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篇奇幻小说,评论系列。手把手教你变高端!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本帖最后由 盲眼卡嘉莉娜 于 2009-8-23 16:17 编辑好吧,开始偶还是引用Camg大人的一段评论。很多时候,偶觉得,读他的评论比读原文更棒。
很多人为自己没有写出好奇幻故事的文笔而苦恼(比如我),现在,来看下面一段精辟的评论吧。
首先,评论的作品是一篇典型的奇幻短篇,不啰嗦内容了,请读下去。
Camg:
除了部分标点符号,这篇文章我找不出明显的缺点。可以说这是一篇好文章,作者也完全具有了在杂志上发表奇幻小说的实力。但我仍然不能说本文“杰出”或者“优秀”。
情况是这样:在标准化的、教科书式的奇幻冒险故事写作这个范围内,作者已经没有什么进步余地了。每个人都有不同,有的人从来就没有进入这一类写作,但是本文作者进入了,而且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捩点,可能会不知不觉就超越它,也可能会就此止步不前。这就好比小号战场,19级的号玩得再娴熟,胜率再高,但本质上的差别就决定了他无法战胜80级的敌人。什么叫教科书式?没有锋芒,没有个性,尽职尽责,步步到位,但是永远缺乏力量;人物形象可以说“鲜明”,但是丝毫谈不上复杂真实。作者可以看看这一次我给了极高评价的几篇文章,它们都有着别的任何一篇参赛文里都找不到的东西,而读者们也纷纷对其中的细节做出自己的见解。而对本文,大家的见解都很统一。我举个例子:
小明捡到了一块钱,想到老师说过要拾金不昧,就高高兴兴地把它交给了警察叔叔。
这文字好吗?好,因为我们找不到缺点。人物形象鲜明吗?鲜明,我们都能看出来小明心地善良。那么这个句子杰出吗?不,这是教科书式。
而我们做一个修改:
小明捡到了一块钱,马上想到老师说过要拾金不昧。看见不远处有一名警察叔叔,他把钱币捏紧在手掌心。
这里用一个动作代替了“高高兴兴地交给了警察叔叔”。接下来小明会做什么?我们不能确定,但仍然很可能是要毫不犹豫地交上钱币。
我们再修改。
小明捡到了一块钱,马上想到老师说过要拾金不昧。看见不远处有一名警察叔叔,他把钱币捏紧在手掌心。当警察叔叔望过来的时候,小明不知不觉地把脸转向旁边。
看,有关键的东西改变了。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教益故事,因为我们看到了小明的内心冲突,接下来会引发多种解读可能。三个段子里面,这一个最接近文学。
现在我们把这个例子运用到本文上。抽出这一句:
当马厩映入眼帘的时候,札克装作不经意地向米莉家的大门望了一眼,没有发现米莉的身影。
札克喜欢米莉,想见她又有些害羞,这就是这段文字给我们的讯息。这句子好,但不会引发别的思考,就像小明捡钱币的第一句。我们修改。
当马厩映入眼帘的时候,札克向米莉家的大门望了一眼。他觉得米莉应该在那儿的。
去掉“装作不经意”,就让札克的意图不那么明显。而“他觉得……”的修改,是把“没有发现米莉的身影”换成了心理描述,整个句子不光表达了原有的意思,还多了一层“札克以为自己会看见米莉”的意思,并且暗示札克失望了。再换个角度改改看。
当马厩映入眼帘的时候,札克向米莉家的大门望了一眼。今天她不在那儿。
“今天她不在”,暗示出两点:一,札克每天经过这里都会有类似的举动。二,米莉通常在,但是今天不在,可能有些什么意外。
我们还可以从无数角度来修改这个句子,但我想我要表达的意思已经清楚了。作者可以自己试着做一下这样的练习,选出一些句子从不同角度来阐述(我考虑在个人版搞些这样的活动),把简单的句子变成复杂、能引发思考的句子。要注意一点,所谓要引发思考,并不是说所有句子都要写得模模糊糊。这里涉及另一个问题,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但我不准备谈,毕竟这篇索引已经走得太远了。为什么一直不提剧情,因为只要有能力,再老套的剧情也是能写出新意的。
前面也说过,很多在这里得不到好评价的文章,投稿或者发展成长篇到书站上赚钱都是没问题的,所以这许多篇慢慢转变成写作观念阐述的“索引”,是认定它有参考价值还是毫无意义,请各位作者自行判断。 偶想到,现在所谓一流的网络小说中也有很多这种问题。他们的文字好,人物形象鲜明。但是句子不杰出。是教科书式。
这大概就是和我们推崇的西方奇幻的重大区别点之一。
举个例子,《佣兵天下》。当年也算是本土网络小说中的佼佼者了。偶承认,他各方面都很优秀。文字优秀,形象鲜明。但是不杰出。
看到了很多“小明捡到了一块钱,想到老师说过要拾金不昧,就高高兴兴地把它交给了警察叔叔。”,但是没能看到“他把钱币捏紧在手掌心。”
欢迎开喷。 接下来,引用一篇黑猫大人的……看科幻世界的或许会认识,就是迟卉。
《幻想小说写作之人物与对话篇》
人物与对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话,你可以塑造人物,通过人物的性格,你可以梳理他可能进行的对话。
我们先来说说人物。
教会我写人物的老师说过:人物有‘立体’‘扁平’和‘锥子’三种。各自有各自的用途。
立体人物,顾名思义,是圆满的,在你的描写和塑造下,它的方方面面,它的善良与邪恶,它的智慧与愚蠢,它的优点和缺点,正如一个真正的人那样,完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是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往往需要大量的笔墨和大量的精力,一般来说用于中长篇小说的主角,如果你需要例子,请自己去阅读《天渊》里的范·纽文。
这里插一句:目前为止,在幻想界,我只见过一个人,一部作品敢于在其中描写超过30个以上的立体人物,并且驾驭这些人物编织出错综复杂的情节,仍然游刃有余。这就是《冰与火之歌》,一部真正的伟大作品。
扁平人物,请你想象一张纸,你只能看到它的一面或者两面,没有更多了。将这样一个人物使用在小说的主角上——即使是短篇小说的主角,也是失败的。它更多用于一个配角,一个单纯的坏蛋或者好人,一个不需要展现它其他方面的,用过就丢弃的角色。但是,如何将这扁平的一面用的恰到好处,也是一种技术。
锥子人物。好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人物仍然是扁平的。但是,它有一个突出点,一个可以刺中读者,抓住读者的闪光之处。在一部好的作品里,除了需要描写充分的立体人物以外,其他的人物,与其扁平化,还不如在不会喧宾夺主的前提下尖锐化。
“‘我是黑耳部的齐拉。’那女人骄傲地说。提利昂注意到她带了一串项链,是用一只只风干的人耳穿制而成。”(选自《冰与火之歌》卷一 权力的游戏)
ok,这个女人作为配角,在全书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对她的描写也仅仅限于几句话,但是你读过之后,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齐拉,以及她独特的项链。她的形象如同锥子一样刺穿阅读的麻木,让人感到鲜活。
下面列出一些我写作的经验。
1. 立体人物不要超过你能驾驭的数量,如果你发现你的一个立体人物和另一个很象,或者和你之前的某个作品里的某一个很象,请停止这种让你自己的思维和灵感僵死的危险举动。
2. 如果你不能驾驭立体人物,那么用锥子刺穿读者,好过用平面麻痹读者。
3. 如果你经验不够充分,最好不要尝试在非常短的小说里使用非常丰满的立体人物,用短短三千字勾勒一个人物需要相当的技巧,这和你拼命把一头大象塞进一个蛋壳是两码事。
4. 如果你的主角是一个锥子人物,那么当心!不要让她或他的配角比主角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短篇小说里尤其如此。
5. 扁平人物并非无用,恰恰相反,它相当有用,学习如何运用好它,需要和使用立体人物同样多的精力。就如同一幅画,它的背景和主题一样重要。
好了,我们假设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人物,你了解它的性格,它的特征。而你在之前已经为他或者她设定好了故事情节背景,来吧,让故事发生吧。你的主角不是哑巴,所以,它要说话,说什么呢?
简单来说只有一条:让人说人话。
别笑,我见到过很多,让男人说女人话的,让女人说男人话的,让胆小鬼说英雄话的,让农民说文学青年的话的,让人说不是人能说出来的话的……
你的对话要服从你的人物性格、当时的场景,发生的故事。在这一点上,我没有什么经验,当我面对对话无从下手的时候,我就闭起眼睛,在我的头脑里勾勒我的人物和场景,我想象自己看着他们,让一切话语尽可能自然而然地流淌。
还有,在前面也曾经说过:把你的对话自己高声说一遍,如果连你自己都咬了自己的舌头,那它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为一句好的对话……
试举例:我曾见到一篇文章里,一个暴怒的船长这样辱骂海盗:“你这头由施特拉迪卡群岛出来的,忘恩负义,将你的诺言都弃绝,把所有人都背叛的猪!开炮,对着这头猪那丑陋的脸!”
……
没等这个船长骂完,海盗的大炮估计已经轰过来了。而且狂怒的语言速度下,他真的会说这么绕口的话?
如果我来写那个船长,他会吼叫:“开炮!向这头该死的猪开炮!”
然后等到战斗结束,船长再对着海盗船的残骸悠闲地抽起烟斗:“这头由施特拉迪卡群岛出来的忘恩负义的猪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报应。我非常高兴看到那丑陋的脸沉到海底。”
记住,你笔下的对话是一个谦卑的奴仆,它同时服从于人物,情境,和故事三个主人。永远不要让一句看上去很精妙,很哲理的对话占据主角的位置,为了它扭曲了你的人物和故事。要知道,哲理只有在它正确的地方,由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情景下说出来,才能够真正刻到你的读者心底。
试选择一个难忘的场景,难忘的人和难忘的话:
布兰没有跟上去,他的小马没这般能耐。他方才见到了死囚的眼睛,现在则陷入沉思。没过多久,罗柏的笑声渐远,林间归于寂静。
太过专注的他,丝毫没注意到跟进的队伍已赶上自己,直到父亲骑马赶到身边,语带关切地问:"布兰,你还好吧?"
"父亲大人,我很好。"布兰应答,他抬头仰望父亲,父亲穿着毛皮大衣和皮革护甲,骑在雄骏战马上如巨人般笼罩住他。"罗柏说刚才那个人死得很勇敢,琼恩却说他死的时候很害怕。"
"你自己怎么想呢?"他的父亲问。
布兰寻思片刻后反问:"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
"人惟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父亲告诉他,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
end
附注:该文曾以“白澜”名字在其他论坛刊出。 本帖最后由 盲眼卡嘉莉娜 于 2009-8-24 22:57 编辑
写一篇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题材?类型?人物?剧情?
不。这些都很重要,但并非最重要的。
写好故事最重要的是,文笔。
故事情节编的再烂,只要文笔够好,读者读起来照样津津有味。甚至完全没有情节,读者也能把它当成一篇散文来读。(不推荐……)
当你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想,不少人都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你很想把它写下来,你觉得这绝对会是一个好主意。可是,当真的写下来之后,别人却告诉你,不好看。
我就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而且这一点,自己本人是很难感受到的。
答案很简单。因为我缺乏将一个好故事表现出来的好文笔。说是写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练习文笔。
生硬的文笔,报流水账式的剧情发展,总会让读者在几分钟内产生厌烦之情。那么……老规矩,引用一段Camg大大的书评吧。另,这里评价的是“躲起来的小纱”的一篇作品。我也超喜欢他的短篇来着。
这一段评论并不长。但我觉得,光这一小段,就已经阐明了很多东西了。
Camg:
先说一点别的:判断力从哪里来。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在描述文笔好的文章的时候,最常用的形容词就是“流畅”,可以说它是好文笔的基础条件。但是这个流畅该怎么判断?答案是没有公式,只能靠经验。我这里大部分得0分的文章,文笔都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的,而作者在写的时候肯定不会这么觉得。在“流畅”之外,还有一点重要的东西是文章的音韵感,这个就更没有公式化的标准了。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流畅”“冷静”其中的意思的话,说明他经验不够。增加经验的办法只有读书,五本不够读十本,十本不够一百本,如果读过一百本还是不懂什么叫流畅,那就只有两个原因:一,读了一百本垃圾。二,缺乏学习能力。
判断一篇文章文笔好不好只要读几行字就可以,如果你的文章让人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很可能就是因为一开始就没写好,看起来不好看,读起来不好读。而好看好读的开头是怎么样的?
——
刀锋山最大的一条峡谷里,行走着一小队食人魔。他们有的手里握着石斧,有的肩上扛着铁锤,所有人都袒胸露臂,迈着粗壮的短腿。他们兴高采烈,不时拍着嘴巴,发出呜噜噜的声音,响亮得连呼呼的风声也掩盖不住。
——
(另注:这里评论的文章是一篇融入童话风格的奇幻短篇)
八十个字以内有场景有复数人物有情绪有动作有声音有对比,这就是我们说的好看。每小段最后一个字,丰富的平仄变化,“锤”和“腿”的部分押韵,这就是我们说的好读。读者不一定能明确地指出这些要素,但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就这么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根本不需要看全文来判断文笔。在任何场合下,如果你自觉文笔很好很有创意,但其他人都不这么想,就先找自己的问题,永远不要以为是什么曲高和寡。“个性”落到懒惰者手里就只能沦为自欺欺人的借口。
Google快照到了原文,发现恰好是谈文笔问题的好例子,就写了上面这些东西。我经常对人说你要想提高就不要死改一篇文章,而是写完一篇再写一篇,这句话对小纱不适用,因为对她来说修改经常基本等于重写。
……
也许很多人已经发现了,我在写0分文索引的时候,经常会特别刻薄,但是评价优秀的文章,似乎夸起来就好得没边。我要说,这就是我的态度,在我眼里缺点和优点同时放大。一个作者创作,作品里无论好的还是差的方面,他不一定意识到。我是天赋决定才干论的死敌,我对自己唯一有信心的就是归纳和利用规律的能力,我就是不能忍受一个作者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差在哪里,或者好在哪里,否则我就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有什么意义。我坚信萨缪尔约翰逊的话:即便憎恨、责备和反对,也远远好过忽视。 期待······· 写了一段,发现中间被隔开了……
有的时候会看到Camg写出很犀利的评论,甚至于嘲讽。但是每次读到的时候,偶反而更加感动。对初涉写作的作者来说,鼓励是很重要的,这能维持他创作的热情。但是批评也是很重要的,否则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就像上面所说的,作者在写的时候,往往没办法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个人认为这和一种“速率”有关。想的速率,写的速率和读的速率不一样。这造成了两个问题,作者写出的东西和他脑海里想的差很多,或者读者读起来的感觉和作者写的差很多……这个问题这里暂时先不讨论。回到文笔的话题。文章写的不流畅的地方,往往自己再读个四五遍都是感觉不出来的。但是读者能。
所以,一位初涉奇幻写作的人,最需要的,是一个能指出他失败之处的读者。
网络从来不缺赞扬者和谩骂者。
当你在起点上发了一篇《我是功夫大法师》后,没过多久,你就能在书评栏下看到诸多“顶!”“写得好。”“帮忙顶。”“快更新。”“再顶。”“adfsafd”。但是他们除了顶,和满足你小小的虚荣心外,毫无用处。你甚至无法确定他们是否真的看了你的文章。
如果看到书评栏下刷了10页夸奖的话,就真的认为自己能得星云奖了。那么,肯定是个傻瓜。而且是皮厚瓤薄,一刀切开籽还是白的的大傻瓜。
奇幻小说有很多冒险、战斗的场景。另外,涉及的人物、种族也会比较多。有时候甚至需要构架一整套世界运作的系统。这使得它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比如都市)更加考验文笔。
怎么提升文笔。恐怕是初涉写作者提的最多的问题了。我也一直为此而苦恼。上文给出了2个方法。一是增加经验,多读书。二是修改,重写。也就是多写。
都是比较耗时的办法。不过想要切实提高,这也是最有用的办法之一。
另外,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给出第三种:阅读评论和建议。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这耗时更少,效果也不错。
当然,只是辅助手段。 本帖最后由 盲眼卡嘉莉娜 于 2009-8-27 15:36 编辑
继续……
当辛辛苦苦写出的东西被人贬的一文不值的时候,先不要生气,记住“冷静”这个词。请看下面这段萝卜姐姐的观点吧。
微安布罗:
作为业余的写作者,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有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我记得在camg很多次在评论中提到“冷静”这个词,说真的,我个人已经越来越感到这一点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是怀着对文字的热爱以及写出漂亮文章的热望开始写作的,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的人而言,其他人给我们的建议和批评都是格外珍贵的。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期待别人永远以温和的态度对待我们,还有我们的作品。当你开始下笔写作的时候,当你听到不留情面的批评的时候,冷静,有多么重要。
我想,对于每个作者而言,辛苦写作的成果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当别人批评你的孩子长得像猴子,那种心情一定是难过甚至愤怒的。不同的是,我们决定不了我们的下一个孩子长什么样,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我们的下一次写作更好一些,哪怕再好一点点。
其实,如果真的可以冷静下来,认真地、热情地继续写下去,等到若干时间以后,你再回过头来看从前写过的那些东西,也许你就会给出一个更正确的评价。那时候你就会知道,无论是温和的建议,还是不客气的耳光,都是我们的良药。
我保存了这段话。
值得保存。
RE: 怎样写好一篇奇幻小说,评论系列。手把手教你变高端!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不知不觉就写到第七段了……之前写了很多大道理,现在一步步展开吧。
Camg:
不得不说本文读到头一句我就卡壳了。
“破碎的天空如同巨蛋一样覆着这同样支离破碎的大地”。
破碎的东西如何能比喻成光滑的蛋?文章的头两段就有不恰当修辞,语义重复等毛病。往下面看,发现作者的叙事语言还可以,但是一到描述和修辞的时候就显得很不扎实,大大影响了文章的流畅度。
====
这里,Camg提到了一个修辞不当的问题。我想到一个不同的观点——请再重读一边那句话。或许,你感觉不出这句话有何异样,或许还觉得这句话很不错。
想象一副大地支离破碎,圆形的天穹覆盖在大地上的场景吧。
有的人会认同。但有的人会觉得说天空破碎很可笑;有的人会认为破碎的东西想个蛋很可笑,但有的人会觉得破掉的蛋也不错……
这就是理解和感知的歧义。
当文中出现一两处类似的问题时,对全文整体的影响不会很大。但如果出现的数量过多,则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反弹”。
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明明写的很明白,可是偏偏别人没读懂,还要来歪曲,来找碴?
那么,这就很可能是因为文中出现了过多的“破碎的天空如同巨蛋一样覆着这同样支离破碎的大地”了。
在必要的时候舍弃一些自认为很不错的文字吧。“天空如同布满裂纹的巨蛋一样覆着大地。”读起来似乎没那么帅气,但能减少读者的“反弹”倾向。
本帖最后由 盲眼卡嘉莉娜 于 2009-9-2 11:09 编辑
难得引用一次自己的……脸红……
我:
好了,这里出现了我感到别扭的另一个原因。作者用了一些对话来作为文章的主要“线”/“轴”。很多作品都采用这种方式,但是我不得不说,这里做的不好。可以说,是全文最大的漏洞。
我也一直有这种问题,所以深有体会。对话太难写了!!!!
刚写作的时候,总想用人物的嘴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觉得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每次别人都说无法“听”懂。作者心里的“想”到笔上写出来的“字”再到读者的“阅读”。三者每者之间都有巨大的差异。想的和写的不同,写的和读的不同——简直是最难的办法!
这点我至今还在努力中,所以没办法给你很肯定的建议。不过开始的时候“想”的速率肯定比“写”的快,让对话稍稍慢下来吧,不要一口气把对话说完,不要用想的速率来写。读者可能还没进入状态呢 ^_^ 之后的,我也说不上来,多看书上怎么处理对话吧。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在对话上做一些小小的改动。就可以让节奏改变。
例如这一句:
“我说,术士,如果你能召唤出成批的恶魔来看管这里的绿皮动物,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成天的清扫它们的粪便和尸体了呢?”
哇,是不是觉得很长?主谓宾都太多了。先是“我说”让读者知道说话的人是“我”,又提到了“术士”让读者知道了说话的对象是术士。对话内,又有“恶魔”、“绿皮动物”、“我们”、“它们”、“粪便和尸体”。对象太多啦!能不能把这些功能分一点到描述上去呢?
“你能不能召群恶魔来帮我管理兽人?”他眯着眼打量我,“这样就不用我们动手来清扫它们的粪便和尸体了。”
不要总想用对话来把一个人完全描绘出来,赋予他一些表情和神态吧。
作者文中描写的长官是一位心底狭小、官腔实足,又有点狡诈的坏人。那么我们就让他眯着眼打量一下我们敢于反抗的主角。这样读者就会知道,他的话里没安好心。
下一句
“你真缺乏幽默感,和我说话的时候不许称我为上尉,那是长官们对我的称呼,你得叫我长官,懂吗?”
“当然,长官。”
反派开始耍官腔了。但是这段话只显示出了他的骄傲和愚蠢……
这样如何——
“布莱克大人!”他突然愤怒地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和我说话的人都得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上‘大人’两个字,你懂吗?”
“遵命,大人。”
瞧,他自称“布莱克大人”而且威吓主角。
这个坏蛋接下去说:
“很好,尽管镇长的推荐信和你的简历一样愚蠢,但是,你可以留下来协助我们进一步清扫这里,我的中士会帮你安排工作的,用不着期待欢迎会了,因为还有成打的绿皮动物们等着你呢。”不等我再次回话,布莱克摩尔傲慢地挥了挥手,于是我只好转身退出了屋子。
感觉是……唔……读完要大喘气一下。
试着来修改一下吧!会有帮助哟。
我的意见是,减缓你的“速率”,让文字间多一些变化,不要让对话像流水一样平平地淌过去。
镇长的推荐信和愚蠢的简历不重要——虽然我知道你想再强调一下之前没说清楚的事。但是,一口气说出这么长的话,完全不符合一个醉鬼。(该长官刚喝醉……)想表现他的傲慢自大还有很多方法。也不要在一口气说的话中加太多的“尽管”、“但是”、“因为还有”。
把他们劈开来,再让后文的关键人物,“中士”的出现变得更圆滑些。
在战斗开始前的中午,当一个女兽人的胎儿被我的三个同事们硬深深地从她子宫里拖出来并挂在联盟的旗帜上时,我看到了他们狰狞的笑容,还有和我们一样的鲜红的血液染红的旗子飘舞在天空里,那一刻我仿佛感觉整个蓝天都被一条逝去的生命染红了。我愤怒了,我冲过去狠狠的扇了那个狱卒一个耳光,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他踹倒在地上。
“早就看出了,你怜悯这些兽人了,你这个杂种,人类的败类。”他们中的两个扶起了躺在地上的家伙,并开始朝我叫嚣。
“那个妖怪肚子里的种莫非是你留下的?!”
“不是,我看他和旗帜上的那个鹌鹑都是从这个妖怪的老窝里钻出来的。”
这段描述和对话很典型,“速率”啊!简直是反面典型,试着修改一下看看? 感谢lz,说出来的都是经验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