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琦哈尔 发表于 2010-7-18 23:55:42

记者观察:玄幻武侠,替代者还是终结者?

“不要嘲笑叔,叔还会写书。”王向东的MSN签名已两年多没换了,他也说不清这句话为什么就成了“名言”,被无数网民克隆着。
    那还是2007年,终于有一家出版社和王向东签约了,计划年底出版他的书。为纪念这个“转运”的日子,他使用了这个签名——那一年,王向东37岁,在“玄幻武侠”(以下简称“幻武”)作家中,算是非常“老”的了,老到足以称“叔”的地步。
    然而,王向东的书至今未能出版,看样子他还要继续等下去。
    并不是王向东一人遭遇了麻烦,所有“幻武”图书的命运都是如此:自2005年的“井喷”之后,2007年后集体跌入冰点,如今在图书市场上,想找一本新出版的“幻武”小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王向东将这一切归因于“运气太差”。
    王向东在一家公司已做了10年行政,朝九晚五,但上班不太忙,每天在办公室写六七千字,晚上回家还要再写上两个小时,最多时他一天写过三万三千字。
    靠网络写作,每月赚不到3000元,但王向东挺知足,“比我收入低的网络作家那可多了去了。”
    冰火两重天的“幻武”世界
    “仅在国内,就有3亿‘金迷’,金庸正版图书的发行量在10亿册以上。”作家郝晓辉的意思是,以此可以推断出“幻武”所蕴含的巨大商业潜力。
    武侠文学自“新武侠”之后渐入低迷,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幻武”将是一个契机。
    所谓“幻武”,简单地说就是西方玄幻文学与东方武侠的结合体,玄幻文学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以《哈利·波特》为例,在全球各地都有克隆版,比如俄罗斯的《魔法低音提琴》,会巫术的小孩变成了东妮娅·格罗特,她和哈利·波特一样,从一生下来就承担了使命,并不断与恶魔战斗。
    玄幻文学与武侠小说结合绝非偶然,因为中国传统武侠中本身就有仙侠一类,它和玄幻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完全相通。最新的段子是:金庸的书名是首藏头诗——“飞雪连天射白鹿,书笑神侠倚碧鸳”,而罗琳书名第一个字合起来,也是一句话——“哈哈哈哈哈哈哈”。
    20年前,黄易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潜心创作;10年后,《寻秦记》在网络上风靡一时,它标志着中国“幻武”小说的诞生。
    然而10年生聚,中国“幻武”究竟活得怎么样呢?
    答案异常矛盾:有人称2009年是中国的“幻武元年”,但也有人认为,2009年是中国“幻武”的艰难时刻。
    没人肯出“幻武”新书
    遥想2004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至少三分之一的摊位推出了“幻武”新书,对此王向东记忆犹新:“那时太火了,随便签个约,作家一年就能赚几十万。”
    磨铁出版公司第一编辑中心总经理南北仍记得,当时《诛仙》正版出了200万至300万本,正版书发行还不到一周,网上就出现了扫描版,各种盗版书更是“铺天盖地”。2005年全年,国内出版的“幻武”就达近千种,2006年更是被出版界称为“玄幻武侠年”。
    然而好景不长,到2007年初,“幻武”市场急转直下,南北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跟风之作太多太滥,把读者的胃口搞坏了;二是“幻武”的读者多是年轻人,他们更习惯网络阅读;三是“幻武”书动辄几百万字,一套下来,怎么也得一两百元,有些读者买不起。
    “今天已没人愿意出‘幻武’书了。”这意味着,“幻武”作者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全国武侠杂志也只剩下两本,即《今古传奇》和《武侠故事》。
    与出版业拒绝“幻武”相映成趣的是:电影业、网游业却越来越关注“幻武”,比如正在热映的《刺陵》就采用了“幻武”的情节,此外网上创作也呈现出繁荣迹象,“幻武”版权交易更是活跃,游戏改编权购买记录多次被翻新。
    新武侠代表作家步非烟认为,这是因为80后一代已成为消费主体,这一代读者对奇幻有特殊的情结。此外,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在解决温饱之后,经济的停滞会使人们更偏爱幻想题材,她举例说“金刚就是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产生的”。
    收入呈现不稳定金字塔
    一方面被炒作为“幻武元年”,另一方面却是出版艰难,那么“幻武”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从表面上看,它呈现出金字塔效应,顶尖作家有年收入上百万元的,每年赚10多万元的也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每月赚不到1000元收入的‘幻武’作者。”在王向东看来,这个金字塔的结构不合理,底部与顶部级差过大,比例失衡。
    “很多是炒作。”步非烟的一个朋友在某文学网站的点击率排行榜曾位列第一,但每月却只有800多元的收入。
    现实出版困难,“幻武”作者只能靠网络生存,然而盗版、盗链令人头痛,“你可以禁止左键,但人家干脆拷屏”,步非烟认为,随着3G的普及,这个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我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还有那么多‘北漂’每月只赚1000元左右,刚够房租的,你说他们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地去写作?”王向东说。
    谁会拿“幻武”当回事
    收入少,自然会影响创作。“人物干瘪、情节雷同、创作随意、结构松散……”提起“幻武”创作,已经从事玄幻文学编辑工作10年的张进步说。在他看来,“幻武”只有一个大师,那就是黄易,以后的“幻武”作者都没能在社会上形成影响。
    “‘幻武’只有一轮热潮,以后再没辉煌过。”张进步认为:“‘幻武’低迷,与文学样式无关,关键问题在创作上,大部分的东西写得不好。”
    张进步认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作家进入“幻武”时,没有做好准备,只是看别人的小说火了,觉得挺简单,就在后面跟风,没有自己的思考;二是作家阅历不够,缺乏积累,没有打动读者的东西。
    “如果写别的能赚钱,我早就不写‘幻武’了。”虽然从事“幻武”创作,但王向东对“幻武”并没有什么感情,他有自己的职业,比写作收入要高多了,他说:“不会有人真拿这个当回事。”
    必须每天玩了命地写
    “什么叫‘幻武’?‘幻武’就是玩了命地写。”王向东每天至少写一万字,他没有提纲,也不知道故事最终结局是什么。
    写不下去时,他就把菜谱、养生、中药方之类直接拷贝上去,再加点连接语。“网上写作就像电视主持人一样,重要的是不停地在说,说什么不重要。”好几次王向东甚至忘掉前面写过的人物叫什么名字了,一时又搜索不到,就干脆再不提这个人了。有趣的是,从没有读者发现这个情况。
    “在网上,大家看书都是一目十行,没人会认真读你的东西。”但王向东知道,一天不更新就会损失很多关注度,流失的读者再想拉回来就太难了。
    过于疏松的文笔给出版带来了麻烦,张进步说:“每本书都要挤掉很多水分,即使如此,读者也常抱怨花了冤枉钱。”王向东最多一天曾经写过三万三千字,这个记录不算高,网络作家血红一天写过七万多字。
    走进一个解不开的“套”
    不知觉间,中国“幻武”有了10年的发展史,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但整体上看,它与人们的期待相距甚远。它真能让传统武侠发扬光大,或者它将终结武侠文学?
    历史作家郝晓辉表示,中国“幻武”正走进这样的恶性循环——没有收入,作家不安心创作,导致创作品质下降,随之读者不认同,出版越来越难,没有出版支持,作家收入就会降低,最终愿意创作“幻武”的人也越来越少。那么,中国“幻武”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呢?
    “不知道。”旁观了幻想文学10年的张进步说,自己是一个“悲观派”,他曾和“幻武”作家“骑桶人”讨论过这个话题,“骑桶人”的回答更“阳光”一些:“人们永远需要幻想文学。”这是一个人们都认同的常识,但问题是幻想文学和“幻武”并非一回事。
    “有足够的人在创作,有好的环境;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有天才型的作家出现。”张进步反复权衡着措辞,“比如像金庸和黄易那样的。”(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陈辉/文)

ck7543 发表于 2010-7-19 08:17:28

要看仙侠可以看还珠楼主著的蜀山剑侠传

贼喜鹊 发表于 2010-7-20 14:02:01

就是黄易水平和情趣都不算高
其他的可想而知

暗影骑士 发表于 2010-7-21 09:02:40

不能把责任推在收入问题。首先大部分的网络写手并不具备写作的能力,所以无论从创作还是遣词用句都非常低俗,伤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打开国内起点等网页,一大堆的都是写游戏练级,让人感觉就是打游戏机攻略。网络写手应该更多的去关心生活,去学好语文。你的作品本身有问题,还奢谈什么收入呢?

尊重读者,也尊重自己,我期待作者们觉醒的一天,写真正好的作品,而不是继续让读者们失望。尤其在国外小说涌进的竞争年代,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奋发,而不是自怨自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者观察:玄幻武侠,替代者还是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