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am 发表于 2012-2-13 01:15:39

孩童与影子 □ 厄休拉·K·勒瑰恩

很久很久以前,汉斯·克里斯多夫·安徒生说道,北方有一位和善、腼腆、知书达理的青年前往南方的炎热国家,那边的骄阳格外炽烈,影子十分黝黑。
      青年下榻的房间的窗户正对着街边的一栋宅院,有次他曾瞥见一位动人的妙龄女郎在对面的阳台上照料美丽的花朵。青年很想上前与那女子搭话,但他实在太害羞了。有天夜里,他身后的烛光把他的影子远远投射到对面的阳台上,他“打趣地”叫他的影子不要退缩,钻到街对面的房子里去。影子真的照他的话做了,他离开青年,穿过街道,溜进宅院。
   
      青年自然有点惊讶,不过他没采取任何行动。他带着他现在新长出的影子返回故乡。随着韶光流逝,他学到了更多知识,但却一直壮志难酬。他谈论美和善,但却无人愿意聆听。
     在他步入中年后一天,他的影子突然回来了——又瘦又单薄却衣冠楚楚。
      “你进了那幢房子吗?”男人开口就问他这个问题。
      “哦,那还用说。”影子声称他看到了一切,但他不过是在吹牛皮。
      男人知道该问些什么。“那些房间是不是好象一个人站在山顶上所仰望的星空?”
      影子所能回答的只有:“是的,应有尽有。”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只不过是个影子,无法踏入前厅之后的房间。“我要是斗胆撞入少女的闺房我就会被汹涌的亮光吞没。”
      不过他很精于威逼胁迫之道,是个手腕强硬、肆无忌惮的家伙,他完全控制了男人。
      于是他们一起旅行,影子发号施令而那个人却屈居仆从。
      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因“过于洞察秋毫”而苦恼的公主。
      公主发现影子不会投下阴影就不相信他,但是影子向她解释说那是因为那个男人才是他的影子,他不过是准许自己的影子可以独自走路。
      这个解释很特别却不无道理,公主接受了影子的说法。
      当公主和影子订婚的时候,男人终于奋起反抗。
      他试图向公主说清来龙去脉,但被影子抢了先:“那个可怜虫疯了,他以为他是一个人而我是他的影子!”
      “真可怕!”公主说道。
      于是安乐死刑当即被安排妥当。在影子和公主新婚之日上,男人一命归西。
      这是则极端残酷的故事,讲述以屈辱和死亡收场的疯狂终结。
      这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吗?是的。这是个讲给任何愿意聆听的人的故事。
      如果你在聆听,你又听到了什么呢?
   
      影子明确告诉我们:街对面的宅院就是美之屋,女郎就是诗歌缪斯。而过于洞察秋毫的公主显然代表着纯粹而冷酷的理性。但是男人和影子又是谁?这就不那么直白了。他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寓言式人物,而是在梦境中同样会浮现出的象征和原始模型①。它们有多层次的重要性,而我只能提示一些我所能了解的层面。
      男人代表了所有文明人类——博学、亲善、高蹈理想、风度翩翩,而影子却是人类在成为风度翩翩的文明人时所压制的一切。它是人被阻挠的自私自利,是他未坦白的欲望,未脱口的咒骂,未施行的谋杀。影子是人类灵魂的黑暗面,是那些还未承认也不许被承认的事物。
      安徒生要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怪物是人不可否认的组成部分,如果人想要进入诗歌的宅院就不能抛弃阴影。
      男人错就错当他坐在窗边的时候,他没有跟随跑在自己前面的影子,反而割下影子,“打趣”地叫他独自前进。影子按照他的指示只身潜入的地方乃是一切创造的源泉——诗歌宅院,他把男人留在门外,让他停留在现实的表象上。
      所以,尽管男人博才多学又心地善良却没有任何建树和行动,他砍掉了自己的根基。而影子也同样无助,他不能穿过幽暗的前厅到达光亮处。缺少彼此,他们谁也没能接近真理。
      影子回到步入中年的男人身边是男人的第二次机会,但他又一次与之擦肩而过。虽然他最终面对黑暗的自我,却任由影子摆布而不是要求平等或主导权。他屈服了,变成为影子的影子,那么他就在劫难逃。理性公主把他处死固然残酷却不失公允。
      安徒生的残酷部分来自理性的残酷,属于心理上的现实主义和极端的诚实不讳,他愿意正视并接受行动造成的后果或未能实现的行动。这是安徒生身上一抹冷竣、阴郁的特征,也是他自己的阴影。影子就在那里,是安徒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它并未主宰安徒生整个人。他的长处优势、精明巧妙和富于创造的才智正来源他愿意和自己的灵魂黑暗面合作互补。这就是为什么安徒生既是童话大师又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人之一。
   
      如今我站在这里,象理性公主一样告诉你们这个影子的故事对已经是45岁的我有怎样的意义。但是当我10岁或11岁第一次阅读它的时候我又懂得什么呢?它对孩子们有什么意义?他们“理解”它吗?这则故事对道德的失败做了一番苦涩、复杂的探讨,它对孩子们有什么好处呢?
      我不知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很讨厌这个故事。我讨厌安徒生的童话里一切以悲剧收场的故事,但是这没有阻止我一遍遍阅读他的作品,也没有阻止我回忆起它们……因此在30年后的今天,当我沉思的时候,一阵轻细的声音突然在我的左耳内告诉我:“你最好把安徒生的故事挖出来,你知道的,那个关于影子的故事。”
      才10岁的我当然不会去探索理性、压抑和诸如此类的事物。我那时既没有批判的利器,也没有不制于物的客观态度,甚至不能象现在一样控制连贯地思维,自觉意识多少不够敏锐。但是我却有相同的,或者可说是更多的无意识,或许我在那时比现在更能接近无意识的领域。而那个故事正是讲给我的无意识,我内心的未知深处听的,也恰恰是我的内心深处在回应它,并无声地、非理性地理解了这个故事,从中学到教诲。
   
      伟大的奇幻、神话和传说确实犹如梦境一般:它们用无意识的语言——象征和原始模型,在无意识之间流传。哪怕它们采用文字形式,也只是和音乐的记录方式一样。它们使言辞逻辑短路,直接通达深埋在意识深处无从表达的思绪。理性的语言无法把它们完整表达出来,只有一个会认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毫无意义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才会宣称它们也同样没有价值。它们在伦理、洞察力和成长方面不仅意义深远而且有用——或说是实用。
   
      用白昼的语言勉强来说,安徒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如果不愿意正视和接受自己黑暗面就会迷失。它也特别阐明了关于自我和艺术的问题。它表明如果你要进入诗歌的宅院你就必须亲身入内,带上你那实实在在,不完美也不灵巧的身体,不管它是否胼手胝足,伤风感冒,欲念丛生还是激情昂扬它都可以投下影子。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艺术家企图忽视邪恶他就永远不能进入光明的宅院。
   
      那就是一位伟大艺术家告诉我的关于影子的故事。如果我现在能移动我们的蜡烛朝另一个方向投下阴影,我乐意就同样的问题仔细盘问一位心理学家。既然艺术已经发表了它的见解,那么让我们也来听听科学必须做出的回应。既然艺术是我们的话题,那么就让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②来说说吧,他的艺术见解对大多数艺术家而言最为深刻。
   
      荣格的术语晦涩难懂,他不断更改词语的定义犹如一棵树在生长中改变自己的叶子。我将以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来尝试定义一些术语,并避免完全误解它们。笼统来说,荣格所说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己,只是大我中我们有意识察觉到的一部分。他说自我“象地球环绕太阳一样围绕大我周转,大我是超越自我,比自我更广阔的范畴,它不从属于个体,而是集体的——我们和其他人类,或许是其他一切生灵一起分享大我。它兴许就是我们和我们所说的‘上帝’之间的联系。”这听起来很玄奥,也的确如此,但它同样精确、实际。荣格要说的正是我们从根本上并无差异,我们有相同的总体趋势和心理完形,如同我们都拥有大致相同的肺部和骨骼。人类乍一看都很象,他们思考和感觉的方式也差不多。他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自我是渺小、私人的个体意识,它知道这点,也知道如果不想陷入绝望无声的自闭症中,就必须把自己和自身以外,比自身更宽广更宏大的某个东西联系起来。如果自我不够坚强,或者找不到更好的归属点,它就会使自己和“集体意识”挂钩。荣格用“集体意识”来定义依靠所有渺小自我群聚而成的最小公约数,即群众心理,包括了诸如礼拜、教条、潮流、时尚、地位寻求、惯例习俗,普遍信仰,宣传广告、流行小众文化、所有的主义,所有意识形态,所有肤浅的交流通讯及“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形式,它们都缺乏真正的共享和思想感情上的交融。而自我在接受了这些空洞的形式后,变成为“孤独的人群”里的一份子。要想避免此类情况,形成真正的团体,就必须把自我和更深层的,也就是大我内未经探索的领域联系起来,荣格称这片人皆有之的心理领域为“集体无意识”,认为只有在那里才能诞生真正的团体、被体味的宗教,以及艺术、优雅、自发性和爱。
   
      你怎么达到那里?你怎么发现属于自己的入口从而进入集体无意识?嗯,第一步往往至关重要,荣格说首先要转身跟随自己的影子。
      与弗洛依德严格地把心理划分为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不同,荣格将之更生动地视为充满着许多奇妙身形的集合,它们每一个都值得相遇,现在我们涉及的是其中的影子。
      影子是我们的心理的另一面,是有意识的思维的黑暗兄弟。它是该隐、卡利班、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和海德先生。它是指引但丁穿越地狱的维吉尔、吉尔伽美什的朋友恩奇都,佛罗多的敌人格伦。它是同形的幻鬼。它是小泰山毛戈力的灰狼弟弟,它是狼人,是千百则民间传说里的狼、熊和老虎,亦是古蛇路西弗。影子站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门槛上,我们在梦里遇见影子,它化身为姊妹、兄弟、朋友、野兽、怪物、敌人和向导。它是我们不想也不能对有意识的自己承认的事物,是我们内心被压抑、否定或不使用的品性和意向。在描述荣格心理学的时候,乔兰德·雅各比写到:“影子的发展与自我的发展并驾齐驱,自我不需要或不能使用的品性或被冷落或受到压制,所以它们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只显露出冰山一角或者根本不见踪迹。同样的,虽然一个孩子没有真正的影子,但是他的影子会随着他的自我的不断成型和不断扩张而越来越清晰。”
   
      荣格自己也说:“每个人都带着影子,它愈是不能显现在有意识的生活中,它就愈阴暗、愈强烈。”③换句话说,你越回避它,它就变得越强壮,直到它成为一种恐吓、一项不能承受的负担,一个潜伏在灵魂里的威胁。
      因为影子不被意识承认,它就被投射到外界的他人身上。我什么都没做错——是他们的错。我不是妖怪,其他人才是。所有外国人都很坏,所有共产主义者都很坏,所有资本主义者都很坏。都是猫猫惹了我我才踢它的,妈咪。
      如果我想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我必须收敛起我的投射,我必须承认那可憎的邪恶存在于我的体内。这不容易做到。要不去责怪其他人太难了。但是这也许值得尝试。荣格认为,个体“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影子,他才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他才是成功地为我们今天所遇到的尚未解决的巨大社会问题尽到了绵薄之力。”④
      而且,那样的个体才能向着真正的团体、自知和创造生长,因为影子就站在门槛上。我们或选择让它阻挡我们通往无意识的创造深渊,或选择让它指引我们去目的地。影子并不是单纯的邪恶。它是次等的、原始的、笨拙的、动物般的、孩童般的、强大的、充满活力和自动性的。它不虚弱亦不优雅,迥异于来自北方的青年,它黑暗、粗鄙、莽撞,但是离开了它,人就什么都不是。不能投下影子的身体算什么?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没有形体、平面的卡通漫画角色。如果我否认自己和邪恶之间的深刻联系我就否认了真正的自己。我将无为无成,只会破坏毁灭。
   
      荣格特别注重人的后半生,当影子已经生长了三、四十年后,它同意识的交锋会变得举足轻重。象荣格说的,孩子和自我和影子都还很模糊,孩子能轻易把自己当成一只瓢虫,或者发现影子恶毒地潜伏在床下。我认为当前青春期和青春期到来时,自我意识觉醒,不可阻挡,而影子也随之加深。一个正常的青少年渐渐不会象一个孩子一样随意投射,明白不能把什么都怪罪到戴着黑帽子坏蛋身上。青少年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承担责任,与之俱来的或许是可怕的负罪感。青少年的影子往往表现地比事实上更黑暗得多、更邪恶得彻底。年轻人要通过这一阶段中自我责备和自我厌恶的麻痹,唯一的方法是真正直面自己的影子,面对它的脓包粉刺和尖牙利爪——把它当成自己来接受——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最丑陋的一部分,却不是最虚弱的一部分。因为影子是向导。它的指引向内却返外,向低却返高,如同霍比特人比尔博说的,我们会再次返家。由它指引的认识自我的旅程通往成人和光明。
   
      “路西弗”意为光的携带者。
      我因此认为荣格所描述的对于个体而言首位重要的需求和责任,正是安徒生笔下的知识青年没有走完的路程。
      我也因此认为最伟大的奇幻作品都在讲述这一旅程,而奇幻也是记述它以及它的危机与回报的最好载体。在理性化的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无法描绘出驶向无意识的航程中的各个事件:只有调用深层心理的象征性语言才能既贴切又不沦为琐碎。
      另外,这一历程不止是心理上的,也是道德上的。许多优秀的奇幻作品中总包含有一段强烈有力的伦理对话,往往体现为黑暗和光明间的较量。但是那么说让它显得过于简单,而无意识——梦境、奇想和民间传说——的伦理观一点都不单纯。它们实际上非常奇特。
      以童话中的伦理观为例,其中的影子角色往往通过动物形象出现,如马、狼、熊、蛇、鱼和渡鸦。荣格派学者玛丽·路易斯·冯·弗兰兹的《童话中的邪恶问题》一文中指出民间传说里道德观上的真正奇特处。当你作为一个童话中的男性或女性英雄的时候你的行为并没有规矩可循。在那里举止没有受到系统约束,没有人规定过一个好王子要做什么而一个小姑娘又不可以做什么。我是说,难道小姑娘们常常会因为把老妇人推到烤炉里而受到奖赏?在我们称为“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但是在梦境和童话里就不一样了。用有意识下的标准即白昼里的美德规范来评判格丽特⑤,实在是个彻头彻尾的可笑错误。
   
      在童话中,尽管没有“对”与“错”,却有一条不同寻常的标准,或许可被称为“赞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说把老妇人推到烤炉里是道德正确或伦理美德,但是在童话的环境中,在原始模型的语言里,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说那么做是可被赞赏的。因为在它的词条中,巫婆不是个老妇人,格丽特也不是一个小姑娘。她们都是心理上的要素,是复杂灵魂中的元素。格丽特是古老的孩童灵魂,天真而柔弱。巫婆是古老的老妪,占有者和毁灭者,是喂养你小甜饼的母亲,但是在她把你当成小甜饼吃掉前你必须杀死她,这样你才能成长,并成为母亲。还有许许多多诠释,所有的解释都只是一个方面。原始模型是永不枯竭的。所有的孩子都和成人一样完全清楚地理解这个道理——他们往往懂的更多,因为他们的头脑中不曾填满片面的,脱离阴影的半真理和群体意识形成的传统道德观。
   
      所以邪恶在童话中并不就是与善良正相对的反面,而是犹如阴阳符号般与它难分难舍地缠绕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强弱之分,人类的理性和美德也不能把它们割离或两者中选择非此即彼。男女英雄明白什么是会被赞赏的行为,因为他们看待事物是完整的,完整比单独的邪恶或善良都更加伟大。他们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确定性。他们不依规则而行,他们只是知道要做什么。
   
      在这座迷宫里一个人似乎只能信赖自己的盲目本能,冯·弗兰兹指出唯一一条不变的规则或说“伦理规范”就是:“任何人只要获得了动物的感激,或者出于任何原因受到他们帮助,就肯定会赢得成功。这是我所能发现的唯一颠扑不破的规则。”
      换言之我们的本能不是盲目的。动物没有理性,但它能看。它行动起来胸有成竹,它做“正确的”、“可被赞赏”的事。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动物都很美丽。动物知道路在何方,知道哪条是回家的路。动物就在我们体内,是黑暗兄弟,阴影灵魂,也是我们的向导。
      在童话里常常有个出乎意料的转变,有点象最后的秘密。帮助过英雄的动物,往往是马或者狼,会对英雄说“当你按照我说的那么做完后,你必须杀死我,砍下我的头。”而英雄必须对他的动物深信不疑,欣然听从。这样做的意义明显是说,当你跟随动物本能足够久后,动物本能必须被牺牲掉,如此真实的自己即完整的人才走出动物的躯壳,获得新生。冯·弗兰兹就是那么解释的,听起来非常不错。我乐意让任何一种解释来合理化这段在许许多多的故事里都反复出现,经常让我惊诧的情节。但是我置疑那是否就是全部了,我也不相信荣格派会到底就山穷水尽。不论是理性的思考还是理性的伦理观都不能“解释”在想象的头脑中出现的如此匪夷所思的幽深层面。即使是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放下白日里的信念,转而信赖黑暗的形体们在沉默中给我们的指引,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很难描述我们都去过了哪些地方。
   
      在十九、二十世纪的奇想故事里中,善良和邪恶、光明和黑暗间的抗衡过于清晰化,比如一场大战,好人坏人各倨一边,有警察和匪徒、基督徒和异教徒、英雄和恶棍。我相信在这样的奇幻中作者试图强迫理性领军到它根本无法前往的地方,却抛弃了忠实为我们指路的可怕影子。那是虚假的奇幻,理性化后的奇幻。它们并不真实。让我来说说《魔戒之王》,通过展示一件真品,我们会发现它往往比赝品要有趣得多。
   
      批评家一直对托尔金的“过分简单化”颇多非议,指责他把中土的居民简单划分为好人和坏人。这没说错,而且他笔下的好人们有时尽管有些讨人爱怜的小缺点,但总体上倾向于绝对善良,而兽人和其他恶棍们则十恶不赦。但这只是根据白日里的伦理观,区分美德和罪恶的传统准则作出的评判。当你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段心路历程的时候,你会发现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你会看见一群光芒熠熠的身形,每个都带着自己的阴影。和精灵为敌的兽人,和阿拉贡为敌的黑骑士,和甘道夫为敌的萨鲁曼,以及比他们更加突出的是和佛罗多为敌的格伦,和他为敌又在他内心的东西。
   
      这真的很复杂,因为每个身形都明显具有双重性质。山姆部分上来说可以作为佛罗多的影子,也就是他那个“次等的”部分。格伦则更清楚地被表达为人格分裂下的两个人,他总是在和自己说话,山姆称之为“小偷和臭鬼”。尽管山姆不承认也不象佛罗多那样接受格伦,不相信格伦,不让他给他们带路,但实际上他很了解格伦。佛罗多和格伦不仅仅是两个霍比特人,他们是同一个人——佛罗多知道这点。佛罗多和山姆是光明面,史米格-格伦是阴暗面。最终,山姆和史米格这两个次要的身形淡出故事,在漫长追寻的尽头只留下佛罗多和格伦。而善良化身的佛罗多失败了,他在最后一刻将至尊魔戒倨为己有,邪恶化身的格伦却完成了任务,毁灭了魔戒和自己。魔戒是综合效能的原始模型,代表创造-毁灭,它坠入火山,返回一切创造-毁灭的永恒源头,返回原初的火焰。当你这样阅读《魔戒之王》的时候,你能说它是个简单的故事吗?我想它确实是,《俄狄浦斯王》也非常简单。但是它并不是个过分简单化的故事。能说这样故事的人必然曾经转身直面自己的影子,正视黑暗深处。
   
      采用奇幻的语言来说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意外,也不是因为托尔金是个逃避主义者,更不是他写故事是要给孩子们看。它是奇幻是因为在重述精神旅程和灵魂中的善恶交战的时候,奇幻才是天生的,为人青睐的语言。
      托尔金自己也曾说过同样的话,但是它需要被重复,一次次重复。因为在这个国家里,仍存在着一股对奇幻根深蒂固的苛刻怀疑,最常见于那些确实是在严肃地关怀孩子的伦理教育问题的人中。对他们来说,奇幻就是逃避主义。他们分不清楚商业化麻醉剂工厂里长出的蝙蝠侠、超人与群体无意识中的原始模型之间的差异。幻想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是人类头脑中一种普遍的主要功能,但在他们眼中和幼稚病、病态倒退如出一辙。他们似乎认为影子是我们可以轻易打发的东西,只要我们能把电光灯调得够亮。他们以同样的态度看待童话里的无理性、残酷和奇怪的非道德性,说:“但是这对孩子很不好,我们必须用现实主义书本教孩子分清对错,那样的小说才真正反映了生活!”
   
      我不否认孩子们需要被教育分清是非——他们通常很想知道对错。但是我坚信现实主义小说对孩子们来说是最难懂的媒介之一。要不被卷入群体意识的肤浅表面,过于简单化的道德说教和纷繁芜杂的心理投射中太难了,结果只能是到处不是好人就是坏人;或许你会得到这样的故事“我们中最好的人心中也有一点点邪恶,而最坏的人心中也有一点点善良”——危险的陈词滥调,忽视了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极大的为善或为恶的潜力;或者人们只鼓励作家们去利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故事,要孩子们不去学故事里的暴力却把他们吓得人仰马翻,这么做太可耻了;或者你也会找到些“问题小说”,描写关于毒品、离婚、种族偏见、未婚先孕等等——仿佛邪恶是个可以被解决的,能够被回答的问题,就象五年级的数学题一样。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只要翻过书来看看就好。
   
      那才是逃避主义,把邪恶标成一个“问题”而忽视它的本质:我们一生中将会遇到的,必须面对并一次又一次应对的,要承认和忍受的一切疼痛、苦难、荒废、失去和不公都是完成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那么自然主义作家能为孩子们做什么?他们向孩子表明邪恶是不可解决的问题——不论孩子还是成人都无能为力?给孩子们看些达豪集中营的照片,或是印度饥荒,或是精神病父母的残忍行径,说“好了,宝贝,就是这个样子,你从里面明白了什么?”这绝非人道手段。如果你提出对这些暴行有一个“解决方案”你就是在对一个孩子撒谎,但如果把成人的无处释放的绝望交给太过年幼的孩子去对付本身也是疯狂的举动。
   
      年幼的孩子们确实需要保护和掩蔽,但他们也需要真理。在我看来你能对孩子们诚实不讳、实事求是地谈论善与恶的方法就是讨论自己——内在最深处的自己。这才是孩子们能够也会应付的事,事实上,我们成长的任务就是要成为自己。如果我们对这任务绝望我们就无法成功,如果我们被教导认为对此没有什么可做那么结果也一样。如果强迫孩子们认为成长是绝望的,或者对他们又吓又哄以便把他们置于虚假的安全感下,那么成长的过程就会被阻断、扭曲。我们成长所需要的是事实,是超越了人类的善恶的完整性。我们需要知识。我们需要自我认识。我们要看清自己也要看清自己投下的影子。因为我们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影子,有能力控制它,让它作我们的向导,这样当我们成为象社会中的成人一样拥有力量和责任的时候,当我们必须面对所有人都要忍受的世间既成的邪恶、不公和悲伤,必须面对站在一切尽头上的影子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不会轻言放弃或否认看见的事实。
   
      奇幻是内在自我的语言。就个人而言,它是我给孩子们和其他人讲故事时青睐的语言,除此之外我并不对它有更多要求。不过我说这话的时候颇有几分自信,在我背后站着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他的说法更加大胆。雪莱说过:“想象是德行最伟大的工具。”
   
      译注:
      ①原始模型:Archtype。译注:在文学评论中,一个原始的形象、性格或者模式在文学与思想中一再浮现,从而成为一个普遍的概念或境界。这个名词引自心理学家C·荣格的著作。他制定一个称为“共同的无意识”的原理。在荣格看来,人类的各式各样经验都通过遗传密码传递给后代。(《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卷9)
      ②乔兰德·雅各比,《C·G·荣格的心理学》(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62)第107页。
      ③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和宗教:西方和东方》,Bollingen系列第20册,《C·G·荣格全集》第11卷。(纽约,Pantheon书局,1958),第76页。
      ④荣格,《心理学和宗教》,第83页。
      ⑤译注:格林童话《糖果屋》(Hansel and Gretel)中的人物。讲述小兄妹被亲父和后母抛弃在森林里,遇到了有座糖果屋的坏巫婆。巫婆要把哥哥喂胖吃掉,但是妹妹机智勇敢地把巫婆退到炉子里烧死,兄妹俩得以逃出森林最后过起了幸福生活。

7217210868 发表于 2012-2-13 01:40:26

雪莱的名言啊:想象是德行最伟大的工具

Yekaterina 发表于 2012-2-13 09:05:02

没看完,我果然不适合深刻的文学理论

科学家1021 发表于 2012-2-13 21:24:01

有深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童与影子 □ 厄休拉·K·勒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