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07:39

闲谈银英之死人

“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刚开始”,梦幻一般的才能已经不需要了,能活下来的,只有现实性的人吧。莱因哈特、杨威利、奥贝斯坦,甚至只有一只蓝色眼睛,半颗野心的罗严塔尔,他们统统都是新时代所不需要的。他们的离去,固然令人遗憾,但是他们已经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传奇般的时代随着他们的逝去而结束,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建设的一页将由建设的人来撰写,所以尤里安、米达麦亚、希尔德等等,得以生还。为这本书中人物的生与死而叹息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09:53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1-11 10:12 编辑

不得不死的人--第一个逝去者   《银》可以说一本死亡的故事,田中先生所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在适当的时候杀死角色。这本书中,第一个死去的梦幻一般的人是齐格飞·吉尔菲艾斯。吉尔菲艾斯有一头红发,“象血一样红的毛”“红的像火焰燃烧一样漂亮”,这是莱因哈特对齐格飞头发的评价,也是我对吉尔菲艾斯的评价,“血”与“火”统一在莱因哈特身上。
  如果说来因哈特希望自己像火焰一样燃烧的话,那么吉尔菲艾斯就是照看火种的人,就象几万年前人们还不会人工取火时,把火种积存起来,不让它烧得太旺以免酿成火灾,也不让它熄灭以保护族人。吉尔菲艾斯是照看火种的人,他的责任就是避免莱因哈物伤害到不该伤害的人,避免不该伤害莱因哈特的人伤害他。  在地球上,红头发的人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他们对事物的投入是全身心的,而且永无更改,这正是吉尔菲艾斯的性格,为了他的责任,他的一生就像影子一样永远在莱因哈特的身后半步,只要“莱因哈特大人”需要,他可以做一切牺牲。火一样的热情,用血写下忠诚,这就是齐格飞·吉尔菲艾斯。  吉尔菲艾斯的死是必须的。以二人的友谊来看,莱因哈特所取得的一切,都会与这位红发友人分享,姑且不论王位与权力无法分享,莱因哈特的这种想法根本无法实现。因为部属们效忠的是罗严克拉姆侯爵,不是侯爵的朋友,忠心怎么可能同时给两个人呢?所以,根本无从分享起。既然如此,莱因哈特对待吉尔菲艾斯和其他部属不同势必会引起不满,因为忠心是无法比较的,谁也不能说你忠一分,我忠两分,他忠三分,世上没有衡量忠心的尺度。因此,吉尔菲艾斯的存在会让莱因哈特渐渐地失去人心,除非莱因哈特对吉尔菲艾斯和其它部属一样,可这样一来,吉尔菲艾斯的定位就变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他不就是如是死的吗?因为友情变了,那亲如一人的友情不存在了,虽生亦死。
  在外传中有这么一句话,吉尔菲艾斯会永远跟在莱因哈特身后,可他没想过,当莱因哈特停下脚步时,他将何去何从。每一个开国皇帝都知道,开国和守成不能是同一批人,天下既定,第一件事就是除去有功之人,杀也好,撤也罢,总之不能留。莱因哈特会对吉尔菲艾斯怎样呢?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闲职,这样一来不会有人背后搞小动作(像对罗严塔尔那样),二来莱因哈特也可以放心,不管这个朋友会不会背叛自己,都没有能力抗衡。可是,莱因哈特肯吗?吉尔菲艾斯是他的□,他要把银河握在他的手中的,所以,吉尔菲艾斯一定会手握兵权,继续帮助莱因哈特,这样的话,“必有小人谤”,田中先生也不用编故事了,天天写密告、调查、审理就可以为生了,就算莱因哈特对吉尔菲艾斯绝对信任,所谓众口铄金,时间长了,他们的友谊还是会产生裂痕的,不如死一个,保留人物的完美。。同样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吉尔菲艾斯若想不给自己的好朋友添麻烦,他那里就应该从半步之遥向后退,退到百步之后。这样做也是不可能的,第一,莱因哈特不会同意,第二,吉尔菲艾斯等于死了。所以吉尔菲艾斯的死亡应该在莱因哈特成就霸业之前,这是政治上的必须。
  吉尔菲艾斯身为罗严克拉姆侯爵的部属和朋友,必须死在莱因哈特成就霸业之前,为了完成侯爵大人的心理建设。帝王学的第一课就是视天下为一种人--“率土之宾,莫为王臣”,任何人都不可信任。从外传和第一篇来看,莱因哈特有称霸的能力和气度,但他的心还有够狠,不够冷,没有一座江山不是用尸骨堆积起来的,一将功成尚且万骨枯,一王呢?要意识到这点,莱因哈特必须失去些什么,有两个选择,吉尔菲艾斯或安妮罗杰,作者选择了吉尔菲艾,他承诺为这一对姐弟而死。结果是莱因哈特再也不曾“笑得像个小少年”,而是以一双冰蓝色的眼睛宣判着黄昏的到来。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吉尔菲艾斯都必死无疑,为了莱因哈特大人,吉尔菲艾斯,死吧,逝去的刹那会成为存在的永恒。。
   又及:《银》所倚借的神话是日尔曼神话,在日尔曼的莱因河中,有传说中的黄金,从那远古时起,叫“齐格弗利得”这个名字的人,就无一善终,从吉尔菲艾斯出生被命名为“齐格飞”的时刻开始,他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如此看来,齐格能够活到二十一岁,是因为莱因哈特从不叫这个名字吧。。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15:55

附吉尔菲艾斯不得不死的七大理由   1、奥贝斯坦:这种存在方式是障碍,集团中不需要第二的存在。  2、莱因哈特:精神层次的自我建设,最后一次。3、希尔德:他是父亲的救命恩人,可是,他的存在使陛下过份的注意他面忽视身边的人,陛下至今仍是独身,对敌对势力而言是取胜的切入点。我为什么要和一个男人争取他的注意。
  4、安妮罗洁:真的要这样孤单的、远远的看着他吗?我已经笑不出来了,我的王子呀,你拯救了我,可我却只能这样远远的看着你,为了你和我弟弟的友谊,为了我们三个人的名誉,为了帝国权力的平衡,可是,我的心好疼啊,我已经笑不出来了。5、吉尔菲艾斯本人:自从那对姐弟搬到隔壁之后,他为自己考虑过什么,莱因哈特说,我们一起去把姐姐抢回来,他照做了;安妮罗杰说,弟弟就拜托你了,他守信了。纵观他的一生,他的思想呢?假如十年前自己有这么大,会毫不犹豫的带着这对姐弟流亡到同盟吧,齐格飞·吉尔菲艾斯的存在是包含在缪杰尔姐弟的存在之中的,并非是独立,真是悲哀。6、读者--我:站在局外的立场看这场友谊,总觉得是小吉在单方面的付出,而小莱总是在索取,剧情当中真正让我感动的,不是红成一片的小吉,而是不断思念的小莱,随着那“塔塔”的声音,我对小吉的喜爱渐渐增加,如果吉尔菲艾斯还活着,那么,我想我会因为他的付出和服从而厌恶他,给人奴性的感觉。7、出版社:这个……也许田中先生还是写短篇好一些,长篇……我们的助理小姐都要发疯了,截稿日的压力啊--。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19:33

本不应存在的人   “我的眼睛一睁开,在见到父亲之前,亲生母亲的手,就想要挖出我的右眼。”其实,在我看来,奥斯卡·冯·罗严塔尔应该失去的不是右眼,而恰恰是遗传自父母的蓝色左眼,这只眼睛,导演了他的死。。罗严塔尔所厌恶的,不是他母亲,也不是他父亲,而正是他自己,他的父母对他说“如果你没有出生就好了”,这也正是他心中所想的。一个孩子,刚生下来,亲生母亲就要挖去自己的一只眼睛,长大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后,亲生父亲又在耳边不停地说:“如果你没有出生就好了。”那时,他幼小的心灵中也会下意识的认为,“如果自己没有出生就好了”。 可人是会长大的,几年之后,他就会明白,他父母的结合本就是一种悲剧,他的父母也是这场悲剧的牺牲者,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恨会减少,相对的,迷茫与思考会产生,自己应该如何摆脱这个悲剧进行自己的人生。罗严塔尔可以像他母亲当年那样沉浸在虚幻中,做一个无所事事的贵族,但他做不到,因为恰恰就是贵族制度使他的家庭充满了不幸,他选择了一条也许能够离本阶级远一点的道路--从军,不管他的方法是转换环境还是期待于时间,军官学校确实对他起了一点作用。 严苛的校园,紧张的军旅,充实了罗严塔尔,繁忙而简单的生活使他开朗了一些,甚至还交了一个朋友,友谊这种情感也在治疗着他的内心,直到他看到失去好友的莱因哈特的样子。那种沉浸在内心自责的感情,那种充斥着无机质的表情,使他想到了过去的自己,莱因哈特后悔过去的事希望死去的是自己,跟他从前不希望自己被生下来过不是很想像吗?压抑了数年的感情苏醒了,一经爆发,变得不可收拾,就在这个时候,莱因哈特给了他一个转移注意力的焦点,“如果具有打倒我的自信和觉悟,随时都可以向我挑战。” 是挑战,也是报复,对上层、对贵族的报复,从此以后,罗严塔尔就在感性--报复和理性--效忠的誓言中挣扎。“黑眼睛的平民情人”,这是一个暗示,若以黑色代表平民性的话,罗严塔尔一生的经历看得清清楚楚,往大说是贵族性与平民性的对抗,往小说是对进取与安宁的选择。那只黑色眼睛所象征的是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思想,还有平民的自尊心。而那只得自贵族父母的蓝色眼睛所象征的,是叛逆、虚幻,贵族的傲慢或是说贵族的进取心。我认为平民和贵族最大的差别就是贪婪的差别,平民在被压迫到极点时会反抗,但总是会在得到一点点时就安于现状,而贵族不会,上层社会的倾压争斗使得他们本能地往更高的位置爬,所以米达麦亚会说尽力效忠然后期待回报,而罗严塔尔总是在和自己对抗。是安于现状做皇帝的忠臣呢?还是叛逆地自己做皇帝看看,这个答案是不用选择的,有五世纪之久的高登巴姆王朝尚且可以灭亡,为什么只有一年历史的罗严克拉姆王朝不会毁于一旦呢?
  希望获得安宁却总是置身于战场,希望获得安宁却没有心爱的女人,希望获得安宁却总在一睁眼的时候想起自己的母亲,罗严塔尔是无法得到幸福的,他无法像一个平民或是真正的本阶级的叛徒那样安于现状,那就只有选择他所痛恨的贵族的傲慢与贪婪。叛变,死亡,得到了永远的解脱。
 又及:罗严塔尔和莱因哈特都是没有享受到父母之爱的人,他们的不同在于莱因哈特恨他的父母,而罗严塔尔是父母恨他。他们也同样都恨着贵族阶级,但也有本质上的不同。莱因哈特是因重要的姐姐被贵族抢走而产生报复心理,罗严塔尔是因为出身于这个腐败的阶级却无法摆脱又不能融入而产生的苦恼心理。所以莱因哈特的一生是毁灭自己仇恨的东西,目的非常明确,完成了就死亡了;而罗严塔尔此生想要什么,他自己恐怕也不明白,他就这样对着贵族阶级摆脱、融入,融入、摆脱,直到临死前抱着自己孩子时才领悟,他需要的,是亲情。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23:34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1-11 10:24 编辑

没必要活下去的人   “一直到死,奥贝斯坦的存在都和莱因哈特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巴尔·冯·奥贝斯坦的出现和死亡完全按照他自己,不,按照莱因哈特的意志。莱因哈特想“需要一个参谋”,奥贝斯坦就出现在他面前,而当莱因哈特即将死亡之时,奥贝斯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最后一次奉上忠诚。
  巴尔·冯·奥贝斯坦第一次出场时,就已年过三十,那时莱因哈特还是谬杰尔上将,奥贝斯坦是上校,职位是宇宙舰队司令官的次席副官,当时的司令官米克贝尔加看不惯他的花白头发和义眼,下令将他转属到副统帅本部情报处理部。他第二次出场时,莱因哈特受封成为罗严克拉姆帝国元帅,而奥贝斯坦还是上校,从统帅本部情报处理部又转而担任伊谢尔伦要塞驻留舰队幕僚。比较起来,莱因哈特是越升越高,而奥贝斯坦是不进反退,虽然官阶未变,可是他逐渐离开权力中心。看来他一直是一个令人厌恶的人,无论是罗严克拉姆王朝,还是他出身的高登巴姆王朝。奥贝斯坦的眼睛是义眼,想来他并不能上预官学校,可为什么他可以做一名军官呢?只能因为他的贵族家庭,他的家庭一定是很好的,因为他的家族可以把他安插到宇宙舰队司令官的元帅府或是权力更集中的地方(他的工作岗位逐渐离开权力中心),可是他为什么还会三番五次地说“我恨高登巴姆王朝”呢?恨这个贵族拥有无数特权的高登巴姆王朝呢? “如果是在鲁道夫时代,我可能因为‘恶劣遗传因子排队法’而被杀死了”,现在虽然政策松了很多,可是奥贝斯坦的命运还是一样悲惨。我可以大胆推测,奥贝斯坦被他的家族、被高登巴姆王朝给排除了,他的家族给他安排了一个职位,就把他扫地出门了。所以,他恨高登巴姆王朝,他真心想推翻它,他找了一个强有力的帮手,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时间出现,付出了他一生的忠诚。
  因为奥贝斯坦的眼睛是假的,别人无法窥探到他的内心,冷默也就成了他唯一的表情,这不仅是一种自保的方法,同时,也是身在高位的人应该保持的一份神秘,更何况他有那样一个单纯易受伤害的主君,奥贝斯坦在罗严克拉姆王朝未建立之时就以自己的冷默维系着罗严克拉姆公爵的君主形象。(正因为奥贝斯坦的眼睛是假的,别人无法窥探到他的内心,也就无人和他交朋友,但是没有朋友,没有世俗的感情,更加有助于他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最有效的手段,而不群不党的处境,反过来又巩固了他的地位。这样看来,奥贝斯坦的先天性失明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
  奥贝斯坦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推翻高登巴姆王朝,为此他不择手段。当他的愿望实现之后,他对于自己渴望建立的新王朝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可是他还是不择手段。但是奥贝斯坦所做的事,并不能称为卑鄙,他的处事方式被正直的米达麦亚称为“不流血的方法”,被单纯的莱因哈特评价为“那个人的话有着让人无法反驳的正确性”。奥贝斯坦比他的主君和同僚更能保存人的性命,但他却又不是尊重生命,他只是希望人们能够死在应该死的地方。他明确地执行了战争的--“最有效地杀死自己的同类”,而且公平地将自己和自己的主君划入了这个“同类”之中,这个“公平”是他令人厌恶的原因,也是莱因哈特任用他、信任他的原因。奥贝斯坦一直以他的方法保护着莱因哈特和罗严克拉姆王朝,他不惜自己承担污名以保持莱因哈特和王朝的纯净。建国之后,他多次冷酷地将自己塞入死亡国度,在他实现了他的愿望--推翻高登巴姆王朝之后,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每次都因为莱因哈特的缘故活了下来。直到莱因哈特即将死亡之时,奥贝斯坦才得以如愿,同时,他以为莱因哈特做了最后一件事,使罗严克拉姆王朝得以平静的延续。总而言之,奥贝斯坦的一生十分完整,处理完他想做的事和需要他做的事,才去完成最后一件--死亡。又及:莱因哈特15岁为少尉,21岁登基,其中经历了少尉、中尉、上尉、准校、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一级上将、元帅、帝国三长官、帝国宰相、皇帝,六年的时间升了十五级,被高登巴姆王朝的贵族们称为“逾越过分”。而奥贝斯坦在一年的时间中,从上校升到元帅,一共六级,官拜军务尚书,身居帝国三长官之位,只对皇帝负责,比起天才莱因哈特可强多了。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27:17

附“莱茵河黄金”的演绎   莱茵河静静地流着,它藏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得到它的人可以获得魔力,那就是传说中的莱茵河黄金。一个叫齐格弗里德的人得到了这件宝物,因此而死。人们为了这有魔力的黄金而杀戮着,渴望得到它用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都因为拥有它而被杀。这黄金的魔力如何,吾不得知,但它对人心的蛊惑之力令吾心惊,好在莱茵河最后收回了它的金子,一切就好像没有发生过,只是梦一场。
  两万年后,有个一头金发的少年叫做莱因哈特,他有着超越常人的野心和同样的能力,那豪奢的金发下面是几世纪以来最聪明的大脑,他的第一个守护者叫齐格飞·吉尔菲艾斯。当别人注意到这黄金开始利用他的时候,他失去了那个叫齐格飞的朋友,开始被一个叫巴尔和一个叫奥斯卡的人争夺,那黄金也分别满足了他们的愿望,最后,他带着这些贪婪的人回到莱茵。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31:01

时代的终结   蔷薇骑士连队,是同盟为流亡贵族所设,华尔特·冯·先寇布是蔷薇骑士连队的第十三任队长。有人曾预言他一定会背叛,可是这个不吉的第十三任队长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刻,他到死也是为民主而战,不,他是为了杨威利这个人,是为了个人而奋战的。先寇布在孩童时被要保全名誉的贵族亲戚送到同盟,而同盟的官员看他们的那种鄙夷的目光,他自己说到死也不会忘记。象这种流亡贵族,不容于贵族,也不被同盟所信任。同盟为了显示自己的民主和诱使帝国贵族,组织蔷薇骑士连队。这是同盟的民主吧?你们这些欺压人民的贵族,我们信任你们,甚至让你们来捍卫民主。民主共和国中居然有“骑士”的存在,忠于主君、神祗、信念而不是人民的“骑士”的存在,是一个笑话还是一个悲哀呢?在一场以宇宙战为主的战斗中,这些精于肉搏战的骑士们,永远也不可能掌握实权,而需要他们出场的时候,就是和自己同胞的厮杀了,本是同胞的敌人一见面就要分出死活,同盟就这样杷投奔到他们的帝国贵族推向死亡,反正死的是帝国的人。  身为肉搏战的专家,本来终身不会担任什么重要的任务,但传说之所以为传说,是因为它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情节。杨威利打破了传统,将自己的前程和一个舰队的命运交到先寇布手上,在杨看来,民主国家的军队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因此先寇布是不会背叛的,这种任何人也会视为异端的想法让那个不信任的先寇布大吃了一惊。 以鄙视回报鄙视,以信任回报信任,对整个同盟都不以为然的先寇布回报杨威利以信任,或者应该说,回报以忠诚。(不吉的男人,第十三任蔷薇骑士连队队长,第十三舰队的提督,只有不吉才能包容不吉。哈利路亚。)。糜烂的专制,虚假的民主,两个看似不同、而实质完全一至的政权都不能融合华尔特·冯·先寇布,在他看来,似乎是独裁者的制度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喝上一大堆冰啤酒冻死,可他出现生存意义的场景却是服务于人民,因为他效忠的个人是民主的拥护者。因为认同一个人而被众人认同,一个可笑的时代,随着这个时代的崩坏,先寇布的效忠于个人也不应该再存在,不仅仅是因为对象的死亡,杨的死亡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心之所向,效忠于个人这种情况之所以应该灭亡是因为新建社会的制度将是杨所希望的民主。而为了达成这个希望,先寇布慨然赴死,在他撒手闭眼之时,这个时代也宣告结束了(那个时候刚好是尤里安见到皇帝、皇帝陛下意欲和平的时候),他的死,是独裁制度的终结。又及:拿先寇布和罗严塔尔做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同样不容于家庭,同样不信任别人,同样将忠诚心托付给个人。所不同的是,一个在帝国,一个在同盟。罗严塔尔的不信任态度几乎不露,而先寇布是将不信任化为试探的表情流露于外。他们遇到可以信任的人时,也是一样的态度,自己的生命、荣誉和家人都可以托付给他,罗严塔尔将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先寇布将女儿交给了他所信任的敏兹司令官。最有趣的是他们都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孩子。罗严塔尔看到孩子一双同色的眼眸,不禁举眼望天;先寇布冷静地确定了叫卡琳的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时,将这个名字从死亡中划掉了。虽然是不被期待的孩子,他们都付出了父亲应有的关心。可毕竟他们痛苦的原因不同,所以罗严塔尔以冰冷的声音说“臣下没有为人父的资格”,而先寇布以没有波纹的语调说“我有一个女儿,好像大家都叫她卡琳”。

ck7543 发表于 2011-1-11 10:37:51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1-1-11 10:39 编辑

意料中的意外   在看书的时候,我也曾想过将来……战争结束之后,杨一定会出版一些销售量很低的历史书籍吧,买他书的人一定不是崇拜“魔术师”的人,就是研究战争和历史的人,他的文笔一定会很枯燥,也许还需要菲列特利加替他校对,尤里安帮他润色,一副很书卷的画面。谁曾想过他竟死了呢?
  当年读《银》的时候,我悲痛于杨的死亡,还记得我的朋友在看到动画片中那一副黑白的速写时,关掉了机器。那是一个不应该死亡的人物,然则政治就是这样的现实。  做邪教的,不,宗教的至高无上境界,应该是中世纪的欧洲或是阿拉伯了,一个权力集中到可以决定王朝的更替,一个是教义宣扬到违背者至亲亦不能赦,民众其实很无知。地球教的产生、发展、壮大,实属必然。战争经历得久了,和平会到来都不知道了,恐惧经历得久了,精神上的寄托就更加重要。细细想来,地球教也是那个混乱的时代中多方平衡的一股势力,虽然地球教的存在、灭亡更象是一场闹剧,但仅仅是利用思想就可以控制的人数、达到的程度还是让我心惊,在总部全毁、教宗死亡、教团被利用的情况下。而重视到他们的人,只有杨。思想比执念更难扭转,因为对于执念,可以摧毁,而思想,却通过传承而发扬光大,杨,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杨意求平凡,怕是任何一个人都会轻易将之归入无害那一类,他的思想,更是近乎于一个理想,虽然美丽,却难以实现,虽然难以实现,却吸引了很多人。单就其危险性而言,杨的死亡就不会被感到惊奇,在政治而非军事的领域,通晓历史的杨会比拥有洁癖的莱更难对付。也许我只是下意识的夸大杨的能力和作用,以掩饰造成他死亡的这个微不足道的理由——“一旦莱因哈特与杨威利相互‘勾结’,而前者指使后者来讨伐地球教的话,地球教该怎么办呢”?比起一国皇帝,杀他,比较容易。一个没有头脑的德·维利的妄想,就杀死了杨,这几乎是一种污辱,然则政治就是这样的现实。 政治,上层建筑,国家机器,政客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倾压、阴谋、密告、暗杀……身处漩涡,杨的死,是在意料之中的。絮言:到最后我也没有去重念《银》,所以杨是完全凭印象写的,当初的那种心痛现在想起还是让我裹足,即使我只是把N久以前的闲谈敲入机器,那一幕幕悲伤的死亡就又在眼前晃过,每一个人都是那样的喜爱,为什么死掉了呢……“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刚开始”,可传说也是历史上的一段记载,传说也只不过是史书上的一段文字……。

ludwig 发表于 2011-1-13 21:08:51

第一个死的是拉普学长啊
什么都还没做就死掉的名将啊

暗影骑士 发表于 2011-1-25 16:10:55

帝国应该死更多的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闲谈银英之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