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siris 发表于 2008-11-3 16:40:05

尚古奇书《周易》

《周易》又称《易经》,在我国在世界的影响都极为深远,但却是秦汉后直至今日无人真正通晓的上古典籍。《周易》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被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推崇为“三玄之一”。《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乾坤是阴阳的总代表,也是阴阳的根本,孔子在《系辞》中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坤其易之蕴邪”。《易纬·乾凿度》中说:“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 通行本《周易》本经排序以《序卦》的次序为基础,而以乾、坤两卦为首。《系辞》开篇即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文言》是专门论述乾坤之卦德的传文,并将乾坤之德性引申发挥至人文道德范畴。说明乾、坤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两卦,也是《周易》阴阳哲学的基础。
   
《易经》的基本符号是“─”和“--”,叫做“爻”,“─”是阳爻,“--”是阴爻。每三个爻组成一个符号,叫做“卦”,阴阳两爻错综配合组成八个符号,叫做八卦,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也就是八“经卦”。八卦两两相重,构成64个符号,便是64卦,称作“别卦”。64卦中每一卦又包含有六爻,因此《易经》共有384爻构成。六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阳称六。卦辞是指解说卦象的辞句。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

《易经》神秘阴阳爻象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辨证观念。

第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现象的认识成果。在《易经》中出现了30对以上对立的概念。其中有:泰与否、谦与豫、损与益等等。这些概念已不在是单纯用来区分具体的事物,而是把自然界和社会一些不同类的事物的对立的现象收纳进来,并给予简单的说明。

第二,它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代表着世间两种最基本的相互对立的势力,自然界和人、动物一样,都是由两性(即阴阳)产生的,万物在阴阳两势力的矛盾中产生变化,变化到一定阶段就会走向其反面,这就是物极则反。

第三,《易经》在肯定神灵对人事的支配权威的前提下,比较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易经》中的这些朴素辨证思想因素,从理论思维水平上讲,还没有摆脱感性形象思维的束缚。

到了战国后期,研究《易经》已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易传》。汉代经学兴起,形成了专门解释《周易》经传的“易学”。此后,历经两千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还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易传》除专门指战国末期或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解说外,还指以后历代解释《周易》的著作,如北宋程颐、苏轼、南宋杨万里的易注。

《易传》,又称《易大传》,是对《易经》最古的注解、说明、补充和发挥,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所以古称《十翼》。《易传》在形式上是解释《易经》的筮法体例、卦象、卦名、卦爻辞及其义理的,却往往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并借以系统地阐发作者的哲学观点。《易传》创造性地提出了儒家第一个宇宙形成论体系,建立了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核心内容的具有完整形态的朴素辩证法体系。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形成论。

《易传》认为宇宙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生化过程。所以《系辞上传》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番话形式上是解释筮法的。由于《易传》作者以为筮法是依循自然衍化过程而立,因而它所象征的是宇宙大化的历程。

另外,《易传》还论述了风(巽)、雷(震)、山(艮)、泽(兑)、水(坎)、火(离)这六种自然物在万物生成中所起的辅助作用。认为万物始生之后,在山泽风雷水火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万物才能够变化成长。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天地自然衍化的产物。在万物产生以后,出现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在自然形成之后产生的。

第二,《易传》对《易经》的辩证法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发挥。

它把阴阳概念抽象为表述对立统一的最高范畴,并运用阴阳之间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观点,概括和归纳出人类有关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重要命题。

kid497 发表于 2009-3-17 14:10:56

可悲的是,现在仍有很多人把它视为迷信。

ptwanghezhou 发表于 2009-8-5 11:38:46

如果是迷信 怎么传承上千年呢
范仲淹通读六经长于易 正是靠周易起家的呢

贼喜鹊 发表于 2009-9-3 11:17:43

周易是一本哲学书呀
可是非常不错的呀
在取名字方面用以来也很方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古奇书《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