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7543 发表于 2010-9-9 23:51:17

书斋式战争————简论银英中的军事思想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9-10 11:26 编辑

正式开始之前,先说明一点:本文不担负评价银英这本书的任务,仅仅只是学究式的谈谈银英中的军事思想而已,可能对银英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批评,但是仅仅属于讨论而已。

银英是一本成功的商业小说。其中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占了很大的部分,所以,探讨银英中的军事思想,也是我们理解银英的重要部分。

银英中的战争,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理想战争”,“书斋式战争”。作者将战争这一行为中所有不可知的,不可预测的因素统统简化或者消除后,留下来的,就是看似神奇,实际简单的战争魔术。在银英所描写的大大小小的战役里,所有的指挥者都可以及时的把握整个战场的形式,他们所下达的命令也都可以被准确的执行,整个战役的进程和参加战斗的双方事先所做的战役计划几乎完全一致。这种战争形式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会发生,而现实战争中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当战役的第一枪打响之后,任何一个前线营长对整个战况的把握,可能都比军队最高统帅要清晰;对战役胜负所产生的作用,也比最高统帅要大的多。并且,从孙子到施瓦茨科普夫,我们的地球上还没有一场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完全和战前计划一模一样的。

任何一个军事组织,在为国家政权服务前,都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思想。银英中的政权虽然有帝国和同盟的差别(费沙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故不考虑在内),但是基本的战略思想是相同的。简略的表达的话,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军队的整体作为统一力量,由中央政府和职业军人集团掌握,其作用是打击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担负边境地域的守备工作。边境守备的任务是由次一级的武装力量担任的。
二,军队力量的集中表现是舰队,而舰队在作战中的目标是敌人舰队,而不是敌军领土。也就是说,战略的第一任务是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而不是占领敌军国土,取得战争胜利的手段是赢得大会战的胜利而不是建立巩固的边境防御线。

这种战略思想,事实上是拿破仑战争之后流行于欧洲的“大军团决战”思想的宇宙版本而已。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各国都看到了新技术的发展和新的军队组织形式的出现,使得战争的天平向进攻的方向倾斜,加上如约米尼等人对拿破仑战争方式的大力宣扬,各国纷纷改组军队,采用拿破仑战争式的战略方式。之后一个时期内欧洲战场的战争模式,比如普奥,普法战争等等,均强调集中有生力量,挑起大军团会战,迅速消灭敌国军队,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这种战争模式在一战时期已经完全破产了。一战中的德国,始终试图在西线展开大会战从而打破僵局,但是始终没有获得这样的机会,最终将自己的有生力量耗费在战壕和铁丝网后面。事后,欧洲军事战略学者经过反思后认为,面对一个拥有完整的工业力量,精神上准备坚决抵抗到底的民族,想通过几次大军团的会战而达到战争胜利,是不可能的事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毁灭敌国持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削弱他们的抵抗意志,打击对方的工业集中地带,从基础上消除对方的抵抗,而不固执于和敌军团主力间的决战。后来虽然由于军事技术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家战略思想多次发生变化,催生出很多流派,但是“削弱敌国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这一点,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而“大军团决战”的战略思想,则基本告终。

事实上,在银英中最清楚体现出“大军团主力决战”思想影响的地方,是在外传《螺旋迷宫》中有提到最早是同盟军有建立伊谢尔伦要塞的想法,并且阿修比元帅还亲自提出了计划书。后来是由于考虑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建造舰队上,才终止要塞建造计划而上马大规模造舰计划的。这种转变,可以看作是银英“军团第一”思想的确立点。虽然这种“军团第一”的想法在现在的地球上已经是比较落后的玩意了,但是在未来世界的宇宙空间中,它确实再度流行起来了。

如果我们以稍微现代一点的战略思想重新进行银英的话,那么银英中的很多战役都必须发生变化。比如“诸神的黄昏”战役。以罗严塔尔军团吸引伊谢尔伦方面的注意,将杨舰队主力拖在此处的方针不变,远征军主力由费沙回廊进入同盟领后,就应该展开跃岛战术,以主力保障进攻同盟富产资源的星球和工业星球,切断这些工业地带通向首都星的交通线。如果遇上敌军防守坚固的地域,则留下部分部队对其进行监视,以主力打击此部队后勤线和退却线,层层跳跃前进,不将兵力浪费在地域攻坚战中。除部分战略要点必须予以占领之外,保持部队使用上最大的灵活性。当同盟的工业地带被占领,主力部队与首都防御部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的时候,同盟就是再有一万个杨恐怕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银英中战争场面描写上,难度最大的恐怕是各个战役场面的描写。因为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战场是在三维的宇宙,这个空间人类还没有真正的涉足过,所以各种过去战场的战术不得不经过很大的改造后才能适应宇宙空间的战场。比如,地面战场上的各种工兵作业,包括设置障碍,挖掘战壕,建立隐蔽部等等在宇宙空间就变成了布设机雷,牵引小行星,散布杰服粒子。即使如此,银英中为了读者理解的方便,依然不得不放弃了一些应该可以实现的独特的战术方式————比如从天顶方向突击,沿天底方向撤退等等,虽然不是没出现过,但是很少发挥重大作用。整个银英的战场,基本还是二维的,所使用的战术也基本是二维战场的战术方式。比如斜线阵,在奇霍伊萨星域会战中有出现,而这种阵线的运用在古代战争中多次出现,比如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时就使用过这种方法。还有杨在巴米利恩会战第二阶段中对莱因哈特直属舰队形成包围时所使用的战术,可以看作是坎尼会战的改良版。如果用约米尼的战术理论解释银英,可以说杨所擅长的战术特点是运用内线作战,利用距离优势,将兵力集中在一点,打击敌人战线中的一部分从而使整个的战线崩溃。而莱因哈特所擅长的则是外线作战,将原本分散的兵力沿不同的作战线突然集中,对敌人实现包围歼灭。莱因哈特最典型的外线作战示例就是亚姆利扎会战,全军对同盟实现包围。还有“诸神的黄昏”战役,也可以说是分进合击战术的典型。而杨的内线作战方式,比较明显的表现是在巴米利恩之前连败帝国三个舰队的作战,尤其是击败舒坦梅兹时,所使用的“一点突破,背面展开”。不过,公平的说,杨的作战方式较莱因哈特更多样,比如阿斯塔会战中面对莱因哈特的进攻,他将兵力分为两部分越过敌军然后尾追敌军的方式,就交替运用了内外线两种作战方式。

个人以为,银英中各个部队的组成缺少有机划分。除了游戏中之外,在书中的描述给人的感觉银英里的战舰作用相差不大,不存在火力舰,高速舰,步兵运送舰等等的差别,而航空母舰和空战队的作用也不清晰。可以想象,这就像现代的陆战战场上没有步兵,没有火炮,没有空中机动,只有坦克对决一样。这是典型的“理想战争”模式,同时在这种战争模式下,战术的单调也是必然的。如果加强这些不同兵种之间的差别,那么也许我们就可以看见银英的战场模式的改变:在双方主力舰队到达战场之前,就先在侦察和搜集情报方面开始对抗,采取行动之前先以空战争夺战场空域的控制权,攻击行动之前施加充分的火力准备,然后以高速巡航舰在敌军战线上打开一个缺口,再以主力部队投入,实施大纵深打击。这种战术方式虽然可能依然和宇宙战争的实际相差很远,但是至少更接近现代战争模式,而不是依然在拿破仑战争中打转。

总的来说,银英中的军事思想,是静止的,书斋式的。与其更接近的,是拿破仑时代战争,而不是现代战略战术思想。

ck7543 发表于 2010-9-10 00:02:58

银英中的预备队

常常听人说,银英一书中根本没有预备队的概念,窃以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银英中战役中不仅多数出现过预备队性质的作战,也明确提出过这一概念。如对宇宙历七九四年的"凡佛利特星域会战”中,便有"把格林美尔斯豪简老人配置在此,作为对付同盟军的贵重预备兵力,是帝国军总司令部的用意”的说法,而宇宙历七九八年的“要塞对要塞”战役期间,帝国军司令官坎普在反对副司令缪拉将为数三○○○艘舰艇分配在回廊各点上以求捕捉杨威利时也曾说过,“你的部队是预备兵力,相当重要的!”

宇宙历七九八~七九九年的“诸神的黄昏”战役,是继亚姆立扎会战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帝国军除安排了留守后方及五个阶段作战的人事之外,“法伦海特和毕典菲尔特两位上将奉命统领预备兵力等待适当时机。他们两个都有相当强劲的攻击力,于决战时的适当机会投入必能尽展其所长予敌军沉重打击”----在此,“预备兵力”的概念再一次被正式提出,并在日后的战争实践中得到了诠释。

宇宙历七九九年的“兰提马立欧”会战中,帝国军以“双头蛇”战术向同盟军发起猛攻,在经过超过二十一个小时的攻击之后,尽管占据了优势,而且每一瞬间都更接近于确立的阶段,但是,“同盟军尚未失去指挥系统的统一及行动秩序,若要全面击溃对方,就必须再予以更沉重的一击。一旦老练的用兵家比克古决定要彻底贯彻“不求有功,但求不失”的宗旨,作严密的防守,米达麦亚等人只怕也难以讨到半分便宜了”。

此时,莱因哈特下令黑色枪骑兵舰队出动。

“在战术上兵力的逐次使用总是使决定性行动推延到整个行动的末尾”(《战争论》),一如米达麦亚所判断的,预备兵力的投入标志者战斗临近尾声。众所周知,黑色枪骑兵舰队以无坚不摧的破坏力著称,擅长一鼓作气的突击,而作战的耐力、持续力不足则是其缺陷,因此,在双方都已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消耗之后,将其作为生力军投入,正是“好钢用在刀刃上”。黑色枪骑兵舰队参战后,强行渡过同盟军赖以为天然屏障的能源急,无视于同盟军的猛攻,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粉碎了敌人的抵抗。短短二十分钟之后,僵局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帝国军,后者由此转入总攻,而同盟军尽管誓死力战,奈何已经精疲力尽、溃不成军了,帝国军就此锁定胜局。

是役,可以视为决战中使用预备兵力奠定胜局的一次典型战例。

而如果说“兰提马立欧会战”是进攻中使用预备兵力的经典,那么宇宙历八○○年的“回廊战役”中,则出现了预备兵力作为防御力量出现的战况。

当统帅舰队护卫帝国军大本营的舒坦梅兹战死后,帝国军的阵列已经出现破绽,舒坦梅兹残部由于司令部毁灭而无法采取统一行动,其舰队反而混乱了已方指挥系统,杨舰队的炮火很快迫近帝国军总旗舰伯伦希尔。当此之际,帝国军的指挥者罗严塔尔调动了“为防大本营出现危机”而特意准备的一支二千四百艘舰艇的预备兵力,在杨舰队的右侧成平行状发动炮火攻击,从而成功地将杨舰队进击的速度减缓下来,为争取到了伯伦希尔退避的机会。

在此,预备兵力起到的是应付意外遭受的攻击的作用,这可以说是预备队的又一常见用途。

书中更介绍这支预备兵力的统辖者“是罗严塔尔麾下一位出名的勇将。他并没有显著的才干,也没有统帅庞大兵力的能力,但是却能够按照命令,忠实且不辞劳苦地完成战场上的任务,因而能得到罗严塔尔的信赖。每当因为有少数兵力的动向使得局面产生变化的时候,罗严塔尔就会动用这个人物”,看来,这位将领在罗严塔尔麾下是经常担任统率预备队的任务的。

上述两个例子是成功使用预备队的战例,至于说到应当保留预备战力却没有保留,结果招致失败的战例,则首推宇宙历七九九年的“巴米利恩会战”。

其时,由于杨舰队采用无固定根据地的正规军游击战术,使帝国军无法掌握其行踪,对于战线十分漫长的帝国军而言,深入敌境却迟迟不能与对方主力展开决战,其处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危险。这种情形之下,莱因哈特决定分散全军兵力,以自己一支舰队作为诱饵,引杨舰队出来决战,然后再命各部调头实施包围,“巴米利恩会战”由此展开。

在莱因哈特宣布其作战方案时,帝国军上将缪拉曾经提出过由本舰队留下来担任护卫的建议,但是这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却被莱因哈特否决了。不得不说,莱因哈特的做法是相当任性的,因为缪拉并无意干涉他和杨的战术对决,只是希望由将自己的舰队作为万一莱因哈特遇到危机时用以挽回的预备兵力。在后来的战斗中,莱因哈特尝到了这种任性的苦果。

战斗过程中,由于莱因哈特对于杨舰队的主力和诱敌部队判断错误,导致帝国军全军陷入极端被动的处境,以致战线几乎崩溃,如果不是缪拉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回战场,等不到希尔德等人控制海尼森,伯伦希尔可能早就成为宇宙尘埃了。

无论是战术预备队还是战略预备队,其主要作用之一都是应付意外,在战斗失利时挽救无法预见的后果,“巴米利恩会战”中,莱因哈特对杨威利的意图判断错误本身并不是以种失误,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而被对手牵着走,而更大的失误,则在于没有准备一支用以“应付意外手段”的预备队。当时帝国军的总兵力略多于杨舰队,况且斤斤计较一时的局部得失,只要坚持到众提督调头就是胜利,这种情形之下,保留预备兵力对帝国军来说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而如果帝国军将用以布置层层防线的兵力抽调出十分之一编为预备队,就绝不会因为一次判断的失误而导致全军在兵力与对手相仿的情况下陷入无可挽回的被动中。

不过,抛开“巴米利恩会战”的失常不论,总体而言莱因哈特还是非常重视预备队的。克劳塞维茨曾断言,“任何统帅和军队,只要在战斗中善于最合理地使用兵力,并且处处都能充分利用强大预备队的精神效果,就能最有把握地取得胜利”,从“兰提马立欧会战”到“希瓦星域会战”,莱因哈特无论多么渴望战术上的对决,无论对战术上的胜利多么自信,总是编排出庞大的战力,因而足以应对任何战场上的突发状况,使己军立于不败之地,正是此一精神的体现。

在这期间,帝国军中甚至诞生出了一只专门担任预备队的部队,这就是奈特哈特·缪拉舰队。

“自这场自宇宙历七九九年开始,至八零零年结束,一般通称为“大亲征”的远征当中,奈特哈特·缪拉几乎从头到尾都奉莱因哈特之命,担任最后卫的指挥。这也意味着帝国军在此次长远而庞大的征战路途当中,无法完全消除对于后方的不安这个事实。毕竟在后方的是一片旧敌国的广大领域,一旦有组织性的叛变发生的话,那么就算是身经百战的瓦列可能也将面临无法处理的危险。真到了这样的时刻,缪拉便需立即由战场折返,与瓦列共同协力,确保回归帝国本土的这一条长远归途。另一方面,缪拉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防止万一有敌方企图由背后袭击帝国军,虽然这个万一几乎是不可能的。 ”

从这段介绍可以看出,由缪拉舰队在“大亲征”全程中担任帝国军的后卫,固然也有防备敌方背后袭击的用意(“马尔亚迪特星域会战”中缪拉舰队便起到了这一作用),但其更主要的意义是在于充任战略预备队,作为帝国军战略应变的不时之需。

而缪拉舰队不只是战略预备队,同时也是战术预备队。

在上文提到的宇宙历八○○的“回廊战役”中,当舒坦梅兹舰队溃灭,帝国军大本营暴露在杨舰队兵锋之下后,尽管由于罗严塔尔的早有防备,以及莱因哈特正确洞察到杨舰队战列编队的要点、对其实施集中攻击而暂时逼退了杨舰队的攻势,但令大本营得以避免持续暴露在敌军前锋炮火之下的,从而彻底化解大本营危机的,还是缪拉舰队。这支舰队在莱因哈特本队逼退杨舰队对伯伦希尔的第一轮攻势之后到后者展开第二轮攻势之前的极短间歇中从两军中间切入,起到了令大本营转危为安的作用。

在宇宙历八○一年的“希瓦星域会战”中,由于莱因哈特的意外病倒,缪拉舰队最终并未参战,然而从“银河帝国军的后卫的完整的部队待命着”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缪拉舰队身为进攻预备队的事实,因为如果仅仅是担任后卫,就谈不上“待命”了。这一点,从缪拉的想法----“缪拉所知道的皇帝应该早就对他下达迂回敌人背后或侧面发动攻势的命令了。以双方这么大的兵力差距,应该有这样的可能性啊!”中,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

缪拉舰队会成为帝国军的“专业预备队”,并不是偶然的。原因之一,大约便是这支舰队进攻精悍,防守强韧,是一支攻守俱佳的部队之故吧!(“巴米利恩会战”中缪拉舰队对同盟军摩顿舰队实施猛攻的战绩令后世战史学家瞠目结舌,而“回廊战役”中其防守之严密则令杨也完全无间可寻) 这一特色使缪拉舰队无论在进攻中还是防御中都能充分满足帝国军战术上的需要,而缪拉本人在“巴米利恩会战”中表现出的冷静、判断力及应变力,也使人相信这是一支关键时刻可以依赖的力量。

上面谈到的战例都是在战略决战中使用预备队的例子,银英中对预备队的使用当然并不局限于战略决战,如梅克林格舰队在很长一个时期里都可以视为帝国军的战略预备队,而以下则是几个非战略决战的会战中使用战术预备队的例子:

爆发于宇宙历七九五年的“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中,帝国军统帅部为了不让莱因哈特再度建立武勋而将其安排在己方陈列后背,莱因哈特则注意到同盟军虽然表面占尽优势,但欠缺和友军的连系,无视于补给线的延长,已经埋下失败隐患,因此将舰队撤离战线,准备寻找时机作为决胜之最终兵力投入。

当帝国军全军濒临败北边缘之际,莱因哈特捕捉到反击时机,下令全舰队发动短距离炮战。同盟军旗舰中炮,形势急转直下,陷入帝国军舰列纵深的围攻中。

是役,“同盟军的指挥官在这四小时中于战场上奔驰,支配着战局,对敌方施以无数的炮击。而相对的,莱因哈特只在三分钟内进行二次三发齐射,就使同盟军指挥官连同乘舰化为宇宙的尘埃,使同盟军变为乌合之众。”

这场战役中,尽管同盟军的指挥存在重大缺陷,但如果帝国军方面没有将预备兵力适时投入,那么同盟军虚华的胜势也将变为实在的胜利,是银英中又一次预备兵力发挥关键作用的例子。

严格说来,“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中,莱因哈特舰队并不是统帅部有计划配置的预备兵力,只是莱因哈特将本身舰队当成了全军预备兵力来使用,而在较此稍早的宇宙历七九四年的“第六次伊谢尔伦攻防战”的一场战斗中,发挥了预备队作用的莱因哈特舰队的行动也并非出自统帅部的最初预计。

其时,同盟军以三万兵力攻入伊谢尔伦回廊,帝国军以二万兵力配合雷神之锤迎战,战斗中,同盟军测定伊谢尔伦要塞主炮“雷神之锤”的射程界限,以电脑控制舰队在测定界限上快速出入引诱帝国军突出。而在以主力部队作为诱饵吸引帝国军注意的同时,以大群飞弹艇潜入“雷神之锤”的死角,集中火力攻击要塞表面。

在五万舰队正面相持的过程中,战场以外的莱因哈特判断出了同盟军的意图而请战出击,及时赶到并破坏了同盟军几近成功的策略,以1:15的兵力比例取得了战局的主导权。

这一战并非典型的预备队使用战例,但莱因哈特曾对其战术意图做如下阐明:

“敌军唯一的一个误算,就是我在伊谢尔伦这件事。我的舰队,不过只有二千二百艘。这在战术上实在很少,但在战略上的意义是极端大的……以战术层级来说,不过是二千二百艘,但这二千二百艘会救了伊谢尔伦。”

在敌军以为计谋成功,可以打我军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候,我方还有一支未投入战场的兵力,而它的投入能够对整个战局发挥远超其兵力本身战术价值的影响力,窃以为这种用兵手法的着眼点合乎于战术预备队的精神,因而可以作为银英中预备队使用之又一例。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银英中的预备队总是出现在帝国军一方?

事实上,同盟军也并非没有过成功使用预备队战术的战例,如宇宙历七四五年的“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中,同盟军统帅阿修比首先将第9舰队和第11舰投入战场,然后将第5舰队、第8舰队、第4舰队作为预备兵力梯次投入使用,其间更从第8舰队抽调部分兵力编入总司令部作为最终战力,终于在一次次化解了战场上的暂时性、局部性不利,对帝国军造成一系列成功打击之后,于决战进入尾声时创造出了“仅仅40分钟的战斗,帝国军出现了差不多60名将官级阵亡者,在这之中,甚至包括了修利达上将、哥歇尔上将这些历战的老将”的辉煌战果,就是一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强大预备队精神”的精彩战例。

然而,预备队在同盟方发挥的总体作用的确不如其在帝国方的作用大,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达贡星域会战”之后,“亚姆立扎会战”之前,银英中具体描写过过程的同盟军和帝国军间的历次战役,都称不上是真正的战略会战。无论规模大小,无论胜负如何,它们,包括“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那样的著名战役在内,对交战双方而言都只是单纯的战术性优势或劣势的积累或消耗,即使使用了预备战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对战略全局的影响力也微乎其微。

爆发于宇宙历七九七年的“亚姆立扎会战”是同盟与帝国的战略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开始。在这场战役的前一阶段,同盟军本来是有可能使用战略预备队的。(由于小说对十三舰队以外的作战基本上都是采用战略性的介绍,我们无从得知是否有战术预备队被使用) 然而,对于同盟军所采取的全面分散兵力的做法而言,战略预备队已经基本失去意义。战斗越是全局性的,战略预备队的作用就越小,因为即使能够挽回一个战场上的败局,对全局而言还是于事无补,这种情形之下,同盟军没有战略预备队,可以说是合理且必然的结果。

而在“亚姆立扎会战”后一阶段,同盟军只剩下百分之五十的战力,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战力已经相当吃紧,甚至抽不出兵力防守背后的广大星域,只能采用机雷代替舰队布防(当然同盟军并不知道帝国军有1/3的兵力不在正面战场上也是原因之一) ,在基本的作战和防御兵力都不足的情况下,同盟军即使有心使用预备队,也没有这个余力。

同一理由适用于此后除“巴米利恩会战”之外的一系列战役:在兵力严重不足,连维持战线都困难的情况下,保留战略预备队或战术预备队不投入战场是愚蠢的做法。更何况,“实际参加战斗的那一部分兵力越小,留作预备队的那一部分兵力越大(单是它的存在就可以影响胜负),对方使用生力军夺回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小”,由于帝国军的预备兵力极为雄厚,即使同盟军保留少量生力军也很难起到一举扭转战局的作用,反而可能因为战力不足而导致战线更快崩溃。所以,“亚姆立扎会战”之后,同盟军已基本丧失了在主力会战中使用预备兵力的余力,“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至于“巴米利恩会战”,虽然两军在战场上的兵力基本是对等的,但战略条件相差甚远。由于帝国军总兵力的绝对优势,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决胜,因此,他没有时间去等待使用预备战力的时机,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速战速决。

以上,就是预备队在同盟军战略战术中未能发挥如其对帝国军一般的作用的原因。

ck7543 发表于 2010-9-10 00:04:13

军事上的预备队,大略分为两种,即战术预备队与战略预备队。约米尼在《战争的艺术》中要求每一只部队的指挥官都应该保留一些兵力作为预备队,而在拿破仑战争中,缪拉的骑兵就是拿破仑的战略预备队,当然在一些情况下也包括达乌的近卫军。

银英中间,从战略上讲,像梅克林格的舰队也可以认为是帝国舰队的战略预备队。同盟方在逆侵攻帝国失败后,军力大减,给人的感觉似乎没有战略预备队,但是请注意驻扎在海尼森的第一舰队,从很多描述上可以看的出来,这就是同盟的战略预备队。

当然,具体到各个战场上,担任战术预备队的就更多了。像帝国方这边舰队数量多,就不说了,仅仅看同盟这边的话,比方说书中的最后一次伊谢尔伦回廊会战(第几次忘记了),莱茵哈特皇帝对尤里安,最后尤里安强袭登上伯伦希尔,尤里安的直属舰队在这次会战中就担任了预备队的角色。

其实最明显的还是在外传《螺旋迷宫》中间。第二次迪亚马特会战,布鲁斯阿修比提督在会战关键时刻抽出各舰队的部分兵力,组成由自己掌握的预备队,最后才造成了“令帝国军务省为之痛哭流涕的四十分钟”。这些都是太明显的例子了。

ck7543 发表于 2010-9-10 09:13:15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9-10 09:23 编辑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有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这三个方面,分别主要同人民、统帅和它的军队以及政府有关。他说:"这三种倾向像三条不同的规律,深藏在战争的性质之中,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战争论》,第1卷,46页,商务印书馆,1982,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明卷次和页码)
  他在探讨战略和战术区别的问题时指出:"战术和战略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错,但在性质上又不相同的两种活动,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第1卷,110页)
  他还在把所谓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联系起来考察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所思考的对象"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其他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第1卷,28页)因而它导致了战争的行动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趋向极端。
  要根据概然性的规律推断战争,必须依靠情报。他指出:"情报是指我们对敌人和敌国所了解的全部材料,是我们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第1卷,93页)由于战争是一种敌我双方互相欺诈的行为,一方为取胜对方,总要千方百计地隐蔽真实企图,制造出种种假象,互相诱骗,因而使得在战争中所获得的情报中,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不确实的。
  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特性: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克劳塞维茨通过阐述战争特性,指出了战争认识的特殊性,他说:"在实际生活里本来很少能做到一切行动都符合实际情况,在战争里,就更难做到了。在战争同人类其他活动中比较起来,人的认识显得更不完善,人们会遇到更大的危险和更多的偶然现象,因此,战争中的贻误……也必然要多得多。"(第2卷,707页)
  然而,他又过分夸大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性,他说:"战争中的一切情况都很不确实……一切行动都仿佛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下进行的,而且,一切往往都像在云雾里和月光下一样,轮廓变得很大,样子变得稀奇古怪。这些由于光线微弱而不能完全看清的一切,必须靠才能去推测,或者靠幸运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客观情况缺乏了解的场合,就只好依靠才能,甚至依靠幸运了。"(第1卷,121页)克劳塞维茨在探讨什么是战争的问题时,仿效黑格尔以所谓'绝对观念'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把战争区分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两种形态。并通过分析"绝对战争"认为,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不应该根据这种简单的概念,按逻辑推出一系列与现实现象不相符合的结论,而应把绝对战争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考察。
  在现实战争中,总是存在着某种足以促使作战的紧张程度趋向缓和的客观因素。这种客观因素在克劳塞维茨看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扩大也不是瞬间的事情,相反,它需要一定的准备,它同战前的国家生活密切联系,是由一定时期内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关系引起的。
  第二,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整个战争是由一系列边疆的军事行动组成的,由于交战双方都可以把对方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因而军事行动向极端发展的趋势又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第三,战争的结局也不是绝对的。战败国往往把失败看成是在将来的政治关系中还可以得到补救的暂时不幸。
  为了简要说明战争与政治的这种内在联系,克劳塞维茨明确地做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经典表述。在此基础上,克劳塞维茨进一步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
  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它又表现为如下三点:
  其一,政治是整体,战争是部分,政治产生战争。他认为,在考察战争与政治这两个相互矛盾着的因素时,既应注意对它们进行分别的研究,又应善于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进而从总体的意义上认识战争的起因问题。
  其二,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或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政治操纵战争,军事观点从属于政治观点。
  其三,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不因战争的爆发而中断。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克劳塞维茨批判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战争在爆发之后,就会脱离政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一种按自己路线发展的东西。
  另一方面,战争反作用于政治。克劳塞维茨认为,尽管战争是由政治目的引起的,战争必须服从战争意志的支配,但政治目的并不"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第1卷,43页)因为战争虽然是一种政治交往,但它又是一种与人类其他政治交往不同的活动方式,"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第1卷,43一44页)
  他还在论述战争手段的特殊性时指出:"战争是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的冲突,这种方式是用流血方式进行的,它同其他冲突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第1卷,135页)
  他论述说,如果政治提出战争所不能实现的要求,就会违背政治应该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政治能正确判断战争事件的进程,就会同战争的目标相适应。如果政治期待从某些战争手段和措施中,得到同战争的性质不相符合而又不可能得到的效果时,政治就会通过它的决定作用对战争发生有害的影响;而如果政治与战争的目标相一致时,就能够对战争产生有利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既认为政治意图是目的,战争是手段,同时又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不能任意地决定一切,而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并由此探讨了战争自身所要达到的目的,亦即战争的目标。
  他认为,要确有把握地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就必须使敌人无力抵抗。就是说,战争中的目的必然始终而且只能是打垮敌人,也就是使敌人无力抵抗。在他看来,这是从所谓"绝对战争"的纯概念中推出来的抽象的战争目的。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看法,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二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三是征服敌人的意志。因为敌人的抵抗力量是由军队、领土和意志组成的,所以不摧毁这三个要素,则不可能将敌人打垮。在三个要素中,首先应消灭敌人军队,然后占领敌人的国土,最后迫使敌人情和。但这个顺序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这三个要素往往是相互影响的。
  他还提出,在现实中,并不是到处都有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的地位,因此决不能在理论上把它当作一个定则。也就是说,在战争中可以达到目标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只限于打垮敌人。如消灭敌人军队,占领敌国领土,占据敌国地区,入侵敌人地区,破坏敌方同盟,消耗敌人力量,等待敌人进攻等都是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挫伤敌人的意志,但哪种方法比较有效,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在论述战争目的的过程中,克劳塞维茨突出强调了消灭敌人军队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消灭敌人军队的含义,他除在打垮敌人的意义上理解外,还包括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并不是仅仅指消灭敌人的物质力量,而且还包括摧毁敌人的精神力量。"(第1卷,61页)二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主要是指敌我双方在"相互杀伤和破坏过程中直接取得的利益。"(第1卷,255页)
  克劳塞维茨还曾对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关系作了精辟的阐述,他写道:"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这两种企图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同一意图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第1卷,63页)
  他在论及消灭敌人军队和保存自己军队的地位及其作用时说:"消灭敌人军队这一企图具有积极的目的,能产生积极的结果,这些结果最后可以导致打垮敌人。保存自己军队这一企图具有消极的目的,能粉碎敌人的意图,也就是说可以导致单纯的抵抗,这种抵抗最后只能是延长军事行动的时间以消耗敌人。"(第1卷,63页)从行动的表现上看,具有积极目的的企图能够引起歼灭性的行动,具有消极目的的企图则只能等待歼灭性的行动。
  但他紧接着又说,保存自己军队这一具有消极目的的等待,"不应该成为绝对的忍受,而且在等待时所采取的行动中,消灭正在同我们作战的敌人的军队,同其他任何对象一样,也可以作为我们的目标。因此,如果认为有了消极意图就只能寻求不流血的方法,就一定不把消灭敌人军队作为目的,那么,他就在根本观念上大错特错了。"(第1卷,63页)
  固然,当消极目的占主要地位时,它会促使人们采取不流血的方法。但这种不流血的方法,决非迫切希望保存自己军队时的当然手段。如果这种方法不适合当时的情况,那么,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遭到覆灭。实际上,"当消极企图占主要地位时,它的唯一的必然的作用是推迟决战的时间,使人们等待决定性的时刻。(第1卷,63页)也就是说,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推迟军事行动的时间,去变换军事行动的空间。但这种时间的推迟是有限度的,如果无限制的一直推迟下去,就会使保存自己军队这一消极目的的优越性完全丧失掉,继续让位给消灭敌人军队的积极目的。"
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第1卷,121页)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
  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第1卷,122一123页)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的道路。
  相反,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他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第1卷,123页)总之,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第1卷,124页)
  只有根据上述观点,才能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是说,建立一种有目的、切合实际的作战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不断接近实际,以致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克劳塞维茨认为,要考察战争,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从研究和思考中获得,也可以从战争实践中获得。指挥官应该像蜜蜂从花里采蜜一样,善于从战争生活中吸取精华。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是否运用战争史例是一回事,运用得是否恰当则是另一回事。并认为,能否正确地运用战争史例,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说明和理解有关的战争问题。还由此扶出了运用战争史例的四个着眼点:"第一,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在论述问题时,当作者的思想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或者容易被人误解的情况下,引用战争中的史例来说明自己的思想,以保证读者能正确理解作者的原意。
  第二,用史例说明某种思想的运用。既一般地论述某种战争手段有效性的思想,又应注意引用战争史例指明使用手段时的各种具体情况。
  第三,用史例证明自己的论点。当需证明战争中的某种现象或某种行动,可能会产生何种效果或结果时,用过去已发生的事实往往更有说服力。
  第四,通过详细叙述某一史例或列举若干史例从中吸取某种教训。一是必须详举史例。如果叙述某种历史事实是要证明某种一般的真理,那么就必须确切而详尽地阐述同这个论点有关的一切,必须把史实毫无遗漏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第1卷,170页)详尽地叙述一个事件,往往要比简单地提示十个事件更为有用。当然,还应注意在详尽叙述战争史例的同时,把握史实的内在联系,否则,也不可能用史实证明理论上的真理。
  二是尽量选择最近的史例。只要最近的史例是大家都熟悉和经过研究的,就永远是选择史例的最好的来源。由于最近的史例往往同现代战争很近似,便于我们从中吸取教训。相反,由于较远的年代的条件不同,作战方法也不同,因而它对现代作战的教育意义和实际意义都比较小,当然,这些较远年代的史实只要恰当,也并非绝对不能用。
  克劳塞维茨在考察了鞑靼人出征、古代共和国的战争、中世纪的战争,直到拿破仑的战争的历史后指出:"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各有其特有的限制范围。因此,尽管到处和时常有人企图根据哲学原理制定战争理论,每个时代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战争理论。"(第3卷,877页)即是说,根据战争实践而制定的某种战争理论的原则是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但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总会随着时代、国家、军队和作战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战争理论的建立"必须考虑各个时代的特点"(第3卷,877页)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克劳塞维茨还看到了战争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关系变革之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他在分析战争及其作战方法变化发展的问题时认为,法国革命战争以及拿破仑战争所产生的令人惊叹的成果,都是"社会状况改变的结果"。"在军事艺术领域内的新现象中,只有极小一部分可以算作新发明和新思想的结果,而大部分则是新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所引起的。"(第2卷,729页)
 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辩证法把进攻和防御联系起来考察,在他看来,进攻和防御是相反相成的。一方面,二者的原则性区别就在于,进攻者希望并采取行动,而防御者则等待行动。另一方面,防御的规则以进攻的规则为依据,而进攻的规则又以防御的规则为依据。
  进攻和防御的相反相成在动态上的表现,必然导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在战争史上,"每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种进攻手段",同样,"一种进攻手段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出现的。"(第3卷,774页)也就是说,当防御的方法"一经确定,进攻就针对它们采取对策;防御研究了进攻所使用的手段,于是又产生新的防御原则。"(第2卷,507页)进攻和防御总是这样相互作用并得到相互促进的。
  克劳塞维茨尤其注意从内在矛盾方面揭示进攻和防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关系。他指出:"战争中的防御(其中包括战略防御)决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也就是说,决不是完全的忍受,而只是一种相对的等待和抵御,因而多少带有一些进攻因素。同样,进攻也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不断同防御交错着的,"(第3卷,775页)"正如没有一个防御战局是纯粹由防御因素组成一样,也没有一个进攻战局是纯粹由进攻因素组成的。"(第3卷,847页)
  他更多的是从积极防御的角度论述这个问题的。按照他的理解,所谓积极防御是指目的消极但手段积极的防御,即应在据守中攻击敌人;所谓消极防御是指目的和手段都消极的防御,即单纯据守不进行积极的还击。
  克劳塞维茨主张积极防御而反对消极防御,他说:"防御决不能以绝对消极的概念为基础"。(第3卷,1049页)尽管有些防御的主要基础具有非常消极的性质,但它却必须具备一些积极的手段,并通过各种方式利用这些手段去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他还认为,防御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决不要采取完全消极的防御,而应采取积极的防御。
  他还阐述说,虽然等待是防御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优点,但这只是就防御的总的方面而不是各个部分而言的,战争中的防御不能是单纯的忍受。防御应由等待和行动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部分组成,没有等待,防御就不成其为防御;没有行动,战争就不成其为战争。要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防御中决不能没有攻击部分,攻击部分能够而且必然会带来决定胜利的一切。"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决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第2卷,476页)
  克劳塞维茨还论述了进攻和防御的地位问题。他认为,进攻是一种具有积极目的的较弱的作战形式,防御是一种具有消极目的的较强的作战形式。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
  所谓进攻的积极目的指的是"占领",所谓防御的消极目的则是指的"据守"。而据守比夺取容易。因为防御可以充分利用许多进攻者无法利用的有利条件,例如,进攻者没有利用的时间防御者都可以利用;防御者可以坐得其利等待进攻者;防御者可享用地形之利抗击进攻者;防御者能较之进攻者更好地获得民众的支持等等。因此,假定使用的是同一支军队,进行防御就比实施进攻容易。
  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与防御不仅相互作用,相互包含,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他写道:"在现实中,进攻活动,也就是进攻的企图和措施,常常不知不觉地以防御为其终点,正如防御计划以进攻为其终点一样",(第3卷,779页)"如果说成功的防御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进攻,那么进攻也可以不知不觉地转为防御。"(第3卷,780页)
  但他又对进攻转入防御和防御转入进攻持不同的态度,他把前一种转化看作是不得已的下策。他认为,还击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进攻则不同,进攻行动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本来并不需要防御。进攻行动中的防御非但不是进攻的有效准备和加强,反倒是一种妨碍前进的阻力,是进攻的致命伤。这种看法似乎是有失偏颇的。尽管克劳塞维茨反对进攻过程中的防御行动,但同时又提出了不能超越"进攻的顶点"的思想。
  所谓"进攻的顶点"指的是适情停止进攻的时刻。也就是说,进攻者必须掌握时机,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当发现进攻力量已大为削弱,又无法弥补,余下的力量还足以进行有力的防御,而敌人反攻力量还未形成时,就应当机立断,立即转入防御。否则,若错过这个时机,就必然会超过"进攻的顶点",陷入难以挽回的不利境地,招致重大损失甚至失败。
  但适时把握"进攻的顶点"又并非易事。由于在很多场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进攻者往往"会在运动的洪流中不知不觉地超出均势的界限,超过胜利的顶点。甚至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进攻者在进攻所特有的精神力量的支持下,虽然已经精疲力竭,可是他却像拉着沉重的东西上山的马一样,会感到继续前进比停下来的困难还要少些。(第3卷,848页)
  要依靠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发现"进攻的顶点",作为统帅,必须不被各种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不因一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而应力求全面考虑时刻都在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以便及时定下停止进攻的决心,适时转入防御。
  与上述进攻中的防御因素对进攻是有害的看法不同,克劳塞维茨把防御中的进攻因素看作是有益于防御的。他认为,防御转化为进攻,"以防御开始而以进攻结束,是战争的自然过程。"(第2卷,477页)
  他论述说:"既然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但带有消极的目的的作战形式,那么,自然只有在力量弱小而需要运用这种形式时,才不得不运用它。一旦力量强大到足以达到积极的目的时,就应该立即放弃它。"(第2卷,477页)
  任何一次防御,一旦用尽了防御的目的,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转入进攻。就是说,当防御者取得显著优势时,就等于走完了自己的使命,它如果不自甘灭亡,就必须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反攻。应该把转入反攻看作是防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防御发展的必然趋势。"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这是闪闪发光的复仇利剑)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第2卷,495页)克劳塞维茨指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第1卷,204页)并对数量上的优势作了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区分。
  所谓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也就是把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争。他认为,在当时的欧洲,各国的武器、装备、组织和编制十分相似,只是军队的武德和统帅才能稍有差别。在这种情刑即使最有才能的统帅,也很难战胜拥有一倍优势兵力的敌军。因此,进行战争的"首要的规则应该是尽量多的兵力投入战场",(第1卷,207页)"以便自己在兵力上占优势,至少不能让敌人在兵力上占优势。"(第1卷,207,208页)
  他还指出:"如果我们不抱偏见地研究现代战史,那就必须承认,数量上的优势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个原则,在现在必须提到过去更高的地位。"(第2卷,363页)尤其是交战双方在科学水平、武器装备和训练等方面越是处于均势,兵力的对比就越起决定性的作用。
  克劳塞维茨认为,当敌我力量的对比不能取得绝对优势时,就应力求通过巧妙的使用军队,在决定性的地点和时机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兵力,以造成相对的优势。他还把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区分为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和时间上的兵力集中。
  所谓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应是在主要的方向和决定性的地点上,巧妙地集中尽可能多的优势兵力。克劳塞维茨指出,在决定性的地点上集中优势兵力"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况下,无疑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所谓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就是在关键和有决定意义的时机,同时集中使用全部兵力。在克劳塞维茨看来,虽然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战略上兵力却只能同时使用。即是说,"一切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该同时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切行动和一个时刻就越好。"(第1卷,227页)
  克劳塞维茨由此概括阐明:"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第1卷,209页)"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我们要严格遵守这一准则,并把它看作是一种可靠的行动指南。"(第1卷,219页)
  克劳塞维茨还认为,仅仅集中了兵力,构成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还不等于有了现实的胜利。在此前提下,还必须进一步找到敌人抵抗的重心。按照他的解释,战争领域的所谓重心,是指为整体所依赖的力量和运动的中心,亦即敌人整体所依赖的核心、要害、关键,及具有决定意义的部位或方面。敌人的重心一旦受到致命打击,其整体就会失去平衡,趋于失败。
  对此,克劳塞维茨提出了两条打击敌人的重心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一,不管所要打击的敌人重心是什么,"战胜和粉碎敌人军队始终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极为重要的。"(第3卷,880页)
  其二,为了"尽可能集中地行动",应尽量"把敌人的力量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个重心,如果可能,归结为一个重心;同时,把对这些重心的打击归结为尽可能少的几次主要行动,如果可能,归结为一次主要行动;最后,把所有的次要行动尽可能保持在从属的地位上。"(第3卷,913页)他还指出:"集中兵力和分散兵力是两种相反的倾向,军队倾向于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取决于军队的性质适应于这一方面和那一方面的程度。但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适于集中的军不能始终集中在一起,适于分散的军队也不能单靠分散活动取得成果。"(第2卷,468页)并且,他既承认分散兵力的合法性,又特别强调分散兵力的条件性。
  总之,克劳塞维茨不仅把集中兵力作为战术的原则,而且还从战略的高度,把它作为整个作战指导的基本原则,这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他为了强调集中全部兵力于主力会战,连战略预备队都反对保留的看法,又是不足取的。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该书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美国本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巨著《战争论》,可能在许多年里,将要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创造性把战争研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关于从总体上探讨战略等问题的一些观点,今后仍然是几乎所有谈及此类问题的新理论的出发点。
  日本《现代战略论》一书的作者小山内宏认为,克劳塞维茨是近代制定科学战略论、具有军事天才的一个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战略论--《战争论》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其战略理论正在成为欧美现代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在现代战争中,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想仍以其现实意义在向前发展。
  在德国,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家都把克劳塞维茨看作是他们的"开山祖师",对《战争论》推崇备至。曾任德军参谋长的施利芬,在《战争论》第5版导言中写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从根本上说,我们指挥官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完全渊源于《战争论》这部作品,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
  苏联《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的作者米尔施泰因等人评价《战争论》说:"许多年来,直到当代,克劳塞维茨的这本书一直是各国资产阶级军事专家、军官和将军们的必读书。在克劳塞维茨死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的著作。"克劳塞维茨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特别是在战争哲学、战争最一般的理论原则方面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很重视对《战争论》的研究,并且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有关论点作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恩格斯还在致马克思的信中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马克思也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的健全推断能力。
  列宁称克劳塞维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的著作家。并高度评价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论断的基本思想,在20世纪,已为一切善于思考的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

ck7543 发表于 2010-9-10 09:19:27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9-10 09:20 编辑

安托万·亨利·约米尼(Antoine-Henri Jomini,1779.3.6-1869.3.22),军事理论家,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俄国上将。
  他的最大贡献是几部军事理论的鸿篇巨著,对战争的性质和规律、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各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创立了较完善的军事理论体系。他和19世纪另一位大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并列为西方军事思想的两大权威。
  约米尼的著作从19世纪起便成为西方国家各大军事院校的教科书,直到今日仍是军校生的必读课本。其军事巨著《战争艺术概论》共分七章四十七节,另有一个结论、一个补遗、两个续编及七幅附图。在"告读者"中,主要介绍作者本人为什么要出这本书及个性成书的过程。在"现代战争理论及其作用概论"中,主要介绍一下当代战争理论的现状,指明在所有战争艺术的理论中,唯一合理的理论就是以研究战史为基础的理论。而他的这本《概论》,就是一本现代战争理论及原则的综合体系。关于战争艺术的定义,作者认为"战争艺术"一般分为五个纯属军事问题的组成部分--战略,大战术,战争勤务,工程艺术和基础战术以及战争政策。由此,作者指出,战争艺术实际包括六个各不相同的部分。第一章为战争政策,主要按战争目的、性质和形式探讨各种不同战争。第二章为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主要探讨影响战争胜负的各种基本因素。第三章为战略,除探讨战略定义和一些基本原理外,还具体探讨了各种作战体系,而对战略计谋作了更深入的探讨。第四章为大战术与交战,具体探讨各种交战,诸如进攻、防御、迂回机动、行军遭遇交战、突然袭击和要塞围攻战等。第五章为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主要探讨攻击、渡河、退却、追击、行军、登陆作战等。第六章为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主要探讨战争勤务的概论、范围,以及侦察和及时查明敌人移动情况的其他方法。第七章为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作用,主要探讨军队在战斗线上的配置及编成,以及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在"结论"中,主要探讨了战争取胜有赖于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阐明了战略与战术定义、战略侦察以及认识战争规律、指导原则、进攻和防御等原理。在"补遗"中,着重探讨了几次海外的主要远征。在"续编"中,主要对战略、培养战略眼力的方法和军队战斗部署作了进一步的概述和探讨。
  《战争艺术概论》总结了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的经验,根据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战争基本原理,提出了许多当时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原则、方法和形式。该书涉及的范围广,主要内容有:
  1、战争政策。"战争政策就是外交与战争之间的一切相互关系。"战争政策所研究的问题,应能帮助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判断战争是否适合时机,是否正当或是否需要,并决定采取哪些行动来达到战争目的。研究战争政策,就是要确定战争的性质、目的、时机、规模和战法。战争政策不仅对国务活动家而且对军队统帅也至关重要,因为它同所有可能采取的战争手段和行为都有极密切的关系。
  2、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军事政策就是政府和统帅采取的一切既不属外交领域,也不属战略领域的军事手段。军事政策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敌对国家的经济资源、军事地理状况、军事实力统计(含军事组织、现役兵力、预备役兵力、兵力编成、武器装备等)、总参谋部的主要作战原则、民族的战斗意志及对本国政府和制度的忠诚程度、可能得到的一切支援和可能遇到的一切障碍,当然也包括本国国王和统帅的特性与才干、政府或国防机构在首都可能对战争施加的影响、军队的体制、兵力编成和武器装备,以及一切可能的援助和阻力等。一个英明的政府的军事政策应保证:国家元首文武双全,既受过政治训练,又受过军事训练,若不能亲自统率军队,则应选择一个优秀的代理人;常备军要经常处于战备状态;建立充分的物质储备;高度重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总参谋部平时集中力量进行战备,周密组织侦察,根据敌我双方情况拟制作战计划。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培养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军队的士气,那么它为建设军队而采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将是徒劳的。鼓励尚武精神的第一个方法,就是使军队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关怀。第二个方法是,保证那些曾为国家服役的人对政府官员的空缺享有优先候补权,甚至可以规定某些职务必须由服役满多少年者始可充任。为此,必须鼓励和钦佩勇敢精神,必须尊重军人。
  3、战略。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战争区域的艺术,是为入侵别国或保卫本国而在战场上指挥大军的艺术,是把一支军队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战争区域或作战地区决定点上去的艺术。总之,战略是进行战争的艺术。战略的核心问题在于抓住全部战争的锁钥,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敌人的一翼或者一点。战略的重要任务在于:正确判断敌方的战争区;认真分析敌我双方的决定点;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机动和快速性取得优势;集中主要兵力,协调一致地对具有决定意义的敌军中央或一翼实施攻击。只有兵力占无限优势,方可对敌中央和两翼同时采取攻势,否则,将犯极大的错误。战略原则是不受自然条件、武器装备和军队编制的影响的,是永恒不变的,从西庇阿、恺撒到弗里德里希二世、彼得一世和拿破仑一世,战略原则都是一样的,如都是集中使用兵力。
  4、大战术与交战。"交战是在重大的政治和战略问题上相互竞争的两军具有决定意义的冲突。"凡是交战,总有攻防两方,对攻者来说是进攻交战,对防者来说是防御交战。此外还有一种交战称遭遇交战。而大战术正是巧妙组织和指挥交战的艺术。"大战术的组织指导原则同战略的组织指导原则一样,就是把自己的主动力仅用于对付敌人的一部,仅用于能保障获得最大战果的决定点上。"归根到底,"交战就是战争的主要和具有决定性的行动"。为了进一步贯彻这一组织指导原则,大战术要求军队统帅: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主力投到决定点上;巧妙指挥各兵种为胜利作战。大战术研究的内容包括:战斗中选择阵地和防线;战斗中采取攻势(积极)防御;决定攻击敌人防线时的战斗队形和机动样式;两军遭遇交战和不预期交战;对配置在野外的敌军的突然袭击;指挥投入战斗的号令;对阵地和营垒的攻击;进行突袭等。
  5、战术。战术是指挥战斗的艺术,是指挥师或独立支队独立作战的艺术,是在决定性时机对决定点使用主动力投入战斗的艺术。战术决定军队在战场上实施机动和役入冲击的各种部署;决定部队的使用程序和遂行任务的方法。战术在战争中是唯一无一定规律可循的东西。
  6、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包括钳制攻击与大支队、渡河、退却和追击、军队行军宿营、登陆作战。钳制攻击是在远离主要作战地区的战区边缘采取的辅助行动。而大支队就是执行钳制攻击任务的,它的行动对整个战局的成败有重要关系。在欧洲陆战场,要流过像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等等大河流,因此渡河问题就值得研究了。诸如渡河点的选择、架桥艺术、架桥部队、器材等,都要认真准备。退却是一切战争行动中最困难的一种行动。因此,定下退却决心、退却方法,搞好退却保障,就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了。当一支军队退却时,不论出于何种动机,敌方通常总是要追击的。追击的勇气和积极性,当然决定于统帅的大胆性格和两军的物质及精神状态。追击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大胆和积极的行动,特别是在交战取胜后实施追击时更应如此。在战争期间,不论是在行军时,或是在执行监视任务时,或是在待机恢复进攻时,军队都完全可能在所占领的战略位置上保持集中宿营或舍营。登陆作战是一种很少采取的军事行动。但要登陆作战,必须迷惑敌人,隐蔽已方登陆企图;选择好登陆场,保障所有部队能同时上陆;要以最积极的行动登陆,并力求迅速占领一个依托点,以掩护部队逐渐展开;立即使部分炮兵先行登陆,以保障和支援登陆部队。
  7、战争勤务或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该书认为,"战争勤务实际上是战争准备的科学,是保障战略和战术使用的",也可以说是调动军队的实用艺术。战争勤务涉及范围很广,含参谋学、后勤学,甚至司令官的领导艺术(包括组织行军、宿营、准备初期作战计划、编组战斗队形、组织战略侦察等技术性细节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勤务"也就是战略和战术的实际执行"。战争勤务在保障战争胜利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战争中实施巧妙机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无疑是在下达命令之前必须切实掌握敌人行动的情报。"其方法,一是建立一个完善的间谍网;二是由精干的军官和轻装部队进行侦察;三是审讯战俘获取情报;四是相互印证,进行推测;五是信号法。其中,要弄清敌人的意图,最可靠的方法莫过于间谍活动。
  8、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该书认为,"虽然这两个问题属于战争勤务和辅助性的战术问题,但应当承认,它们对确有交战意图的主动帅来说则是一种主要的计谋,因而理应包括在我们提出的任务范围之内。"战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战术是多变的。因此,军队的战斗部署和三个兵种的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都要根据战场敌我双方的情况来确定。而且,指挥官的能力、毅力,以及军队的士气等对部署与使用都有一定影响。
  9、结论。书中说,作者已尽全力叙述了战争基本规律的主要原理。战争是一门艺术。交战中,个人素质、精神力量以及万千种其他因素有时起着主要作用。冲突双方士兵的激情和军事素质,指挥官的性格、毅力和才能,甚至还有民族的以及时代的尚武精神,总之一切可称为战争的诗意和纪想的东西都将对战争的结果产生持久的影响。
  《战争艺术概论》关于战争问题的主要观点为:对战争史的研究是战争艺术原理的唯一理论基础;战争远非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是一出令人恐怖、充满激情的戏剧,是一种艺术;战争的确有几条为数不多的必须遵循的共同原则;全部战争的钥锁在于集中主要兵力,攻击敌军一翼或一点;战略是进行战争的艺术,而大战术和战术则是进行交战和战斗的艺术;进攻优于防御,进攻是一种最积极的战斗类型,而防御则是为在适当时机转入进攻所采取的临时待机行动;克敌制胜的唯一方法,不是实施旨在威胁敌人交通线的机动,而是交战;为了打败敌人,必须采取坚决的战略,坚决把主动力投到决定点上,力求对敌翼侧采取迂回乌黑时,则应从正面进行闪电突击;当不可能从敌翼侧采取迂回乌黑时,则应从正面坚决突破,先将敌孤立分割成几部,然后予以各个击破;初战获胜后,应适时转入坚决连续的追击,以求全歼或彻底打垮敌人。
  《战争艺术概论》一书问世迄今,虽已过一个多世纪,但仍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而深过错的影响,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该书以战争实践为基础,在不少问题上强调理论重要,实践更重要;学问不在于博,而在于精;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兵力;正确认识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的关系;根据情况运用战争艺术原则;战争绝不是数学行动;反对绝对论,承认相对论;攻防可以互相转化;依据情况修正作战计划;精神力量能产生物质效应;对群众的意见既重视,又不依赖。凡此种种,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作者的辩证法的思想。

ck7543 发表于 2010-9-10 09:34:16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与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是必读之经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斋式战争————简论银英中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