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琦哈尔 发表于 2010-7-17 05:36:40

中国科幻“已不得不背水一战”?[转帖]

科幻就应该以自己的内涵来吸引读者。这种内涵,体现在一种对宇宙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爱护、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反思:“科幻文学,应该做好承受孤独、‘惨淡经营’的思想准备”。


http://www.qihuan96.com/attachments/2010/07/97051_201007011010181TyG4.jpg


“如果我是考生,会选做湖北作文题。”高考刚刚结束,高考作文题毫无例外地又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湖北省作文题“幻想与现实”,受到了叶永烈等一些作家的推崇,“缺乏想象力的童年是可悲的,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怕的。”

  而上一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关“幻想”的高考作文题,还要追溯到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电脑报》的老总陈宗周曾跟我聊起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与当时社会上的科幻热潮‘撞车’,他觉得这是一次‘偶然中的必然’。”《科幻世界》副总编辑姚海军回忆当时科幻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时,颇有感慨。

  但对不少考生来说,10多年前的“幻想类”作文并不好写,1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这种情形似乎也暗合了中国科幻近年来没有进步甚至开始逐渐没落的发展态势。甚至在今年春天,中国科幻的旗舰杂志《科幻世界》,还爆出了编辑为了维护杂志的质量要求他们的社长李昶“下课”的事件。

  3月21日,《科幻世界》员工在豆瓣、天涯等知名网站上发表的《科幻世界致全国幻迷公开信》中曾写道:“我们的科幻,已经到了不得不背水一战的时刻!”

  科幻没落乃“天下大势”?

  中国的科幻,起点其实颇高。这得益于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位巨匠级的人物,都是科幻文学的推动者。“1900年,梁启超最早翻译过凡尔纳的著作,他一生中写的唯一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也属于科幻小说;鲁迅也从1902年开始,翻译过4本国外的科幻著作。并写文章来描述科幻小说对于中国人的好处。”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著名科幻文学研究学者吴岩介绍说,正是在梁启超和鲁迅的努力推广下,科幻文学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并在晚清时期形成了一个小高潮。虽然其后历经战乱,但依然时断时续地发展着,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及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了新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几次高峰。

  但到了世纪之交,科幻开始遇到了重大挑战。吴岩和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样一个词:“哈利·波特”。正是以这套风靡全球的小说为代表的“奇幻文学”,开始抢占原本属于科幻文学的阵地。“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的现象:当时,你到很多国家去,都可以看到书店里,科幻文学的书架在让位给奇幻文学。”吴岩说。

  “如果只是从外在的魅力来看,以奇幻、玄幻文风为主的网络文学,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人们对于科幻文学的需求。”刘慈欣认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科幻文学无论是媒介还是受众,都显得有些“传统”了。

  伴随着外部冲击,许多科幻传播、出版业的许多内部的体制、管理、经营等一系列弊病也显现出来,《科幻世界》的“李昶事件”正是起源于此。而相比之下,许多刊物更为困难,甚至难以为继:2001年,《科幻海洋》停刊;2003年,《梦想者》停刊;2004年,《科幻世界画刊·惊奇档案》停刊;2005年,《幻想》停刊;2007年,《世界科幻博览》停刊;2008年,《幻想纵横》停刊……从2001年到2008年,国内至少有10本科幻类杂志停刊。如今,除了《科幻世界》外,只剩下1994年创刊的《科幻大王》等极少数几本科幻类期刊还在坚持,但限于邮局订阅,很多科幻迷甚至都没听说过它们的名字。

  近年来,科幻在世界范围内又开始有了复苏之势,今年横扫全球票房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令不少科幻迷感到振奋。然而,在中国,科幻何时回暖?

民间力量的兴起

  面临“内忧外患”的中国科幻开始逐渐式微,让很多科幻迷感到心痛。“那一段时间,我感觉真的很不好。”网友“唐人”从初中就开始迷上了科幻文学,但直到从老家河北考到北京上大学之前,他身边根本找不到可以交流科幻文学的同好,“我很担心,科幻是不是就此没人看,没人关注了?”

  幸运的是,在北京,他找到了很多同道中人。他们一起去北师大蹭吴岩教授的课,一起参加“科学松鼠会”和“42工作组”等组织发起的一系列科幻讲座活动等。这让“唐人”感觉自己不再孤单。而此次的“李昶事件”中众多网友的所作所为,更让他感受到了科幻爱好者这个群体的力量:“我一看网上这阵势,好家伙,这不是还有这么多热爱科幻的人嘛!”

  “其实热爱科幻的人还是很多的。”网友“三三丰”说,“只不过很多人年纪大了,没太多精力去看了,但感情肯定还是有的。”

  对科幻有感情的人们,当然不会坐视科幻的没落。于是,北京的“42工作组”、上海的“苹果核”等一些科幻文化推广小组,搞起了“科幻大讲堂”等讲座活动。而“三三丰”等遍布全国各地的50多名科幻爱好者,在网上办起了一本名为《新幻界》的电子杂志。《新幻界》力推新人新作,还添加了名家点评、深度访谈、有声杂志等特色版块,甚至还发起了一个名为“天马奖”的科幻作品网上评奖活动。

  对于科幻的民间力量,刘慈欣在肯定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想法很好,但是前景可能会有些迷茫。我觉得这主要是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而如果一直做非盈利的话,恐怕又难于长久。”

  吴岩则认为,民间的组织,可能会存在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比如42工作组,跟去年相比,今年他们基本上就没做什么活动了。”

  《新幻界》还在坚持做,但他们目前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三三丰”说,《新幻界》虽然有50多人,但其实每期并非所有人都参与,谁有空谁来做一下。今年春节期间,由于人员的精力问题,曾经一直坚持每月出刊的《新幻界》,就被迫出了一期合刊。

  目前,“三三丰”他们在尝试寻求一些商家的赞助。“我认为民间科幻团体要保持公益性,因为科幻迷的热情还是源源不断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做一些商业机会。”“三三丰”表示,以后如果有收益的话,在满足基本运营成本的基础上,都会优先给作者发稿酬。毕竟,目前科幻作者给《新幻界》投稿,都是没有稿费的。

浪漫科幻的现实问题

  民间力量在寻求突破,而科幻文学的传统力量,自然也没有停止思索。

  刘慈欣就认为,既然从外延上对读者已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那么科幻就应该以自己的内涵来吸引读者。这种内涵,体现在一种对宇宙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爱护、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反思:“科幻文学,应该做好承受孤独、‘惨淡经营’的思想准备。”

  姚海军则认为,中国还需要更多拥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我们现在需要更多‘大师级’的人物。”

  而在当前的环境下,培养大师的途径之一就是多引进外国当代科幻大师的著作。“中国不能到现在仍然沉迷于凡尔纳。”姚海军说。

  吴岩的想法显得更为“现实”:“中国的科幻作家其实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他们要么被归类为‘科普作家’,要么被归类为‘儿童文学作家’。有些作家可能会觉得不愿意。但在现在中国没有‘科幻作家’这一正式归类的情况下,有人管你总比没人管你好吧?有了归属,才好有更多人能来帮助你。”

  吴岩还特别指出:9岁~14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充满幻想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最爱看科幻,他们也是最容易培养成为中国科幻未来力量的人。”吴岩认为,科幻要想重新发展起来,不能放弃“儿童文学”这个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科幻文学这几次发展的高峰,其实有所不同。”吴岩指出,前几次的科幻文学的发展,是与文化先行者的推行,或政府的倡导——比如6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分不开的;而只有90年代这次,是由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时代因素推动的,“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所谓‘政府推动’的可能性了。科幻要想发展,还是要靠自己。”

  “科幻本来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但我们现在不得不考虑很多很现实的问题。”吴岩说。

ck7543 发表于 2010-7-18 17:24:32

本帖最后由 ck7543 于 2010-7-18 17:36 编辑

科幻与现实并不矛盾,幻想只是外衣,现实才是核心,完全脱离现实的幻想只是意淫而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lkmax100 发表于 2010-7-18 19:18:55

恩,所以离开了科学谈科幻是相当搞笑的......一个信仰唯物主义的国家竟然不重视进化论及其思想的传播,科学在中国的真实地位可见一斑,中国人对科学的了解又可见一斑了......

科幻地位的降低也是科学发展的专门化专业化的必然结果,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毕竟每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除开生存必须以及满足其他欲望,剩下来用于探索用于思考的时间确实不多......而知识却在与日俱增中......
所以,拓展人的智能,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延长人的寿命,才是科学的出路,等科学有了出路了,科幻自然就有了出路了。

不顾时代背景强行推广硬性操作反倒没什么意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科幻“已不得不背水一战”?[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