是“朱红色(vermilion)”这个单词吧?不过呢,既然适当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所以在不影响逻辑的前提之下,我们还是暂时接受这个假设并据其继续推理好了……

  说到巴米利恩会战,不禁想先说说莎士比亚。不说他的戏剧,单说在侦探小说的领域中,这位大师也真正制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一位独一无二无法定罪的杀人凶手——伊阿古。黛斯蒂梦娜的死,凯西奥的死,甚至奥赛罗本人的死,全都是由他策划由他执行的。但是,就算推到现代的法庭之上,他也能够成功得到无罪宣判,因为就连他教唆犯罪的证据都无法抓住,这是谋杀的滴水不漏的技术,甚至连一丝一毫直接的暗示都没有,他总是阻止别人采取暴力行动,带着厌恶驳斥无中生有的怀疑,直到对方自己说出这种怀疑为止,以至于莎士比亚自己都拿自己的杰作无可奈何,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局面,最终只得凭一条手帕——与伊阿古的技术犯罪完全不相协调的败笔!这个过失反而使人们相当确定伊阿古是无罪的。

  说起莎士比亚,又不由得想起了大仲马的“火枪手三部曲”第三部《布拉热洛纳子爵》,阿拉密斯营救铁面人的计划同样是政治家完美的杰作。事已至此,任何人都无可奈何,然而,这位从战火中历炼出来的战士,这位一度与首相对立的政治家,这位权倾西班牙的阴谋家……唉呀,阿拉密斯的多嘴实在是和他整体性格完全不对应的失误!大仲马把这个阴谋勾画的太完美了,以至于为了撕破它,竟不得不扭曲一位已经凭自己种种手段得到了耶稣会会长地位的人物的性格……因为这个失误,大仲马有名的悲剧效果在这里显得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手段。

  有人说我扯远了……不过话归原题之前还是让我扯一点吧,毕竟这也是作者的特权嘛!莎士比亚也好,大仲马也好,都是举世闻名的著名作家,可是呢,煞费苦心营造的气氛,本以为能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收效却是出人意料,不过如果把做出的努力之多和收到的效果之大做一个比较,倒也还是正比关系……关键看你怎么比。

  巴米利恩,染血的星系。名字营造出的气氛与在此发生的战役相比,也算是名副其实——还是正比关系——可是,还是看你怎么比。单纯就巴米利恩发生的会战本身来说,无论其激烈程度,或者其紧张气氛,劣势—优势—劣势的迅速转换,天才和奇才也无法看清的战场,缪拉元帅的四度转换战舰(抱歉,当时还不是元帅),还有莱因哈特大人在其中展现出的独有的华丽与高傲……不过呢(把田中先生与莎士比亚和大仲马相比,似乎有点高抬,不管了,高抬就高抬吧)。不过以上的感觉是单纯拉出巴米利恩会战,独立于全书之外得出的效果,可是放在全书之中,却是收到了相当好的反效果——与其付出的精力绝对成正比——让人根本认为,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役。

  奥贝斯坦元帅……您失职了呀!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尚武精神的影响,帝国与同盟,整个银河系都看重战役而轻视宣传。奥贝斯坦元帅似乎也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很刻意的突出了“威斯塔朗特事件”与“奥贝斯坦大除草”等事件,但是从全局看来,这些事件只是零散的分布在整个故事之中,并没有有机的串联成线。如果一个人不得不反复强调某些事,其实深想一层,正是意味着这件事情注意的不够,未能收到完美的效果。特别是在 VCD改动后的威斯塔朗特事件之中,奥贝斯坦元帅表现出的巧妙的绕开主君的命令行事手段固然高超,可是在一个如此成功的开端之后,却显得后继无力,之后并没有突出的表现。

  又要犯杨元帅批评的假设历史的坏毛病了……犯就犯吧,既然不是同盟人,而且又侥幸生在后世,自然可以凭这点优势来好好说死人的坏话……(当心还魂)!反正严谨的逻辑推理可以证明任何事情,只看你的假设是什么。

  如果是我,会怎么办?

  最让征服者感到棘手的,就是杨舰队这种游击队吧?征服星海容易,难的是征服人心。有国境的同盟灭亡了,但是没有国境的同盟不会灭亡,因为它不是由人为的国境线划分出的星域,而是由无数同搏跳动的人心汇集而成的国度;它的存在不是依赖于地域的存在,而是依赖于人心的存在。只要还有理念没有屈服,同盟就没有灭亡;只要还有人心的向往,同盟就依然存在!如莱因哈特大人以武力压服,结果如何历史也有见证。终结了有国境的同盟,反而等于解除没有国境同盟的束缚,二者之间的牵系切断了,杨威利就更可以放手一搏……可是不征服同盟,出兵意义又何在?

  难,真难啊……

  真的这么难吗?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了威斯塔朗特一次之外,帝国的宣传始终没有跟上。比如“死线”亚姆利扎一战中,不光是对帝国的宣传,当时就应该展开对同盟民众的宣传了。打着解放者的旗帜掠夺民众,这样的军队算什么捍卫民主自由的军队呀!可惜呢?奥贝斯坦元帅此刻大概在考虑他规模宏大的威斯塔朗特计划……完全失职!所以,在《黑暗天使》一文中,也曾对其稍加补足,谈到以放弃伊谢尔伦达到帝国内部的思想变革,此是题外话略过不论。

  游击队之所以难以应付,是因为它植根于民众,整个同盟都成为其基地。追击是完全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办法,一是迫使对方自己现身,一是割裂其与民众的信任也就是灭其基地……两种办法都相当好用,混合起来就更是一箭双雕。军队,与政府及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了后二者,军队完全没有办法存在,就算存在也只是宇宙海盗而已,要围剿也是名正言顺,不难做到。

  如果攻击海尼森,就算把它拿下,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结果还是不得不撤退,只要我们一走,杨又从隐身之地出现收复海尼森——不是缪拉元帅的原话,不过意思也离谱不到哪儿去。

  所以不攻击海尼森吗?世界上偏有不信邪的人。

  就算直接举大军攻击海尼森,会怎么样?能怎么样?其实假设一下就看清,结果无非两种而已,一是杨威利现身,一是杨舰队继续隐匿行迹。现身当然很好办,如果他坚决不出(其实看杨的个性也应该知道,他不是那种眼看首都沦陷而不救的人——又是情报工作不足!)那么,不正是最好的宣传机会?

  绝对是最好的,因为往往来说,宣传是相对的,彼此之间都在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可是现在,杨舰队根本无法现身,单方面的宣传没有反驳,完全可以尽量向有利方面展开而不怕破绽被对方攻击。亚姆利扎会战也好,同盟的内战也好,就算只说到眼前的场面,眼睁睁看着首都沦陷,却因为担心个人安危而不来救援,这样的军队何以称人民的军队?

  当然,谣言也不一定能够动摇杨威利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但是,政府对其可并非完全信任的态度啊……这一点从审查会已经完全可以看出来了。要将信任转变为不信任难,要将原本存在的不信任加深一步,有何难度!不能毁灭同盟政府,而要让其成为制约杨威利的最大障碍,巧妙的利用敌人的敌人的力量,不也是用兵学的基本原则?再往后说,比克古老元帅战死同时,杨威利收复伊谢尔伦,此时莱因哈特军全体都认为自己中了敌军的圈套,就没有一个人想到把这件事情做一点正面利用至少挽回些损失。

  不现身就不现身吧,自毁长城的事情不是没有,“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个满好的例子。甚至说,有些时候不要压得敌人政府那么紧,退后一步,给他们留一点行动的空间,收效可能出人意料。

  说回来呢?战略是因为正确所以取得胜利,战术是因为胜利所以显得正确,没有事实验证,也只能假设而已。各人有各人的爱好,留一点意外的空间吧,就像中国的山水画总要留大篇幅的空白供人遐想,有话道“上兵伐谋”,真要动用军队,已经落了下风。

  不过,就发起巴米利恩会战这件事情来说,我却实在没有办法反对莱因哈特大人,和同等的奇才正面交锋这个愿望,无论是作为军人的礼节,甚或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执著和矜持,有自己愿意用生命守护的东西,这种执著本身就是极致的美,并不因为他所守护的东西是什么而有了高低之分。杨用生命守护了民主主义,吉尔菲艾斯用生命守护了莱因哈特,而莱因哈特,直到死亡的一刻,他的华丽、高傲与自尊不变。

  再度扯开去,说一说信任的问题吧。其实所谓信任,仔细想想,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首先,要很清楚对方的是否力所能及,然后才可以谈及信任,上级交付命令给可以完全信任的部下去执行,首先需要建立在这个命令是对方可以执行的基础之上,就好像莱因哈特再怎么信任吉尔菲艾斯,也知道不能把需要交给奥贝斯坦的任务交给他去做。人力终有所不及,天意更不可逆料,即使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完成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无法抗拒的外力而导致失败,所以采取防范措施并不是对于对方不信任的标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求别人做到,也并非一种洁癖,而是最简单的预防,这种预防并不一定有害,关键还是看它怎么完成。如果因为上级的能力有限而制约了部下的发挥,自然有害,可如果因为自己能力有限而不断学习探索,那就反过来有利了。

  不是文章主旨,不过多评论了。其实呢?小说家言,不妨单纯当作故事来看,要研究军事还是看军事著作为好。没有谁会仿效亚森·罗宾犯案,也没有谁会认为监狱中的人都是未来的爱德蒙·邓蒂斯,虽然称为一部军事史诗,可只是把它当作几个人的成长史来看似乎也无所谓。不断的受伤,不断的犯错,不断的流血,也有过一点点辉煌,而最终都要归入死的静寂……不是王者的历史,而只是银河中几个人的历史,其中或许也有你,有我,我们的历史……

  如此而已。

暗影骑士 发表于 2010-3-31 10:55:25

不客气的说一句,扯太远了

ck7543 发表于 2010-4-4 11:44:43

巴米利恩会战可以说从一开始莱因哈特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以致几乎丧失了自诸神之黄昏所形成的巨大优势.莱因哈特的错误就在于忽视了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所指出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观点,错误的以杨威利舰队为会战的主要目标.而不是直取海尼森,彻底灭亡同盟政权,迫使杨威利舰队丧失同盟政权的支持,从而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幸而希尔德意识到了这一点,做出了正确决断,才使的会战取的成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巴米利恩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