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位面而来的旅人,
欢迎你来到萨鲁世界,
我为你带来一个消息,
先知邀请你前去见他。

不去                好的
查看: 1821|回复: 3

[奇幻评论] 梅尔卡兹未投莱因哈特之心理略探 [复制链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4-16 16:58:45 |显示全部楼层
看《银河英雄传说》时,很长一段时间摸不透维伯利尔·尤西姆·冯·梅尔卡兹这个人的心思。他帮助杨舰队与自己的祖国为敌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为了寻求保护?显然不是。梅尔卡兹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而他对莱因哈特的器量亦并非没有信心。为了打倒莱因哈特?显然也不是,梅尔卡兹与莱因哈特既无私人恩怨,又深知莱因哈特的执政是有利于帝国人民的。如果梅尔卡兹有一丝一毫认为莱因哈特该被打倒的理由,他也不会劝法伦海特去投效了。为了保卫民主共和?好像更荒谬了。梅尔卡兹对民主共和并没什么特别感觉,至少这种意识形态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能超过“要塞对要塞”一战中死难的近200万帝国官兵和他们的家属。为了报答杨威利的知遇之恩?这个解释似乎有道理,细想却是因果倒置。如果梅尔卡兹一开始是转投莱因哈特阵营,他受到的礼遇至少不会低于法伦海特,与“帝国双璧”比肩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梅尔卡兹到自由行星同盟只是为了找个安身之地,他也不会去找杨威利----自由行星同盟为了标榜其人权,是不会拒绝收留梅尔卡兹的。从因果关系看,是先有了梅尔卡兹投奔杨舰队的决定其后才有了杨威利的礼遇。

那么,他到底是为什么而战的呢?难道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在与在伟大的莱因哈特皇帝陛下交战中战死的军人么?

一位网友(Sauvignon,飞越星海论坛)的话使我豁然开朗----她提醒我注意亚斯提会战中的一段描写:

“梅尔卡兹盯着萤光幕,看到光灿耀眼的火球在阴暗的虚空中乍现乍逝。四十多年来,此情此景,他已司空见惯了,但这时,他的心中却兴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在梅尔卡兹眼里,莱因哈特不再只是“金发的洋娃娃”而已了。这一连串的得胜并非饶幸,而是由正确的洞察和判断,酝酿为大胆的假设所获取的正确结果,本来我军是被三面包围的,但他却能在敌军夹包过来前,采取逐个击破的战术,这一招实在高明。  

他想,自己绝对不可能想到这个策略的,就算想到了也不敢采用吧!而昔日至今的战友们亦然。只有不拘泥于旧规惯例的年轻人,才有可能做到。  

或许,我辈老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

这位网友指出,虽然梅尔卡兹认同了莱因哈特的军事才能,但自恃身份和经验的心态却使他在自尊和感情上很难长期屈就于莱因哈特,“我辈老兵的时代的已经过去了”实在是他拿来安慰自己的话,是他能够坦然接受莱因哈特强过自己的唯一可以接受的理由。“从他鼓励法伦海特投效罗严克拉姆阵营,可以看出他对莱因哈特个人器量的把握,但他自己不去加入,很可能就是那种无法屈就于后辈上司的心态了”。另外,梅尔卡兹曾对布朗胥百克言明他不会帮助罗严克拉姆阵营是因为“不会背叛皇上”,可见这也是导致他的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投身于杨麾下,则是军人的灵魂所致,他愿以军人的身份终其一生,在失去保卫尽忠的对象(高登巴姆王朝)之后还是保有他老派军人的尊严。”

这位网友还指出,“莱因哈特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主君,不过他的风华太盛,光芒太露,会让梅尔卡兹这样的前辈觉得难以共事似乎也是必然的了”。

读过这位网友的分析,顿有“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我觉得,这番分析极为精辟,可以说已经相当逼近了问题的实质。沿着这一思路重新审视梅尔卡兹的选择,确有豁然开朗之感。使我在深受启发之下,又对梅尔卡兹的选择又了重新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莱因哈特作为年轻后辈的身份及其“锋芒毕露”应该不会对梅尔卡兹造成太大心理障碍。因为梅尔卡兹是一个很传统的军人,对于居于上位的人----无论是军队中的上级还是主君都应该有习以为常的服从意识,何况莱因哈特拥有军队中让旁人膺服的最重要的资本----能力。假如不是莱因哈特而是另外一位高登巴姆王朝的合法年轻主君甚至少年皇帝在梅尔卡兹面前锋芒毕露的话,我想梅尔卡兹也会视为理所当然来接受吧。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4-16 16:59:03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梅尔卡兹从骨子里说是一个典型的“专制体制下的军人“,而莱因哈特对待臣下的器量与尊重,就主君(或未来可能的主君)而言已可算是无出其右的了。即以亚斯提会战中作为上下级的共事而论,莱因哈特对梅尔卡兹还是表现出了必要的尊重的——至少他不厌其烦地接见了持有不同意见的部下并对他们解释了自己的方略——假如他只是命令部下执行军令的话梅尔卡兹也无话可说吧。事实上,比起梅尔卡兹共事过的至少是绝大多数大贵族官僚来,当时已经获得“罗严克拉姆”爵号的莱因哈特在态度上应该已经表现出高得多的尊重了,锋芒毕露有的,盛气凌人尚不至于,相反,面对把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臭骂表情写在脸上的部下斯特汀,莱因哈特已经表现得相当容忍和克制了——从后来的情节看,梅尔卡兹早就习惯了那些自己无能还傲慢无礼目空一切的盛气凌人的大贵族作风,因而理当不会对莱因哈特所流露出的与其实力相称的锋芒太过敏感。况且在当时,无论莱因哈特怎么样解释,部下们还是会对他的战术存有疑虑,所以为了确保战术的切实执行,以统帅的威严来快刀斩乱麻地平息争议是完全必要且正确的,这一点,深通带兵之道的梅耳卡兹不会不明白。

另外,虽然杨威利本人对梅尔卡兹是极为礼遇的,但杨舰队方面还是有人自始至终对梅尔卡兹怀有排斥心理,且在有意无意间有所流露,只不过梅尔卡兹本人刻意忽略了这种难堪而已。假如梅尔卡兹是身在帝国阵营的话,即使时身为降将,以他在帝国军中的军历,实绩,勋名和能力,相信至少是不会遇到有公然的难堪处境的。这也从侧面表明,对来自后辈的“锋芒”的顾忌或规避应该不是导致梅尔卡兹决定的主要原因。

其次,身为高登巴姆王朝的宿将,从感情上不愿意去辅佐一个将来一定会颠覆高登巴姆王朝的人,这确实是梅尔卡兹未加入莱阵营的原因之一。就这一点来说他和修特莱有些像。修特莱不仅认同莱因哈特的才能,对莱的政治表现也是有共鸣的。(吉尔菲艾斯离开莱因哈特身边后,莱因哈特副官的担任者一换再换,原因是“再也没有人与莱因哈特有共同的心思”,“在精神上与莱因哈特欠缺相同的步调”这种状况随着修特莱的就任而终止,可见他是一个与莱因哈特有共鸣的人) ,可是他从两大阵营分裂开始到被俘之后,都无法坦然帮助莱与原阵营为敌。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机缘加上莱因哈特本人的执著,修特莱的后半生多半也会在“发誓不再过问世事”中渡过吧!

可是梅尔卡兹比修特莱多一份身为军人的自觉,尤其是身为老兵的骄傲,所以他不可能像修特莱那样选择引退——也就是影响梅尔卡兹的选择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就象前文所说的,投身于杨麾下“是军人的灵魂所致,他愿以军人的身份终其一生,在失去保卫尽忠的对象之后还是保有他老派军人的尊严。”而关于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这一点,原著也有明确提及。

然而,令得梅尔卡兹不愿以莱因哈特麾下的身份继续站上历史舞台或捍卫其作为军人的尊严的原因,窃以为还有比不愿帮助高登巴姆王朝的篡夺者更为重要的一点。

我想,在战场上感慨“老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是梅尔卡兹听到新时代序曲之时的一些感触。而紧随序曲之后的,是交响诗般宏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令梅尔卡兹感到陌生,失落,乃至望而怯步的,其实是以莱因哈特为首的一大群帝国年轻俊杰所共同缔造的新时代的逼人气息吧——他所难于承受的,不是莱因哈特一个人的锋芒,而是整个帝国的新时代的锋芒。

莱因哈特麾下提督们大都对门阀政治怀有共同的痛恨,原著中很早就指出过,“对于贪图地位和特权的门阀贵族,他们有着相同的反感。莱因哈特录用他们并非只有才干而已”,对旧时代的憎恶也是把他们凝聚到同一面旗帜下的重要力量,至少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追随莱因哈特的理由是和罗严塔尔相似的——不仅仅是把他视为一个天才的军事统帅,更是把他视为新时代的舵手来拥立与追随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4-16 16:59:21 |显示全部楼层
如法伦海特这样的将领虽然出自大贵族阵营,但到底还很年轻,对旧时代没有太多依恋,因此可以很快完成角色的转换。而梅尔卡兹就不同了——虽然他对大贵族统治的弊端和莱因哈特改革的进步性都有清醒的认识,从理性上说是赞赏着莱因哈特,并认可他“将民众当成是自己人,并且深受他们的爱戴和支持”的,但在感情上却无可改变地怀念着旧时代——就象美国南北战争以后,南方的贵族们深深怀念随风而逝的旧生活一样,看过《乱世佳人》或者《飘》的人都能深切地感受到那种依恋。这种怀念,并不见得都是因为当事人反对解放奴隶,很多时候,即使承认废除奴隶制的正义性与进步性的人也无法挥去强烈的失落感,那是因为一种时代情结。

梅尔卡兹假如大贵族阵营时,给亲人写了诀别的信,可见在他的时候就已经有赴死的觉悟了——很难说他是决心为大贵族们赴死的,也很难说他是为了高登巴姆王朝——正如希尔德所言,在当时,大贵族阵营是反皇帝的阵营。我以为,梅尔卡兹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选择了“殉葬”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不是只为高登巴姆王朝,而是为将随这个王朝而逝去的他的时代。“高登巴姆王朝灭亡了,我这种老兵也失去存在的价值,作为一个军人,现在只希望能在战场上有个了断。。。。。。”正因为梅尔卡兹清楚地知道,时代的情结使他不可能与莱因哈特阵营融为一体,而身为“老兵”的骄傲又不允许他就此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他选择了杨阵营——一个他本来就陌生的,不会让他每时每刻都感触着今昔对比的,比较单纯的军事阵营。

“我是在和莱因哈特皇帝对决的战役上死亡的”,梅尔卡兹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那被血遮盖了一半的衰老的脸上洋溢着近似满足的表情”。对他而言,这是无疑是走向既定人生归宿的最壮丽的一种方式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罗严塔尔的叛乱,似乎与梅尔卡兹的离去不无相似之处。他们在把自己变成莱因哈特的敌人的时候,一个穿着帝国军的军服,一个悬挂着黄金狮子旗;他们都不是为了打倒莱因哈特而战的,在他们的选择中,都包含着意气与狂醉的成份;在罗严塔尔而言,那是对矜持的捍卫以及自身存在与战斗价值的追问,对梅尔卡兹而言,那便是无可挥去旧时代的情结加上老兵的骄傲;罗严塔尔羡慕着米达麦亚的人生道路,可他知道那不是属于自己的道路,相似地,梅尔卡兹欣赏着莱因哈特缔造的新时代的伟大,但他也知道那不是属于自己时代。对他们来说,与莱因哈特间的战斗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目的,相反地,他们是想从战斗中寻找出关于自身存在的某种意义或价值。至于战斗的结果,反而不是他们最在意的。而战斗一旦开始,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非但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伟大的莱因哈特皇帝陛下”的失敬,这也是他们共有的信念。“因剑而生,因剑而亡”,这样的骄傲与执著,在梅尔卡滋这样的“老兵”身上也是有的。

罗严塔尔在决心一战后,把皇帝托付给挚友,我想至死都穿着帝国军军服的梅尔卡兹对莱因哈特或许也怀着相似的心情——即在自己走向敌阵营的时候,把帝国的未来托付给莱因哈特,并劝说自己最赏识的僚友法伦海特去辅佐他。罗严塔尔最后一战的对手是米达麦亚,法伦海特最后一战的对手是梅尔卡兹,这两场结局,同样令人扼腕,却又都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使用道具 举报

光之洗礼

ck7543 发表于 2010-4-16 17:00:05 |显示全部楼层
PS 本文写于几年前,现在本人对梅尔卡兹未投莱因哈特的原因的看法略有改变,文中列举的理由仍然成立,不过还有一个重要遗漏需要补充,就是“害怕面对失败”也是梅尔卡兹也不能投效莱因哈特主要原因之一。他无法投向灭亡高登巴姆王朝的人,固然有起忠诚及骄傲的因素,但“如果这样就否定了自己的过去”的挫败感才是他最不能面对的。最终改变梅尔卡兹这种心态的是杨舰队的人们,特别是杨死后那些依然坚持留下来的人们——即使前途是那样艰险,失败的可能是那样的浓厚,这群人仍然没有放弃,没有因为害怕失败就找一个借口(杨的死)让自己在失败之前放弃。

““我时常在想,利普休达特战役中,在败给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之时就死掉了反倒好……”  

他对副官贝伦哈特·冯·舒奈德如此说过。  

“但是,我现在不这样想了!六十岁以前,我一直活在害怕失败的日子里。到现在我才明白,我可以不用这种方式生活,对于这些使我彻悟的人,我必须还报他们的恩惠。” ”

如果在当初梅尔卡兹就有这种领悟的话,他或许他的选择就会不同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萨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萨鲁世界2006- ( 苏ICP备15007101号 )

GMT+8, 2024-11-1 08:16 , Processed in 0.02480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